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革命后,林纾开始进行小说创作,希望借此匡正世俗力挽人心。但同时,林纾又是一个多情的文人,对男女之间的情爱难免不持尊重与认可的态度。最终,林纾做了一定的妥协,他的小说也因而呈现出不新不旧的特色。林纾的矛盾是中西文化转型时期各种思想交锋与调和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林纾与魏易合译的《黑奴吁天录》为个案,研究林纾的爱国思想。在选择翻译文本时,林纾并不是盲目的,他选择那些能够表达他爱国思想的作品,林纾选择翻译《黑奴吁天录》就是出于警醒世人,爱国保种的意识;在翻译过程中,林纾也表现出他的爱国思想,林纾翻译《黑奴吁天录》时采取了特定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译作的字里行间发出强烈的反帝救国的呼声,向全国人民敲响了亡国灭种的警钟。  相似文献   

3.
解释学认为,林纾误译是由译者理解的历史性引起的.林纾的理解和他前理解构成了解释循环,林纾的创造是受到目的语文化视域和源语文本视域等前理解影响,使得林纾的翻译会有意无意地误译原作。理解的有限性同时也让林纾视域与目的语视域和源语文本视域等产生距离,因此林纾的误译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林纾的改良主义思想是在爱国忠君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对光绪帝的感念折射了他对君主立宪主张的坚持而非对封建制度的死守;不管是对待新文化运动还是对待白话文运动,林纾都是持改良主义态度的,他反对"一刀切"的激进做法。因此某些学者给林纾贴"封建复古派"标签的做法是欠妥的,以"坚持改良主义的卫道者"来评价林纾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在域外文学的参照下,林纾较早地开始思考中国的国民性。他对国民性的剖析,甚至触及到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林纾并没有停留在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上,他还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目标和途径。林纾的国民性改造方案充满着矛盾,注定难以实现。  相似文献   

6.
林纾所翻译哈葛德小说的数量远远超出林纾介绍的其他任何一位外国作家的作品数量。对此现象有学者认为这位英国二三流的作家受到林纾如此的青睐,实因林纾不懂外文,而为他口述的和译者又无多少文学修养,因此导致了林纾将大量的精力浪费在译介哈葛德之上。本文试图从哈葛德作品的内容题材方面,以及林纾本人所持的翻译使命感出发来寻找林纾大译特译哈葛德作品的原因。并且试图通过指出林译哈葛德小说在清末民初的学界产生的重要影响审视林纾多翻译哈葛德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从林纾的翻译看有意误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纾的翻译在我国乃至世界翻译史上都是一个特例,他不懂外语,但却凭他生动传神的翻译在当时取得巨大成功。他的译本一直倍受争议,许多评论家将他的误译归咎于口述者或林纾本人的粗心大意。本文却认为林译小说中的许多误译常常是林纾有意选择的结果,进而指出在某些情况下,有意误译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一)林纾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有一门课被排在下午二三时。一天,林纾看到学生昏昏欲睡,便把课本一合,说道:下面我为大家讲一个故事。学生一听,精神为之一振。林纾接着说:有一个风流和尚,一次经过一座桥,看见一位美女姗姗而来。学生此时已集中精神听他讲故事,但林纾此刻却不讲了。学生请他继续讲那个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翻译史上,林纾是一位争议较大的翻译家。不懂外文的林纾利用良好的文学功底,与他人合作先后翻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语言生动,引人入胜,风靡一时。他把自己的翻译事业与国家实业相结合,通过翻译外国作品开启民智,宣传实业救国思想。另外,林纾对于翻译的目的、功效以及翻译时的具体问题、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当时译坛引起极大反响。  相似文献   

10.
改写理论视角下解读林译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纾是我国晚清时期的翻译奇才,他的作品典雅流畅,风行一时。由于他的翻译小说中存在大量省略、增添、删节,常被翻译界指责为"不忠实"。本文从翻译学文化操控派代表人物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视角出发,结合林纾所处的特定时期的社会环境,分析了影响他翻译思想和策略的因素,探究了林纾在中国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诗学观等因素影响下对西方文学进行改写并取得成功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诸多名家之口,证实林纾是近代历史上译介西方文学成就最高的人;指出林纾相比翻译家的头街,他更愿意以古文家自居。史料证明,林纾创作古文非常认真,而翻译极其追求速度,其古文的功底给翻译带来了奇特的效果。认为,他最早发现西方文学的价值并引进西学,之后又与以西学否定传统文学的激进派展开论战,是一个总想当保守派的革新派。  相似文献   

12.
段慧群 《老友》2011,(9):9-9
林纾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有一门课被排在下午二三时。一天,林纾看到学生昏昏欲睡,便把课本一合。说道:“下面我为大家讲一个故事。”学生一听,精神为之一振。林纾接着说:“有一个风流和尚.一次经过一座桥,看见一位美女姗姗而来。”学生此时已集中精神听他讲故事,但林纾此刻却不讲了。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我国清末最主要的翻译家,林纾的翻译具有特殊性:他不懂外语。受口译者的影响,林纾的翻译作品不乏名著,忠于原文,但也凸显了改写删减等弊病。分析口译者对林纾文学翻译的影响,我们应当从时代角度出发,尽可能做到客观。  相似文献   

14.
林纾是我国晚清时期的翻译奇才,他的翻译作品典雅流畅,风行一时,因而他的翻译思想、翻译动机、接受环境、对原作的"误译"和"不忠"等都被深入研究和评价。他也因为对原作的"误译"和"不忠"而饱受争议。从翻译学文化操控派代表人物勒菲维尔的改写理论视角来看,林纾的"误译"和"不忠"往往是他刻意选择的结果,这实质上就是一种改写,是他在当时社会文化的操控下,对原作做出的赋予其二次生命的调整,即是林纾在中国当时社会意识形态、诗学观等因素影响下对西方文学所进行的改写。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在“中学”和“西学”发生广泛接触的复杂时代,以桐诚派的孤忠耿耿之臣自居的举人老爷林纾(琴南),却初步打破桐城派对文笔的某些清规戒律,用一种“较通俗、较随便、富于弹性的文言”(钱钟书先生《林纾的翻译》,见商务印书馆1981年出版的《林纾的翻译》一书第39页),大译起洋鬼子的小说来了.这不能不说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林纾一生中同多位懂外文的合作者共同译述了一百七、八十种外国文学作品.它们在客观上成了中国现代新文学得以产生的一份营养物.钱钟书先生说:“林纾的翻译所起的‘媒’的作用,已经是文学史上公认的实事.他对若干读者也一定有过歌德所  相似文献   

16.
林纾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和原作相比,林纾的译作中出现了许多"增减改",也引来了众多的批评,但从译者主体性角度来看,林纾的这种翻译方法背后有着对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的权衡以及目的语读者意识的种种考虑,并非信手而为。文章以林纾译作《撒克逊劫后英雄略》为例,阐述了林纾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揭示林纾独特翻译方式的文本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文化转向"翻译激发了对林纾翻译的社会文化视角研究,然而此方面研究还比较薄弱。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在文本与社会文化关系中研究话语,对林纾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在此框架关照下,从文本向度、话语实践向度、社会实践向度对林纾翻译进行分析。研究显示,林纾的翻译在文本向度上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特性,这是译者在话语实践向度上对西方文学进行创造性改写和社会实践向度上顺应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新式教育下林译小说与新式教育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种密切关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林译小说的口译者是新式教育下的产儿;二、在合作翻译西方小说的过程中,林纾逐渐地把合作翻译西方小说定位成新式教育的一种替代形式;三、林纾本人还是新式教育中的教师;四、新式教育下的林译小说在当时的影响是极大的,这不仅对接纳新式教育的五四文学创建主体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对那些没有接受新式教育的士大夫和市民也都有一定的影响;五、在五四文学发生过程中,林纾以强硬的反对者身份和五四文学的发难者进行的论战,在客观上促成了五四文学的主张从文化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正式取代以林纾等为代表的那一代接受西学影响的学生的标志。如此说来,林纾对五四文学发生的贡献在于他以偏激的传统文化立场,通过与五四文学的发难者和倡导者的交锋,使五四文学最终移位于社会的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19.
晚年林纾确有诸多不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思想局限,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对程朱理学的笃信。但晚年林纾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学的卫护以及由此而彰显的民族意识,不仅对全盘西化思潮起到了纠偏作用,而且与全盘西化思潮一起,在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之中各自发挥着独具的结构性功能。晚年林纾是一位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他保守本民族美好而有价值的传统,虽然在文白之争和儒学存废等问题上与激进的五四新文化派形成了尖锐对立,但是他们双方都赞同维新,都赞同进步,都期望中国文化实现现代转型,因此他们也是在一个共同的观念框架中运作的。  相似文献   

20.
从胡庚申提出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角度系统地解读林纾的翻译特色。借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原理,就林纾对内对外的适应、选择进行介绍和阐释。就内而言,分析林纾如何在低级需要、高级需要和能力层面进行选择性适应;就外而言,重点讨论林纾如何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中的社会、时代需求和民众需求并选择翻译。以期对林纾的翻译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试图为翻译评价提供一些新的有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