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罗国芬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1):74-80
关于中国第一个社会学系是谁以及沪江大学社会学系成立的准确时间,以往高等教育、社会学、社会工作、宗教学等学科的学科史专著中众说纷纭。通过勾稽比对、寻访可靠资料来源,可以确认,1914年2月沪江大学由葛学溥成立的社会学系是中国高校中第一个社会学系。 相似文献
2.
沪江大学校址是美国基督教南北浸会精心选择的,选址过程充满困难和曲折。从1900年筹谋在中国创建大学始,至1902年才初步确定将大学建在上海。1905年美国南北浸会正式达成协议,开启联合办学进程。校董会实地考察多个地点,克服经费紧张困难,最终选定距上海市区6英里,距周家嘴1英里的黄浦江沿岸土地作为校址。所选校址因地势低洼,建筑需垫高地基,致使建筑费用增加;远离市区,交通不便,导致学校影响辐射力变小。但地价低廉,远离喧嚣,适宜学习和传教,且紧临黄浦江,在校园内对来往世界的轮船一览无余,这对学生具有精神激励价值,让他们能时刻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世界”里。 相似文献
3.
王细荣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2):193-200
大学无不有自己特色的校报校刊,上海理工大学前身之一的沪江大学,自不例外。在介绍沪江大学出版的校报校刊总体情况的基础上,从主办者——如学校或院系、社会实践基地,学生,社团——的视角分析这些出版物的主要特征、文献价值,指出沪江大学校报校刊的出版史与沪江大学的历史命运和发展轨迹紧密相联,这些出版物不仅可作为研究沪江大学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和沪江大学师生精英学术思想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对当今的大学生也具有精神层面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雪芬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3):291-295
沪江大学英文系为我国培养了一批在中西文化交流、文学研究与英语教育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在其二十三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沪江大学英文系办学思想,主要体现于以下三方面:侧重文学兼顾实用需求的课程体系,满足培养多方面人才的需要;广聘高素养的外籍教师,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提倡学生参与英语团体实践活动,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因此通过对沪江大学英文系办学思想的回顾,既阐明沪江大学英文系在教育史上不容忽视的地位,同时也能为当今高校英语专业教育提供有用启示。 相似文献
5.
作为基础科学之一的地理学,在我国长期隶属于文科.成立于1929年的中山大学地理系,归入理科,自此开创了中国近代地理学新历史和新格局.文章发端于此,阐述地理学在中山大学以学科性质、研究方向、课程设置和各类专题地理研究为标志的一系列学术创新,由此反映地理学岭南学派所具有的博采包容、长于野外考察、为社会服务的务实学术风格,指出其对推动中国地理学前进,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重大贡献,并以此彪炳于中国地理学史册. 相似文献
6.
杨联陞是一位在国际汉学界享有盛誉的著名汉学家。在其学术中,书评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杨联陞基于其渊博的知识,灵敏的触觉,在书评中能指出著作的症结所在;另一方面,他在指正著作中的误述谬论时,往往就事论事,不妄下断语,态度又和缓公允,故此其书评为著者所乐于接受。他的学术书评,在国际汉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并对国际汉学界尤其是美国汉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矫正西方汉学界误解误译汉文献的流弊、推进了汉学专门领域内的知识发展、把中国学术引进西方汉学。 相似文献
7.
仝晰纲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49(6):89-93
在宋代金石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山东地区出现了王俅、刘跂、赵明诚、李清照等许多著名的金石学家,涌现出一大批金石学著作,在中国学术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其学术贡献主要表现在运用金石资料,考订经史文集;结合金石资料,评判历史事件,臧否历史人物;访求蒐集,保存整理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王细荣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4):299-303,324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的源头为沪江大学前身上海浸会大学堂图书室。基于沪江大学管理者对大学图书馆的深刻认识,简述1907-1937年间沪江大学图书馆的经费、馆藏、馆舍及图书馆管理的发展状况,为当今大学图书馆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继训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0(1):105-108
长期以来,人们研究较多的是胡适、冯友兰、金岳霖、贺麟、张东荪、张君劢等,而对谢幼伟的思想学术研究不多。实际上,他对西方学理的介绍与输入,对西方治学方法的重视,对中国传统哲学的阐发,尤其对中西哲学的融会贯通,综合创新,促进中国传统学术思想向现代的转换方面做出过不可忽视的贡献。谢幼伟认为中国传统哲学有四个特征:以唯心论为主要思潮;反躬实践;宗教式的态度;以直觉作为方法论。他还认为西方现代哲学放弃了二元论而采用一元论的思维模式,主张天人合一、心物同源;倾向于价值理论问题的研究;注重历史和时间概念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刘大伟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4):59-65
在陶行知研究的学术史中,华中师范大学的周洪宇先生不仅是第一部《陶行知全集》的主要编撰人员,同时还撰写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著作,成为国内第一个专门以陶行知研究为主题撰写硕士、博士论文的学者。他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广度、深度和持久度,覆盖了年谱、传记、学术史、海内外研究等多个范围,并涉及了文化学、心理史学、传播学等多种研究视角。周洪宇还强调学术研究的传承性,培养了数名以陶行知研究为方向的博士研究生,从中外文化交流史、比较史学、心理史学、学术史的角度为陶行知研究的传承留下了薪火。凭借他本人三十余年的坚持,已经建构起了上至顶层制度设计,下至教育实践操作的一整套陶行知研究与实践的体系与框架,为"陶行知学"的成型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努力。通过借助口述访谈的形式,了解周洪宇在学术研究过程中的思想变化与心路历程,也为当代学术史体系构建提供了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社会学在东吴大学发展的历史追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苏州大学前身的东吴大学,是创办于1901年的教会大学,在办学上取得过显著的成绩,也是在中国最早开设社会学课程及开展研究的大学之一.本文力图梳理社会学在东吴大学发展脉络,借此探讨社会学依托教会学校从西方入中国后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12.
加拿大的社会学研究涉及的问题越来越广泛,专门化程度比较高,同时也面临着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问题。中国的社会学研究自改革开放以来有了很大的发展,呈现出本土化、国际化、综合化、成熟化的趋势。社会学是始终站在社会发展最前沿的学科之一,它的发展是与社会现实问题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3.
荆建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5):37-41
高校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学术职业。高校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是在与教学和科研相关的学术职业活动过程中得到的一种精神满足和情感体验。学术环境是影响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应当通过创设各种条件,满足教师在学术活动中内在的心理需求;应当逐步去行政化,强化学术权力在学校生活中的权威,促进学术环境的优化,提升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4.
郭台辉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0(3):98-106
历史社会学不是新的理论流派、研究范式或学科领域,而是一种不同于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思维和知识生产方式。历史社会学之“历史”是为人类社会活动提供形成及变动的过程思维与时间意识,之“社会”是为提供空间位置的结构性思维。历史社会学以时空意识的结合为预设,承接近代西方三个世纪前学科时代的历史社会研究传统,其意义有二:反思20世纪以来无结构意识的史学与无时间意识的社会科学,抵制现代学科分化体制。但历史社会学因对时间与空间的不同侧重而出现多元化发展路径,导致至今难以突破现代学科体制的藩篱。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社会学研究和教育学研究两个领域讨论了学术职业的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脉络,指出学术职业研究跨越学科专业的边界,在教育学领域兴起、发展迅速.其原因在于科技创新的要求以及学术职业重要地位的显现.但今后还需进一步去学科边界,融合两个学科的理论、方法、研究团队,推动学术职业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学史上,本土化、西方化、国际化和全球化是四种既相互区别又彼此关联的变迁趋势.社会学西方化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它与社会学本土化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社会学国际化与社会学本土化彼此是相容的,但目前社会学的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社会学全球化具有多重含义,故它与社会学本土化的关系须分层次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文勋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4):196-197
《20世纪云南人文科学学术史稿》序指出,《史稿》总结了云南人文社科学术成就,对全面促进我省学术的发展与繁荣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珍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0(3)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存在,引起了整个社会各层面的高度关注.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并非是高校扩招所致,而是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因素.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及其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带来了社会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而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直接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供需不平衡;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以及城乡差异日益加大的客观现实,又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的单一性倾向,从而使得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的更加尖锐.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长期而又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高校毕业生自身以及社会各方面的长期努力. 相似文献
19.
论学术职业的本质属性——高校教师从事的是一种学术职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师是专业人员,从职业分工角度来看,从事的是一种学术职业。高校教师是高深知识的载体,只有经过规范化的训练,具备了规训的知识,才具备从事学术工作的资格,其学术水平是该职业的核心,"知识和思想"是这种职业学术性的体现。学术职业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学术性、自由性、独立性、竞争性、精神性。 相似文献
20.
邓招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3(6):123-127
西南联大诗人群诞生于西南联大这个特殊的大学校园。在战争的残酷环境中,西南联大保持了一个相对自足的学院空间。这学院空间所蕴含的丰厚的精神、文化资源孕育、滋养了西南联大诗人群的成长与成熟。其诗歌创作也显示出超越时代抗战文学潮流的学院色彩,具有鲜明的学院文化背景。这种学院文化精神要素在诸多方面构成了西南联大诗人群的独特存在,使其成为1940年代的一个特殊的诗人群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