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学术话语权作为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其综合国力和文化软实力强弱的重要尺度,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欧美发达国家相继提出的“话语权力理论”“文化领导权理论”,以及西方文化霸权理论一直主导着世界话语权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对“学术话语权缺失”“学术话语体系构建”“学术话语权提升策略”等主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学术话语权是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所在,学术话语权作为软实力对社会发展及学术繁荣的实际影响和作用异常深远;探寻国际学术话语权的研究现状及启示,可为我国构建学术话语权的科学评价理论、方法和应用体系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为此,本文选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Citespace软件对国际学术话语权的国别进行统计和分析,再用Vosviewer软件对国际学术话语权文献进行热点主题分析,再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相关研究文献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国际学术话语权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集中在学术话语与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研究、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学术话语研究、学术话语在政治话语权、身份认定及社会化中的作用、学术话语评价与计量研究等4个方面,通...  相似文献   

2.
确立和提升中国式协商民主在世界民主体系中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增强国家软实力的要求,也是消除对中国式协商民主的误读和误解、丰富和发展世界民主理论的需要;同时,不仅能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提供支撑,也能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确立和提升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国际话语权有重要的基础,中国式协商民主是协商民主的一般性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中国式协商民主在与国际民主话语共通的基础上,还有特色鲜明的话语体系,它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影响、西方民主思想的历史影响和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根本影响综合作用下的理论创新,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的伟大创造。进一步提升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国际话语权,需要构建系统的中国式协商民主话语体系,优化中国式协商民主的话语环境,加强中国式协商民主话语体系的国际传播效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作为责任大国走上了国际舞台,扩大国际话语权是中国应对当前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体系的一种诉求。如何正确的定义国际话语权、运用有效途径获得在国际话语权竞争中的主动权,是中国在建构责任大国身份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世界关注中国,中国需要世界理解。中国必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让世界听懂中国的话语,在国际事务中拥有与责任大国身份相适应的话语权,这也是中国的国家利益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理论升华与成果总结为根基,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了坚强话语保障。但如何打破西方国家对现代性话语的把控和垄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话语权,在话语环境、话语内容、话语渠道方面仍面临一系列现实困境。鉴于此,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应着力丰富话语内容,提升文化亲和力与理念引领力,做到言之有物;推进话语创新,提升方案贡献力与议题设置力,做到言之有理;搭建话语平台,提升制度创设力与传播辐射力,做到言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国际话语权一直是各主权国家表达自己诉求,维护自身利益的博弈点.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异军突起奏响了推进全球生态文明改革进程的乐章,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生态文明话语领域的音量.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70多年的风雨历程,我国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实现了从积蓄中国动力到传播中国声音,从讲好中国故事到阐述中国主张的巨变.构建我国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就要统筹全国上下一盘棋,官方民间双重外交齐配合,积极组织多国多边活动,勇担世界生态建设重任.这对巩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提高我国在国际舆论阵地中的地位,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具有举足轻重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提升中国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不仅有利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地位,也是强化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深度参与角色日益显现,国际话语权持续增强,取得世界公认的成就,这是提升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的现实机遇。增强综合国力,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广泛传播生态文明思想,增进国际话语认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合作,拓宽国际话语平台,是提升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国际话语权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8.
当代中国司法话语权的基本原则包括:法治原则、权利本位原则、公正原则、本土及融通原则。就法治原则而言,其对中国司法话语具有解构和均衡功能;就权利本位原则而言,其对中国司法话语具有平衡功能;就公正原则而言,其起源导因于利益冲突,其本质在于平等,其得以实现的保障在于程序优先;就本土及融通原则而言,在于立足当代中国语境,将中西方视为一个共依共存、冲突交融的全息话语有机体,以达到实现中国司法话语权之目标。  相似文献   

9.
王少娟  张璟 《国际公关》2022,(22):13-15
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能提高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更是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表达方式。然而,在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不足、传播观念和方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现实因素下,讲好中国故事陷入了国内外的现实困境,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外不断出现的新挑战。对此,我们需要通过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和挖掘新媒体平台的实践路径来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从而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0.
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必须对两个前提性问题即可能性和必要性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从可能性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当代形态,具备构建国际话语权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其国际话语权构建是可能的;从必要性看,解决全球性问题、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都需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其国际话语权构建是必要的。当前,我们应该努力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话语权,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认同,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为改善学术生态环境,国家相关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关于学术期刊建设、学术评价、科研评价和人才评价等政策文件。开放科学发展战略和运行平台已在全球蓬勃兴起,科学交流模式与科学研究范式随之发生了变革和转型。开放科学环境下,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学术期刊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助推中国学派,争夺并提升中国国际学术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同时,开放科学环境下科学交流与研究范式的变革也急需多元开放的科学评价。中国学术期刊话语权评价研究为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学术期刊话语权评价理论与指标体系,助推学术期刊建设和定量评价机制改革,助力提升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学术话语权提供参考。本文依据评价科学理论、话语权理论和传播学理论,在解析学术期刊话语权基本问题的前提下,融合多源异构数据,采用相关分析、集成因子分析、熵权法、TOPSIS法以及二维映射法优势,从多指标、多要素、多方法融合、比较和评估视角进行评价实证研究。本文致力于界定学术话语权和学术期刊话语权等概念内涵;提出由话语影响力和话语引导力维度构成的学术期刊话语权,话语影响力由话语影响能力和话语影响权力要素组成,话语引导力由新闻话语、社交媒体话语、同行评议话语、百科话语、视频话语以及政策话语引导等要素组成;探究学术期刊话语权形成过程;构建中国英文学术期刊话语权评价模型。研究表明,按照理论、方法与应用逻辑展开多元融合的学术期刊话语权评价研究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兼顾性和可靠性。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和引导学术研究的意识形态、学术术语和学术风向标,同时又极具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中国学术期刊理应作为学术话语的重要代言人,为加快"三大体系"建设,提升我国国际学术话语权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目前国内出版的各种国际法教材中国际法定义的比较 ,指出在定义问题上存在的过于简单化的倾向 ,根据定义的要求提出简要应以确切为前提的观点 ,基于法的一般原理和国际法的特殊性归纳出一个较为全面体现国际法本质特征的定义 ,并就其涵盖的几层意思逐一作了解析。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与政治的关系密不可分,权力话语影响到翻译过程的各个环节。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应突出汉语文化的话语权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文章主张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在平等的文化交流中宣扬中国文化,在获得平等话语权力的同时,促进中外交流。  相似文献   

14.
关于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学术界有广义、中义与狭义三种解读方法。这里系统梳理与论证了广义国际经济法存在的理论与现实基础,特别是通过明确其产生路径、学科性质与特点、调整对象的特殊性以及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论证了该概念存在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九五期间 ,我国国际经济法学研究成果显著 ,出版了 5 0多部著作 ,发表了 10 0多篇学术论文。尤其是在国际经济法基本理论、WTO法、IMF、巴塞尔体制、美国及欧盟外贸法、中国外资政策与立法等领域 ,我国学者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新观点、新见解。九五期间的研究也存在着主题过于集中、成案研究、跨学科研究薄弱等问题。十五期间我国学者应关注的重大课题有WTO法成案研究、IMF的改革、美欧日外贸法与中国对外经济交往、中国外资法的完善等等。  相似文献   

16.
日本国际私法在解决涉外法律冲突方面具有较为完备的体系和显著的特色。对日本国际私法的发展进行了比较广泛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对我国国际私法的理论和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译者缺失话语权是不争的事实.主要体现在译者对翻译作品的选材缺乏主动权,翻译方法受到主流思想的束缚以及翻译理论研究缺乏创新等方面.这可以归因于翻译作品原文化的强势、原作者的强势、国内外翻译理论的强势以及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势.论述了译者话语权的重要性,分析了译者话语权缺失的原因,探讨如何在翻译领域建立译者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国际私法理论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国际私法理论是当代国际私法学的一种新兴理论 ,本文从其哲学渊源———后现代主义出发 ,评析其基本主张及其对当代国际私法发展的影响 ,并结合中国的具体理论与实践 ,探讨中国国际私法学对该理论的应对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的今天,国际民商事交往日益纷繁复杂,国际消费侵权纠纷成比例递增。处于经济弱势地位的国际消费者,只能选择最有利于保护自己利益的国家的法律来抗衡侵权的"强势"商人。国际私法中的法律适用规则用于国际消费侵权纠纷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即适用侵权行为地法、重叠适用法院地法和侵权行为地法、适用消费者惯常居所地法、适用最有利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法律。但近来有些国家的民商事审判实践中已出现了适用侵权行为自体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