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神韵说”是王士慎诗论的核心,也是他用以指导创作实践的准绳。本文对王士滇诗歌创作论进行了探讨,指出“神韵说”的几个特点。文章认为,王士禛对艺术表现手法总的要求是能于诗中得神韵,为此他提出了一些创作准则:一、意象浑涵,不着议论;二、笔墨精炼,意在言外;三、浑然无迹,色相俱空。通过对王士禛诗歌创作论的阐述,文章提出“神韵说”的特点是:神韵须出之于自然;极其重视想象的作用;要求内容与形式的一致,以“全美为工”。  相似文献   

2.
在清初,陶渊明的接受研究主要表现在王士稹、王夫之、叶燮对其孜孜不倦的继承上。文章以王士旗为例,重点突出他对陶渊明人生的认同与接受以及艺术风格的认可和继承。  相似文献   

3.
王士禛与遗民群体的交往主要集中在其五载扬州推官期间。他千方百计赢得遗民群体认可,为其在文坛以至政坛发展铺石筑路,是王士稹与遗民交往功利目的的初始。进而对遗民群体持以似有还无,若即若离甚至敬而远之的态度,是王士旗与他们交往的功利心态发展演变过程的体现。最终,“鸟尽弓藏”可谓是王士稹与遗民交往的功利目的实现之后的必然结果。王士禛对遗民群体的“用行舍藏”,顺利完成了自己文学地位的确认以及政治功绩的积淀,某种程度上也使其成为了满清统治者怀柔文化政策的执行者。  相似文献   

4.
王士禛神韵诗风长期影响着清代诗坛,桐城诗学中也有神韵的色彩。王士禛与桐城几大家族成员有密切的交往,其编选的《古诗选》直至晚清都被桐城派视为诗学教科书。桐城派文学主张重神,推崇淡远超逸的神韵境界;向往阳刚与阴柔之美的结合,于二者中更重视阳刚之美,而创作却偏向阴柔;强调学力与天赋兼重,提倡禅悟之境。这些都与王渔洋的神韵诗学甚为吻合。尽管清代后期王士禛在桐城派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其对桐城诗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5.
1989年10月20日到23日在山东省桓台县举行了“王士禛学术讨论会”暨“山东古典文学研究会第四次年会”。与会代表近80人,提交论文近20篇。桓台新城是清初著名诗人、文论家王渔洋的故乡,在这里举行这一学术活动,居住在他曾生活过的土地上,与他的乡人后人相处,使研究活动更富亲切感。王渔洋主盟清初诗坛数十年,被誉为“一代文宗”,诗作有三千首,他所倡导的“神韵”诗论影响所及达百年之久。但解放后出的几本文学史,评介他的篇幅都不过两页左右,认为他的诗“总的倾向则是脱离现实,缺乏社会内容的”,因此评价较低。这次与会代表几乎一致为渔洋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抱不平,倡议加强研究。下面试分条对这次会议的论文及有  相似文献   

6.
王士稹与田雯在清初康熙诗坛是"同郡同时"、官级相类、地位颉颃但诗美追求不同的名家,其交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两人一生交往频繁,而非"隐然负气"、"不相结纳",虽然田雯与赵执信同样与王士旗所持诗论不同,但由于性格原因,田雯与王士旗不是"争名角立",而是关系融洽.  相似文献   

7.
明清诗学在很大程度上受严羽诗学的影响,清初著名诗论家王士禛的诗论亦如此。王士禛论诗以提倡清闲淡远、含蓄蕴藉的“神韵”著称,诗歌的这种审美特征实际上源于严羽。王士禛在诗歌审美特征论、创作论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严羽诗学思想的影响,他们诗论的基本宗旨体现出了相当的  相似文献   

8.
古典小说名著《聊斋志异》,是清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它虽然谈鬼i话狐,嬉笑怒骂,但却有着丰富深刻的现实内容,文笔精炼生动,为广大读者所喜爱。蒲松龄(1640一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山东淄川(今山东省淄博市)人。屡困场屋,终生未仕,先给官僚作幕宾,后坐  相似文献   

9.
结合王士禛和蒲松龄二人的作品、经历,可以推测王、蒲第一次会面最可能在毕际有家,且这次相会不是偶然,而是王士禛主动来拜会蒲松龄。目前,学界对王、蒲的两首赠答诗的解读与事实存在误差,掺入了研究者一定的主观色彩,拉近了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王士禛拒为《聊斋志异》作序最主要的原因应是《聊斋志异》有些内容触犯时忌,以及其在王士禛心中的地位不够高。  相似文献   

10.
王士禛主动接近遗民的准确时间是在顺治十五年后,多交遗民具体是在康熙元年以后,他与遗民交游既非毫无个人原则,亦非没有观念冲突 康熙四年任职京师后,王士禛主动结交遗民的态度不复存在,并对遗民生存方式和文学取向提出诸多批评.尤其是康熙帝的眷顾,构成他与遗民交游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分水岭 王士禛的神韵诗正是建立在对遗民诗的清理和反驳之上,并在与遗民诗的对立与交叉之中,逐渐成为诗坛的主流  相似文献   

11.
博山赵氏文艺传家,代不乏人.王士禛先后以晚辈和后学的态度尊重并借鉴赵进美的文学观点及实践经验,以长辈和同道的身份欣赏并批评赵执信的创作才华及叛逆精神,以舅父和导师的角色启发并鼓励赵执端逐渐成为一名优秀诗人.王士禛与博山赵氏文人的交往,既促进了双方的进步,又推动了山东乃至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清初山东两大文学名人蒲松龄与王士(礻真),之间不仅数有书信往来,而且还曾见过面。专家们在论及此事时,依据聊斋诗文等资料,确认二人会面时间为康熙二十六年,地点在淄川县西铺村蒲松龄的馆东亦即王士(礻真)的从姑夫毕际有家中,并认为王曾借过蒲的钱,但用途原因不明。还有人认为蒲松龄与王士(礻真)的会面地址是在桓台新城王家,时间是康熙十二年,其依据即二人会面原因之“公事”乃指王士禄(西樵)的丧事而言。为了弄清蒲、王交往之疑点,笔者也对部分资料进行了探析,兹将结果公之于众,或许能为研究者提供点滴线索耳。  相似文献   

13.
清初诗人王士禛任扬州推官的五年,是他毕生政治、文学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性的第一步。在这五年中,他利用自己的家世背景、社会地位和文学才能,积极地结交在当时拥有舆论影响力的江南遗民群体。除了频繁地在扬州举行歌咏宴集外,还借公务之便拜访、结识苏、常二府和金陵的遗民诗人,以“布衣交”赢得遗民群体的普遍赞赏。通过出版、批评和提携后进,他逐步树立起文坛领袖的形象,为日后雄踞文坛盟主的地位积累了必要的声望。  相似文献   

14.
因王士禛语试论任昉诗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朝人有言"沈诗任笔",则知诗歌创作并非任防所长.然而在<分甘余话>中,王士稹却给予任防诗歌高度的评价,以为优于沈约,抵牾显生.任防博物广知,作诗动辄用典,他的诗歌呈现出渊雅的风格特征,与以沈约为代表标榜"三易"说的永明新体诗人大相径庭,而这显然也正是作诗重材力的王士稹激赏任昉的主要原因.尽管钟嵘等批评家指责任防诗格不高,但他与王融等作诗以事义表学问的方法,却得到相当一部分士人的认同及效仿,在当时文坛形成了以学问为诗的一派.任防诗歌今存虽少,然而以学问为诗的倾向迹状显在,仍可借以察知当时这一派诗人创作的大致情况.  相似文献   

15.
英语世界的王士禛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之前为初涉期,这一时期的王士禛研究主要以作品简介、生平考证以及诗歌选译为主;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为勃兴期,英语世界在本阶段出现了王士禛的专门研究者,王士禛的诗文作品也在这一时期被大规模地系统翻译到了英语世界之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新变期,王士禛研究沿着上一阶段继续深化,而王士禛的译者构成也更为多元,呈现出若干新的质素。相较于在英语世界中大红大紫的李白、杜甫、王维等诗人,王士禛的译介与研究显得不冷不热,然而,正是这种不冷不热的特征,使得英语世界王士禛成为了一个观照、反思中国古典诗歌译介得失的小巧别致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王士禛一生两次入蜀,游历祖国名山大川,凭吊古迹,状摹名胜,即景感怀,声情悲壮。蜀地之行的亲身经历,千古三峡的雄奇险峻,自然淳朴的民风民俗,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不仅激发了诗人内心的灵感,而且也成就了王士禛在诗歌创作上一次质的飞跃。从此一扫前期迷蒙玄远、清幽澹泊的诗风,变得意境开阔,风格苍劲,气概非凡。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论者介绍清初大诗人王士禛时,往往只提其意境优美、文辞清丽的写景小诗。这样就使王士禛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变成了一个脱离现实,专为清王朝贡奉轻悠小夜曲的御用诗人。然事实不尽如此。细读《带经堂集》,可以感觉到王渔洋一生中始终存在着一种矛盾心理,即仕宦与闲居的矛盾,不过有时候表叙得强烈一些,有时候表叙得平和一些罢了。无庸讳言,王士禛一生的仕途功名是极为顺利的,顺治十二年(1655年),他二十二岁时就会试中式,康熙十七年(1678),他被康熙帝看中,擢为翰林侍读并值南书房,从此青云直上,始任明史纂修官,接着又选为国子监祭酒,继又迁任户部右侍郎,直到升任刑部尚书,身历顺、康两朝,服官四十五年,位至尚书。这种显达在有清一代的诗人中是少有的。  相似文献   

18.
王士禛曾以擅词著称。其词抒写心音,情兼哀艳,萦怀故 国之思,歌咏男女艳情,后者更是对“词为艳科”的复归,成为有别于诗的显著特色。艺术 上,小令、中调、长调,或婉约,或豪放,不拘一格,既破除二者壁垒和对立,又融合二种 风格和艺术精神,为清词昭示一条改造传统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王士礻真"神韵"说是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艺术经验与民族审美传统的总结,具有很强的传承性。诗歌历来具有关注生命,关注人生的传统。剖析"神韵"说背后的生命意蕴,就是对中国传统文人生命认知与感悟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20.
纪昀在论述明末清初诗家作品时,常以王士禛的意见与看法作为论断的依据。而在论及王士禛的诗作与诗论时,纪昀是以"模山范水"、"流连光景"为其诗学核心,并以"秀骨天成"及"伤于肤廓"作为诗派的得失利弊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