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楼舒 《城市》2011,(11):60-63
一、杭州历史街区的保护概况杭州作为国家第一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秀丽的西湖山水、丰富的文物古迹和悠久的人文历史。杭州历史街区的保护始于1996年,在当时编制的《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首次确定了小营巷、中山路、湖边邮和河坊街4个历史文化保护区。2005年起,杭州市政府加大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扩大了历史街区的保护数量和范围。截至2011年7月底,经市政府批准,杭州共确定了26处历史文化街区(包括11处历史街区、15处历史地段),总占地面积约416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历史街区的空间设计应在街区整体保护的前提下提出,以维护历史街区的历史真实性和人类宜居性为前提,从艺术审美角度设计历史街区的空间界面,提升其可居性和美感,并获得创造性的更新的能力。街区空间设计,有助于改变其旧有的脏、乱、差,生活水准低等负面印象,展示出新时代具有传统特色兼具舒适、美感的独特街区形象。为有别于以往的单纯保护,本文更加注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延续城市特色、传承文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严铮 《城市》2003,(4):40-42
一、当今正处于快速的城市更新阶段 伴随着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更新作为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城市的一大特征,正以空前的规模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中轰轰烈烈地展开.据最新数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000美元,城市化水平也有37.7%,基本达到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但仍然低于47%的世界平均水平.在以城市经济为主导、第三产业为主体的发展新阶段,推进城市化及加强城市更新建设是增强国际竞争力、应对新一轮挑战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4.
东关历史文化街区是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代表之一,其保护和整治提升工作历时多年,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难题.笔者通过对东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整治工作的历程进行回顾,对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优化旅游开发、改善居民生活、交通组织和基础设施完善等展开研究,以寻求新形势下街区保护和开发的平衡点,探索东关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楼舒 《城市》2008,(2):59-61
作为一座千年古都.杭州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近年来.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杭州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得到了有力支持.保护工作得以有序开展。本文就杭州市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调研分析.并探索今后工作的方向和要点。  相似文献   

6.
以南京市小西湖地块为例,深入探讨城市设计在传统街区城市更新中的基础、角色、手段及成果形式。以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提高容积率、保护历史地段结构和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为目标,本着社会公平立场、城市记忆立场与城市传统街区风貌保护的立场,通过基于历史成因的和基于整体市民利益的两种分配方式,城市设计最终认可城市形态动态变化的合理性、扩大居民/市民/游人共享的公共空间、实现居民与建设主体多方获益。  相似文献   

7.
一 我国历史街区保护的历程 我国开展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与其他国家相比比较晚,但这也使得我们充分学习了其他各国的先进经验,具有一个较高的起点。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单,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正式纳入城市发展战略,成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以前简单的对文物建筑的保护。1986年在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文件中,即已提出“历史文化保护区”这  相似文献   

8.
尤坤  王华新 《城市》2012,(1):57-60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保护城市文化就是在为城市保留特色与发展的根基.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管理者的重视,各级历史文物、历史风貌建筑逐步得到维护与修缮.在以土地换取经济发展、城市更新如火如荼的当下,对历史街区、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越来越成为历史文化保护的重点.一、国外经验总结从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单体建筑的保护,用整修的方式应对建筑的现有功能;二是环境与街区的完整保护;三是历史街区的振兴、功能复兴与经济复兴.  相似文献   

9.
陈超君  黄耀志 《城市》2012,(8):41-44
一、前言在工业革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西方国家忙于生产发展及经济建设,对历史街区及其环境保护漠视,甚至视为城市发展的障碍.许多城市都曾开展过以大规模改造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更新”运动,主张对中心区进行大规模拆旧建新.然而新的建筑与城市空间并未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相反城市文化、传统街区的历史感、人性化环境消失殆尽.在经济全球化和城市规模化发展的今天,我国不少地区也正在重蹈西方国家的覆辙,只顾单纯的经济发展与城市规模扩张,使城市文化遗产面临空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新时期打造合作共赢的经济发展新引擎,其构想和实施所依托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沿线国家千百年来文化交融的深厚基础。历史街区作为伊宁这"一带一路"沿线节点城市地方文化遗产中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伊宁市迈向国际融入的前提。针对伊宁市阿依墩历史街区的文化遗存现状,指出其文化风貌消褪、城市肌理被破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疲软以及民间文化保护力量影响较弱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文化保育"的相关理念,分析其在保护与活化文化遗产,激发公众主动性方面的优势,从文化传承与永续发展、公众参与三个方面提出与"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相匹配的文化保育策略。  相似文献   

11.
自本世纪下半叶以来,欧美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城市历史中心区的衰落问题:市中心人口减少,缺乏活力,交通拥挤不堪,犯罪率日趋增加。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高层办公楼、公寓楼等开始渐渐侵蚀城市历史中心区,一些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建筑几乎面临灭绝的局面。因而,如何解决城市历史中心区的更新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二者之间的矛盾,并使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一问题渐渐成为专业人士和政府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历史校园景观风貌是由建(构)筑物、景观环境、空间格局等有形的物质形态与校园历史、传统、活动等无形的人文特征组成,具有历史记录、科学艺术、情感记忆、场所精神等价值.根据在历史校园景观风貌遗存的组成中,各历史时期的校园景观风貌遗存所占比重的相互关系,可将历史校园归纳为"单一风貌主导型"和"多时期风貌杂糅型"两类.此外,还有...  相似文献   

13.
14.
刘婕 《城市》2015,(5):64-67
本文阐述了天津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论述了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中的保护原则和保护内容,从多方面探讨了名城保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历史水系的保护与利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炜 《城市》2006,(2):37-40
一、中国城市历史水系的现状 我国历史悠久的城市多依水而建,历史水系曾经是古代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在稳定城址、促进工商业发展和提供高质量的居住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城市的历史水系具有供水、调蓄洪水、交通运输、防火、改善城市环境、军事防御、躲避风浪、城市景观等功能.城市水系为城市提供了必需的生存资源.20世纪以来,由于使用方式不当,当代的城市水资源和城市水空间几乎同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水系黑臭淤塞现象普遍,水系沿线空间衰败,城市水系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但遭到破坏,而且逐渐失去了使用价值,遭到跨河盖房、明渠变暗渠、填埋、临河架路等厄运.当年老舍先生笔下的龙须沟和金鱼池改造是中国近代以来城市水系从恶化到最后填埋的典型案例.这种短期行为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正>历史文化街区不仅是物质的存在,还蕴藏着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从历史文化中沉淀下来的珍宝,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1]。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历史文化街区的建成区与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相背离,导致其空间活力逐渐“衰落”,  相似文献   

17.
乔琼妹  杨纪伟 《城市》2014,(4):59-62
正一、引言对于城市而言,历史文化遗产无疑是其特色的最有力体现。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不仅能够增强城市的竞争力,提升市民的文化修养和生活品质,还能给城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当文化成为一种生产力,并能反映城市竞争力时,作为文化具体表现形式的文化遗产空间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文化遗产历史空间是构成城市空间形态最内在、最持久的本底要素,也是城  相似文献   

18.
《城市》1997,(2)
一、天津老城厢的特点分析 1.天津老城厢的历史沿革与结构特点 天津城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设卫筑城,城垣最初为土泥修筑。明弘治六、七年(1493—1494年)间将旧城垣改砌砖石,建四个角楼及中心鼓楼,从而构成了今日城里地方(当地俗称“老城厢”)的雏形。清雍正三年  相似文献   

19.
田子坊的保护和再利用是由普通市民和众多产业个体一起参与的、自下而上的历史街区保护与再利用实践。然而新的利益分配格局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和问题。本研究对田子坊街区保护和再利用的发展中商业与居住混合的状况进行了实证调查,从新制度经济学家巴泽尔(Barzel Y.)和科斯(Coase R.H.)的财产权理论的视角分析和理解田子坊中商居混合产生的困境和矛盾,结论得出田子坊商居混合矛盾的根本原因在于田子坊历史街区保护与再利用的过程中其居住空间财产权的再次划分。因此,对该历史街区中财产权的深入认识可能为解决这一空间利益冲突的问题提供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20.
当前的历史街区风貌规划中普遍存在着风貌要素选取缺乏依据、与法定规划没有有效衔接等问题。文章探讨了历史街区风貌规划中如何运用城市意向理论,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分析公众对历史街区风貌的印象,进而选取规划师认可的风貌要素。综合公众和规划师认可的风貌要素作为历史街区风貌协调的控制因素,并以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的形式进行风貌要素的控制。以西安北院门历史街区为例,从实践出发论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并总结了风貌要素选取的原则和由风貌规划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