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某从一家国有公司退休后,被返聘担任公司会计。期间刘某多次利用报销假帐的方式,侵吞公司人民币6万余元。有人认为,从手段上看,刘某之举确实属于贪污,但因刘某已退休,不具备国家工作人员身份,故不构成贪污罪。该观点对吗?——程昊尽管刘某已经退休,但刘某同样具备贪污罪的主体资格,仍可以构成贪污罪。根据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一、二款的规定,贪污罪的主体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和准国家工作人员两种。准国家工作人员主要包括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委派人员: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即委托人员。  相似文献   

2.
所谓职务消费,就是与行使职务有关的消费支出,住房、汽车、通讯、勤务人员,乃至公务宴请、考察、疗养等,均可纳入职务消费的"大箩筐"里.目前,职务消费过度、过滥,在一些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事业单位已成腐败的温床.  相似文献   

3.
所谓职务消费,就是与行使职务有关的消费支出,住房、汽车、通讯、勤务人员,乃至公务宴请、考察、疗养等,均可纳入职务消费的"大箩筐"里.目前,职务消费过度、过滥,在一些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事业单位已成腐败的温床.  相似文献   

4.
构筑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公贿”。是指国有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等为了本地区、本部门或本单位的利益,由“集体”决定或以“集体”和“单位”的名义,用“公有”财物去向其他公有制单位的工作人员或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进行贿赂的行为。公贿又被称为“法人腐败”或“单位贿赂”。公贿的发展演变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主要表现为公贿普遍化、公开化、半合法化和制度化。公贿的流行就其深层次原因来说.反映了现行的事权过于向上集中的政府间管理体制在激励机制、机会结构和约束机制等方面存在着重大缺陷,造成了公贿中双方当事人均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5.
秘书学是随着科学经济高速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现代科学管理专业。而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的秘书人员也应当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因此,要使秘书学人才有优秀的法律素养和法律知识,从当今社会需求人数较多且法律秘书实际从业人数较多的方面来看,有必要以法律秘书为例结合法学和秘书学专业知识来探讨秘书专业的学习。  相似文献   

6.
马丽瑄 《科学咨询》2010,(16):98-98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为处理事务、交流信息而使用的各种载体的文字、图表、声像等记录材料。它是人们社会交往的工具,也是档案的前身。众所周知,公文处理与文书档案工作的衔接主体是公文。公文即公务文书,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质量效力与规范体式的文书,  相似文献   

7.
所谓职务消费,就是与行使职务有关的消费支出,住房、汽车、通讯、勤务人员,乃至公务宴请、考察、疗养等,均可纳入职务消费的“大箩筐”里。目前,职务消费过度,过滥,在一些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事业单位已成腐败的温床。全国企事业单位一年的职务消费支出是多少,很难有一个确切的统计。但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国企领导的职务消费,一般在其工资的一二十倍。办公室装修、配备专车、出国考察旅游、体检、疗养、请吃等等,都可列在“职务需要”的名下。很多单位开支约束不力,使用不规范,职务消费成了助长腐败的温床。不少消费支  相似文献   

8.
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人事档案是我国各级各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管理所属人员过程中形成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的一种特殊的专门档案。人事档案是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的真实记录,是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规章性公文是各级国家机关、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根据组织授权,依法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具有不同程度约束力的公务文书。它一般包括法、条例、章程、制度、规定、办法、细则、规则、规程等。公文核校是公文制发的关键环节。结合公文核校实践,笔者试就规章性公文核校中常见的问题加以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李小博 《经营管理者》2013,(20):236-237
徇私舞弊行为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公务的过程中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徇私情、徇私利,故意违背事实真相和相关法律规定,弄虚作假而没有客观公平地履行其本身应该履行的职责的行为。徇私行为是指行为人(这里指行政执法人员)内心徇私情、徇私利的动机的外部真实体现,也就是现实化的外在身体动静;舞弊行为是指行为人(这里指行政执法人员)出于徇私情、徇私利的动机,为达到其隐瞒犯罪目标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行为。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观点、交流思想的工具.所谓公务语言是指国家机关公务活动中使用的语言.2000年10月31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语言文字法>),其中第九条规定:"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国家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法定公务用语用字,有利于规范公务行为,有利于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有利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语言文字法>,在公务活动中准确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公务语言的准确与规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应用文是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处理公务和个人事务时所使用的具有直接实用价值和惯用体式的文章。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不同,应用文具有明确的实用性,主要用于指挥管理、联系协调、宣传教育、信息传递等。这也决定了应用文语言表达体式的独特性,即表情达意的直接性、语言选择的社会性、词语使用的稳定性、语言结构的模式性、行业要求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文山会海"是人们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繁杂低效的公务文书和空洞泛滥的各种会议的一种形象贬称.过多的文件和会议如同一种经久难治的顽疾,已经成为危害党政机关和社会的一大公害.笔者结合从事机关工作的实践,试就当前党政机关"文山会海"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等问题谈点粗浅见解.  相似文献   

14.
<正> 从今年2月15日开始,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京聘用失业职工或下岗待业职工,可获得北京市发给的一定数罩的安置补助费。 目前,北京市工矿企业约有10万名下岗待业职工或失业职工。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每聘用企  相似文献   

15.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和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浅层次地探索单位特征对社会福利的分割效应,发现在公有制部门的单位中单位特征对福利机会的影响较大,具有单位的行政级别越高,单位成员所享有和可能获得福利性待遇的机会越多和除商业性的保险外沿着集体企事业、国有企事业、党政机关的顺序,单位成员所享有和可能获得福利性待遇的机会逐渐增加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公文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用来办理公务、有特定格式的应用文.一般来说,公文的种类可分为:规范性公文、法规类公文和日常事务性公文三种.法规类公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一种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法规,、我们称其为"国家行政法规",另一种是由地方,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常委会,及自治区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常委会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我们称之为"地方性法规".一、法规类公文的语言特点法规类公文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从国家机关到普通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都需要用它来规定有关人员应该遵守的事项、职责等从而保证公务活动、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健康有序地进行.法规类公文需要对所要陈述对象的定义、范围、职责、权限、标准、时限等都做出明确具体的规范.因此它在语言方面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除了要符合原则性、合理性、约束性、精确性、稳定性、条理性和时效性外,对措辞方面要求准确无误、周密完善,尽量避免含糊不清、歧义或前后矛盾等.可以说准确性是公文语言的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但是准确性并不是仅仅依靠精确词语就能够实现,一味地运用精确词语不仅达不到准确的效果,反而会使语言显得啰嗦.这就需要合理的运用模糊词语.  相似文献   

18.
王明铁 《决策探索》2009,(16):69-69
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利用职务犯罪的现象比较突出,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了各项农村改革工作的有效开展。虽然2000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九届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对村民委员会等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的行政管理工作,按刑法规定属于“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但由于基层党务、公务、村务和经济事务等均由村支部、村委会、经济合作社等组织承担,有时任职存在交叉,甚至分工界限不明确,故适用刑法时必须结合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其他相关法律规范性文件,一并把握其刑事立法和立法解释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贪污罪可分为两类:一是国家工作人员所犯的贪污罪,为贪污罪的标准形态;二是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所犯的贪污罪,这类是贪污罪的修正形态。  相似文献   

20.
正公文是法定的机关、组织等行为主体在公务实践中,依据规范的程序、体式撰制、运行,通过特定渠道向特定对象表述意志,旨在实施管理、处理公务并产生法定效力的文书。"文艺之末流,政事之先务。"公文是传递信息、表述思想、指导实践、处理公共事务的重要工具。公文写作的主体即公文的制作者,往往是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中的秘书人员。秘书人员准确表达思想,是公文有效传递信息、指导实践和处理公共事务的首要前提。秘书人员准确表意的关键在于准确的角色定位,因此,培养公文写作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