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逛书店,选好书,是读书人的特有之乐。茶余饭后,节假日里,逛逛书店,跑跑书摊,即使没有买到自己需要的书,也是一种乐趣;如果能淘到心仪已久的书,则意外之喜不可言表。我平常无甚嗜好,爱买书、好读书占去了大半的业余时间。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不单有淘书之乐,常常又会淘出无奈之叹息。  相似文献   

2.
记山西大学堂译书院版《天文图志》李学勤《天文图志》是我少年时期最喜爱的一本科普读物。我没有兄弟姊妹,所以很小就养成独自看书的习惯。那时北京旧书业兴盛,离我家不太远的东安市场有好多专卖旧书的书摊。大概是1942年,我在市场二道街一个小书摊上买到《天文图...  相似文献   

3.
《左氏经·庄公六年》中有"齐人来归卫俘"句,其中的"俘"究竟如何理解,历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辞书研究》载张双棣同志的《论假借》一文断定"俘"是"宝"的临时假借字.他说:"'俘'的本义是俘虏,假借为'宝'.""《左传》中的'归卫'俘',如果不知道'俘'是'宝'的假借字,就不好理解杜预的注,为什么'宝物'叫'俘'呢?知道了'俘'是'宝'的假借字,那就好懂了."并称:"这种假借,是属于临时借用."(原文较长,恕不全引.)此说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朱"字本义,今传世家徐铉校定本《说文解字》曰;"赤心术,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唐《刊谬补缺切韵》中释作"赤"或"丹"①,徐谐《说文解字叙传》训作"赤心木之总也".追至清代,说文四大家对于"朱"字训释或主赤或主木,皆承前人之旨.此后,释"朱"新说纷纭而出,迄今而无定论.先是.很多人对"朱"训作"丹"、"赤"意提出了大胆的怀疑.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一'在其中,并无赤意,何以为赤心木乎?"马叙伦亦曰:"然木亦有黄心者,何不为之制字?识'一'于木谓之赤心木,六书谓之指事,然物名固鲜以指事之法构造之."②这些大胆的怀疑…  相似文献   

5.
正喜欢上网逛论坛、爱好QQ聊天的人一定不会对这只熊猫陌生:它有点可爱也有点搞怪,时常一副无厘头的表情,它就是"nonopanda"。它的创作者林宁是个普通的大男孩,自称"林无知"。"因为刚接触互联网的时候,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应该谦逊些,所以就有了‘无知'这个网名。在设计‘nonopanda'时,因为‘no'有‘不知道'的含义,‘nono'读起来挺顺口,又和我的网名同义,就选择了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6.
史记札馀     
一九二二年我撰史记订补八卷脱稿,一九二四年以自费在瑞安用木板刊行.一九三○年,任教武汉大学,在教学中续有补正,成史记订补之余,由文哲季刊第一期发表.一九三七年在广州中山大学再任史记教学工作,复有增益,写成订补二续,由中大研究院文学语言专刊一卷三、四期刊出.此后温习史记续有所见,辑为别札,备作订补三续,兹选录一部分以札余名义出现,冀得攻是书者之评正焉.一九五八,四,七,写于复大宿舍.(一)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1)于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孙宁可以让耶"?集解:骃案汉书曰"窦婴字王孙".笠案:此篇称魏其为王孙只此一处,疑非字.淮阴侯韩信列传"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集解'苏林曰"如言公子也"'.索隐'刘德曰"秦末多失国,  相似文献   

7.
巧得彩拓     
金鉴 《北京纪事》2015,(11):106-108
我对纸制品情有独钟,因为喜欢文学,有逛书店、书摊的雅兴。  相似文献   

8.
朱涛 《成才与就业》2014,(19):28-28
正学习要注重传承,觅传承无以获取知识;学习更要追求超越,无超越无以获得真知灼见,也无法获取实践的成功。春日,一位苦读秀才兴致大发,走出书斋到郊外踏青。漫游间,一条两三尺宽的河沟挡住去路,秀才问农夫:"如何过去?"农夫答:"你一跳不就过去了嘛。"秀才双脚并拢,使劲一蹦,"扑通"一声落在沟中。农夫大笑:"你应该一脚前、一脚后地跳!"秀才答道:"书上说双足并起曰‘跳',一足前一足后起曰‘跃',明明是你让我‘跳'而落水,反而笑我‘跳'得不对,真岂有此理!"这则民间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学习要注重传承,无传承无以获取知识;学习更要追求超越,无超越无以获得真知灼见,也无法获取实践的成功。  相似文献   

9.
总数为七     
《庄子·齐物论》里有一句话:"狙公赋茅,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大意是,一个养猴子的老人,想把每天给猴子的八颗栗子改为七颗,于是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  相似文献   

10.
鄜畤所在考     
《史记·封禅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秦文公"东猎",迁居于"汧谓之间".在这里他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征,君其祠之'.于是作鄜畴,用三牲郊祭白帝焉."  相似文献   

11.
“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书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老乞大"和"朴通事"都是朝鲜流传很久,影响很大的汉语读本.根据朝鲜文献记载,这两部书在十五世纪初叶已经广泛流传."李朝实录"世宗五年六月(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礼曹据司译院牒呈启:"'老乞大'朴通事'前后汉'直解孝经'等书,缘无板本,读者传写诵习,请令铸字所印出."从之.  相似文献   

12.
冯君实同志的《鄂伦春族探源》一文,在说到"鄂伦春"一名的源流时,这样写道:"关于'鄂伦春'一名的出现,始于清初,但与鄂伦春对音的族名的出现还要早些.明人编《辽东志》引《东戍见闻录》记:'北抵黑龙江曰江夷.……江夷之外,曰阿哈娄得'.这里的江夷疑指赫哲族,阿哈娄得当为鄂伦的对音.《圣武述略》记清统一索伦部过程中,天命元年(1616年)'招抚诺罗路'.天  相似文献   

13.
答马似丧其耦《释文》:"耦本亦作偶,"《文选.北山移文》,卢湛《赠刘琨诗》注,《一切经音义》二八又八八,《衍义手抄》一五,《御览》七一○,《玉篇》人部,引并作偶.《释文》引司焉曰:"耦,身也,身与神为耦."《疏》曰:"身与神为匹,物与我为耦也,……离形去智,答马堕体,身心俱遣,物我两忘,故若丧其匹耦也".俞樾曰:"'丧其耦'即下文所谓'吾丧我'也,郭注曰'若失其配匹',未合丧我之义.司马云'耦、身也',此说得之,然云'身与神为耦',则非也.耦当读为寓.寓,奇也,神奇于身故谓身为寓."案偶像之偶,本即寓字.《汉书·郊祀志》"木寓龙一驷,木寓车马一驷",  相似文献   

14.
敦煌变文的发现,历时百年,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对其进行校勘和考释的论著不断涌现.黄征、张涌泉先生的<敦煌变文校注>可以说是对其中词语进行考释的集大成者.笔者不揣浅陋,结合异文语境和方言调查的方法,运用多种文献材料,对<敦煌变文校注>中的"嚇"、"贴"、"(走曆)(走赤)"三个词语进行了重新考释."嚇"原作"赫",徐复先生校注时认为应该作"嚇",蒋礼鸿先生亦主此说:"'嚇'与'(誶)'、'謼'皆字异义同.'诳(誶)'双声字,俗亦作'懗',<龙龛手鉴>心部:'懗,呼嫁反,诳也,与(誶)同.'"因此,可以说徐先生是从本字的角度认证"嚇"与"謼"、"(誶)"同义,蒋先生是从俗字的角度发明"嚇"与"懗"、"(誶)"同义.他们无疑都是正确的,但还缺乏文献例证的支撑,说服力不够.遗憾的是黄、张两位先生在作校注时也没有提出明确的解释.我们调查历史文献和现代方言时发现"嚇"当有"欺骗"的意思."贴",黄、张校注:"原卷实作'贴'字,'贴'为黏附之义,切合于文意."司马相如<长门赋>:"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李善注曰:"<楚辞>曰'裳襜襜以含风.'王逸曰:'襜襜,摇貌.'""襜襜道服,贴天上之云霞"的意思是"道服的飘动黏附天上的云霞",我们认为动作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不符合文意,"贴",乃"形容、描述、临摹"之义,这有异文佐证.关于"(走曆)(走赤)"一词的释义,历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趫走赤)"的异体书写形式有"(趫走赤)"、"(趫)趚"、"曆刺"、"歷刾".<广韵·锡韵>:"(走曆),(走曆)趚,行皃."又<广韵·麦韵>:"(走赤),急走也.出<字林>."<玉篇·走部>:"趚,子亦切.小行皃.""急走"强调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而"小行"是因速度快而产生的结果.段玉裁认为:"趚,侧行者,谨畏也."于此可知,"(走曆)(走赤)"有"因谨畏而侧身急行"义.<集韵·昔韵>:"趚,侧行也.或作趞."又"(走曆),(走曆)趚,盗行.""盗行"可以和"谨畏急行"相互发明,典籍中亦不乏其例.  相似文献   

15.
一据《水衡记》中记载,南梁时期有位画家张僧繇“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久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者皆在。”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姑且不说,但它所给人们的艺术启示却是很值得玩味的。画龙,为什么点睛即飞呢?顾恺之说得好:“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  相似文献   

16.
1996年初秋,我懒懒地在安定门外蒋宅口一带散步,发现路边有一家私营小书店,遂有一搭没一搭地迈进去。我发现有一格塞着些文学书,其中有一本是《黄金时代》。"又是教人如何‘日进斗金'的‘发财经'吧?怎么搁在了这里?"我想着,顺手抽出,随便一  相似文献   

17.
去国子监参观的时候,在国子监附近看到一家名为"盛唐轩"的店铺。走进去,我看到了许多用绒布做成的马、巨大的风车、老寿星的不倒翁、小时候曾经玩过的万花筒、会走的小纸老鼠…… 童年的往事在脑海中重新变得清晰起来。因为喜爱,我特别看了一下店里的简介:"盛唐轩传统民间玩具开发中心是由'绒布唐'第四代传人唐启良与其女儿唐玉捷于2002年创办的,旨在拯救和发展我国传统民间工艺的专业研究机构。"我忽然想起来,《北京纪事》在2002年曾经刊  相似文献   

18.
《老友》2012,(11):63
"不养生"是作家王蒙的养生之道。王蒙刻过一枚闲章,书曰:"无为而治、逍遥、不设防",这是他对"不养生"三字的注释。生活中"不设防"可能会吃亏,但王蒙认为从长远看来,不设防,对人推心置腹,与人为善,可以交上一些真心朋友,还减轻了心理负担,对自己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养生过头的人,往往失去了人生的不少乐趣。舒松年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说,他有一位年近花甲的姓冯的朋友。冯先生人生的一切为了两个字——"长寿"。为了  相似文献   

19.
前几天,我从书摊经过,忽然发现有《可乐》这本杂志,不由得拿起来翻了翻,里面的内容一下子吸引了我。我高兴极了,刹那间,爱上了她。《激情本科岁月》让我仿佛又回到大学时代。真羡慕他们啊,我的本科岁月可没有这么轰轰烈烈和开开心心。我一口气把书摊上的《可乐》全买了,好送给亲朋好友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专门有一奈叫"胸中有'数'"。他指出: "对情况和问题一定要注意到它的数量方面,要有基本的数量分析。任何质量都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没有数量也就没有质量。我们有许多同志至今不懂得注意事物的数量方面,不懂得注意基本的统计、主要的百分比,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我重温这一段话,常常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