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灾难观是人们关于灾难的认识与观念。羌族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适应羌族地区生态环境、预防与应对各种自然灾难的观念,并且在具体场景中指导人们实践。可以说,羌族灾难观是羌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羌族人民生存和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不过,当灾难一旦超出已有的经验认识范围而又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灾后重建时,原有的灾难观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强力冲击。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程中,现代科学观念的强力进入、抗震标准的强制实施,高新技术的广泛采用,受援条件的限制等,不仅与羌族原有的灾难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张力,并在具体实践中如村落的选址与布局、建筑材料与结构的抗震性,生计方式从多元互补到结构单一,避灾仪式的删繁就简与时空转换等等方面,重构了羌族的灾难观。羌族灾难观的重构对于羌族社会的意义,尚需时日观察。  相似文献   

2.
[摘要]汶川地震及其之后进行的大规模、高强度的灾后重建使羌族文化发生了巨大变迁。本文在分析羌族文化灾后重构背景的基础上从文化认同、文化结构、文化功能、文化运动四个方面对羌族文化重构形态进行了调研,并对羌族文化灾后重构的实践进行了理论反思,对“文化认同”“文化适应”、“文化的指导变迁”等经典理论在羌族文化重构时发挥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地震灾后羌族文化的修复与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给羌族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同时给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造成极大的危害。地震后对于羌族这个“云朵上的民族”,如何进行文化保护和重建,已成为大家迫切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物质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对羌文化重建的建议及行之有效的重建办法,以期望羌族文化在灾后重建中得以保护和延续。  相似文献   

4.
羌族聚居区是灾后重建中羌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变迁的关键区域。以SPSS19.0处理数据,分析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考察当地居民对羌寨重建及羌族文化的认识。以“1”为一个步长,将羌族文化感知因子划分为3个分值段,并以受访对象“基本或完全同意”相应选项的累积百分比来表征此分值段内因子的强度含义。调研显示,羌族居民对于羌寨重建基本呈肯定的态度,其民族文化及身份的认同感较强烈。羌族聚居区重建基本符合羌族文化空间重构的需要,部分聚居区异地重建或原址重建与羌族文化传承之间存在冲突,加速了羌族文化的现代变迁进程,不利于羌族文化原真性、完整性的保护与传承。研究结论有助于认识多元文化背景下羌族文化对异地重建的适应性问题,为羌族文化空间重构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羌族碉房和碉楼建筑及其建筑技术是羌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汶川大地震后羌族村寨碉房和碉楼建筑受损情况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和分析,总结出羌族传统建筑的一系列抗震技术.提出在羌族村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应重视羌族传统碉房建筑抗震技术的传承和推广,促进羌寨的恢复重建和羌族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地震灾后羌族经济文化空间恢复重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给我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的经济文化空间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民族区域经济严重受损,羌族文化更是几乎面临着濒危的现状.因此,对这一特定经济文化空间范围里的羌族经济文化受损现状、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羌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进行专门的探讨,提出重建羌族经济文化空间的路径选择,是灾后羌族经济文化空间恢复重建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徽州古民居建筑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徽州古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在民居布局、空间处理、装饰细部的处理以及色彩的应用上都体现着独具特色的徽派建筑美学思想,对其作深入的研究和挖掘,对现代环境艺术、造型艺术都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学与建筑     
从整体美、空间美、造型美、色彩美等方面探讨了美学与建筑的关系 ,并且指出 ,东西方文化艺术和美学的交流将会产生更多优美的建筑  相似文献   

9.
论羌族碉楼建筑美感的形成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族碉楼建筑是集战争、宗教等为一体的建筑典型代表。它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战争防御而达到生存之目的,再经过建筑形式寄托精神希望,两者相辅相成而形成碉楼建筑美感,其代表作品是著名的黑虎羌碉、桃坪羌碉和木卡羌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为例,重点分析北川地震遗址和博物馆建设运动中所展示的对羌族文化的广泛关注及表述,借此探讨了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人们如何通过物象的收集与陈列.重新凝聚族群认同并再造不同的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1.
岭南的传统建筑装饰雕塑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风貌,有着重要的民俗学、民族学、历史考古和文化人类学的价值和意义。在科学和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自然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冲击的浪潮中,岭南的建筑装饰雕塑艺术同样不可避免地经受着考验。因此,对岭南传统建筑装饰雕塑艺术的表现形式、艺术特色以及美学特征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文化显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建筑工程的审美取向,经历了一系列的范式转变:由“致用为美”到“悦目为美”再到“以德为美”,即坚持实用为先,而后讲求目观之美,随后在人类物质需求满足和视觉感官愉悦的基础上,又赋予了建筑工程以社会伦理的观念,把美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从“实用”到“美目”,再到“重德”这一系列过程,体现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也深刻反映了我国传统建筑工程审美取向的人伦道德根源.我国传统建筑工程审美取向的范式转变呈现出一种由外到内、由功能到形式,再深至伦理道德关的上升过程.  相似文献   

13.
如何重塑行政文化,如何发掘行政文化的特殊力量,已经成为行政管理领域必须思考的问题。优秀的行政管理者,不仅应强烈地意识到背后文化的存在,而且摒弃和消除组织中不良的观念、习惯和风气,能动地引导行政价值的运行和完善,自觉地推动行政文化的建设与创新。笔者试从我国传统行政价值取向的主要特性和形成动因出发,提出导入新型价值理念,重构中国传统行政价值取向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精神与性灵、德行优先、德育模式、因材施教、礼乐陶冶、笃行精神等六个方面存在缺失。要重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必须认清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国家意义与教育价值;研究和梳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正视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探究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重视基础文科开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的衔接;注意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大力保护母语,爱护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借鉴西方大学人文教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羌族传统村落的划分标准不同,按其主要职能可分为农牧型、旅游型和复合型,按其规模则有大型村落、中等村落、小型村落之分,按等级可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和普通羌族传统村落三种。结果显示:规模大、等级高的村落往往是以复合型与旅游型为主的国家级传统村落;规模与等级中等的村落多为省级传统村落;而规模小、等级低的村落则多是单纯以传统农业或牧业经营为主要生计的普通村落。实现对羌族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传承和利用,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更多普通羌族传统村落发展的思考与力度。  相似文献   

16.
17.
网络超文本技术不仅改变了文学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而且形成了对文学创作和思维方式、文学认知与阅读体验的不可避免的改变。超文本网络文学作为最具网络特征的网络文学形态,充分显示了它与传统纸媒体文学不同的诸多特点。本文力图疏理超文本网络文学的简短的发展历程,并阐明它与传统文学相较之下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18.
浅析宣化冈建筑群的中阿建筑特色及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宣化冈建筑群作为一处中国伊斯兰教胜地,其在整体布局和单元技法上融中国传统建筑和阿拉伯-伊斯兰风格于一体,在建筑美学上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作为历史上"回儒对话"的结晶和中阿合璧的典型范例,今天重新审视这一建筑群,具有建筑学、回族学和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方面的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美育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担负着重要任务,它作为继承、发展和创造新的审美成果的重要手段,作为整个社会教 育和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标志,精神文明建设赋予美育以更 丰富的内容和更深刻的涵义。通过开展美育活动,培养和加强人的审美观念、审美修养,实现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价值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对人民负责”与“民为贵”、“三个有利于”与“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两个文明”与“正德、利用、厚生三事”、“讲效益”与“明道计功”等四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邓小平价值观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继承、批判和改造,阐明了二者之间的内在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