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知识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它对大学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知识制度变迁与大学发展具有内在关联,内在知识制度和外在知识制度之间的张力构成大学发展的动力机制。知识制度变迁具有多种形式。知识制度变迁的不同形式,导致了大学发展的不同样态和结果。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民间社会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相结合的结果。当前我国农村民间社会组织制度变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强制性制度变迁预期制度模糊导致"规制过剩"与"规制匮乏"并存;诱致性制度变迁动力系统不足导致依附性与独立性并存;强制性制度变迁职能错位导致监管过剩与监管不力并存;诱致性制度变迁利益机制偏差导致"非营利性"和"利益驱动"并存。优化我国农村民间社会组织制度变迁的基本思路是:确立政府与农村民间社会组织的互信关系,为制度变迁奠定思想基础;完善农村民间社会组织发展的法律法规,为制度变迁提供外部环境;加强农村民间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为制度变迁提供内部保障。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自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后,就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其历时100年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了国家制度的革命性变迁,构建了中国共产党制度观的思想框架,并实现了从"以定向为基准的制度观到以主义为底色的制度观再到以改革为内核的制度观再到以效能为导向的制度观"的演进变迁,折射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形态与历时形态.在百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国共产党制度观形成了"以问题导向为原始动力、以主体自觉为内在动力、以理论自觉为深层动力"的动力机制.立足新时代不断完善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与现实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这个主题,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根本性原则和人民至上这个方向性原则,必须正确处理好静态与动态、传统与现代、对内与对外这三对关系.  相似文献   

4.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已经发生了制度异化,这种异化是通过主体异化、组织异化、机制异化三条途径完成的。制度变迁及理性选择理论可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异化的根源所在。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必须从培育现代农民、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重构农民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三方面着手,以期通过外部力量的介入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异化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5.
农地产权制度变迁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主要表现为农地产权结构从“权能合一”到“两权分离”,再到“三权分离”的变动过程。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内部动力来源于宏观层面上的原有农地产权制度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微观层面上的农地矛盾、农民的主观创造性、原有农地产权制度安排对各项权能的分配不合理而导致的较高交易费用;外部动力来自于变迁主体的动机及变迁环境。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力机制需要规范政府力量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促进经济性因素在制度变迁中的推动作用,并有效发挥农民在制度变迁中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辛程 《中华魂》2014,(13):24-27
一 在讨论我国的改革问题时,经常可以看到一种观点:以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是错误的,应该否定,我国的改革就是要纠正这些错误。例如有人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存在"三垄断":政治上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这是共产党对政权的垄断,导致人与政治、政权的异化;经济上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统治地位,这是经济垄断,导致人与财产、生产资料的异化;思想上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精神垄断,导致人与文化的异化。这"三垄断"以及导致的"三异化",  相似文献   

7.
制度是社会运行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活动的准则系统。制度存在一种替代、转化的过程,即制度变迁。因为制度变迁过程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则往往使制度变迁的结果出现对象化,即异化的局面。本文将首先阐述制度、制度变迁与异化概念,然后对于制度变迁中异化问题的产生与可能原因进行初步浅析。  相似文献   

8.
从"氛围"到"制度"再到"品牌",是大学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的特征。大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以氛围营造为基础、以制度建构为导向、以品牌塑造为手段的动态三维结构。文化是大学氛围、制度与品牌的共同内核,是大学生存发展变迁的主线。大学文化与大学氛围、大学文化与大学制度、大学文化与大学品牌相互关系的历史和现实状况表明,大学发展的最终依据是文化传承、文化变迁与文化创新,因而就文化机构而言,大学发展的最理想形态是"文化有机体"的生命存在。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启发学术文化自觉,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建设文化校园,实施文化育人,是中国现代大学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认为制度是一种约束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规则,制度变迁通常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和替代。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继承了理性选择理论推理逻辑,共享着一套典型的行为假设:认为偏好是稳定的,行为是偏好最大化的工具,而且行为具有高度策略性,这种策略性算计受到规则的约束。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模式包括产权模式、滞后供给模式、诱致性和强制性变迁模式、制度交易模式以及博弈论模式等等。这些模式对于制度变迁给出了相当不同的解释,因而有必要在此基础上重构一个有关制度变迁的一般性理论。这个一般性理论试图结合成本收益分析、供给需求分析和均衡分析的方法,厘清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并明确制度变迁的主体、起点、条件、过程以及制度的持续等方面,从而把理论选择制度主义的制度变迁观重构为一个具有内在一致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开始就研究涉农问题,在不同的阶段运用相应的策略灵活处理涉农问题。党对涉农问题的认识,由"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到"农业为工业发展服务",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再到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变化,经历了从强调阶级、部门、制度再到人的过程,关注点由物到人、由群体到个体,反映了由革命战争到和平发展的历史条件的变化,展示了我党对涉农问题的认识随着实践变化而不断深化、不断成熟的过程,反映了党善于运用辩证法,坚持实践观、群众观、真理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  相似文献   

11.
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理论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学、经济学、政治科学和管理学领域.概述了制度和制度理论的含义.指出了中国的风险投资进展缓慢、规模有限,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制度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分析了风险投资机构的组织形式、风险资本来源、风险资本退出和政府行为四个方面的制度因素对风险投资业的影响,指出制约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制度性因素主要来自于法规性制度和认知性制度.  相似文献   

12.
村民自治中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关系的制度安排之间存在冲突;有关监督组织的制度安排之间存在冲突;民主评议制度安排中存在制度真空;罢免制度安排中存在制度真空;村民监督权救济制度安排中存在制度真空;民主监督的组织机构缺位。青县模式的创新价值与启示在于:监督组织制度创新有助于实现权力资源配置的均衡化、监督主体的组织化和监督行为的规范化。实现村民自治中监督制度耦合的对策在于制度创新:通过进一步完善《村组法》以化解其中有关监督制度安排之间的冲突、弥合有关民主监督的制度真空;创新民主监督组织制度以实现民主监督的组织化、程序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双边市场平台作为一种新兴场域,其知识资产治理面临重重困境,独占性机制也未能全面解释创新者如何从创新中获益。制度创造、制度再造和制度维持构成了双边市场平台知识资产治理建构过程,平台领导者联合其他主体采用象征性和物质性合法化策略,自下而上地展开知识资产治理建立契约,构建身份、建立联系和保障激励等制度工作,在双边市场知识资产治理组织场域中形成强制同构力、规范同构力和模仿同构力,促使组织场域内各类中小卖家在合法性获取过程中,遵从所构建的知识资产治理制度,实现双边市场知识资产治理。  相似文献   

14.
关于制度的社会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为对社会结构的观念反映和行动表达,制度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通过对制度定义、制度理论及其流派、制度类型、制度变迁及其形式的纵览和概括,为制度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并为制度的社会学意义和价值、制度演化的机制以及制度结构和社会功能研究,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论邓小平制度思想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邓小平制度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和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进行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制度思想包括邓小平关于制度含义、制度功能、制度建设、体制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等思想。邓小平制度思想具有深厚的实践性、全面的系统性、鲜明的创造性和坚定的原则性。这四个基本特征之间是紧密联系、内在统一的关系。邓小平制度思想的基本特征对于当前中国的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户融资制度研究现状、历史变迁与供求非均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学者关于我国农户融资制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都比较丰富,但系统研究和动态研究略显欠缺,将制度供求理论引入研究的文献很少.结合我国农户融资制度的变迁及制度变迁理论来看,我国农户融资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城市利益导向的金融抑制与金融约束并存的政府管制与操纵,这是导致农户正式融资制度供给不足与过剩并存的、非均衡的政策背景,在这种背景下,制度的设计必然与农户的实际需求背离.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工作具有范围最广、角色最重、作用最稳定等特征。强制度和强能动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及其配置的均衡协调是组织工作和组织部门取得重要地位的根本原因:党的组织形式和干部体制对组织工作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组织工作的实施主体则通过积极的工作策略长期保持优势地位。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条件下,组织工作在制度和能动这两个方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规范性的制度支持进一步强化,主要表现在对干部党员的规范进一步向“德”偏移、组织手段的刚性约束以及工作覆盖面和职能的进一步扩大。而能动行动方面的相对不足,则可能导致腐败滋生和干部的不作为、多元社会对组织工作权威性的削弱以及刚性制度对工作韧性的挑战等问题。新的能动建设策略要强化激励保护功能,包括确立三个“之家”建设的重要地位,将人才工作作为组织工作的重要任务,使组织工作更加公开和透明等。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是激励高校教师竞争力和活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提出较为有效地解释了西方世界近代市场经济兴起的成因,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教育作为立国之本,而将制度变迁理论引入到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通过剖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教师聘任制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根据制度变迁理论中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三位一体理论模型,制定我国高校聘任制度,确立改革方向,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公共管理"是从传统公共行政理论范式中分化后形成的一种新的理论范式。从公共管理的三个主体,即国家、政府和社会的角度出发,社会是国家和政府产生的基础。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第三部门承担的社会职能的扩大,未来的公共管理将走向社会自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