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国共两党合作进程的变化,瞿秋白对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的评价也有一个起伏变化的过程。梳理瞿秋白对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的评价,探究其起伏变化的复杂原因,反思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对孙中山的评价误区,对于深化瞿秋白的研究、客观评价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黄埔精神"实指革命军人的爱国主义情操,其近代实践主要是以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作指导,以联俄、联共、拥护农工三大政策和国共精诚团结合作为保证,以武力完成国民革命的任务.由于国共两党对三民主义各有不同的解读,并牵涉到对革命领导权的潜在争夺,由此而引起党争日趋激烈,"黄埔精神"在当时的实践中遭受磨损."黄埔精神"与孙中山的革命遗志一脉相传,对于当今"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伟业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花岗起义是孙中山革命过程中一次重要起义,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举行了四次纪念活 动。在革命初期,孙中山着重强调参加黄花岗起义的革命党人勇于牺牲的精神。随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与孙中山三民主义思 想体系的不断完善,孙中山先生将三民主义与黄花岗起义纪念相联系,赋予黄花岗起义新的内涵。孙中山对黄花岗起义的纪 念呈现出孙中山军事思想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4.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政体;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实现国共合作是孙中山的两大革命业绩。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之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和进一步颂扬孙中山伟大革命业绩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黄花岗起义是孙中山革命过程中一次重要起义,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黄花岗起义七十二烈士举行了四次纪念活 动。在革命初期,孙中山着重强调参加黄花岗起义的革命党人勇于牺牲的精神。随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与孙中山三民主义思 想体系的不断完善,孙中山先生将三民主义与黄花岗起义纪念相联系,赋予黄花岗起义新的内涵。孙中山对黄花岗起义的纪 念呈现出孙中山军事思想的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6.
谭延阁和孙中山的结合,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曲折变化、相互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孙中山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曾一再把谭延阁作为争取对象。谭延阁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政治上日益倾向孙中山,服膺三民主义,因而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革命时期,走上了追随孙中山的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时期,随着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和坚持,中国共产党阐明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基本主张的一致性,阐明了三民主义有新旧之分,阐明了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不同,要求国民党统治集团真正实行三民主义,批评和批判了国民党统治集团对三民主义的背弃和背叛.回顾这一问题的历史,可以使我们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眼光,立足中华民族整体抗战的现实高度,十分重视三民主义的政治纽带作用。究其原因,既有共产党对孙中山三民主义态度转变的主观因素,又有中国民众当时普遍认同三民主义的现实背景,还有国共两党分别占有三民主义政治资源的历史原因。今天,系统深入探寻中共以三民主义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原因,对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当前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先生晚年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这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和为中国革命所做的卓越贡献。 (一)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因此,制定三大政策,就成了孙中山晚年实现其政治思想伟大转变的第一个重要内容。一、孙中山为国家的独立、统一、民主和富强奋斗了一生。但在先前漫长的革命历程中,他热衷于学  相似文献   

10.
三民主义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的思想体系之一,是孙中山先生综采中西文化而建构的鸿篇巨制。以往学者们在探讨三民主义的思想渊源时,大多注意从孙中山所接受的西方文化背景中寻找,这虽然基本上正确,但不无偏颇之处.三民主义产生于中国近代社会,是孙中山为适应中国革命需要而创立的政治理论,不可能不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孙中山本人曾经谈到,三民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DI.这一说法是大体符合实际的,事实上,孙中山在创立三民主义的过程中,为了增强其吸引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1.
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在七十年前中华民族处于内忧外患之际,提出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使辛亥革命具有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孙中山所主张的民族主义,在三民主义中,随着革命的进程,内容有所不同,但是,它还是起着号召革命与推动革命前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施复亮是国共合作实现之前较早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可以说,他从1922年成为跨党党员起就开始接纳三民主义。孙中山逝世后,他开始涉足对三民主义的宣传。国民革命失败后,由于对革命前景的判断失误,他选择留在国民党继续奋斗。从此,他以大量的精力研究三民主义并形成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施复亮“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以实行“革命的三民主义”和复活“革命的国民党”为中心内容,以挽救中国革命为最高宗旨,寄托着施复亮探求中华民族解放道路的全部希望。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伟大辉煌的一生.他作为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已被载入了史册,并被人们所深刻铭记.本文首先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分析了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历程,及三民主义思想的内涵,并就苏区对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传承与跨越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4.
孙中山在晚年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这是孙中山为中国革命建立的丰功伟绩之一。孙中山大半辈子从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中寻找救国真理,百折不回地为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共和制度而奋斗。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虽然仍坚持民主革命的立场,但反袁斗争、“护法”运动都因找不到真正的依靠力量和提不出新的战斗思想武器而一再失败。“孙中山在绝望里遇到了十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找到了新的救国道路和真正的革命盟友,从而形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先生在革命实践中认识到民族问题对国家前途具有重要意义。辛亥革命前他提出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学说,辛亥革命后提出“五族共和”的思想。五四运动后,其民族观发生了重大变化,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对外坚持反对帝国主义,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对内主张民族平等。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爱国者和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发动和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基本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是三民主义。在三民主义学说体系中,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是为了解决民族独立、主权在民问题,民生主义则是为了解决国民生计问题。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归宿,也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和创建中华民国的根本出发点。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最重要的是传承三民主义,特别是将民生主义的基本精神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朱执信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著名理论家与活动家,理论工作是他短暂革命生涯中的重要方面。他在同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论战中.对三民主义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与广泛的宣传.有力地促进了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在俄国十月革命后,他又以大量的论著进一步阐发三民主义,并赋予三民主义以某些新的因素.为孙中山先生实现伟大的革命转变提供了助力。朱执信英年早逝.他也终没能超出资产阶级的局限。  相似文献   

18.
论邓演达三民主义思想彭敦文本文探讨了邓演达三民主义思想及其在继承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上的特点,认为邓演达三民主义思想可分为两个时期:大革命时期,以形成其基本框架为特征;大革命失败以后,以将孙中山三民主义具体化为特征。前一时期,邓演达三民主义思想内容主要...  相似文献   

19.
评孙中山的农民观刘平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成败与否的关键。孙中山作为一个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革命先行者,在反清革命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艰苦过程中,不时地考虑着中国的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并由此进而提出“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构成了其三民主义──新...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失败后,经历了种种事变,获得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从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飞跃,是他晚年革命思想的伟大转变,也是他一生政治文化观念的光辉结晶。新三民主义有不少“新的历史特点”(毛泽东语),其中突出的一点即是向传统政治文化的归拢趋向。近年来学术界已有先行者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足启来者。本文拟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推迹前进。在旧三民主义中,孙中山一直没有明确提倡反帝。现实斗争的形势以及需要,使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