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情绪加工神经机制角度对老年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在情绪加工过程中,老年人边缘系统的激活强度较年轻人有显著下降趋势,边缘系统的损伤会损害个体对情绪的辨别能力;情绪加工老化效应还与额叶功能衰退有关。据此提出在老年人心理关爱方面要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增加娱乐体育活动,定期开展健康教育等措施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2.
《老友》2012,(12):61
1.坚持适当的工作和活动。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容易产生失落、孤独、忧虑等情绪。要排除这些消极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适当地做些事。有些人认为对老年人来说清闲是福,实际上无所事事的感觉反而会使老人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影响身体健康。老年人由于生活圈子的变化,还容易产生孤寂、封闭的心理状态。因此,尽可能地参加一些社会  相似文献   

3.
为探查自我怀疑对心理健康、任务绩效的影响,使用 自我怀疑量表等工具对7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生的自我怀疑水平较高,且女生的自我怀疑水平明显高于男生;自我怀疑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任务表现;成长型思维在自我怀疑与 自尊之间起到了调节作用;对自我怀疑的看法改善了 自我怀疑对消极情绪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老年人预期寿命的延长, 其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积极的社会参与。休闲活动作为社会参与的重要内容, 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具有重要作用。文章根据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并基于多元回归模型, 考察了不同年龄段老年人休闲活动参与、健康自评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差异并检验了健康自评的中介效应。结果显示:休闲活动参与度和健康自评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显著, 均与老年人的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 与其消极情绪负相关; 参加休闲活动对其积极情绪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其消极情绪的缓解效应; 休闲活动在不同年龄段老年人身上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 老年人健康自评在休闲活动参与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5.
姜德珍 《新天地》2012,(1):38-39
老年人要过好每个今天,保持心理平衡,必须学习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坚持适当的活动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发生了变化,容易产生失落、孤独、忧虑等消极情绪,要排除这  相似文献   

6.
智慧养老与老年人健康密切相关,现有养老模式下老年人身心健康问题较为突出。探索社交媒体使用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其内在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采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建模(PLS-SEM)方法,以智慧健康养老社区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探索多种社交媒体使用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内在机制(以孤独感为例),深入剖析主动社交媒体使用、被动社交媒体使用、功能型社交媒体使用、自尊、客观社会孤立、生活满意度及服务满意度与老年人孤独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基于社会存在、社会比较与社会支持理论,不同社交媒体使用模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功能型社交媒体使用负向影响老年人自尊;自尊对向上社会比较和孤独感都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此外,客观社会孤立调节向上社交比较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客观社会孤立正向预测老年人孤独感。为未来采用社交媒体方式对老年人孤独感进行干预提供了研究依据,丰富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相关研究,也为智慧养老发展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7.
以420名中职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主观幸福感,以及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因素。运用回归分析等统计处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1)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并有预测作用;(2)积极情绪与主观幸福感各因子有正相关,并有正向预测作用。消极情绪与主观幸福感有负相关,并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的旅游幸福体验成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围绕老年人的旅游体验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问题,将旅游体验划分为感官及功能体验、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三个维度,将主观幸福感分为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三个维度,设计理论假设并对老年旅游者的调研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旅游体验通过感官及功能体验、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三个维度对主观幸福感中的生活满意度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感官及功能体验、情感体验对主观幸福感中的积极情绪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感官及功能体验对主观幸福感中的消极情绪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大学生家庭环境与自尊的关系。方法:运用家庭环境量表和自尊量表对38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城市和城市郊区大学生的自尊得分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不会对大学生的自尊产生影响,但父母的职业会影响到大学生的自尊得分;家庭环境量表中,情感表达、成功性两项得分和自尊得分呈正相关,矛盾性、控制性两项得分和自尊得分负呈相关。结论:家庭住址、父母的身份以及家庭环境氛围和大学生的自尊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0.
运动实践表明,保护与帮助在体操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对克服障碍性心理恐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产生障碍性心理恐惧的原因。从客观上分析,某些体育动作如跳山羊动作比较复杂,不易掌握,动作的完成会使学生付出较大的体力和承受很大的心理负担,产生恐惧和消极情绪。这种恐惧消极情绪,是由皮层和皮下某些与消极情绪有关的神经中枢高度兴奋,而参于活动的神经中枢受到抑  相似文献   

11.
工作惯了的我,刚一离休时无所事事,坐不住,站不稳,孤寂、烦躁、抑郁,书报看不下去,觉也睡不好,整天像丢魂似的。接着,又经常转入对往事的回忆:顺境中的“过五关斩六将”,逆境中的“走麦城”,从而获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我向心理学家请教,他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回归心理”。这种心态严重地危害着老人的身心健康。它所带来的忧虑、悲观、轻生、厌世等消极情绪,会加速人体衰老过程。有严重“回归心理”的老年人。其死亡率比正常老年人高三四倍。我一听这“回归心理”的后果如此严重,不能等闲视之了。为了欢  相似文献   

12.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自尊的保持和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变迁是一个永恒的现象。在文化变迁的过程中进行民族文化保护,从本质上说,就是要保持或者重建这个民族的文化自尊。文化自尊是民族文化保护的内在动力。缺乏文化自尊的民族会被动地接受外来影响并逐渐丧失民族个性;文化自尊的先决条件是经济自立。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自尊的保持和重建,同样体现出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3.
林女 《社区》2004,(9):38-38
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压抑或者消极不满情绪集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要发泄出来。如果这些消极情绪不能及时的排除发泄,必然会影响到个人的身心健康。这是因为人们对于消极情绪的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人长期生活在一种负性的低落情绪之中,整天  相似文献   

14.
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社会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适合中国国情。家庭养老是以和谐的代际关系为基础 ,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离不开所有的家庭成员。尊重关心老年人 ,就是尊重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营造一个代际和谐、社会共享的生活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老年人作为社会的一员 ,要自尊、自强、自立 ,有能力的老年人要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活动 ,为社会发展继续作贡献。  相似文献   

15.
身边有人患了癌症,回顾其日常言行,很多人会发现他平时就有点想不开、老爱生闷气,钻牛角尖。这些消极情绪是不是导致癌症的罪魁祸首呢?  相似文献   

16.
情绪管理就是要适时适所,对适当的对象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和调节情绪。中学教师面临繁重的工作量、个性鲜明的学生和社会及家庭较高的教育质量要求等压力,消极情绪的产生在所难免,主要表现为对工作的冷漠、教学态度不认真和脾气急躁、意志消沉等,这将会直接影响到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实现。因此,做好消极情绪的管理对提高教育质量和师...  相似文献   

17.
自尊既具有个体性也具有群体性,不稳定自尊中的高自尊向低自尊的转化会导致个体严重的挫折感,可能会引发强社会攻击行为,如果这种挫折感集中于凝聚力较强的特定群体,就可能严重威胁到社会稳定。造成社会整体自尊感降低的主要因素有价值观的过度一元化和物质化,文化的过度世俗化,以及社会贫富差距过大、机会严重不均等造成的挫折感与相对剥夺感的增强。当前中国片面的现代化导致国民的整体挫折感不断增强,特别是中产阶级与大学生群体的挫折感尤为强烈,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观,把公民幸福感的提高放在第一位,兼顾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不断减轻人的异化,壮大中产阶级,我们才能提高国民总体自尊感,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贫困生自尊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的理论模型由其自尊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和提高其自尊水平的教育对策三个部分组成。贫困生会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及自我评价,形成自我认知体验和看法,如自信自强或自卑虚荣。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教养方式、学校资助和社会支持作为外因对贫困生自尊程度有明显的影响,心理认知、个人定位、社交能力和学业水平等则是影响其自尊程度的内因。以适当的经济资助、加强家校沟通、改进资助方式、建立朋辈互助等方式构建外力援助体系,以自强教育、自信培养、社交训练、动力激发等方式构建心理干预机制,两种教育对策相辅相成,有助于提高贫困生的自尊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的消极情绪问题直接影响其个人的自身发展,也能反映社会及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大学生的消极情绪问题不仅源于个人的心理主观意识,也来自社会竞争氛围和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正确调节大学生的消极情绪问题已越来越明显地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由于衰退、疾病、失能以及依赖他人照料等原因,面临自尊与社会尊严双重受损的危险。丧失尊严,何谈健康,更何谈幸福?和西方社会相比,我国老年人尊严期待高、实现途径有限、社会差异显著。必须根据社会阶层的不同需求帮助老年人实现尊严生活。对于高收入阶层,应重在“老有所为”,拓宽他们二次就业、价值实现的社会途径;对于中产阶层,应重在“老有所乐”,开辟他们文体活动和休闲养生的空间;对于低收入阶层,应重在“老有所依”,为他们提供基本生活和基本权利方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