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焦阿强 《学术交流》2003,3(4):50-53
伦理道德作为一种无形资源和内在约束介入经济生活 ,柔性地调节资源配置 ,降低交易成本 ,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建构现代经济伦理观 ,打破传统的经济数学研究模式 ,注重经济伦理观在经济运行中的催化效益 ,是当代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没有人能说清楚中国服装品牌“例外”到底有没有高级定制,但“例外”的创始人之一马可自创的品牌“无用”,会为极少数的人提供定制。所谓“高级定制”的概念,始于为王室、贵族等上流阶层定制的服务,为专门的客户一对一设计、制造,纯手工完成。“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创造奢侈品是非常有利的,我们有几千年的皇权、封建社会历史,封建社会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就是等级,皇室和贵族使用的东西应该就是奢侈品,因为它通常是不计时间、不计成本的,而且是建立在大量的人工、劳动上面的,这种东西往住会被非贵族或者平民百姓所追捧。”  相似文献   

3.
我的家装我做主家装设计大赛,自3月11日启动,由《城市信报》房产家居工作室主办,《半岛新生活·魅丽》杂志协办,旨在通过强势媒体与品牌家装企业强强联合,提高本市的家装设计水平,为设计师和业主搭建互动平台。活动启动以来,报名参加此次设计大赛的装修公司已近十家,其中不乏基鸿、拜占庭等众多知名企业,大家纷纷推出了自己的王牌新锐设计师,为组委会提供了风格各异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4.
《青岛画报》2012,(4):14-27
世界四大国际时装周即纽约时装周、伦敦时装周、巴黎时装周和米兰时装周.四大时装周每年一届,分为春夏时装周(9、10月)和秋冬时装周(2、3月)两个部分,每次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内相继举办300余场时装发布会.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6,(5):78-83
崇拜是一种普遍的人类心理,它发生于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有个人的,也有文化的,甚至爱情的,崇拜的对象指向领导者。领导与被领导,这是一种最基本也最普遍的人际关系。从伦理学意义上分析,崇拜的人际实质其实是在差异性基础上的一种关系存在,关系存在的实质是差异存在,关系存在之后则产生了时间,而具有代表性的崇拜现象,如上帝与人,其实也是这种差异基础上的人的崇拜人格投射。人类的崇拜发生,具有"群"的作用,使得个体到整体的向度得以具体实现,而这就伴随着伦理的发生。崇拜产生学习模拟,这让我们反思教学伦理的发生基础及其心理起源,即是既定人格崇拜上的直观感发和模仿冲动。理解崇拜的实质,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树立自身,而不是走向盲目跟风和模拟。  相似文献   

6.
追求卓越:现代西方管理伦理的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BM公司提出的追求卓越的管理伦理价值观 ,在整个管理学界掀起了一场革命 ,即伦理化管理的革命。管理学家们也将注意力集中在管理如何追求卓越这一问题的研究上。追求卓越成为现代西方管理伦理发展的主题。树立以人为目的的理念 ;培育健全的责任意识 ,树立服务观念 ;推崇合理的价值观导向 ;强调德法并重 ;注重自律管理等等集中反映了现代管理与伦理相结合 ,并向追求卓越的转变。现代管理伦理确定追求卓越的主题 ,与诸多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有关 ,但传统管理方式的弊端已不适应现代管理的发展要求 ,管理本身的现代转型是现代西方管理伦理追求卓越的更为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程莉 《社科纵横》2013,(1):316-317
高校行政工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直接关系着高校的健康发展。因此,提升高校行政人员人文素质是加强高校的健康发展的主要手段。所以,本文主要针对高校行政人员人文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进行了简单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9.
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现象,是一种价值取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中西方消费方式的交融,尤其是受西方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影响,在我国引发了消费伦理的变革。传统的节俭型、分配型和储蓄型的消费伦理,与我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物质的相对匮乏相适应。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消费伦理的时代特征和社会特征也随之发生变化,享受型、信贷型、绿色型和符号型消费伦理观产生。从国情出发,我国现阶段消费伦理要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相适应。构建国人自己的消费伦理观应着眼于:消费者肩负起合理的消费责任;通过消费伦理体系的正确导向,对青少年进行消费教育;构建适度消费的消费新观念。  相似文献   

10.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古代哲学里."和"是万物生生不息的因缘,蕴涵了"和实生物"的至善价值,它既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是对人的德性和社会道德状况的总体追求.但是,这种古典式的和谐因排斥竞争、忽视对立面的转化,其保守性、平庸性、原始性也意味着存在消极的影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在善与和谐之间实现有机统一,也即,既要有善的和谐,也要有和谐的善."和"文化的当代转型主要需要经过以人本观为核心的思维、人格和谐化,以民主性为前提的社会秩序和谐化以及经济-社会治理措施上以兼顾(而非平均)为特征的公平机制等路径.  相似文献   

11.
包大为 《浙江学刊》2020,(3):97-106
"后伦理"或"礼崩乐坏"是对普遍化的价值虚无和行为失范的社会症候的直观描述。但这一描述并不足以揭示现代性与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与伦理危机之间的内在关联。一方面,启蒙运动以来新旧伦理体系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一个相互融合与妥协的进程,因此并不存在某个"终结"传统价值秩序的历史"拐点"。另一方面,近代以来持续突破传统社会的道德和秩序的个体化理性,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伴生物,也是现代性政治的合法性来源,故而停留于伦理现象的批判并不能"击中"危机的历史机制。事实上,停留于伦理维度的反思在当代所生成的犬儒主义趋势,再一次证明,只有再次承认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伦理反思的当代路径,才能为个体的真正自由寻找到公共的基础,同时为公共理性与福祉的实现找到个体的自觉确认。  相似文献   

12.
康蕾 《唐都学刊》2011,27(5):24-28
墨子与涂尔干一个明显的思想共鸣是对于社会群体的认识和提倡。两者都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结成协调一致的组织关系的必要性,但在如何维护组织关系方面却存在不同。在以往对墨子思想的剖析中,许多研究者仅仅针对墨子尚同观念进行整体性的释义,而墨子的尚同思想可以从行为尚同观和道德尚同观两个层面进行解读。在与涂尔干的社会团结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涂尔干所倡导的团结基于并囿于行会制度的规范,而墨子更勇于追求基于道德认同的团结。中西方"观社会"的不同视角或将管理伦理带入更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马克斯·韦伯的学说自诞生以来便引发广泛的研究和关注,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研究韦伯学说的韦伯热。当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韦伯的学说对于协调市场经济与伦理价值两者关系,仍然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对韦伯经济伦理价值观解读的基础上,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伦理价值根源,探讨传统伦理价值实现现代转型的重要意义和现实条件,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价值体系问题上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魏欣怡 《浙江学刊》2020,(4):187-193
瘟疫作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大灾难性事件,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走向及价值选择。体现在相关题材的书写传统之中,即表现为中西方伦理背景下人类在面对生存困境时的道德与情感旨归。而当其作为文学资源延续至新时期以来瘟疫题材小说的创作中时,又主要表现为作家于人道主义伦理关怀下,通过城乡价值分野抒发的对人性善恶的道德拷问。此外,作为新的现实危机的文学投射,瘟疫书写中人与自我生存意识以及整体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也开始被纳入作家的伦理叙事之中。二者以悖反的入思方式呈现于文本内部,共同昭示了瘟疫题材小说敞开新的伦理意义空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法国汉学家弗朗索瓦.于连的观点为基础,阐述直接陈述和间接陈述在远东和远西的区别。这种区别主要不是语法或修辞上的区别,而是关于存在性的区别。存在性涉及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本文旨在为从跨学科角度思考信息社会的伦理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作者认为,信息道德及其在远西语境中反映出的伦理关系强调的是直接陈述的原则,而间接陈述的原则则构成远东人际交往的基本语境。本文解释了存在性在远西和远东语境中的相关性和差异,并就这种区别对中国信息社会和跨文化对话的相关性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6.
自清末修律中国法律开始了近代化转型以来,我国法律对“人”的想象也发生了变化,由宗法伦理义务本位逐步转向了以人格平等为基础的权利本位,实现了从“伦理人”向“科学人”的转换。这种转换表明我国法律关注的核心从人一人关系转向了人一物关系,这是我国法律发展的进步,但这种进步的文本意义大于实践意义。当今中国法治建设的关键就在于让“科学人”从文本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社会伦理理念(人类活动之正当性根据)得以真实复兴的世纪。企业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创富实体,企业的经营行为及其后果,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现代企业在积累生产资本的同时,如何有效地积累自己的道德资本,保证企业的一切生产与经营活动始终能够做到“正其义当谋其利”,从而在为社会创造财富的同时,切实履行自己应尽的道德责任,是现代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存诚去伪,是鲁迅所倡导的一个基本的道德准则。在鲁迅伦理思想中,这条准则获得了强调性的意义。以历史的观点透视,作为伦理原则之一的“存诚去伪”在鲁迅那里,获得了它的全面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佳英 《学术交流》2015,(2):192-195
迈克尔·坎宁安的《时时刻刻》是一部跨越时空的女性小说,揭示了三位知识女性积极探寻的精神家园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她们来自20世纪不同年代和不同城市,面对禁锢身体和心灵的牢笼,却承受着同样的挣扎、困惑、恐惧和绝望的命运。虽然每一位主人公冲破牢笼的方式不同,但她们的选择及对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苦苦求索都诠释了女性找寻自我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以来,备受西方政治家、军事家所推崇的马汉海权战略思想,是建立在以海外贸易和海上力量相互结合为特征的“地中海模式”基础之上的.这种“剑与火”的海权战略一直影响着欧、美洲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国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海权意识或海洋意识,是一种与西方海权思想迥然不同的“郑和模式”.这种模式的“文明海权”是建立在不以侵占他国领土和权益的友好交往,以传播中华文明和追求国际和平秩序为价值目标基础之上的.故郑和七下西洋不仅是中国海权战略思维嬗变的历史回应,也是中国现代海权之嚆矢,而且应成为世界现代海权构建中的一种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