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汪韶军 《兰州学刊》2012,(12):10-14
席勒美育思想中存在着一些内在矛盾,其中之一是他对自己所憧憬的理想社会到底是审美王国还是道德王国表现出一种游移。文章列出了这种游移性的种种表现,并进而分析了产生这种游移性的可能性原因,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席勒最终意在审美王国;审美王国不是通往道德王国的中介,它就是终点。  相似文献   

2.
论席勒的审美游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勒的审美游戏说首先是以康德的先验论为基础,再对之进行了人性的还原;游戏冲动的关键是对外观的纯粹观照,从而也是对实在的离异.正由于这个原因,席勒所谓的审美世界才与整个社会的统一趣味相背离,从审美状态到道德状态只能是相互颠倒的幻想,审美王国也只能是幻影式的空中楼阁.  相似文献   

3.
实践转向对审美教育的影响特别巨大,因为审美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创造实践和艺术创造实践.实践转向将使审美教育由意识形态教育转向审美实践教育,转向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活动本身.审美教育的实践分析将由学校教育转向社会教育,不仅关注审美教育的学校实践,同时注意家庭和社会的审美教育实践.审美教育的实践分析还将由感美美育和立美美育的实践分析转向创美美育的实践分析,不仅培养和丰富受教育者的审美感受、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审美意识,而且培育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美和艺术的技能、技艺、技巧,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中培养和造就审美的人.审美教育将在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自由创造性过程中培养和造就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4.
席勒美育思想的现代性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提出的美育思想具有超前性,现在看来,它的现代性意义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预示了现代性本身的分化倾向,并在范式或原型的意义上提供了一种批判模式,即以审美来拯救现代性进程带来的人性分裂问题,开拓出审美现代性精神对启蒙现代性力量的批判视界;另一方面它对我国当代教育有着重大的现代意义:美育代说教。  相似文献   

5.
蒋孔阳美育理论的建树集中体现在审美生活、自由、时间三个核心概念上,由此生发,在美育本质论、美育功能论、美育实施过程论等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对30年来中国美育理论学术史建设贡献卓著。  相似文献   

6.
孔子与席勒的美育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和席勒都高度重视游戏的功能,试图用艺术去成就人格的完善,进而给社会带来和谐、统一和幸福。不同的是,孔子用来谐和两种“冲动”的艺术更贴近于现实生活,是生活的艺术化,或者说是“以美启善”,而席勒的人性净化却是在作抽象地玄思,是艺术的生活化,是“以美存真”。  相似文献   

7.
在对人的自由的理解上,由于受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一些人将恩格斯自由和必然思想混同于近代旧哲学观点,并以这种旧哲学观点来思考信息时代人的自由,从而陷入要么肯定自由,要么否定自由的两极化倾向。事实上,恩格斯是在实践的哲学思维方式下来全面阐述自由和必然辩证关系的,并在哲学理论上真正确立了人的自由。这和以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哲学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具有本质区别。按照恩格斯关于自由和必然思想可以发现:信息时代对信息科学技术的开掘利用,正将人的实践推进到新的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及其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都将被提升到与人的全面发展息息相关的复杂层面。人的自由也将在认识和利用更复杂的必然性,特别是在对人自身的全面提升中被赋予自觉、自为的现实内涵。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美育观以人生存的有机整体性为根据,主张美育活动与智识、伦理及日常行为融为一体地进行。这种美、智、行或美、真、善相融一的有机整体性美育观与以席勒为代表的西方将人的精神切割为感性与理性,再用审美救赎的思辨性美育观是不同的。它更强调在人的现实生存整体性中,在各种生存活动中随时地进行美的创造,这是一种随时可行的生存解放、生存超越。比之西方思辨的美育思想,它更符合人有机整体性生存的基本定性,也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美育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完善的方式,主要在艺术审美实践活动中进行.马克思恩格斯将美育历史地实践在无产阶级身上,通过对大量作家作品和艺术思想的评析,引导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无产阶级在艺术鉴赏中窥视自身的命运和价值,确认自己作为人的尊严和阶级力量,并注重对无产阶级艺术感受力的提高,进而引导无产阶级走入艺术创作实践,促使着无产阶级成长为“审美的人”,成为“艺术的把握世界”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10.
张中 《兰州学刊》2013,(2):15-20
在审美中,我们将会生成一种超越性的自由感,这就是审美自由.因而,审美自由并不只指感官自由,它更是指主体知情意完美协调的自由.推而广之,审美自由还将包含道德和意志内涵.换句话说,将世界审美化,审美自由将是广义的和终极的自由——审美主义就是这样的逻辑.从自由出发,审美最终导致真正自由的实现.这既是主体审美的历程,也是审美自由自身的要求.自由是主体性的自由,其核心理念是广义的“审美”.在这一意义上,审美与自由就是同义语.在此基础上,现代西方形成了审美主义思潮.不过由此出发,审美至上论、唯关主义、日常生活审美化等审美主义纷至沓来.事实上,这些将审美泛化的做法都与西方传统的神性或救赎理想密切相关.回到当下、回到眼前,我们能够把握和理解的“实在的”自由就是审美自由.  相似文献   

11.
用阴阳五行建构儒家的天道观和天人合一哲学,以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乃儒家思想发展的一大转折,也是董仲舒独尊儒术的理论基础.他以天道证人道,言天人相副和天人相类;又以为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视人伦纲常和仁义忠孝为天经地义,并以此言天地之美.这种以阴阳五行为宇宙模式而现天人相与之际的儒学,及其以善为美的价值理念,对中国人的思想、信仰和审美态度,有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气象”说和“兴趣”说在严羽的诗论中既是诗评概念 ,又是诗法概念。作为诗评概念 ,体现着严羽对汉魏盛唐诗的独特理解 ;作为诗法概念 ,体现着严羽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严羽从盛唐诗人审美感情的发动与表现中领受到了无穷的感染力 ,名之曰“兴趣”,把作为盛唐诗人审美感情之底蕴的进取情怀误解作胸怀境界的开拓 ,名之曰“气象”。将二者立为“诗之法”,体现了严羽审美文化取向中自我提升和自我超越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蔡元培在继承康德公共艺术美学思想即审美判断第二契机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美育传统中缺乏"公共性"做了批判,并以西方世界尤其是欧美国家公共艺术优秀成果为榜样,对中国现代社会美育空间中公共艺术的营造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14.
赵俞凌 《浙江社会科学》2012,(8):120-124,159
稼轩词从叙事结构和艺术境界上来说,存在多维度的"复式"结构,并借此调剂映衬作用而得浑融深美的词境,创造出"复意"的艺术效果。这种艺术手法在具体运用中,表现形态是多样的。除抒发豪壮之情的主基调外,兼有凄迷感伤、低沉幽怨、滑稽幽默等风格,由此形成多维度的"复意"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5.
刘勰的"风清骨峻"理论无论在<文心雕龙>体系中,还是在中国文论史、美学史上,均占有重要的地位."风清骨峻"的审美理想不仅涵盖了阳刚之美,也包容着阴柔之美,是阳刚和阴柔有机融会共同形成的美学境界.这种美学理想的文学实现不是在素有"建安风骨"之称的建安时期,而是在盛唐时期才得以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6.
理性、人性和美--希腊神话拟人特征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是其突出特色,首先表现在神人外貌的相似,其次是心理、性格和行为的相似.神的社会组织和生活起居实为人类社会的翻版.希腊神话中虽然残留着自然和兽形的遗迹,但社会属性较高的大神都实现了完全的拟人化.希腊人将兽形的、怪诞的、恐怖的形象留给了代表原始的、无序的、未开化的、非理性的、象征自然蛮力的自然界精怪和老一辈神祗,而将美好的人类形象留给了象征理性、文明、和谐和宇宙新秩序的奥林波斯天神以及象征自然界温和力量的自然神女们,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希腊神话明显排斥人格化的图腾动物.希腊神话的拟人特征可能有其近东渊源,但希腊人将之推向登峰造极的地步,这是希腊人的理性、人性和审美情趣决定的,是希腊宗教世俗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7.
由于竞争不断加剧,中国教育背负着过多的责任,陷入生存的博弈之中。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已走入囚徒困境,文凭热的不断升温已带来了许多问题。从理论上看,只有政府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改变问题的博弈结构并引导人们树立新的理性,才能使教育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六艺中的乐、射、御与体育、美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六艺是中国古代的教育内容。在夏商之时 ,已有六艺教育的基本内容 ,但并不完善。乐在当时是排在首位 ,礼是排在从属的位置。到了周代 ,六艺的内容确定下来 ,形成了以礼为首 ,包含有德、智、体、美的完整的教育内容。礼同乐、射、御等体育、艺术教育内容的结合 ,表现了中国古代教育中美育的特点。礼的核心是维系宗法社会的根本 ,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身行事的基本准则。它同乐、射、御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最终实行政教合一 ,适应周代宗法社会的需要 ,为统治者培养合格人才。美育在乐、射、御中得到了具体的、形象生动的表现 ,在造就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人格境界中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9.
左翼电影的都市和性别叙事:以《体育皇后》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上海等城市急遽发展的都市化,促使了左翼电影将社会关切推衍到都市的范畴.<体育皇后>将外来文化、时尚因素和批判意识相结合的探索尤其令人瞩目.一种新的女性视觉形象被创造出来.编导者对女性使用"粉盒"的焦虑和不满,使其在向好莱坞借鉴的同时又避免了"好莱坞化".  相似文献   

20.
西方现代美学在批判古典美学纠缠于形而上的本体论问题、以思辨方法演绎理论体系等过程中提出了从事实和经验出发分析与解决有关艺术和审美的具体问题的学术目标,但由于美学自身的方法论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设置了障碍,从而进展缓慢;现代人类学特有的田野工作和"民族志"方法为解决美学的这一难题提供一条路径.目前美学与人类学的结合主要从资料引用、思想启迪等方面切入,属于跨学科研究的性质,现代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尚未真正进入艺术和审美研究的领域,因而作为学科意义的艺术人类学目前尚未确立.把田野工作和"民族志"的方法融进艺术和审美的研究之中,是探寻解决当代美学难题、实现有关艺术和审美研究从经验事实和实践出发的重要路径,也是创建艺术人类学的根本依据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