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不丁儿,又到年关了. 中国人几千年来总把过年当件大事.过年之前要作很多准备,要买很多东西,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日"年货". 小时候过年前,全家都会出动排队买年货,到了阴历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前,就得一点点地把过年要准备的年货置办齐.年三十晚上,冰箱里塞得满满的,床底下堆得实实的,阳台上挂得挤挤的,全是年货.那时候,年货是一种象征,看不到年货就不叫过年.  相似文献   

2.
今天上班前,老婆叫住我,让我下班后给上幼儿园的儿子买个铁碗,我点头答应了。下班后,刚买完碗走在街上,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接着就“哗哗”地下起雨来,把我浇得好狼狈,赶紧找个地方准备避雨,这时电话响了。是老婆打来的,我把碗放下,带上手机的蓝牙耳机,就在我忙着接电话的时候,又来了很多人避雨。老婆让我去接放学的儿子,说她加班接不了。因为吵声太大,我怕老婆听不见,大声喊道:“行,行,好!行,行,好!”老婆终于听清了,放心地挂了电话。这雨来得快走得也快,刚才避雨的人陆续离开,我也收起蓝牙耳机,准备去接儿子。  相似文献   

3.
正结婚成家后,每过大年,我和老公都会给双方父母备点年货。前几年日子紧张,加之父母体谅,我们给父母备的年货总是一个小红包外加米、面、油。这样的习惯持续了很多年,以至于日子慢慢好转后,我们还是按习惯给父母备年货。他们从不在我们面前流露不满,我们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一天,听同事聊天,小张说,他过年给母亲带回两张京剧戏曲碟片,母亲喜欢极  相似文献   

4.
进藏装备     
肖杨 《中文信息》2006,(9):118-121
进藏旅游需要准备什么装备呢?不要把进藏想得像上刀山下火海那么恐怖,很多工人都是背着破麻袋脚穿解放胶鞋上去的,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比他们娇贵多少,带的装备以能用够用为准,越精简越好,能在拉萨买的就是拉萨买。  相似文献   

5.
我们村韩某有相连的瓦房三间.今年年初韩某病故,他的三个儿子各分得一间房.分房后,韩某小儿子找到我,说他准备外出打工,问我想不想买他那间房.经商量,他答应以5000元的价格将房子卖给我.交房那天,韩某的老大和老二说这笔买卖不算数,要卖房也得卖给他们,他们也愿意出5000元买下房子.我就想不通了,这明明白白的买卖还能不让做吗?他们能买,我就买不得?  相似文献   

6.
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经历,"买100返125"、"买200返260",买了该买的东西后,发现手里不知道啥时候已经攥着一大把购物券,想花出去的时候才发现太难了.所以购物是要讲究步骤的.  相似文献   

7.
结婚.看似只是两个人的事情.可是,等到真正开始筹备婚礼时,我们才发现,一场婚姻其实是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之间的事情.如果想好了要和这个人结婚,就得准备接纳很多很多与自己有不同观念的人.  相似文献   

8.
正晚饭后,窝在沙发里陪父母看电视闲聊。邻居胡伯来串门,一进门就叹息说:"看看你们家多幸福,一家子其乐融融的。哪像我们家,小杰刚打电话说今年过年不回家了,孩子不回来,我们老两口连饭都懒得做了,真没意思。"胡伯的独生子小杰在上海工作,每年只有过年才回家一次,匆匆回来,待不了几天又匆匆回去。趁着父母劝慰胡伯,我起身去卧室上网,正巧小杰在QQ上。我便问他是不是过年不回家了。小杰抱怨连连:"单位过年要加班,又碰上乘车高峰期,车票也不好买,回趟家还不够受罪的呢。再说回家过年也没多大意思,就不打算回去了。"看来小杰也是"失陪族"中的一员,而且是属于无奈加无知型的"失陪族"。我笑  相似文献   

9.
人们都知道溺爱孩子等于害孩子的道理,但在孝敬父母方面,我们是否也想过这个问题呢?子女无原则地迁就和顺从,盲目地感恩和孝敬,其实对父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是不利的. 事例1满足父亲的口福 今年40岁的柴先生小时候家里穷,日子过得非常拮据,不用说平时菜里见不到一点儿肉,就连过年也很少能满足地吃上几口.这让柴先生从小就在心里发誓,将来长大了一定要挣钱,挣大钱!如今,有了钱的柴先生对自己的父母可以说有求必应,父亲爱吃什么,他就给买什么.以前以白菜土豆为主的餐桌,现在几乎天天可见鸡鸭鱼肉.老爷子胃口也好,红烧肉一次能吃半盘,小炖肉一次能吃大半碗,油条、炸糕常当早点,每天吃得红光满面.  相似文献   

10.
最好的"年礼"是什么?处在不同境况的人自然有着不同的理解. 看重生命的中年人最喜欢的"年礼"是"送健康".不是有句"请客吃饭不如请客流汗"吗,过年时给朋友送张健身卡在一些地方已成时尚.看重新潮的年轻人最喜欢的"年礼"是"送概念".过年时他们的手机特别忙,一边不断读着朋友拜年的短信息,一边又忙着从网上下载各类问候语给朋友发送贺年问候.看重学习的孩子最喜欢的"年礼"是"压岁书".一些父母已改变传统习惯,不但用压岁钱给孩子买书,还买教育保险作为"年礼",为孩子早早就准备好了教育费用.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推进,保护春节的呼吁、建议和研讨也空前热烈;同时关于如何欢庆春节、如何把过年的气氛搞得浓浓的有关倡议,也是五花八门,见仁见智.其中,最诱人的创意就是要把过农历大年的春节"打造"成为"东方狂欢节".对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中国传统农耕民俗的年节特征做一番冷静的探讨.本文对传统过年的基本形式和内涵作了简要的阐释,突出强调过大年热火朝天的欢庆只是一个方面,而另一方面,深情庄重的祭祀也是不可或缺的,"敬天祭祖"的严肃主题和仪式是过年行事的重要元素和标志."文化大革命"时期用暴力强行取缔民间过年的祭典仪礼,推行"革命化的春节"模式,是对民俗文化传统的摧残,为此有必要唤醒文化记忆的自觉,把充满民众祈愿的祭典很好地融入当下的春节节期活动中,以便突出显现民众在年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年味大战     
正春节将至,南方人喜欢用糯米做成花样繁多的主食,很少有人直接做成米饭来食用,而是把它做成五花八门的零食。做糯米粉我在还不太记事的小时候就离开了故乡,但是我记得故乡的味道。特别记得过年备年货时的情景,还记得母亲用雪白的糯米粉做成各种美食和糕点的一些过程。有一种叫“乌鸡糯”(红糯米)的糯米产量特别低,它的颜色有点泛红,颗粒状、细长,特别软糯甘香,舂出来的米粉像雪花一样白,香味比平常的白色糯米要浓厚。  相似文献   

13.
春节将至,正是家家户户准备采购年货的时候,为确保消费者节日购买食品消费安全,质监部门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年货食品"九注意". 1.注意看经营者是否有营业执照,其主体资格是否合法.  相似文献   

14.
妻子是城里人,我来自农村。初到城市时,印象最深的是城里人吃得好,天天吃肉,像过年似的。 一天陪妻到菜市买菜,路过一个卖红薯的摊位,便建议妻买。妻诧异地说:“你怎么想到要吃红薯?” 许多城里人是不吃红薯的,他们只吃精米精面、鸡鸭鱼肉。但我对红薯却有着深深的感情。我是吃着红薯长大的,现在有个健康的身体,多少得益于红薯。  相似文献   

15.
到一家瓷器商店买餐具,去之前,看了一本书,说挑选瓷器有四字诀,一看、二听、三比、四试。除了"听",觉得其他3种方法需要专业积累,不是像我这样的门外汉能掌握的。而"听"这个方法简单又实用。质地好的瓷器轻轻相击,声音往往清脆悠长,而质地差的瓷器则浑浊沉闷。我想可以去试一试。到了商店,店老板很热情,介绍了许多厂家的产品。我一一看过,准备动手尝试一番。  相似文献   

16.
生意眼光     
卖竹篙 初冬一日,阳光暖暖.妻子趁太阳好,把被子拿到阳台上晒.没曾想,有根竹篙"啪"地一声折断了,被子飘落到楼下.正准备下楼去捡,一个扛竹篙叫卖的老人大声喊道:"是四楼的吗?我把被子送上来.你家要添竹篙不?来两根吧!好备用."  相似文献   

17.
多年前,每年春节回老家陪奶奶过年,父亲总会去商场买一桶红星二锅头.那种5公斤装的大桶,拎着上客车下客车,到了一个小城镇还要倒一次车,但父亲总是不厌其烦.那酒,是带给大伯的. 沉默对饮 小时候不晓得大伯比父亲大几岁,看上去要大许多.他们的面貌有几分相似,气质却有天壤之别.父亲是武装部的干部,衣着得体,气宇轩昂.而大伯,我在冬天见到他,永远穿一件灰扑扑的旧棉袄,面容黝黑,额头上早早就有了深深的皱纹.  相似文献   

18.
额外收入也是家庭收入来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好额外收入同固定收入一样重要。那么,家庭对额外收入应如何管理呢? 1.有了大笔额外收入,若暂时没有明确开销,最好及时专项存入银行。要根据家庭消费计划,择期储蓄。如想要买东西,但暂时还没有时间或没拿好主意,就把钱暂时存成定活两便。因为手中有大笔钱,平时花起来就随便,就有可能把大钱变成小钱。 2.有了额外收入,可以购买一些必需品。钱多可以买大件,钱少也可以买点小物品,选择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纪念意义的家什小物,让小钱花得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佚名 《家庭科技》2009,(4):23-23
6岁的斑斑入睡总是很艰难,往往要折腾一两个小时才行.晚上9点左右,妈妈就会让斑斑喝牛奶、刷牙、洗脸,准备睡觉.到了房间,斑斑一会儿要妈妈讲故事,一会儿要听儿歌,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所有的都做完了,累了,才好不容易睡着,这时已近10点半了.但是疲惫的妈妈还是不能放心,因为刚入睡的斑斑不一会儿就会满头大汗,衣领湿透,得替他擦干,不然就会着凉.  相似文献   

20.
李洪山  靳川 《理论界》2009,(6):58-59
我国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时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把竞争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中,实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通过多主体之间的有效竞争打破政府垄断,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弥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缺陷,提升我国公共服务的提供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