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真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这是主体探求真理目的之所在。从真理这一本性出发,正确把握真理,对于正确运用真理,发挥真理的功能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认识论中谬误是与真理相对的范畴。对这一范畴进行深入地研究 ,将有助于我们对真理的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然而 ,长期以来人们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本文对谬误的辩证性这一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认为谬误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的统一、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难免性和可免性的统一。理解这一点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真理有没有阶级性?我们认为这个命题应该是指真理是不是包含阶级性这样一种规定性,或者说,阶级性是不是真理的规定性。我们认为阶级性不是真理本身的规定性,关于自然界的真理和关于社会领域的真理都不具有阶级性这样一种规定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际商务中出现了以重视环境保护为特色的'绿色营销'新潮流。这一新潮流强烈地冲击了传统的国际营销方式,预示着下一世纪世界市场营销的主流。加强研究这一新潮流,对于促进我国企业更快地提高市场营销能力、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绿色营销'产生之基础进行分析,进而阐明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最后就中国应如何在迎接挑战的同时抓住机遇,发展'绿色营销'提出了若干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试论法的真理与真理的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的真理源于物质的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及经济基础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每一部法律必有体现法的真理的部分,而这正是真理的法的表现形式。法将不断趋向于法的真理和真理的法的完美结合,更好地指导人们依规律作为。  相似文献   

6.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从根本上说是要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研究理解的意义并回答"理解何以可能"这一问题。他在对艺术经验进行分析时发现了一种普遍的理解模式,即"游戏—对话",这种模式适用于对世上一切经验的理解。"游戏—对话"这一重要的隐喻可以帮助我们探究解释学的理解与真理的问题。"游戏—对话"可以阐明理解活动所具有的对话性、超主观性、辩证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在他看来,理解是一种游戏,我们的世界经验具有普遍的语言性。我们是在语言的游戏中达到对世界的理解的,真理就产生于自我理解的过程之中。任何一种理解都具有对话的结构,在对话中真理能得以自身显现。解释学经验中具有对话的模式,解释学经验就实现于对话之中。  相似文献   

7.
引言马克思主义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在真理论方面提出和解决了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一是有没有客观真理,即真理是否包含有客观内容的问题;一是人们如何认识客观真理,是无条件地、立刻地和绝对地认识客观真理呢!或只能近似地、相对地认识它呢?这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即是真理中辩证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如何作出合理的理解和规定?这是目前国内有关真理论的研究中引起争论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分析真理作为正确的理性认识所具有的具体性、历史性特点入手,确认“有条件性”是真理的一个基本内在属性,也是理解和规定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时所必须坚持、贯彻的一个基本的前提。由此,本文不赞成把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解说为无条件性和有条件性的传统观点,而认为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确定性、至上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不确定性、非至上性,二者都是有条件的;也不赞成把绝对真理作为与相对真理相对应的一个范畴,而认为相对真理的对立面其实就是相对谬误。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自我扬弃的历史性过程,任何具体真理本质上都是相对真理,同时又包含着向相对谬误转化的可能性。正是在这种不断的转化中,真理愈升愈高,日益接近着客体世界。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是在理论探讨时,人们为了认识方便经常会把真理和具体真理、客观真理、相对真理、绝对真理分开阐述。但这样做弄不好会引起真理多元论之嫌。其实在马克思主义一元论真理观看来,真理要不失其为真理,它必定为具体真理,真理的基础就是客观性,离开客观性就没有真理可言。因此,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而“具体真理”和“客观真理”均是标志着真理本身的本质特征。在辩证唯物主义者看来,人们所获得的任何一个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知识原则、公式,都是真理,既是客观真理,又是具体真理;任何一个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具体性;同时,真理是一个过程:既具有相对性又具有绝对性。这样,同“客观真理”、“具体真理”一对概念出现一样,又产生了“相对真理”、“绝对真理”这对概念。显而易见,这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来说明真理的特性和属性。总之,一切真理,既是客观真理,也是具体真理,既是相对真理,又是绝对真理,是这些方面的辩证统一。这就在真理观上既坚持了唯物论又贯彻了辩证法,并将二者高度统一为诸位一体的马克思主义一元论真理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二重性原理,提出“第一生产力”的二重性观点,分析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的绝对涵义和相对涵义。其绝对涵义包括:时间上的超前性和先导性、转化上的加速性、作用上的协同性和爆发性;其相对涵义包括:时间上的局限性、程度上的近似性。由此,要求人们对科学技术、生产力范畴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重新界定。  相似文献   

11.
过去学术界多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党史学的层面讨论“实事求是”,实际上制度对“实事求是”有巨大的影响,高度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权力集中的政治体制是“实事求是”的最大障碍,而民主则是“实事求是”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理论,并对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在证明标准问题上存在的客观真实说和法律真实说进行了评析,认为国内的两种学说都不能单独构建我国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制度,惟一的选择是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客观真实和法律真实相结合的、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3.
“民主”是一个很有意思且有很多意思的“大字眼”,从认知的角度看,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机制,民主意味着真理的不在场。民主的“多数决定原则”是涵盖民主作为“主义”话语与“问题”解决机制两个维度的基本规定性。以此为前提,对“民主即真理的不在场”可以有逻辑与经验两个层面的论证:前者由“民主”与“科学”的张力关系推出真理的非多数决定品格,后者则以实证经验分析支持上述的逻辑结论和深化主题的内涵。民主理念的深处是其所内含的平等逻辑,由此出发可以对民主的内涵及局限得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现实选择:混合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刑事诉讼法学界在证明标准问题上存在着"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争论.这两种观点均未能全面把握刑事诉讼证明的两个阶段和双重属性,各有缺失.客观真实标准是最理想的证明标准,但我国目前还不具备实现单一的客观真实标准的条件,现实的选择是实行兼采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混合标准.  相似文献   

15.
刑事证明标准模式可分为"客观真实"、"法律真实"和"主观真实"三种模式,每种模式各有其理论依据并各有利弊。将三者有机整合而成的"实在且正当的主观真实说",是我国刑事证明标准模式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6.
2018年刑事诉讼法规定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标志着诉讼合作模式在我国正式确立。有别于传统对抗式诉讼,合作式诉讼模式下,控辩双方由对抗转变为合作,检察机关主导认罪认罚程序,诉讼重心由审判阶段转移至审查起诉阶段。控辩双方合意削弱了法庭调查,法庭审判成为“确认式庭审”,案件真实更多体现为控辩“合意性”,即合意真实。合意真实的诉讼观念蕴含了被告人主体理念,体现了对司法效率、司法权威和协商正义的时代价值追求,具有正当性基础。因对抗与合作二元诉讼程序变革,诉讼真实观应从传统一元的实质真实观向实质真实与合意真实并存的二元真实观转变。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的观点 ,从辩证唯物主义出发 ,论述了认识客体的两个本质性必然要求 ,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同时 ,论述了一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史 ,从而提出与时俱进同实事求是一样 ,也是马克思主义灵魂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真理辨析     
真理的本质是唯一的客观实在性。客观存在是一个动态的相对的变化的概念。真理具有客观性、本然性、相对性和可证性等基本特征。真理是其所"道",是其所"在",是其所"是"。自由是探索真理本质的前提。剥离笼罩在客观实在之上的假象是初露或者裸露真理本质的必由之路。对事物本原的探究,对事物原初的追寻,对事物逻辑的起点和历史发生的议论,原来是同一回事情。"自然"是"道"是真理。"以自然为本"是探索真理的基本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从“存在”概念的基本语义可以看出 ,“存在”和“不存在”并非单纯的“有”和“没有” ,而是在根本上和判断的“真”与“假”联系在一起的 ,并进一步与可思议和不可思议的思维状态联系在一起。巴门尼德是在真与假的意义上来论述以“存在”为标志的“真理之路”和以“不存在”为标志的“谬误之路”的。在他看来 ,“存在”是对对象之本质真理的断定 ,“不存在”则是相应的否定 ,思维与存在在根本上是同一的。据此可以认为 ,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即是真理论 ,残篇 8中对所谓“存在”的四个标志的陈述 ,实际上是对真理的根本标志的描述  相似文献   

20.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党的三代领导核心都致力于确立或发展这一路线.江泽民同志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跟与时俱进相提并论,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进一步增添了新内涵."三个代表"是运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内涵研究国内外以及党内当代重大问题而形成的创新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