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对中西部地区15个省份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问卷调查数据,以社会认同度为研究视角,构建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中西部地区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代际差异、性别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西部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整体偏低,农业转移人口的个人特征对其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代际及性别的农业转移人口的社会认同度与其就近城镇化意愿显著正相关,且第一代女性农业转移人口受到的影响作用更明显。从各项指标来看,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的就近城镇化意愿受职业技能水平、子女教育状况、职业升迁机会、户籍状况、与市民的关系、工作环境、工作时长、居住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均大于第一代农业转移人口。女性农业转移人口更关注子女教育水平、工作环境、工作时长、居住条件和物价水平。 相似文献
2.
基于城乡统筹的城市群发展阶段划分与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作为独特空间结构的区域,客观存在着发展的阶段性。影响判定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因素很多,针对不同国家的标准可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文章在对国外城市群考察和参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城乡统筹的客观实际,设定了经济发展度、城镇整体发育度、城镇间相互作用度、城乡统筹度、基础设施建构度等5项一级指标和18项二级指标,侧重考虑城市群的发展态势,尝试用发展的、动态的指标对国内主要城市群进行了阶段划分。 相似文献
3.
(接本刊第3期第7页)第四,辽阔的边境优势。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还具有发展与周边国家对外贸易的地缘优势。在西部一万多公里的漫长边境线上,已经形成了“中亚经济圈”、“伊期兰经济圈”、“南亚经济圈”和“南半岛经济圈”。西部地区周边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其生产力水平相对偏低,国民收入状况、人民生活水平、消费结构和进出口商品结构都比较类似,有利于西部地区发展一般工业品和日常生活消费品进入对方市场,只要把住质量关,在周边国的出口贸易市场潜力也是很大的。(三)有机遇。如果说中西部地区具有加快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潜在…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历次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提供的数据,选取宏观评价中国互联网发展概况的指标,应用主成分综合评价方法计算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之上,采用Fisher最优分割方法寻求最优分割点,从而从定量的角度划分我国互联网发展阶段,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概况了各阶段特征。 相似文献
5.
四川和重庆毗邻,经济相融、文化相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省市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水平基本一致,人口发展状况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从理论上来讲,城镇化进程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但是实际情况却是从1997年川渝分家以后,重庆市的城镇化进程非常快,与四川的差距从分开时的高2.1个百分点到2004年高12.4个百分点。为了寻找差距,探究个中原由,我们对川渝城镇化水平作一些比较与分析。川渝城镇化进程的比较与分析在2000年以前,城镇化水平主要以公安部门统计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计算。1996年,四川和重庆分家的时候,四川非农比为16.8%,… 相似文献
6.
谈工业化概念及工业化阶段的划分标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加快工业化步伐,提高工业化程度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主题。目前学术界围绕着工业化这一主题开展了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特别是对工业化所处阶段更成为研究的热点。那么,究竟工业化的内涵是什么?工业化阶段的判断标准又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赖于对工业化概念和工业化阶段 相似文献
7.
8.
两阶段抽样首先是将总体n划分为若干组r,而每组包含一定的单位数mi,第一步先从r组中随机抽取r组,第二步又从中选的r组中分别随机抽取mi个单位构成一个样本. 相似文献
9.
2008年7月,国务院批复了国家统计局等七部委《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经过认真准备,2009年8月底,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城乡划分清查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各地城乡划分清查工作拉开了帷幕。学习了解城乡的演变和由来,充分认识城乡划分工作的意 相似文献
10.
城镇的功能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城镇的发展必然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又进一步完善城镇的功能。本文试通过对遂昌县第三产业现状的分析,探讨城镇建设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关系,明确第三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城镇化的实现。一、现状分析(一)遂昌县第三产业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了较大的发展,到普查年度的1992年底,从业人员达21267人,三产企业单位达415个,分别比普查年度的1991年增长9.7%和26.52%。三产行政事业单位1127个,与普查年度1991年持平。三产从业人员与1982年比增加l.24万人。但从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中西部再次站到发展的前台 由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生态、土地、劳动力、市场等空间有限,最近,中央再次把关注目光投向中西部。虽然沿海的经济领先于中西部,但目前不得不解决的生态欠账问题、生态文明问题,把中西部推到了发展的前台。2013年7月21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视察。为湖北发展提出了新的定位: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3.
1994年 4月 2 0日 ,NCFC(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 )工程接入Internet的 64K国际专线开通 ,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 ,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第 77个国家。近年来 ,我国互联网迅速成长 ,尤其是反映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网民数更是日益剧增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 1 5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结果 ,截至2 0 0 4年 1 2月 3 1日我国网民数高达 940 0万 ,居世界第二位 ,仅次于美国。如何划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阶段 ,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其中大多根据个人主观看法或者一…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城镇化与金融发展间耦合协调关系,构建相应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西省为例,运用熵权Top-sis法和耦合协调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3年,江西省城镇化与金融发展及金融发展各子系统均处于颉颃阶段,协调度有所提升,但协调性水平还不够高;城镇化与金融发展的协调度变化情况主要取决于金融发展状况;城镇化与金融效率的协调度提升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十五期间,四川城镇化率由26.69%提高到33%,年均提高1.26个百分点,保持逐年上升的良好态势,明显高于1990~2000年年均提高0.54个百分点的水平,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城镇化水平提升最快的时期。按世界城镇化演进的一般规律以及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推进的实践,未来15年乃至更长时期内,四川都将处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发展的互动关系,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利用湖北省1978~2011年数据,通过坐标图直观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分析等对城镇化与第三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镇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相互影响;从短期来看,产业结构优化有助于城镇化进程,但城镇化并不能带动第三产业就业的发展;城镇化对于第三产业产值的影响可以立即显现出来,而第三产业产值对城镇化的作用具有滞后性;城镇化进程并不完全表现出惯性特征,并具有后发优势。因此,必须努力培育新兴工业企业,逐步推动农村人员转移,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城镇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湖北与浙江农村城镇化水平存在巨大差距.文章在构建农村城镇化动力机制体系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对湖北与浙江两省共28个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结合湖北实际,围绕动力机制提出了湖北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2003-2013年相关统计数据,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省物流业发展水平与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代表供给的物流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各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都具有正向作用,且对经济较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推动作用比经济欠发达地区大,而代表需求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经济较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没有作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城镇化发展与财政政策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的实践经验表明,我国城镇化水平的逐步上升与财政政策的支持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建立合理的城镇化财政政策支持体系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课题。本文突破了规范性研究的范畴,将财政政策对城镇化发展的支持进行量化,通过建立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研究财政政策和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动态相关性以及三者之间的交互响应情况和响应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