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美国有一个著名的人物叫班·符特生,曾经是美国乔治亚州政府秘书长。他不是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在他24岁那年,一次事故使他永远失去了双腿,因此只能靠轮椅行走。他靠自己的意志战胜厄运、自强不息的故事,在美国几乎家喻户晓。但是,即使在美国,也很少有人知道,正是这个人,给了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巨大的人生启迪。  相似文献   

2.
焦立中形容自己是第一位“完全”的美国华裔太空人(在美国成长受教育)。将满34岁的焦立中,是美国近百名现役太空人中最年青的一位。太空中心的人们都亲热地叫他“焦仔”。1994年7月8日中午12时43分,“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太空中心一飞冲天,开始该机的第17次太空旅程。由于天气特别好,这次升空被喻为是最壮观的升空。加之,7月20日是人类登月25周年,使这次太空旅程更具有特殊的意义。航天飞机内的7名机组人员中,有一位华裔太空人焦立中博士。焦立中形容自己是第一位“完全”的美国华裔太空人,他对这次太空…  相似文献   

3.
5月里一天,到朋友老王家串门,一起观看了以美籍华裔青年轮椅斗士张士柏为原型的电视连续剧《生命交响曲》。我们都很受感动。年逾花甲的老王意味嘘不止。我决定采访这位祖籍宁波的杰出的“小老乡”。6月5日下午,当我第一眼见到他时,从里屋出来坐在轮椅上的张士柏同电视剧片头出现的一样,穿着白色长袖T恤衫,胸前一条宽皮带把他绑在轮椅上。一头黑发的他憨厚地微笑着同我们打招呼。他父亲张东平先生将他推到外面大屋长桌边,他慢慢将套在右手指头上一个奇形锥体抖落在桌上。我瞥见里屋地的没有椅子的办公桌上放着电脑、电话、文件夹、…  相似文献   

4.
一位英国人这样对记者说:“你真该去采访一下王宁,他是中国人的骄傲,别看他年轻,但他的名字在世界拍卖行业都是赫赫有名的。世界第一大拍卖行──苏富比拍卖行建行255年来。他是第一个来自中国内地的文物鉴定、征集、拍卖的专家,了不起。”8年前,在旧货充斥的英国一个小镇的跳蚤市场,王宁用6英镑买到一件中国古董“灯笼尊”,然而拍卖行的英国专家仅通过照片就明确无误地告诉他是赝品,这使王宁认识到自己对古董知识的浅溥,洋人都能对中国古董说出一二三来,我为什么就不行呢?凭着一股钻劲,他立志成为一名古董鉴赏家宁的办公室里…  相似文献   

5.
胡琴 《人才瞭望》2008,(12):38-38
1944年3月25日,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采访这位总统,就他连任总统之事问他有何感想。罗斯福笑而不答,请记者吃一片三明治。记者觉得这是殊荣,很快就吃下去了。  相似文献   

6.
了解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鲁平的人都知道,随着’97香港回归日子的临近,鲁主任肩头的担子越来越重,他的时间也越发显得不够用了。一位采访过他的记者曾经这样形容道:“每当夜幕降临之时,国务院港澳办的办公大楼里总有一盏灯发出荧荧的光芒,这就是鲁平主任的办公室。”作为历史的见证人、落实“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政策参与制定者和直接执行者,鲁平深知,香港的回归对今后澳门的回归及台湾的统一影响深远。香港将拉开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序曲和前奏。1927年,在上海英租界的一栋弄堂房子里,伴着一声啼亮的啼哭,一个男婴呗呗坠地。连年的…  相似文献   

7.
只说事实     
美国洛杉矶电视台曾经有一个名叫“法网”的节目,节目中的一位主持人因为一句台词——“只说事实”而出了名。每次当他采访一个人,对方将要开始把他或她的故事讲出来时,这位主持人都会提醒他们:“只说事实。”韦伯探长知道,当人们讲述一件事时,他们总是习惯把自己的理解加进事实中。一件事情的事实不会发生变化,但讲故事的人不同,对事件的看法不同,讲述的方式也会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我们陕西不只出大红枣,我们还是国防工业第一大省。中国的第一架民用飞机、第一枚火箭、第一个彩色显象管、第一块集成电路板都是我们陕西出的。中国的资源在西部,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在西部。“省长程安东说起陕西省时,带着满脸的自信与豪爽。看得出来,他对西北这块黄土地饱含深情,同时流露出一种不可推卸的使命感。向世界展示我们的闪光点在‘99上海《财富》论坛会议期间,记者在上海浦东程安东省长下榻的宾馆采访了他。陕西省是参加这次论坛的为数不多的省市中的一个,也是积极在会议期间举办记者招待会的省。陕西省踊跃主动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现在被人们称作“明星记者”的水均益。今年1月27日,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改版的第一天,水均益率先以总主持人的身份亮相。事后有人问他:“坐在那儿心里踏实吗?”“不怎么踏实,”他直言说。不过他又作了补充:“或许我的主持方式还有些欠缺,但我是用一颗真诚的心面对观众。”水均益出道不到两年,就先后四次获得最佳主持人奖和最佳采访奖。这成功的背后,多少汗水和辛酸,惟有水均益一人独自品尝。 为了能让观众清早一睁眼,就能看到最新鲜的“焦点”新闻,水均益和他的同事们经常通…  相似文献   

10.
记者是在雨中走进新华社家属区马鸿志的家,许是久遭高温煎熬下的北京在雨中少了些浮躁,采访也因此能在轻松愉快中开始进行了。马鸿志,这位共和国的第一代空姐,当年有幸第一个执行专机任务,第一个办好了出国护照,第一个飞行国际航线,又是第一个飞周总理专机的,堪称共和国“第一”空姐。忆及当年的蓝天人生,马鸿志顿时满脸情不自禁地洋溢着激动和自豪,仿佛又回到了那些难忘的岁月。第一次上飞机工作,贺总就交给她一项“重要”任务。1956年3月26日,对于马鸿志来讲,是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当共和国第一批空中乘务员集训…  相似文献   

11.
星竹 《人才瞭望》2014,(4):94-94
美国财务顾问协会的前总裁刘易斯.沃克.有一次接受记者有关稳健投资方面的采访。聊了一会儿,记者问:“到底是什么因素,使人无法成功?”沃克回答:“模糊不清的目标。”记者请沃克进一步解释。  相似文献   

12.
高凯兴怎么也不能忘记1994年3月当他第一次踏进北京的情形。对于生在台湾、长在美国的高凯兴而言,中国的首都的的确确是一个陌生而神秘的地方。作为美国康浦莱斯贸易集团公司(ComPlexTradingGroup.Inc)亚洲区总裁,北京对高凯兴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随之而来的商业上的成功。然而,另一方面,如何在北京站稳脚跟,并取得进展,对这个26岁的外来者来说却无疑是一场挑战。七个月转眼就过去了。当高凯兴坐在汇园公寓一间舒适的办公室里接受记者采访时,他看上去已是重新找到了自信。在北京,高凯兴一手创办了康浦菜斯(CTG)中国办事…  相似文献   

13.
一位“法定盲人”,双目近乎完全失明,却在今年5月成了美国的州长,由此创造了两项纪录——纽约第一位黑人州长和美国第一位“法定失明”州长,他就是戴维·帕特森。  相似文献   

14.
同赵浩生先生交谈,是一种惬意。他的周身每一种机能、每一个细胞、每一根神经,都是健全的、活跃的、畅通的。“世界上有许多引人入胜的事物,而最富魅力的,当数干革命、谈恋爱、当记者”。认识赵浩生前辈非常偶然,因他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大度地接纳了我这个似是而非的自由撰稿人后进,使我得以聆听他关于采访的经验之谈。与赵先生相聚畅谈,实是惬意的享受。他周身的每一种机能,每一个细胞,每一根神经,都是健全的、活跃的、畅通的,在精神上仿佛比我还年轻。因而当我同他接触时,某些因从本应用而萎缩的机能,某些没有蠕动过的细胞,某…  相似文献   

15.
2015年春,第二届“国际友人看吉林”主题采风暨“外国驻华记者吉林行”集中采访活动成功举办。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英国等11个国家的30余位外国驻华记者和国际友人在吉林省进行了为期5天的采访采风活动,并特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部、朝鲜语部和中国新闻社记者随团进行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16.
章鱼帝保罗很忙,几百家媒体要采访他,以至于他要专门雇用一家公关公司来应付。可是无论记者问什么,公关公司永远只有两句话,要么“保罗很累了,需要多休息”,要么“无可奉告”。  相似文献   

17.
肖华 《人才瞭望》2009,(4):65-65
一位“法定盲人”.双目近乎完全失明,却在今年3月成了美国的州长.由此创造了两项纪录——纽约第一位黑人州长和美国第一位“法定失明”州长,他就是戴维&;#183;帕特森。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记者慕名对山西大学常务副校长、山西省第一位文科博士生导师郭贵春进行了采访。他说“近些年只是做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希望能为促进整个民族的科学理性思维提供一点依据。”郭贵春是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后,山西大学的第一批哲学硕士。1981年留校后。在哲学系执教。1986年秋他被选派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科学史和科学哲学2年。在著名专家海西教授和霍斯金博士的精心指导下他探索出了一种健全而先进的研究方法并对所学专业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今年46岁的郭贵春,中等个头,但身体结实戴一…  相似文献   

19.
日前,在松鹤饭店见到从香港来京的著名钢琴家刘诗昆,他最初给记者的印象有些过于深沉,但当我们边吃边聊,他又十分健谈,并很坦率。“我承认自己是位焦点人物,一是因为我于1956年获得匈牙利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及《匈牙利狂想曲})演奏特别奖,为此匈政府破例奖授找李斯特头发一束;1958年获第一届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二是因为我曾是叶剑英的女婿。三是因为我在文革中受到迫害。四是因为过去社会上有许多关于我的谣传。五是因为1990年移居到香港。”刘诗昆直言不讳地对我说,“采访我近况的记者,您是头一位。”记者:…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人才交流》2013,(7):20-25
1983年7月8日,邓小平同志发表了“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谈话,引进国外智力工作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在“十八谈话”30周年来临之际,记者就中国引智工作的开拓与发展采访了国家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建国。以下为采访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