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月令>为代表的上古岁时文献,深刻影响到中国文化的思想与艺术的各个层面.以农业为基础的华夏民族,保持了对岁时变化的特殊敏感,月令模式是一种思想结构,也是一种艺术结构.与西方文学的四时叙事结构相同,中国文学也存在着春夏秋冬的四时抒情结构,四时转换形成了中国文学的四时抒情模式和审美意象.远古的四时祭祀是中国文化四时结构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文学体裁对语体风格的形成关系甚大.组诗的系统性、包容性文体特征决定了其语言形式的独特性,使其能融抒情、叙述与对话语体为一体,形成了多元语体格局,满足不同语境下诗歌创作的要求,反映诗人的独特心理体验.语句的"重复"和意象的"勾连"是组诗语体风格的重要特征,它对增强节律、充分抒情,有序铺陈、推衍叙事,逻辑性地表达情感诉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其产生特殊魅力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旅游审美知觉体验是旅游审美认识论的一种重要方法.诞生于20世纪初的格式塔心理学是知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主要观点是强调知觉经验的整体性、异质同构和"动力场"理论.在旅游审美心理层面的知觉过程中包涵着诸多格式塔要素.通过对这些格式塔要素相关特性的分析,旅游规划工作者可以在规划过程中更好地处理局部与整体、节奏与景点、个别感官与综合感官等多项关系,从而帮助旅游者达到旅游审美体验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4.
邹进先 《求是学刊》2005,32(1):104-108
杜诗在审美意象营造上最重要的创变是改变盛唐诗歌意象通常呈现的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和谐平衡的形态 ,重主观感觉 ,突出抒情主体对客观物象的独特感觉、直觉印象、情感意态 ,创造出新鲜、独特乃至变形的审美意象和意象组合 ,给人以全新的艺术感受。这是杜甫对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诗歌审美意象是诗人在对审美对象的观照中产生的包含知、情、意复合内容的心理图象,通过显象语词外化的形象显现。意象是一个由“意”与“象”有机结合的包含丰富意蕴的复合结构。而就“意”和“象”本身看,它们又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结构体。基于此,认识“意”的内在结构和“象”的内在结构,对把握意象这一复合结构的复杂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唐司空图说过“象外之象”的话。此话一语中的,正道出了“象”结构的纲领。说到象结构,人们便会很自然地想到单纯意象,意象组接和意象群所构成的结构图画。但那不过是“象”本身的呈现,而非飘忽不定的“象外之象”。我们所要研究的,是象本身及其背后的象所构成的多象多维的结构画面。诗歌作品艺术意象因其多象性而形成的世界意象、生活意象与自我意象的统一,是读者眼中有机统一的象的审美内容结构。诗歌作品艺术意象因其多维性而形成的不同的欣赏——研究层次和角度,是读者眼中有机统一的象的审美诠释结构。二者的结合构成象的结构,亦即读者完成意象态(读者再造意象)。一、“象”的审美内容结构  相似文献   

6.
祝菊贤 《唐都学刊》2007,23(5):73-77
先秦儒家认为,审美教育是实现人性完善和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音乐以其节奏、旋律、秩序等和谐的形式影响人的心理结构,使人的感性生命节律化、秩序化,使人的情感快乐、真挚、丰富、超越;同时,音乐的结构还与政治异质而同构,社会政治的最高目标是达到"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的音乐境界;音乐的形式结构及其运动也象征着化育长养万物生命的宇宙之道。先秦儒家通过审美教育追求人的感性欲望与精神生命之间和谐、有度、中庸,追求社会政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音乐化境界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实现人的物质功利追求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平衡,对于政治、经济、科技、管理中以人为本,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音乐教育与大学生心理素质构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秀霞 《学术交流》2001,(5):148-150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可以与心理素质教育同步、合作和互补.利用音乐的情感与学生的心理产生同构,从而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进取心理和柔韧心理,使他们的个性心理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是华夏抒情文学和抒情理论高度发达的产物;而现代意义上的意象则是西方现代一个成熟的文学理论范畴.基于此,意境与意象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甚至是本质的差异:意境满足的是抒发感情、慰藉心灵的需要,意象满足的是人类思考生活、思考人生的需要;意境侧重于情感的表达,而意象则侧重于哲理的暗示;意境的接受主要依赖于主体的细读与品悟,而意象的接受则主要依赖于主体不断地、深入地思索与求解.在此基础上意境与意象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内涵与外在表征.  相似文献   

9.
浅论“公共空间”中的“文学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生活中的"公共空间"是多元存在的,其中也存在着一个文学空间.媒体所营造的公共空间中的文学空间是由作者、编辑出版者、读者共同参与构成的一个开放的"公共性"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可以进行自由的讨论争鸣,媒体改变了作者的创造状态.在新文学的传播中,这一空间改变了读者的审美趣味,消费习惯,这又反过来影响着报刊风格,及审美趋向.本文试图理清"公共空间"理论与文学研究的契合之处,对文学公共空间的一些理论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大庆石油文学创作的总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庆石油文学的主流,呈现出一种与同时期其他文学潮流不同的创作特征。在作品风格上主要表现为豪迈的抒情方式、具有阳刚美的意象运用方式以及悲壮的人物心理描摹方式。风格的形成源于作者的思想特征,石油文学作者思想的形成包括大庆主导意识形态———铁人精神、大庆精神,以及他们在油田生活中获得的个性化体验。  相似文献   

11.
姚华 《浙江学刊》2015,(1):82-89
对古典诗歌声音描写的既有研究大多围绕唐诗的抒情美学展开,注重论说"子规鸣""猿啼""疏钟""夜雨"等反复出现的类型化意象所具有的经典抒情内涵,研究范式较为单一。本文则以南宋诗人范成大为个案,试图展现宋诗在声音表现上的新开拓。以观照世俗生活的现实化描写为特点,范成大对"市声"这一与宋代城市形态及商业文明密切相关的新型意象进行了丰富的书写,深化了这一意象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范诗观照现实的精神与亲近世俗的情怀使其诗呈现出有违传统诗歌意境的书写特点。而利用"梦"的心理机制对现实之声进行错觉式的呈现,则继承了北宋诗人黄庭坚所开拓的艺术模式,在唐诗"情景交融"式抒情美学之外,探索了利用声音表现内心世界的新形式,体现了宋诗自身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2.
邹福清 《唐都学刊》2012,28(5):16-21
唐代沿袭周代以来视槐树为三公之位的文化心理,在长安的街道与宫廷广植槐树。但是,考察唐诗发现,槐的政治意蕴已经退化,从政治符号衍变成了情感符号,并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意象。槐意象既是一个时间意象,也是一个空间意象。对于游子而言,槐暗示其与故乡的距离;对于举子而言,槐暗示考试的时间。诗人的时空体验是槐意象的文学意蕴得以建构的内在机制,游宦、赴举等新的文化是外在动因。唐诗中的槐意象传达出流寓者的漂泊情怀、举子的科场心态。  相似文献   

13.
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的元小说特征体现在该部作品的语言、结构和叙述策略上.通过精确、生动的语言描述,自我影射性结构的构建,精妙的叙述策略的运用,纳博科夫创造了一个亦幻亦真的小说世界.该小说世界的创造,体现了该部作品浓厚的自我意识,使读者认识到纳博科夫一贯的创作思想-艺术性是他文学创作的唯一标准.同时也说明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作者是由读者发明的,作者在作品中寄寓意于读者,而读者自己也是作者,在作品的创作中探讨小说理论,通过严肃的自我探索,借助语言创造更符合主观心理现实的小说世界.因此,<洛丽塔>的元小说特征反映了该部作品的独特性及其文学价值所在,同时也展现出<洛丽塔>是一个具有双面性的文本,正是由于该文本的这种特性才使得很多对<洛丽塔>的评论都体现了一种双元性,特别是在审美和道德问题上争论不休.  相似文献   

14.
从审美视域解阐李商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商隐从一个重要的方面改变了唐诗的审美方式 ,以心理世界为对象 ,形成了一种新的形态。他的诗歌审美创作所遵循的不是自然逻辑 ,而是心理逻辑。心理逻辑演化中包含着缤纷的浮想和模糊的意念 ,泯灭时空间的界限 ,诗人的主体意味被裹和在意象层中。李商隐沉博绝丽的诗美风格 ,体现了情感的深沉内涵 ,弥漫着惨淡的色调。它的形成有多重原因 ,有时代因素 ,也有诗人独特的个体因素 ,从而构合为审美方式。因此 ,对于接受者来说 ,只能用其相对应的方式———审美的方式去体验、感应 ,才能解阐李商隐。  相似文献   

15.
川端康成与沈从文的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雪国》被视为日本抒情小说的经典 ,《边城》被看作中国抒情小说的典范 ,抒情性成为他们的共同特征。而在抒情方式上 ,他们也都从各自的传统文学中吸收了营养 ,创造性地继承了传统文学 ,特别是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质 :通过意象抒情。一、抒情 ,向传统借鉴方式  川端康成被视为日本现代派的代表 ,可在他的创作中有一种越来越清晰 ,也越来越坚定的自觉 :“这就是我作为一个日本式作家的自觉 ,和继承日本美的传统的愿望。”1 继承传统也是沈从文认真思考的命题 :“一个短篇小说的作者 ,肯从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6.
杨柳 《唐都学刊》2003,19(1):38-39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主体意象"月亮"在规定性的具体语境中,展示出多重的象征系统:明月高悬,创造出晶莹澄静的审美意境,启发了诗人 绝宏大的天问意识,也唤醒了青春初醒的自我意识,同时也代表了月系两地的相思怀念,成为诗人孤独失意的情感象征。《春江花月夜》一诗高度综合了中国诗人有关月亮的思考和诗意创造,因此备受世人喜爱。  相似文献   

17.
徐大威 《社科纵横》2006,21(8):125-125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整个文学发展的中轴。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人与自然关系生成(becom ing)为“情”、“景”关系。作为古典诗学的元范畴,意象集中体现了情与景的隐喻性关系;意境则彰显了情、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情景空灵是其本质特征。由于各自所指和哲学文化背景不同,意象、意境作为审美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美学意韵。  相似文献   

18.
唯识宗、禅宗对"境界"理论的构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倩月 《学术交流》2005,(4):143-147
"境界"是中国文艺批评中的重要理论范畴.不同佛教宗派的境界理论对中国文艺批评境界理论的形成有着多重的构建性作用.特别是法相唯识宗的境界观构建了中国文艺批评境界理论的结构性心理空间.中国禅宗则使这一空间转换为审美境界,从而完成了对中国文艺境界理论的基础性建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新时期小说中的“反抒情”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抒情方式的现代抒情方式,其特点是在开掘人物感情堂奥、抒写作者情怀时,返过来对这些感情进行剖析和嘲弄,揭示其局限性,冲淡其浓郁度,造成读者与人物的感情间隔,把他们引向一种自持自觉的境界。它和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智力解放与思想变革有密切联系,反映了新时期小说艺术迅速发展的特点和活力。它以王蒙的《海的梦》为发端,从“嘲抒情”到“开掘感情的回波”又到“树立读者的法官心理”,层层推进,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20.
作者认为艺术是创作主体心智的伟大创造;审美活动则是主体自由自觉心灵的观照。艺术品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对象,是人对现实的一种审美超越。艺术的自觉就表现为艺术家的审美主体在超越与回归之间保持一种必要的张力;审美自觉不仅与情感有关,而且要使一些艺术作品具有一种超越原作者意旨和境界的弹性和暗示力,它不但使我们得到美感的愉悦,并且要指引我们去参悟宇宙和人生的奥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