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特别是为那些孤寡老人、特困老人和生活不能自理、子女又不在身边的老人提供服务。吉安市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62万人,  相似文献   

2.
《社会福利》2012,(4):14-14
河北省从最弱势、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下大力抓突破、抓创新、建体系、广覆盖,多模式构建"9073"的养老格局:即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格局,90%的老年人依托社区服务实现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养老服务站实现养老;3%的老年人实现机构养老。推进"多院合一"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建设,是河北省对公办示范性养老服务模式的一个新尝试。  相似文献   

3.
浙江:启动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浙江省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改(扩)建一大批养老服务机构,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老年人养老服务供需矛盾。但是,由于尚未建立养老服务需求评估制度,制约了养老服务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和低收入等困难老人养老服务需求仍未得到有效满足。近日,浙江决定在全省开展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评估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4.
张天冲 《社会福利》2007,(11):60-60
为进一步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老人节来临之际,青岛市市南区推出为老服务新举措,率先在八大峡管区颐和老年公寓正式启动了社区体验式养老活动。该举措是由市南区政府出资购买养老服务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向辖区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偿的机构养老、日间照料,家庭陪伴、义工陪护、异地养老等体验模式,由社区养老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廉价、优质的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全方位服务,集中了传统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两方面优点。  相似文献   

5.
养老视点     
《社会福利》2006,(7):59-63
天津市天津市和平区初步建立以贯彻落实老年人相关政策法规和待遇为基本保证,以“居家养老”为基本模式,以老年弱势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以机构养老、日间照料服务、自助互助养老和公益性服务为社会依托,以有偿及市场化服务为引导方向,重点项目突出、基本功能到位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管理和监督办法,以及资源整合、利益均衡的社会协调和仲裁手段,逐步形成覆盖全区的社会运作机制和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6.
《社会福利》2013,(8):31-32
天津市从实际出发,坚持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养老服务工作取得新成效。政策创制2011年4月,天津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发展天津市居家养老服务的意见》(津政发[2011]51号),明确了在"十二五"期间支持居家养老工作的具体措施。2011年8月,市政府出台《天津市民政服务设施布局规划(2010~2020)》(津政函[2011]102号),就养老服务设施作出布局规划,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控制性规划,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规划支撑。根据规划,到2015年,天津基本形成"973"养老服务格局,即:全市老年人口中,97%老年人居家养老,3%老年人人住养老机构养老,  相似文献   

7.
戴晓玉 《社会福利》2014,(10):28-30
泰州市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为破解养老服务难题,弥补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不足,泰州市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努力实现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回应老年人多元化养老需求,建议应从“八个强化”入手,着力发挥居家养老基础性作用,让全市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相似文献   

8.
《社会福利》2013,(8):28-30
"十二五"期间,上海市继续坚持"9073"养老服务格局,即通过强化社区涉老性配置标准,鼓励90%的老年人由家庭自我照顾;支持社区为7%虽住在家里但需要社会服务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日托、助餐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由政府主导、鼓励市场参与,为3%高龄、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具有全托生活护理功能的机构养老服务。7%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机构养老服务主要面向老年人提供基本的日常照护服务,构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从满足快速增长的、多样化的养老服务社会需求出发,"十二五"上海确立了至2015年社会养老服务人数43万人左右的发展目标(即社区居家养老服务30  相似文献   

9.
上海老年人照料体系 构建中的政府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老年人快速增长的长期照料需求,上海将积极借鉴各国的有益经验,努力构楚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老年人照料体系。总体目标是打造以服务方式多样、服务功能多层、实施主体多元的“上海模式”。在服务方式方面,逐步形成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社会化养老格局,在服务功能方面,逐步形成多种类型、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形态,在实施主体方面,逐步形成政府以推动、示范为主,主要依靠社会力量作为服务提供主体的养老服务发展机制。根据《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到2010年……  相似文献   

10.
闫海  刘闯 《社会工作》2013,(2):90-95
机构养老已经成为我国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构养老服务合同是养老机构与老年人或其关系人权利义务建构的基础。机构养老服务合同的有名化可以节约交易费用,又可以有效保障弱者老年人的权益,是养老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2012年修正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机构养老服务合同应确立合同主体的法律地位,明晰权利义务和责任,通过实施条例的方式得以有名化。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各地养老服务事业蓬勃发展,养老机构、助老服务社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城乡出现,各类养老服务政策陆续出台,初步形成了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为老年人的社会化养老服务编织了一张安全网络。  相似文献   

12.
《社会福利》2006,(7):F0004-F0004
为适应老年人居家生活习惯,满足其养老需求,辽宁省委,省政府在巩固城乡传统家庭式养老的基础上,做出优先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战略部署,要求各市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通过由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服务,  相似文献   

13.
居家养老模式正在全国全面展开,但其服务专业化水平低,多数从业人员未掌握为老年人服务的价值伦理和专业方法,制约了居家养老模式的全面推进,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能够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提高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促进居家养老模式的不断完善,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难题。秉持并践行社会工作价值伦理,掌握并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能够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社会福利》2013,(8):41-43
措施有力成绩斐然一是党政主导、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全省各级党委、政府把养老服务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进。2011年底,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建立了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9732"的养老总体布局,即到2015年末,全省97%的老年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3%的老年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不少于2%的老年人享受政府提供的养老服务补贴。二是规划引导、政策驱动、专项检查、考核激励的推进机制基本形成。早在2006年,浙江省就率先全国出台了《浙江省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将老年人福利服务作为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的重点,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2011年,省政府以及省发改委、省民政厅陆续印发了老龄事业、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正日本养老服务现状日本老年人福利政策发展趋势。日本以65岁以上人口统计老龄化率,自上世纪70年代进入老龄社会,目前老龄化率已超过25%。日本的老年福利制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以国民年金为基础的日本老年津贴制度;二是老年优待政策;三是养老服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服务、保健介护服务等。在老年产品  相似文献   

16.
【新政出台】 为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探索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模式,改善老年人特别是困难老年人的生存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结合“贴心民政”,打造情暧夕阳居家养老服务品牌,济南市民政局、财政局联合制定出台了《济南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意见》(济民发[2010]26号),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狄邦成 《社会福利》2010,(12):62-62
一是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建立城乡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全区各社区均已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启动70岁以上独居困难家庭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从低保户和低保边缘家庭中招聘了247名服务人员,为410名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  相似文献   

18.
《社会福利》2011,(8):37-38
养老服务机构是承担养老服务的重要载体,是老年人颐养天年的重要设施,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其管理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生活质量,关系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大局。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是贯彻“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目前,部分地区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公办养老机构数量有限,民办养老机构已经成为养老机构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9.
核心提示——长春市绿园区60岁以上老年人5万人,占全区人口的12%。针对全区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的现状和社区养老服务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区委、区政府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服务新途径。特别是绿园区被确定为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区试点单位后,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谋划和部署养老服务工作,确立了“强化政府主导、创新服务机制、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20.
鲜圣  黄禹洲 《社会福利》2010,(12):37-37
【目标】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资金保障与服务提供相匹配,无偿、低偿和有偿服务相结合,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互助,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四川实际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