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私权是人格尊严的体现,是对个人私生活领域最为全面和坚固的保护.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需要留置一片属于自己的独立空同,远离喧嚣的世界,洗涤浮躁的心灵.因此,建构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系体现了宪法对人性自由、人格独立的尊重,体现了建立有限政府的立宪主义精神.就法治建设的现实需求而言,虽然我国法律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已有不少规定,但与公民隐私权的广泛性相比,这些规定显然是不完备的,并不足以全面、彻底地保护公民隐私权.因此建立隐私权的宪法保护体系是刻不客缓之事. 相似文献
2.
3.
4.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3-55
在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过程中,对个人信用信息进行采集、转让披露、出售三个环节中可能会侵害个人的隐私权。鉴于我国征信体系建设起步较晚的现实,有必要借鉴国外个人征信发展模式中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经验。我国应从规范个人信息的采集范围和采集方式、完善披露制度、建立充分的权利救济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强对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2018年,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实施使全球数据治理格局发生变革。欧盟域内、外个人数据保护水平的实质等同是GDPR允许数据跨境流动的前提。民航业个人数据因其天然的全球流动属性成为GDPR的重要适用对象。目前,GDPR已实施5年有余,与《PNR指令》及相关协议之间的实质矛盾日益突出,《PNR指令》及相关协议的合规性受到质疑。多笔巨额罚款案件也在证实全球民航业面临着严峻的GDPR合规挑战。但是,未来中国民航业应当如何应对执法日趋严苛的GDPR尚不明确。根据对GDPR一般执法路径的实证总结,GDPR在民航领域的欧盟域外执法或将基于承诺和合作开展。未来,中国民航业在防范因违反GDPR而面临处罚风险的同时,也要借助GDPR加强民航数据的域外保护,促进PNR数据交换多边框架的建立,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与欧盟加强合作,构建中欧数据传输路径,探索数据跨境联合监管执法机制,推动全球数据治理中国方案的实现。
相似文献6.
茅珠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1):96-101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已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和法律问题。在立法领域两者是两个有待完善的权利范畴,在司法领域两者间存在权利界限不明、责任归属不清和责任轻重不分等问题。为缓解两者间的矛盾,司法者可以依靠利益衡量司法方法,并据此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来构建完善的利益衡量司法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7.
发展与挑战:信息社会中的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20世纪以来的信息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中,人类生活的信息化、个人信息商品化、个人信息公用化、网络人格虚拟化等,都对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信息社会的隐私权具备了不同于传统隐私权的特点,对于隐私权的保护也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以应对信息社会中隐私权保护所面临的隐私侵权严重、行为规范与伦理道德缺失等问题.信息社会中的隐私权保护,既需要完善立法、建构隐私权保护的综合体系,也需要保护个人隐私的技术进步、行业自律等的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8.
9.
艾略特诗学中的传统与个人才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2):6-11
艾略特关于传统与个人创新的见解的新颖之处,在于他对传统作了重新言说,即把传统看成动态的而非静止的,积极的而非消极的;传统是对过去性和现存性、永久的和暂时的历史意识;传统具有权威性和开放性.这是一种极具辩证法和整合力的传统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个人与组织契合的主题逐渐受到了有关学者和管理者的重视,在企业甄选员工的过程中,如何选出与组织契合度高的员工,将是影响组织保持竞争力与弹性以面对各种挑战的关键。因此,个人-组织契合的概念已成为当今企业招募员工时需予以重视的管理原则。在企业的实际运作中,管理者只有以个人与组织契合的观点来挑选员工,才能在变动的环境中维持组织经营弹性。 相似文献
11.
高靖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39-42
个人知识理论区分了言述知识和默会知识,波兰尼认为在这两种知识中理解因素极其重要,而它们在认识能力上对应着规定性判断力和反思判断力,这两种判断力的运用是无规则可循的,因而同样依重于理解,它们又分别与科学说明和科学理解相对应,在科学知识中,科学说明是言述知识的解释系统,科学理解是默会知识的解释系统,而这三对范畴之间的并立,最终都是为了解决科学认识中的普遍与特殊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公平和效率统一问题的解决 ,不能囿于个人与个人关系的视角 ,而应从个人与政府的关系入手。在市场经济社会 ,个人与政府在相互交往中具有平等的地位和权利。在当代 ,它表现为个人与政府之间利用与贡献、权利与义务的一致。而个人与政府之间平等交往的实现 ,既能克服市场分配的不公平 ,又能保证政府再分配的公平性 ;既能促进个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又能减少和克服政府活动导致的效率损失。因而 ,个人与政府的平等是市场和政府、公平和效率统一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3.
许尚豪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58-64
国家主体型、国家—个人主体型和个人主体型三种不同类型的程序主体性,反应了诉讼程序从国家控制到个体的人的自由的发展趋势。现代诉讼程序强调程序主体的个人主体性,个体的人应当成为程序独立的自主、自在性主体,这就需要其在诉讼程序中具有独立的属己利益支撑。民事诉讼程序应当淡化国家色彩,以个人的程序利益保障为基点,实现个人的独立性程序地位,进而使民事诉讼程序获得真正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王佳菲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1):7-11
从学术逻辑上看,自称为第四大价值理论体系的“广义价值论”,实际上是将若干相互矛盾的价值理论和分工交换理论混合在一起再加以数学包装的产物,而在运用数理分析工具时又出现了明显的错误。其数理推导中的随意与误用之处充分表明,即便是以“可变分工体系”、“线性生产可能线”等多个违背分工与交换的现实的假设作为前提,这一理论依然自相矛盾而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15.
展敏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30-36
个人发展账户中具有不同预期应用的低收入家庭如何存款和进行配给性取款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个人发展账户是针对穷人的结构性的账户,能够为其运用于发展性目标的存款(住房购买、小型企业以及高等教育)提供配给金。研究结果表明,参加者不同的预期应用影响到他们的存款结果。另外,结构性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存款行为。个人发展账户在中国实施也存在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杨琍玲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翻译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将外来文化引进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中国本土文化意识形态的形成和演变可谓举足轻重,历史上的四次翻译高潮就是明证。今天,在中西文化和意识形态激烈角力的现实背景下,翻译发挥出愈为重要的功用。以史为鉴、以现实为考对翻译的本质属性、价值意义、未来路向及其相关因素重新审视,分析国内外中国文本外译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如何利用翻译的效能和价值,实现中国意识形态对外宣传,将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养老保险制度演进中的个人责任与国家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养老保险的产生:从个人资任到国家资任工业社会以前,家庭作为相对稳定的社会基本单位,承担着生产、生活以及对老、弱、病、残人员的保障职能。子女年幼时受到父母抚养照料,在父母年老时,子女承担赡养的义务。可以说,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子女就是某种意义上的老年保障 相似文献
18.
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外交战略的历史演变,以及中国的国家利益,并发展出一个国家利益的层次理论;进而提出中国在新时期的外交战略定位原则及“发展国内、稳定周边、扩展贸易、走向世界”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9.
黄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1):100-107
从林德回访中镇、弗思回访提科皮亚、哈钦森再研究努尔人到弗里曼重访萨摩亚、韦纳重访特里布罗恩德岛以及刘易斯重访特波茨兰村,文章在回顾西方民族志中这些有关回访与再研究的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了回访与再研究的区别,揭示了其中对于历史、场景和理论的关注对于人类学学科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反思其对国内相关研究的启示,即如何在理解他者(包括学术先行者和同一时空坐落中的当地人)所处的历史、场景和理论的基础上展开对话与交流,从而深化田野工作,领会人类学的人文特色,发掘出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旨在探讨农村一线中小学教师来自个人与职业发展方面的压力源,并分析这一压力源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影响。方法:通过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对吉林省某地区10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访谈研究。结果: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自个人与职业发展方面的压力源包括职称晋升问题、不合理的日常考核评价、新课改的压力、教师个人的责任感等。结论:教师对自我的要求是一种值得维护的良性工作压力源,农村中小学的晋职、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