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刘勰的“文原于道”与“文源于经”的观念是“龙学”研究中颇为“复杂”的一个问题。但从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原则透视这一观念,则可见这一“复杂”观念,其实是刘勰对先秦以来的儒家之“经”及“圣人之道”作出的“现在”的“不同理解”,是刘勰以自身当下的玄学视域置入过去的经学视域的结果:“经”的本源地位的确立是过去对现在的“效果”,而刘勰确立“经”的终极依据为形上之“道”,这又是现在对过去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道”是理学美学理论最为推重的一个本原范畴,它主要是指思孟学派所言的那种个体精神价值或人格理想。理学家认为,从美学意义上说,道是存在本身,气是存在方式,道之美,是道德律令升华为哲学本体的美,是哲学本体本在于道德律令的美。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文从道中流出”,“道”借助“文”这一载体呈现其空灵幽渺之美。  相似文献   

3.
研究者对陆九渊的诗作很少研究,其实,作为心学大师的陆九渊有着强烈的“生民”意识,在其为数不多的诗作中,忧民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文道观中,“生民”意识构成了其“道”的另一个支点。  相似文献   

4.
科普作品已是自成一类的观念形态文化,也是独具特色的一类文本。按照传统“文以载道”的规律,科普作品作为“文”本,必然承载各种科学之“道”,因而,科普作品之“文”与“道”,必然具有相异于其他文本的“文”与“道”的独特处。本文着重从哲学解释学观点出发,运用传统“文”、“道”关系理论,对科普作品的“文”、“道”关系做出了粗略的分析与界说。这将有助于深入认识、欣赏、评价和研究科普作品。  相似文献   

5.
学术研究应遵循“道、学、术三位一体”的整体思路控制。所谓“道”理 ,即是对—门学科赖以存在的科学的“基本原理”系统的体认 ;“学”理 ,即是对这门学科之所以能够被称之为科学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体认 ;而“术”理 ,则是对这门学科所具有的科学的“操作理论”系统的体认 ,此三者“三位一体”层递循环不可分割。《文心雕龙》研究中存在着对《文心雕龙》文本“道”理、“学”理、“术”理切割体认的弊端。现将对“自然之道”、“道之文”、“幽赞神明”等几处核心思想的“道”理、“学”理、“术”理的三位一体的质疑梳理 ,从而为当前处于“解难爬坡”[1 ] 进展维艰阶段的《文心雕龙》研究引发出一隅新的研讨空间。  相似文献   

6.
刘勰论文而“原”“道”,这一问题一直是“龙学”研究中的焦点。在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的“理解”视域中,“文原于道”的观念是刘勰对先秦以来的儒家之“经”及“圣人之道”作出的“现在”的“不同理解”。刘勰论文而“原”“道”,意在为“文”寻找终极依据,“文”作为“道”之本体的一种外在显现形式,自此具备了更为坚固的形而上学的终极依据。  相似文献   

7.
用解构与后现代的眼光,通过“反向”阅读的路径可以看到只能表述、显现“道”的“文”,而关于“道”的体认始终是被“文”建构的不断延异和滚动的过程。进而发现《文心雕龙·原道篇》有个潜话语:“文”是如此重要而与天地并生,只因“文”言说着、建构着“道”。如果将历史的摆钟置放到当下,那么对于今天的人文精神重建,“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8.
韩柳论“文”寇养厚韩愈和柳宗元在论及文道关系时虽然都认为“道”是文的内容,“文”只是道的载体,“明道”是为文的目的,“为文”只是明道的手段,但是,他们古文理论的精华却在于对“文”的论述。论“道”之目的在于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论“文”之目的则在于解决...  相似文献   

9.
朱熹在传承“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的基础上,提出“文从道出”“文便是道”的观点。他主张“文”与“道”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形成中和辩证的文道观。这种文道观决定了他对待“文”的辩证态度。在文辞方面,朱熹主张“义理从文字中迸出”,强调文辞是义理的重要载体;又宣称“视言语诚如糟粕”,认为领悟义理后可以忘记文辞本身,秉持的是“得鱼忘筌”的态度。在“文采”方面,他主张“文字奇而稳方好”和“文以伟辞”,注重文辞技巧、文法、修辞的综合运用;同时他又轻视或反对“胭脂腻粉”“妄言绮语”“用意崎岖”的“巧”文。理解朱熹的文道观,不能以“文道分离”“文道合一”或“重道重文”“重道轻文”单一观点进行判断,而应回归文本语境和历史语境进行辩证地分析。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方法林林总总。有的就文讲文,有的架空“论道”,有的文道虽并重,却是“花开两朵,各表二枝”。依我看,文道统一的教法最为可取。 “文”与“道”,本是古代文论中的术语,是指文章的形式与内容而言。“文道统一”,作为文论中的重要命题,前人多有精辟的论述。汉代王充曾在《论衡·超奇篇》中,把“文”与“道”比做是“皮壳”与“实核”的关系。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说:“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宋代周敦颐《道书·文辞》中的至理  相似文献   

11.
文天祥是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人格精神可一言以蔽之"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之所以拥有这种人格精神,实与他沟通了必然之"命"与当然之"理"的观念有密切的联系。文天祥的一生,是"君子自强不息"的典范,也是知"道"循"道"卫"道"的楷模。从他一生的事迹可以看到作为思想家的文天祥与一般的学者不同的是:他不仅以理论的探讨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更以其鲜血和生命实践了他所服膺的儒学之基本价值,从而耸立起一座儒家人格精神的历史丰碑,让世人在敬仰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和人格上的锤炼。  相似文献   

12.
说“到家”     
"到家"是汉语共时层面上存在的两种同形异构形式。本文重点讨论意义虚化的"到家",通过分析"到家"的语法功能和意义以及"A/V到家"结构的特点,得出结论第二种形式的"到家"已经开始词缀化,并重新确定了"到家"的词类。本文还分析了利用"到家"的双重意义构成的双关用法。  相似文献   

13.
《论语》中"士志于道"是"士"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亦可看作士的基本属性。士不同于一般社会成员,他们能超越自身经济地位的狭隘限制,而有坚定执着的志向。概括地讲,这种以道自任的精神表现在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强烈的参政意识、严格的道德自律。而其中士与道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为了道,士应该不计较自己的富贵贫贱,不贪图物质生活的享乐;为了道,士应该不计较个人的境遇是否顺遂;对"士"来说,"道"重于生命。  相似文献   

14.
《文心雕龙》中的问句以设问为主。穷尽描写表明,《文心雕龙》设问辞格的形式标记有单用、连用、套用三种情形。《文心雕龙》中的设问辞格有其语用意义,独具共时表达功用和历时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道德经》中 ,老子运用一分为三的思维方式 ,围绕着“道”这一中心概念的逐步展开 ,构建了充满着辩证法的哲学体系 ,成为中华文化的奇丽瑰宝。论述了“道”为“一”、为“无”、为“无为”、为“自然”的一分为三的哲学内涵 ;“自然”为老子哲学体系的开端 ;“道”的“万物得一以生”、“反者道之动”、“物壮则老”、凡事“守中”的一分为三的作用和意义 ;求“道”的一分为三的过程 ;并以此讨论宇宙的起源 ,世界的形成 ,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规律 ,以及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及其解决的方式 ;还讨论了黑格尔对老子一分为三哲学思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之一,在言辞能否完全尽意、达道的问题上,先秦诸子总体上怀疑语言的表达功能.但他们并没有逃避言和道的困境,而是积极探索一定的思维方式以意致道或者非常规的言说方式以表述道.文章着重论述"目击而道存"的思维方式和"正言若反"、"隐喻"等非常规言说方式.这些方式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道生法”的法哲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与法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两个重要范畴,二者在战国中期的黄老学那里结合起来,出现了以道论法的思潮,集中表现为"道生法"命题的提出。在"道生法"命题中,道为法的本体,是法产生、存在的依据;法是道的显现,必须在道的原则下运行,法目的是使人与万物归于道,道和法之间是体与用的关系。作为执道者的圣王是道与法的中介,是现实的立法者,必须受到道和法的约束。  相似文献   

18.
冯源 《南都学坛》2005,25(3):60-66
“文笔”说是我国中古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如何就“文笔”说研究,阐发出六朝文学的嬗变大势及其所以如此之故,乃学者们研究的初衷所在。20世纪“文笔”说的研究主要是从“文笔”的义界,“文”、“笔”分目的历史、缘由,“文笔”说的理论意义与美学价值等方面展开的。学界对六朝“文笔”说的认识已渐趋全面。  相似文献   

19.
"清"在<文心雕龙>中被大量引用.它既是文学构成性的概念,又是文学审美性的概念,这种交叉使"清"作为文学理论概念在<文心雕龙>中得以首次确立.这种确立与"清"所表征的审美趣味、美学理想和玄风荡拂的六朝思想文化以及刘勰原道宗经的传统儒家文化精神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道家伦理思想是不是一种非道德主义或道德虚无主义,涉及到对道家伦理思想基本特征和精神实质的认识与把握。从比较伦理学的角度分析道家伦理思想的价值视角、价值目标及价值取向,就会发现,这家的伦理思想是一种从精神实质上反对道德形式主义、道德功利主义的实质主义或特殊的自然主义伦理思想,是一种强调为而不恃、功成弗居的真正的道义论伦理思想。道家伦理思想有许多合理因素值得我们批判地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