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从政党治理现代化的角度探究执政党建设与巩固执政地位问题,有助于促进执政党的现代化变革,使之更好地发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统领作用。但当前的政党治理研究整体上处于碎片化状态。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创造性地确立政党功能、政党组织、政党体制和政党过程"四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并以利益功能作为分析的逻辑起点。比较案例研究表明,不管处于何种政党体制,利益代表与整合问题都是执政党的建设并维护执政地位、取得良好执政绩效的关键前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应该完整地把握政党治理的整体框架并厘清其逻辑起点,借此不断地增强治国理政的能力,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东岳论丛》2016,(9):72-76
政党法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关键之举和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政党法治建设的历史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政党法治建设阶段;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法治建设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政党法治建设历史进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包括:在思想认识上明确政党法治建设的战略地位是前提条件,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有效的政党法规制度体系是核心要求,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关键环节,真正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作用是根本保障,在全社会范围内努力培育与建设法治文化是重要条件支撑。在全面依法治国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法治型"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加强政党法治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研究中国共产党政党法治建设历史发展问题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3.
周文  李超 《学术研究》2022,(2):75-83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将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与全人类社会发展前景相交织,在国内书写出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的恢弘史诗,对外工作也因党而兴、因党而强。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积极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正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努力实现国际间包容性发展,倡导顺应共同治理进步潮流。中国共产党不仅致力于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担负起改革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重任,与各国政党一道携手共进、砥砺前行。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外部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坚持健全党对外事工作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加强对外工作顶层设计,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一带一路"倡议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三个维度层层递进,为完善全球治理和推进新型全球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更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亮丽底色为人类文明形态的进步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4.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成就的重要历史经验,贯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征程,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致力于全人类解放的宽广胸怀、雄心壮志、坚定信念和战略思维方式,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使命自觉和责任担当。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包含了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的历史逻辑,包含了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和发展的理论逻辑,涵盖了党对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担当和作为的价值逻辑。坚持胸怀天下体现了党的全球视野,具有深厚的世界意义,有助于推动回答世界之问“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有助于推动回答时代之问“人类向何处去”,有助于推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同时,坚持胸怀天下在新时代要求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坚决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关切人类前途命运,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和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英国率先完成的工业化所带来之坚船利炮,把全球各国纳入同一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体系。在强大的体系化力量、机制作用下,各国均出现了现代政党;但因各国处在不同的世界体系之“位”与工业化之“时”,其政党形态和制度大相径庭,较有代表性的是英美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党、苏俄布尔什维克党和中国共产党。它们在意识形态、组织化水平、政党制度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可由现代世界政治体系动态演进的统一逻辑予以解释。中国共产党生成于这一体系之中,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均处在世界政党演进之中点上,因而足以成为政党学研究之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性质的使命型政党。在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和推进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理论指引与理论创新”“制度建构与制度完善”“道路探索与战略规划”“党建引领与党建支撑”的功能。中国式现代化呈现出鲜明的政党主导、政党推动、政党形塑的特征。我们党在引领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注重将党的建设与党的事业、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即按照党承担的使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强化党的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党引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超越了西方政党理论关于“政党工具性”的理论假设和思维定势,也超越了西方政党理论的解释框架。对使命型政党的理解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加以阐释,需要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加以把握。  相似文献   

7.
全球治理中的责任政党——兼论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治理过程中,一个责任政党的政治合法性不仅仅来自国内公民社会的利益诉求,也来自全球治理的共同主张,而后者对一个国家的政治压力必然对民族国家执政党的政治行动产生影响,在由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既需要国外政党的合作,更需要全球公民社会的支持,具体而言,这种合作与支持是通过超越民族国家的政党与社会的功能整合、通过地区认同、全球认同与全球治理共同完成的,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必须具有全球视野与国际影响力以及在执政背后的深刻的国际责任。  相似文献   

8.
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全球经济迅速发展,世界进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各国政党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迎接机遇、应对挑战,各政党都不断寻求政党组织的革新.为了适应全球化和信息化带来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也在积极探索组织发展的新路径,在党的组织建设上采取了许多新举措.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映照着中国特色道路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的道路自信,丰富着人类文明理论宝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懈奋斗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动态优化过程,是认识逻辑、实践逻辑和辩证逻辑相统一的完整体系。马克思国家治理文明观是历史唯物史观下的对国家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切观念和原则的凝练表达。马克思国家治理文明观的话语叙事主体是国家治理现代文明,以马克思国家治理文明观的话语叙事视角来讨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逻辑架构和世界意义,不仅为全世界各国政党探寻富有自身特色和遵循历史传统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智慧,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富有马克思国家治理文明观的话语叙事语境的中国方案,彰显深厚的中国文明自信和中国文明创造担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更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创造出来的植根于中国大地的新型政党制度。理解新型政党制度的中国探索与历史贡献,需要构建内在特质、内涵要义、发展逻辑与结构维度等维度构成的分析范式,在构建“变革-稳进-超越”的政治解释路径的基础上,聚焦于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发展与定型的政治诠释,揭示其历史变迁的基础要素与鲜明特点。在此基础上,围绕“新型”的出场逻辑,进一步阐明新型政党制度之“新”在于其是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最新成就,为世界政党制度提供了独特贡献,是政治制度在总体性创新方面的典型成果,对于认识制度变迁这一理论与实践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解逻辑,进而在政治概念的政治学分析层面也具有独创性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依规治党作为管党治党的基本方式,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独特的治党之道,有其深刻的逻辑密码:从理论逻辑来看,依规治党是马克思主义从严治党思想与理念在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经验的理论提升,是建设法治化政党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从历史逻辑来看,依规治党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健康发展的经验积淀,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在坚持自我革命中正确领导国家和社会建设的重要法宝。从实践逻辑来看,依规治党是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实践路径,是党不断推进社会革命的实践要求,是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保障。  相似文献   

12.
坚定历史自信是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动力源泉。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从历史逻辑看,历史自信是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的内在要求,历史自信根植于五千多年中华优秀文明的深厚沃土,镜鉴于苏共历史虚无主义的深刻教训,内蕴于党百年奋斗中“四次伟大飞跃”的历史成就。从理论逻辑看,历史自信发轫于唯物史观的理论遵循。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和“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真理自信与价值自信,夯实了党坚定历史自信的理论根基和思想前提;历史自信赓续于中共党史观的百年演进,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历史自信贯穿于百年奋斗实践,并且注重涵养自信的党史观,培塑出自信的政党品质和精神境界;历史自信提升于“两个结合”的理论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两个结合”的实践过程,更加巩固了党的历史自信。从现实逻辑看,历史自信的生成蕴含着现实基础与现实需要的辩证逻辑,“两大奇迹”时代成就的国内国际价值意义为历史自信提供了现实依据和理解维度,历史自信既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任务的迫切需要,又是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纯洁性的历史逻辑为主题,探讨与其思想纯洁性相关的问题。以"探本求源"的方法,对中国共产党保持思想纯洁性的内涵及其界定做了简要的概述,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保持无产阶级政党思想纯洁性的理论建设、中国共产党对其理论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说明,并从历史的角度深入探析,进一步结合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思想纯洁性的现代性境遇进行了讨论。让广大党政干部实践群众路线,并全面开展反腐治理,保持和维护党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时代,政党形象的构成要素与生成机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人工智能有利于中国共产党提升朝气蓬勃的形象、权威高效的形象、民主亲民的形象。但人工智能也会推动“透明政治”的到来,加剧“群体极化”现象,产生“算法偏见”问题,给政党形象构建带来风险。应将人工智能纳入政党形象建构的逻辑之中。在主体维度:运用人工智能推进政党自身建设;在客体维度,借助人工智能增强政党对接公众能力;在媒介维度,优化人工智能提升政党媒介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中认识规律,在遵循规律中求得发展,在科学发展中赢得地位,是学习型政党的本质属性和价值指向;以学习焕发党员活力、聚集组织力量、凝练价值目标、创新发展机制,是学习型政党的基本功能和目的要求。学习型政党建设,实质上是以持续的政党学习为基础,以不断发展政党能力为核心,以有效实现政党目标为旨归的政党能力再造和政党文明重塑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始终贯穿着靠学习立党、靠学习强党、靠学习取得政权、靠学习治国理政这样一条基线,中国共产党的兴党史和执政史,就是一部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秘密在于学习,而学习的真谛在于有"型";"型"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学习以新的模式和要求,同时使中国共产党的学习获得了新的价值意义。全面总结中国共产党开展政党学习的历史经验,深入探讨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本规律和实现机制,是增强中国共产党建设学习型政党科学化水平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百年来党带领人民成功推进民族复兴伟业历史经验的演绎构成了其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者及其政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使命驱动构成了其理论逻辑;而使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先进本色并实现长远发展的行动牵引又构成了其实践逻辑。新时代,科学把握党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在党的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自身的文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发展面临着政党意识形态的中间化、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官僚主义文化的遗留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应创新意识形态,保持政党文化的先进性;建设核心价值体系,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培育民主法治精神,克服官僚主义文化;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端正学风改进文风。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十个坚持"的首要经验,彰显了"坚持党的领导"的时代价值.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色,具有独特的政治逻辑.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诠释了坚持党的领导的理论依据,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印证了坚持党的领导的历史必然性,政党中心主义分析视角提供了...  相似文献   

19.
赵森 《南方论刊》2023,(6):23-25
政党要实现稳定执政和长期执政,必须要在理论和行动层面不断巩固自身的政治合法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三个务必”这一新的思想要求和政治动员。“三个务必”这一命题内涵丰富、意蕴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刻的历史自觉、历史自信与历史主动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始终坚持“三个务必”,才能够积极地应对历史变局,迎接时代挑战,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20.
政党本领是中国共产党得以成为百年大党的主体要件,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必然要求,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转变的成功要素。党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自觉的经验总结和概念话语的提炼概括,不仅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本领概念和丰富的政治意蕴,而且在形成本领意识和本领表达的过程中进行了本领总结与本领扬弃,从而建构起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政党本领表达话语体系。政党本领的演进,在主体方面体现了自我革命的内在逻辑,在环境方面体现了图景变迁的历史逻辑,在表达方面体现了话语革新的呈现逻辑。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在政党本领概念生成史中强化本领意识,在政党本领内涵演化史中建构本领话语,在政党本领本体发展史中健全本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