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友彤常说自己代表着一个“混合体”。她出生在移民美国的中国家庭,是位美籍华裔;而她的职业背景也丰富多样,艺术家、导师、设计师、吹玻璃技师,每一个角色的意义都不同。  相似文献   

2.
艺术创作需要模特儿(原型)。创作毛泽东的艺术形象,需要毛泽东做模特儿。而毛泽东崇尚自由。酷爱本色,从不愿受人摆布,矫做姿态。但是当毛泽东觉得艺术家们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时,他也乐意配合,顺从他们创作的需要,当起非常称职的艺术模特儿。  相似文献   

3.
之恒 《当代老年》2011,(11):22-23
农家女“剪”成民间艺术家 1946年8月,朱曼华生于烟台市郊的一个农家,母亲和外婆都是三里五村有名的“名剪”。朱曼华6岁师从外婆学习剪纸,在烟台享有盛名。2001年,朱曼华工作室被请进了烟台山公园,她的艺术创作达到了最高峰。  相似文献   

4.
陈倩 《女性大世界》2005,(12):59-59
初次见面.史金凇就展现给我一种艺术家的特质——思维开阔.天马行空。他说自己是个爱做梦的人,喜欢在四处游走中品味生活的质感。看着作品册中邢一个个造型各异的空间作品.我问他哪个是最满意的.他说还没有.也许是下一个.也许是第N个。他喜欢万事随缘.正如他对慈善的悫度.在生活点滴中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不刻意.不张扬。每天开开心心地生活.就是他最大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红玲  郑纲 《女性大世界》2005,(11):90-91
就像是瑞典的水上都市斯德歌尔摩,Ernst Billgren的作品充斥着轻灵飘忽的感官刺激。人们无法确切地形容他的每一件作品,却又能轻易地被他传达的信息震撼。他无意讨好每一个人,却让人们从他那里发现了自己。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日本艺术大师草间弥生为例,从艺术创作的视角.抛开艺术家自身的条件,阐述他们是如何为自己“设计”的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7.
晓竹  建如 《当代老年》2008,(4):32-33
他69岁,患有严重眼疾。退休前,拄着拐杖上下班。但是,在退休后的7年里,老人从一无所知学起,竟然将篆刻学得炉火纯青。2007年9月,他开了自己的个人篆刻作品展。他叫方远,一位退休老干部,他的作品展展出了400多枚印章,专家称他的作品“已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真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一个‘夕阳’老人之手!”  相似文献   

8.
“2012年我们做得并不好。”砍掉外贸和线下批发业务,2012年成了方建华和茵曼专注电子商务的第一年,这一年,在方建华的眼中只是勉强及格。实际情况是,茵曼并非是个差生,相反,在女装在线交易这门课上,它在2012年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2013年,菌曼的成绩更显跟了,仅第一季度就完成了1亿的成交额。  相似文献   

9.
顾一雄 《老年世界》2010,(7):30-30,33
左图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眼睛正看着右前方。右图是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眼睛正看着左前方,他们都是世界著名的艺术家。亲爱的读者,你能否在一分钟内,使二位艺术家的眼睛注视同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环境的作用下可能使艺术家创作出不朽的惊人之作或者是平庸之作,阐明创造或选择好的环境对于一个艺术家的创作的重要性.总结出大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是外在条件,小的创作环境是内在的根本的条件,两者都是艺术家创作时的外围制约因素,或是顺应,或是选择,都与能否创作出优秀的绘画作品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所以,艺术家为了能更好的创作,创作出更好更优秀的艺术作品,要有选择有放弃,有舍有得,创造一个干净、有序、充满浓浓的文化艺术氛围的创作环境.  相似文献   

11.
chenxh 《女性天地》2013,(10):62-63
独自旅游,特别是独自在国外旅游是件很酷但很疯狂的事情。一来从小到大没怎么独自出过远门,二来总觉得独自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行走时,身旁没有一个可以分享的人实在有点寂寞。但毕竟出国机会难得,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一大早坐上从卡迪夫到伦敦的长途汽车,再登上从伦敦到维也纳的飞机,心里默念:维也纳,我来了!  相似文献   

12.
支菲娜 《金色年华》2013,(10):44-47
在宫崎骏的作品里,反复出现绳文人的“照叶树林文化”。1988年他在《龙猫》里,幻想由巨大照叶树所形成的树蟓.画面中透露着“森林崇拜”。龙猫的便当,就是常绿阔叶乔木橡树的果实。在嚷嚷716年后,宫崎骏这回真的要退休了。早在1997年完成《幽灵公主》后,宫崎骏就荫发退意。2013年9月6日,歇下来的宫崎骏神态轻松:”说了好几回了.但这回是动真格的。我累了。总之.我终于自由了,既有千点啥的自由.也有不干的自由。”  相似文献   

13.
劲草 《老人世界》2010,(1):18-20
2009年7月,《新闻联播》金牌主持人邢质斌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作为专家型播音员,她在新闻联播的位置上坚守了30余年,见证了央视从起步到强大的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14.
燕燕 《女性大世界》2005,(12):88-90
喻红让我们目击成长的感动 Q:你日常的生活是怎么安排的?A:上班、画画、照顾孩子、照顾家、很普通.但是很自由、只要有空余的时间就画画。  相似文献   

15.
通常看来,艺术一直是用以建立幻象及触发激情的行为,科学则是一门精确的科学,提供使人信服的结果。尽管这两者看上去如此大相径庭,但它们之间却以一个共同的基点确定地关联在一起。艺术和物理学就像波与粒子一样,是牢牢结合在起的二元体系。  相似文献   

16.
周舟 《老人天地》2008,(3):53-54
朱琳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表演艺术家,她表演的《蔡文姬》家喻户晓,她在话剧舞台上活跃了近70年,素有"话剧皇后"的美誉。而84岁的老艺术家耳聪目明、精神矍砾,谈到她的养生之道,老人爽朗地笑了:写凤字、看足球!  相似文献   

17.
阿元 《女性天地》2012,(2):18-20
野人般的生存环境,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你见过吗?慕名前往寻访,绝壁山洞令笔者两股颤颤在重庆市众多优秀的民间艺术家中,有位年近七旬的野人,他长期隐居在巴南区鹿角镇樵坪山上的一个绝壁岩洞。转眼17年过去了,他与山野清风、飞禽走兽为伍的生活逐渐被外人关注。  相似文献   

18.
安玉英  孟红 《老年世界》2008,(13):14-15
提起老舍,人们就会想起他的经典作品,殊不知,老舍是在周恩来的关心和影响下,从一名进步的爱国作家成长为革命的人民艺术家的。他与周恩来之间结下的深情厚谊,在文艺界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艺术家张大力发现一些重要的历史照片,由于种种原因,被人为地修改过了。原来照片上有的人,突然会变成没有了。他这几年来埋首搜集这些照片,现一共130多组历史照片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为人们提供了一次窥见部分历史原形的机会。本刊特约记者翁小筑采访了张大力先生。承他谈到有关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延安接过冼星海送的笔王莘,原名王莘耕,1918年出生在江苏无锡县荡口镇的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受民间音乐的熏陶,酷爱音乐,父母想把他培养成作曲家,但家里穷得连中学都供他不起。1938年,王莘终于实现了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学习音乐的愿望,跟冼星海、吕骥、向隅等老师学习作曲。当冼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