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训诂学是以古汉语词义训释实践及其理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在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中有着许多学科无法替代的功用: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的词义系统和词义演变;有助于深化现代汉语词汇语源的研究;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词语的语素义;有助于分析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  相似文献   

2.
对近代汉语的词汇作断代研究应注意语词的推源工作:一是要注意词语的“始现”时间,有些所谓近代汉语的词语实际上“古”已有之。二是要注意从声音入手进行分析,有些词尽管形式(语音的、文字的)不同,但来源却是一个。三是要注意词义的引申关系。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日语言中诞生了大量表达西方近代新概念和新事物的词汇,其中术语词汇的出现是该时期的重要特点。文章利用中日词典、英华华英辞典、英和和英词典及报刊数据库分别对汉日语中的“学会”进行了词源考证、词义考察。考察结果显示,“学会”先在汉语中产生,但它的“学术团体”之现代意义最早出现在日本明治初期的文献中,且日本率先在19世纪末完成了英和对译。“学术团体”之意在19世纪末自日本传播至中国,但并未得到普及。从民国时期开始,随着现代专业性学会组织的相继成立,现代意义的“学会”得到了长足发展,并最终成为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内容简介:训诂学是我国研究古书词义的传统学科,其核心内容就是"训诂"。本书紧紧围绕训诂这一核心,专门讨论古书词语(包括现代汉语古词语)的训释问题。全书共八章,分上下两编,上编以汉语史分期为纲,包括"上古、中古汉语词语训诂"、"近代汉语词语训诂"、"现代汉语词语训诂"及"训诂研究相关问题"四章;下编以训诂学功用为纲,包括"训诂与语文教学"、"训诂与古籍整理"、"训诂与辞书  相似文献   

5.
明末拟话本小说《三刻拍案惊奇》的发现 ,为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相当宝贵的资料 ,《近代汉语词典》也对其词语进行了释义 ,但仍存在某些缺失。本文运用归纳、比较、推勘等方法探讨词义及其用法 ,分析其意义产生之缘由 ,参证《近代汉语词典》 ,试图对其释义作一点补证工作。  相似文献   

6.
训诂学与现代汉语词汇学在词汇词义研究方面有本质不同,但二者有一定的内同性和互补性.训诂学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可以应用于现代汉语词义研究:有助于理解现代汉语合成词的语素义;有助于了解现代汉语词汇的词源意义,从而有助于辨析词义尤其是同义词、类义词的含义;有助于研究现代汉语词汇的词义演变和词义系统;有助于正确理解现代汉语合成词的构成及其意义;有助于正确理解现代汉语成语等固定结构.  相似文献   

7.
许少峰先生编著的《近代汉语大词典》在词条收录、词义解释等方面都超过了以往的近代汉语类工具书,是一部具有鲜明特色、有较高水准的词典。文章对《近代汉语大词典》中数条词语的释义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8.
对在《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中所收集到的369条台湾汉语词语特有义项进行考察,具体从词汇意义和色彩意义的两个角度探讨其和同形的大陆普通话词语在词义上的差异,并对形成两岸词语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词语”在词汇史研究中是一个重要概念。新词语实际指新义位。为新概念造词是新词,旧词产生新义位也是新词。旧义位的新用法有的能产生新词,有的不能。新词语是一个时期所特有的,是一个共时概念。一个时期的新词语系统是标志性子词语场,是与上一时期区别的标志,是划分词汇史的标准。而“基本词汇”由于它的稳固性、普遍性、能产性,它是词语最底层不易变化的成分,因而不宜于作划分词汇史时代的标准。现代汉语中反映新文化、新科学技术、新社会、新经济、新生活的词语系统产生于明末清初,所以现代汉语词汇史的起点在明末清初。  相似文献   

10.
比较互证是考释词义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具体操作方法亦有多种,方言与文献互证即是其中之一端.在方言与文献互证方面,近代汉语文献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近代汉语文献与现代方言互证可发挥如下作用:由近代汉语文献证方言,可据以弄清方言词语的真实面目,知其究竟该如何标写,了解其使用历史;由方言证近代汉语文献,可以帮助我们准确了解近代汉语文献词语的词义,获知这些词语是当时实际语言的反映,同时还可为我们判定近代汉语某些文献的方言归属提供重要参考.在这方面,湖北黄梅方言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11.
"二程语录"在近代汉语词汇史研究上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新词、新义、词义扩大和双音复合虚词的大量产生四个方面论述了"二程语录"中的俗语词在近代汉语汇史研究上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近代以来多本英汉、汉英字典、辞典,《妇女杂志》、《人民日报》等报纸杂志,以及一些有代表性的译作、论著的梳理,试图厘清女权主义术语在近代中国的翻译与流转进程.以“女性”和“女性主义”等词汇为例,揭示现代汉语中类似词汇,很多是在19世纪以后,在汉语、现代日语以及欧洲语言之间的互动中建构起来.对这一建构过程展开历史的分析,希望对当下的中国女权主义和女权主义者摆脱“矛盾立场”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词话》的数词有8类,囊括了近代汉语数词的所有类别.它的组合能力和语法作用,凸显了它的近代汉语特色,表现出了它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对现代汉语的传承,对汉语语法史研究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和现代日语均使用"气味"一词,然而二者在词义、用法甚至感情色彩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尤其在词义方面,现代汉语的"气味"和现代日语的"気味"已无相同之处。根据词汇史研究方法考察古日语文献,则发现内中含有大量与古汉语"气味"词义相同的"気味"使用例句。随着语言本身的演变和发展,汉语的"气味"和日语的"気味"都衍生出新的含义,从而造成今日二者之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探索魏晋南北朝常见俗词语的特殊词义,这些词义为一般辞书所未收。故拙稿中的某些条目或许对辞书的编纂、汉语词汇史的研究,稍有裨益。文中释义不当之处,还望专家、同行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汉语词汇中存在大量词义不确定的模糊词语。模糊词语种类繁多,表现力强,运用在公文中能提高公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简洁性,增强表达的灵活性,使语言委婉含蓄。  相似文献   

17.
汉语和英语都有着大量的动物词汇和习语,但汉语民族和英语民族对同一动物词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词义联想.这种现象可以从"文化继承型"词语形象感、词语产生的典故、生产方式与生活习惯及体育娱乐活动四方面探寻成因.  相似文献   

18.
人体部位词语属于基本词汇,大多数为常用词,有些在历史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对这部分词语历史演变的描写和相关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汉语词汇史和历史词汇学的建立。通过详细考察表示脖子的词语在汉语史上的发展演变,既可了解概念脖子如何改变名称,又可探讨人体部位词语演变过程中的词义转移、认知投射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汉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近代汉语有个历史期限问题(起讫期),我国语言学界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三种意见: ① 13世纪至19世纪(王力《汉语史稿》,1957)。  相似文献   

20.
“十年词汇”共时嬗变主要表现为“文革”期间不少“专用词语”使用频率、词义适用范围等处于动态变化中.这种开放的嬗变就整体而言对20世纪现代汉语词义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不少词语或始用于“文革”前、见用于“文革”中,或始用于“文革”中、仍见用于“文革”后,或贯用于“文革”前、中、后,而词义演变形态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