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中有决定意义的东西。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并且“用唯物辩证法从根本上来改造全部政治经济学,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历史、自然科学、哲学以及工人阶级的政策和策略——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为注意的事情,这就是他们做了最重要最新颖的贡献的地方,这就是他们在革命思想史上英明地迈进的一步”。马克思逝世一百年来,围绕着唯物辩证法的理论原则及其实际运用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在斗争中,既有运用  相似文献   

2.
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新的世界观第一,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批判地吸取了他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并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的缺点,创立了唯物辩证法.此后,又把辩证法运用于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并在这个应用的过程中具体地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和各对范畴.第二,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了人的本质,把实践引入了认识论,它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和消极直观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唯物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长期以来争论较大。自从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人类历史的积极成果,特别是在批判的吸取了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创立了唯物辩证法,肯定了否定  相似文献   

4.
列宁说:“用唯物辩证法从根本上来改造全部政治经济学,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历史、自然科学、哲学以及工人阶级的政策和策略——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为注意的事情,这就是他们做了最重要最新颖的贡献的地方,这就是他们在革命思想史上英明地迈进的一步。”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英明地迈进的”光辉里程碑。它是马克思毕生中最重要的科学巨著,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的矛盾观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乃至唯物辩证法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恩格斯的矛盾观深刻阐述了矛盾的理论定位、重要作用、形式表现、基本属性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内容丰富严整、逻辑清晰缜密的科学理论体系.立足崭新时代境域,重温闪耀着这位伟大革命导师辩证智慧的矛盾论述,内在把握和深入...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生前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密切关注着自然科学的进展,对科学技术领域里的每一个新发现,都由衷的感到喜悦。他用唯物辩证法考察、分析和研究自然科学的各种问题,有着许多独到的发现。列宁说:“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历史、自然科学、哲学以及工人阶级的政策和策略——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为注意的事情。”马克思关于自然科学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辩证法学说在马克思主义以前早就产生了。但只有到马克思和恩格斯,才创立了唯物辩证法。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把辩证法的规律归结为三个,即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立统一规律,在他们的著作中,已经有了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或实质的思想因素。例如,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批判普鲁东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时指出:“两个相互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范  相似文献   

8.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真髓和活的灵魂。马克思正是“运用唯物辩证法从根本上来改造全部政治经济学,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历史、自然科学、哲学以及工人阶级的政策和策略”,写出了《资本论》等许多闪耀着辩证法思想光辉的著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列宁在新的历史条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原理,从历史、本体、价值、批判和发展五个维度全面剖析了市场经济的产生、发展、运行、消亡的基本逻辑。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市场经济的发生轨迹、本质规定、价值预设、异化弊端与未来发展的全新样态,形成了市场经济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多维度对市场经济的分析考察,对于厘清市场经济的起源、本质、运行规律,深入理解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促进新常态下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列宁说:“用唯物辩证法从根本上来改造全部政治经济学,把唯物辩证法应用于历史、自然科学、哲学以及工人阶级的政策和策略——这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为注意的事情,这就是他们做了最重要最新颖的贡献的地方,这就是他们在革命思想史上英明地迈进的一步。”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英明地迈进的”光辉里程碑。它是马克思毕生中最重要的科学巨著,它集中了马克思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最卓越的成就。它不只是一部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哲学著作和科学社会主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落后国家如何跨越“卡夫丁峡谷”.首先,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俄国和东方落后国家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设想.然后,由列宁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付诸实施.其次,“斯大林模式”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一系列路线、政策,造成了苏联解体的惨痛教训.最后,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人们只注意从政治经济学、哲学等的角度研究《资本论》,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如果我们同时注意从逻辑角度研究它,会更有助于深刻理解和运用《资本论》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以政治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在这里,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唯物辩证法和逻辑有机结合在一起。从逻辑角度看,马克思成功地运用了一系列逻辑思维方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发展规律,其中最典型的是科学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1770——1831年)的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列宁哲学思想有很多地方也得益于黑格尔。他毕生都十分重视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对黑格尔哲学进行研究、解释和宣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一步发展了唯物辩证法。  相似文献   

14.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恩集西欧二千多年来辩证法历史发展的精华特别是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加以扬弃而创立的。恩格期在《反杜林论》中说:“马克思和我,可以说是从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拯救了自觉的辩证法并且把它转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唯一的人。”(《马恩选集》第3卷,第51页)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和《费尔巴哈论》等著作处处闪耀着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灿烂光辉。第一次制订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定义和基本特征,提出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黑格尔在马克思以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在他那里,辩证法的规律是作为思维规律硬加在自然界和历史上面的。因此辩证法所研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论述了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为奠定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哲学基础所做的巨大贡献.文章从世界观、历史观、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引证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有关论述,就国内外理论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实践唯物主义等问题上的不同看法进行了分析,批评了其中的某些形而上学倾向,特别是对恩格斯哲学思想的误解甚至歪曲,强调要从无产阶级共产主义的立场、革命实践的观点和唯物辩证的方法之有机统一出发,完整地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两部分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科学理论体系 ,但没有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由于社会主义革命主要是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获得成功的 ,因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的实质是解决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始于列宁 ,毛泽东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 ,邓小平初步提出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7.
我国哲学界在深入探讨实践唯物主义的过程中,有过分地强调实践辩证法和唯物辩证法的差异,以至把二者截然对立起来或用前者取代后者的情况,更有甚者还模仿西方学者制造出马克思和恩格斯乃至列宁等在辩证法问题上的分歧和对立。文章提出,实践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在基本理论方面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并立足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为出发点,从哲学基本问题,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历史观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证。  相似文献   

18.
从各国国情出发,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越来越被重视的新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课题。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了英、法两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处的时代,社会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的学生和亲密战友,肖莱马(Carl Schorlemmer,1834—1892),对马克思主义自然哲学,有着不容忽视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自由观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自由的根源、自由的本质、自由的基本内容、自由的价值功能和自由的实现途径的基本观点的理论体系。考察、探究并阐述马克思自由观的基本特质,对于凸显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性、时代性、历史进步性及理论与现实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