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广大老年人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体现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2011年河北省迁安市将资助五保对象、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中的老年人及其他特困高龄老年人参加“助老健康御险”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为落实好此项工程,  相似文献   

2.
老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村老年人协会是老龄工作的基石,是党和政府联系老年人的桥梁和纽带,被老年人誉为自己的“第二家庭”。在现实中,老年人协会在农村的发展现状如何呢?陕西省西安市老龄工作调研组2009年重点对全市10个区县的农村老年人协会进行了全面调查,基本掌握了农村“老协”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今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子军 《老年世界》2008,(20):46-46
看了《老年世界》关于开鲁县委老干部局设立“亲情语聊室”的报道,深为感动。开鲁县的“亲情语聊室”办得好,我不由得为此叫好。“亲情语聊室”是老干部工作部门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的具体体现,为全区老干部部门如何搞好微观服务开了头,引了路,树立了样板。  相似文献   

4.
岁月抹不去历史的记忆。十年前的1999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老年人年”。国际老年人年把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作为主题,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高度重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平等和幸福的共同愿望。中国积极、务实地履行联合国关于老龄问题和庆祝国际老年人年的决议,按照联合国的要求,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提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龄问题报告》。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2002,(4)
据《中国老年报》报道:天津市万福敬老院办起“老年人小饭桌”,社区老年人可以在敬老院只吃饭不住宿,这使老年人既能得到社会服务,又能享受家庭亲情,满足儿女养老的愿望。老年人也可每天在敬老院参加各种文体活动,中午、晚上在敬老院用餐。点评:养老不必拘泥于形式,天津的这个“小饭桌”就挺好,把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功能结合起来,满足了老年人的心愿。天津敬老院办“小饭桌”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文化养老”是一种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它是在满足老年人保障性养老的基础上,强调追求精神生活的满意度,使老年人建立一种积极的养老理念,乐观面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提高晚年的生活质量。山东省老龄机构积极创造条件.为老年人进行情感交流、养生健体、学习娱乐、文化休闲活动搭建平台,使”文化养老”不再是富裕老人享有的特权.而成为老年人的一种共享福利。  相似文献   

7.
美国养老产业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老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很流行的一种产业,它不是按常规的一、二、三产业的划分方法来划分的,而是以其主要的消费群体——老年人而形成的一个特殊产业,主要体现在老年人需要解决的生活照料、身体保健、精神慰藉等方面”。 中国于1999年进入了老龄社会,成了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如何“变老为宝”,发展养老产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响应全国老龄委开展“敬老月”活动的号召,黑龙江省老龄办积极行动,深人贯彻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关于老龄工作的方针政策,广泛组织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家庭积极为老年人办实事、献爱心,让老年人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享受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9.
西湖区始终将关爱老年人的冷暖当作孜孜不倦的追求,以社区为主阵地,大胆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从琐碎繁杂的衣食住行,到更高层次的健康娱乐生活.处处给予老年人无微不至的关怀。“空巢老人”和“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才能让所有老年人得到更多照料,让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不再孤独?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给出了答案。西湖区始终将关爱老年人的冷暖当作孜孜不倦的追求,以社区为主阵地,大胆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从琐碎繁杂的衣食住行,到更高层次的健康娱乐生活,处处给予老年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走出了一条独具西湖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品牌之路。  相似文献   

10.
4年前,北京市开展了“生育关怀亲情牵手”活动,在某部队服役的袁涛积极响应号召,和单位一名女同事与房山区南关村林树泉、罗桂芳两位空巢老人结成了帮扶对子,自此,他们当起了老人的“兵儿子”“兵闺女”。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们都定期为两位老人送去温暖和关怀,陪他们散步、聊天,帮他们换灯泡、换煤气、打扫卫生、洗衣做饭……一年后,袁涛的搭档读研究生去外地上学,照顾老人的任务就落在他一人头上。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导刊》2010,(20):41-41
北京市东城区积极落实北京市“九养”政策,将精神关怀作为重点工作之一,紧紧围绕老年人、残疾人的精神服务需求,组织动员社会力量,按照政府购买服务和志愿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和日常关怀相结合的原则,实施“1113”精神关怀工程,即搭建1个精神关怀服务平台;引入1批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机构;街道层面建立1个心理健康咨询站;培育由社区心理健康辅导员、社区志愿者、养老(助残)员组成的3支专、群结合的服务队伍,建立了覆盖全区的养老(助残)精神关怀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精神慰藉和心理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2.
尊重老人是社会公德,孝敬父母是儿女的天职。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尊重老年人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不孝敬父母的人和事也屡见不鲜。为针砭时弊,呼唤正义,开展“孝文化与代际和谐”研讨,重提弘扬中华民族素以形成尊老、敬老、助老的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不久前进行的涉及全国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两万多名老年人的“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项目(以下简称“城乡调查”)分析中,进一步加深这一方面的理解:中华的孝文化博大精深,维系养老纽带的代际和谐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胡宇斌 《当代老年》2008,(12):58-58
罗田县委老干部局紧密结合老干部工作实际,围绕“五个如何”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一是如何在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老干部工作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二是如何抓住“稳定、管理、服务”这根主线,解决“双高期”老干部工作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三是如何统筹社会力量,充分整合资源,克服封闭观念,增强开放合作意识,为老干部提供亲情化、人性化、精细化、全方位的管理服务;四是如何按照中组发[2008]10号文件精神,履行好对本地区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督促检查的职能;  相似文献   

14.
杜玉荣 《职业时空》2008,4(7):85-85
一、图书馆职业关怀的意义职业关怀是指在本职岗位上,体现以人为本的职业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其核心内容是重视通过职业来体现对人的关爱和理解,营造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激励人的主观能动行为和创造性。图书馆职业关怀是指,在图书馆管理中强调由“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弘扬职业精神,倾注职业情愫,为读者创造一个优雅生存、  相似文献   

15.
君隆 《当代老年》2008,(12):56-56
在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中,老河口市委老干部局采取四种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老干部的满意度。一是“见面”交流,二是“上户”调查,三是“对点”答疑,四“亲情”服务。  相似文献   

16.
从2011年11月25日起至12月31日,烟台市福山区清洋街道卫生院为辖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进行健康查体,并为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活动中,他们开展“三项服务”,即甘当老人们的“护理员、保健员、宣传员”,为老年人提供贴心服务。  相似文献   

17.
陈会刚 《老人世界》2008,(10):56-56
保定市网通公司为60岁以上老年人的固定电话、小灵通和手机建立专有的“114亲情号簿”服务,可将子女及亲朋好友的姓名及电话交114代为存储,使用“114”一拨即通。  相似文献   

18.
目前,众多学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现状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积极提升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当前新时代的背景,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人文关怀的提升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基础。基于此,对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开展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实现路径、存在的不足,以及如何开展人文关怀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孙炜冉 《现代交际》2011,(9):219-220
2010年秋入学,高校迎来了以“90后”为主的大学生队伍,就如何针对这些所谓的“90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本文试从“90后”大学生新的心理特点入手,找出对其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具体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一项针对3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的抽样调查显示:“84%的老年人不会使用手机接发短信息,55%不会使用电脑上网,72%不会使用街头提款机。”由此可见,老年人需要“科技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