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江苏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第二展览大厅的橱窗里 ,陈列着叶挺将军在狱中撰写的诗歌、书信等手稿。其中有一封写给郭沫若的短信 ,信中有写给郭沫若的一副寿联 ,内容如下 :沫若兄 :在囚禁中与内子第二次聚会 ,彻夜长谈二十四小时 ,曾说及十五日将往祝郭沫若兄五十大庆 ,戏以香烟罐内圆纸片制一“文章” ,上写“寿强萧伯纳 ,骏逸人中龙”两句以祝 ,别后自思 ,不如改为下两句为佳 :寿比萧伯纳 ,功追高尔基。 卅一 ,十一 ,十四 ,在渝郊红炉厂囚室中。“皖南事变”以后 ,新四军军长叶挺被囚禁在“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写给郭沫若同志的 ,是年为中华…  相似文献   

2.
重阳话寿联     
《老友》2014,(10)
正重阳节,也称敬老节。为老人祝寿题赠寿联,以表示美好祝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史籍寿联中,不乏佳联妙对,重阳佳节品之,更是妙趣横生,回味无穷。相传,清代文人王文清曾为当地一位百岁老人题赠一副对联:"人生不满公今满,世上难逢我独逢。"此联上下句虽没有直接道明"百岁"二字,但联句中却巧妙地含有"百岁"之意。这是因为联语中蕴含了民间的"人生不满百"和"世上难逢百岁人"两句俗语。  相似文献   

3.
我于一九六二年遊焦山时,曾发现别峰庵内“板桥读书处”的壁上,悬有一幅郑板桥手书的墨宝,内容是板桥为焦山和尚碧崖的遗像所作的题赞。这首四言体的诗赞不仅在板桥自刻诗文集中没有见过,亦为中华书局新编《郑板桥集》的“补遗”一辑所未收,当时便全文抄录了下来。现闻这件墨迹早移藏于镇江市博物馆,遊人不易再看到了。  相似文献   

4.
婚联 一等奖:男女正青春,青春应立英雄志;夫妻同白首,白首长怀伴侣情。(通用)蔡宏道(四川)爱经岁久情方永;瓜到秋深味更甜。(大龄青年婚联)武淑贤(山西)  相似文献   

5.
郑板桥是清代杰出的画家、书法家和文学家,其艺术独标一格,清新自然,在文艺理论上也颇有建树,提出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了郑板桥的艺术观。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郑板桥的题画诗数量、质量两者俱佳,特点鲜明。共性为:切画、切时、切地、切人;泻照传神,兼备交融。个性为;突出自己强项(兰竹),不断深化;对题画诗作了多方面开拓、出新,内容、体载、字体、位置,各尽其妙,突破前人。既锋芒毕露,又谐趣满纸。  相似文献   

7.
《新少年》2014,(11):40-40
郑板桥,本名郑燮,宇克柔,号板桥。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画竹50余年,成就最为突出。竹子是历代文人雅士歌颂赞美的对象,它有独特的挺拔之美。国画竹子的画法很简单,由竹竿和竹叶组成,但要画得洒脱自如,着实要下一番苦功夫。  相似文献   

8.
郑板桥罢官     
郑板桥在潍县做县令期间,潍县经常遭灾。每有灾情,他都以实向上级呈报,力请赈济。在灾情最严重的时刻,他毅然决定开官仓借给百姓粮食。擅动官仓,事关重大,僚属们都劝他要慎重行事,等上级批准了再动用。他说,等上面批下来百姓也就饿死了,还要我这个县令干什么,有责任我来承担。于是开仓济民,借粮给百姓,救活了许多灾民。  相似文献   

9.
《老友》2003,(1)
"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他先后应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在任期,关心民瘼,因得罪豪绅而罢官。郑板桥罢官后回到扬州,卖画谋生时,自书了"板桥润格"张贴在门口,避免买画人讨价还价时作过多无益之谈。"板桥润格"  相似文献   

10.
一副眼镜     
王涛 《社区》2005,(24):51-51
我从邮局领回一个包裹。是我的一个搞地质的学生寄来的,里面放着一副由树根雕饰而成的眼镜。我心中一动,这么多年了,他还记着那件小事?20多年前,我在一所城市中学任教。他来自农村,在学校住读。高一他的成绩在班上拔尖,但高二下学期,我发现他的成绩有所下降,别的任课老师也这样反映。我找他谈过几次: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或是生活上有什么困难?他总是低着头,红着脸,嗫嚅着说不出什么话。后来我问了一位和他接近的同学,才知最近他总是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影响他做笔记。我请一位医生给他检查了一下视力,果然近视已到300度了。我考虑了几天。他家…  相似文献   

11.
一副眼镜     
记得那是我还没有上学的时候。夏日的一天中午,大人们都在午睡,只有我们孩子躲在屋檐后的大树下玩耍。这时传来响亮的喊声:“眼镜,谁丢了眼镜?”我们寻着声音望去,村中的土路上走来一个高大魁梧的男人。喊声就是他发出来的。他一手举着眼镜,边走边喊:“谁丢了眼镜?眼镜,有丢眼镜的吗?”显然他走了很远的路,身上有明显的汗迹,鞋子上落满了浮土,汗水正从他的脸上流淌下来。“你们这里有丢眼镜的吗?”他询问围观的孩子们。我们第一次看到这种东西,开始认识它叫眼镜。叔叔只好沿着村中的土路向前走去。他边走边喊:“谁丢了眼镜?眼镜,谁丢了眼镜?…  相似文献   

12.
一副春联     
陈开心 《老友》2008,(12):16-17
每每看到伍家客厅里摆设的豪华座钟、彩色电视高档花瓶及真皮沙发、玻璃茶几、家庭影院等,我就想起一副春联,一副由伍创作书写并贴在堂屋门楣上的春联。  相似文献   

13.
祝寿送寿联是我国千百年来盛行不衰的文化习俗。为人祝寿,特别是为有较高品位和学识修养的人祝寿,送上一副贺寿联,既表达撰联者的祝寿心愿,同时也对寿星的生平业绩、道德风范予以肯定和赞  相似文献   

14.
人们对郑板桥的看法历来众说纷纭,本文根据郑的书画文字、时人及后人的传记、评论资料,提出了一种新的见解:郑板桥首先是内行醇谨的传统知识分子人格;其次是儒雅浪漫的艺术家人格;再次是放达不羁的狂士人格。这三种人格综合构成了郑氏的性格风貌,但几重人格因素的作用并不相等,而是有主有次。狂士人格和艺术家人格,不如功利性传统知识分子人格有力,所以他既非彻底的狂士,也非潜心书画诗文与自然的遁世文人,而始终是一位忠君济世的良吏。  相似文献   

15.
16.
浅谈郑板桥的书画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板桥对人生采取积极的入世态度,对劳动人民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当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只能以“难得糊涂”的态度迎人处世。寄情于艺术活动之中,在书法、绘画上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画家独标品格的个性和慷慨激昂的情绪发泄,为近代花鸟画的勃兴开了先河。  相似文献   

17.
郑板桥的文艺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乾隆年间,活跃在扬州画坛上的一批革新派画家,被当时的保守派看不起,视为骚乱画坛的怪物,因此遂有“扬州八怪”之称。据李玉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中说,八怪指金农、黄慎、汪士慎、郑燮、李鱓、李方膺、高翔、罗聘八人。以后,凌霞在《扬州八怪歌》中去掉了汪士慎、高翔、罗聘,加上边寿民、高凤翰、杨法。汪鋆《扬州画苑录》中又  相似文献   

18.
名画欣赏 画家郑板桥,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他画的竹都突出地体现了欣欣向荣、兀傲清劲的精神。不仅求形似,而是用生动的笔墨,赋予新的意境,借竹的劲挺直上,高节虚心等特征,表现对现实和统治者的不满,抒发他对贫苦人民的同情。他在山东潍县做县官时,送给他的上司一幅竹子,并题诗一首:“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借以共勉。  相似文献   

19.
郑板桥从未专门谈论过他的美学思想,零散所见,确有些不成系统。不过,透过其时文、诗词、书画题跋,察其对自然、对社会、对艺术的态度和看法,又确实有着他的一以贯之的美学见解,这就是“各适其天,斯为大快。”郑板桥适逢清王朝政权日趋巩固,正在走向所谓“乾嘉盛世”的时期。这时,传统的宋明理学仍旧是封建统治者极力提倡并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种思想视封建阶级的“三纲五常”为天理,迫求人们“存天理,遏人欲,”反映在社会和艺术的理想上,就是要求人们把封建统治者的政治伦理纲常作为社会美善与艺术美善的规范和准绳。这实质是一种禁锢个性、逆乎自然的封建理性主义,带有明显的有碍社会进步和艺术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崔鹤同 《中华魂》2014,(6):24-24
正郑燮(1693—1765年)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扬州八怪之一,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贫寒知识分子家庭。幼年丧母,赖后母抚养。少年时从学于乡先辈陆震,20余岁中秀才。雍正十年(1732年)乡试中举。乾隆元年(1736年)中进士,曾出任山东范县知县,5年后调任潍县。郑板桥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影响,要求自己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出仕做官,要立功天地,字养生民。郑板桥对官僚的贪贿污浊之风深恶痛绝,他50岁时为范县令,刚到任便出一怪招:让人把县衙的墙壁打了很多洞。有人不解,就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这是出出前任官员的恶气和俗气。他做官从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