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认识如何可能?”这是近代认识论史上的重大问题。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机械性和消极性,决定了他们无法正确解决这一问题.康德认识论凸现主体能动性的伟大作用。从而唯心地在主体自身达到主客体的同一.只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以实践观去说明人的认识活动,才真正解决了主、客体的同一。唯物主义认识论经过的认识论的中介环节,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走过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才成为科学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2.
戴震是我国清王朝前期一个著名的学者,也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哲学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都发生过重要影响。下面就他哲学思想中的认识论作一点探讨。  相似文献   

3.
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生活在考据学盛行的乾、嘉时代,独创文史校雠之学,在我国学术文化史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哲学方面,他也续承和发展了前代和清初进步学者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了“道器合一”的命题,阐发了他那“即器以明道”的认识沦。本文试就他的认识论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傅山,字青主,山西阳曲人。生于明代万历年间,卒于清代康熙之世,是十七世纪的人物。若有《霜红龛集》。为此集作序的丁宝铨先生曾说,“啬庐(傅山)年次孙氏,而长于胡、黄,故巍然为河北大师”。评价甚高。事实上,他正是当时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之际,学术界“六经责我开生面”,在学派蜂起高潮中“异军突起”的一名首领。傅山治学,主张“经世致用”,不务虚而务实。他反对把经学定为一尊,而主张子  相似文献   

5.
认识论的中心问题必须是一个规范性问题,包括“应当”或类似的规范性字眼。这个问题可以这样提出:一个人对各种不同明确陈述应当给予何开程度的信念?这里所以用‘陈述”而不用“命题”的字眼,是因为可以利用现代逻辑学和符号学的研究成果。一般为人认为是认识论的问题,如(1)知识的可能性,(2)知识的界限,(3)知识的起源,(4)知识的方法论,(5)知识的先天性,(6)知识的种类,(7)知识的相互关系和组成,(8)真理的性质,有些本身提得就不够明确,象“知识”一辞本身就需要一个定义;有些是属于心理学或形而上学的问题,不应混淆;有些则包括在本文所提的中心问题里,也会随着中心问题的解决而得到解决。对认识论应当是规范性质,可能有人会提出反对,认为根据经验主义者的意义标准,这个中心问题的任何答案都将无意义可言。但是晚近所有关于意义或有意义性的讨论只说明这些概念并不清楚,而过去认识论里许多争论恰恰就是纠缠在这些概念上。  相似文献   

6.
形象认识论     
本文从讨论形象的表达论与认识论入手 ,深入分析了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和性质问题 ,指出人物形象在其独立的生活过程中直接展现出了历史发展的具体面貌 ,从而实现了形象独特的不同于理论思维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相对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认识论许有伦(陕西煤炭职工大学)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来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相对论是关于物质运动和时空关系的自然科学理论。把认识论和相对论统一起来,创立相对认识论,是为了证明任何具体可靠的认识都具有相对的性质,只有抽象的认识才具有绝对的性质...  相似文献   

8.
文化认识论     
把人的认识当作文化现象来研究 ,是由于认识的本质、认识的系统和认识的过程是文化的。运用文化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认识 ,可克服一般认识论认知取向、再现取向、求真取向和理性取向等方面的缺陷。在此基础上 ,笔者认为文化认识论应由一般文化认识论、特殊文化认识论和比较文化认识论三个层面组成。文化认识论和一般认识论的关系不是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而是研究视角的转型问题。一般认识论 ,是指那种离开文化 ,从纯粹认知的角度研究认识的认识论。文化认识论是在一般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是认识论与文化学相交融的产物 ,它既是认识论研究的新角度、新思路、新领域 ,也是认识论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10.
有机气化论宇宙观决定了中国古代的认识论并非是西方式的静态分析的本质论的认识论,而是以虚静的方式去把握事物整体动态之常的“求常”认识论,这一思想在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并且对包括中医学在内的古代学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内经》的医学认识论从主客体两方面发展深化了老子的虚静认识论,成为中医学主导性的认识方法,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鲁迅”笔名出现的时间、知名度和涵义 ,探讨作家鲁迅的人生道路。指出鲁迅的生活道路是平凡的 ,思想道路是曲折的 ,政治道路是坚定的。无论是作为作家还是作为思想家 ,鲁迅的道路都闪耀着时代的光辉。  相似文献   

12.
费尔巴哈是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杰出的思想家、理论家,也是马克思主义以前最后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者。他继承和发挥了十八世纪法国战斗唯物主义传统,把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他坚持唯物论反映论原则,有力地揭露和批驳了宗教神学和黑格尔唯心主义先验论哲学,在宗教和黑格尔哲学长期笼罩的德国,恢复了唯物主义权威。马克思和恩格斯正确评价了费尔巴哈的历史功绩,充分肯定了费尔巴哈的哲学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和理论硬核的前提下有所创新。创新包含着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成果。从国内学术界对西方认识理论的评介和引进情况看,近20年来对发生认识论的关注要多于进化认识论。前者侧重从个体的角度来研究认识能力的发育,后者侧重从种系的角度研究人类认识结构的起源和发展,因而从某种意义上后者具有更大的涵盖面。90年代以来,国内陆续出现一批评介和研究进化认识论的文章。舒远招教授(博士)继翻译出版德国学者福尔迈(Vollmer)的《进化认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后,又…  相似文献   

14.
一“反馈”是控制论的一个范畴。但是,反馈是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它是系统实现调整控制的内在机制,即系统内在运行过程中诸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根本形式之一,是通过信息流的自我关联、自我作用而引导系统向某一方向变化的方式。人们很早就和反馈现象打交道了,尽管人们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这就是反馈。至于对反馈现象的本质内容和规律性的认识,是在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诞生以后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董仲舒为了替“君权神授”制造“理论”依据,以适应巩固封建大一统的需要,他从唯心主义本位论出发,颠倒天人关系,炮制了“天人感应”论,(在《黄石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上,刊登鄙人的一篇拙作,对该论作了批判)又用形而上学的宇宙  相似文献   

16.
现象是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多年来,对现象的看法一直困于传统的哲学世界观中,而无新的立意。本文作者从认识论角度,揭示了现象的内在规定性,并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现象与认识的关系两个方面证明现象是认识范畴,而非但辩证法范畴;是主客体两重属性的“中介物”和“关系”;现象的两重性揭示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在认识领域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人的知识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从实践中获得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呢,还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这是历来哲学家们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构成了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哲学路线,即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与唯心主义的先验论的斗争。明末清初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一六一九——一六九二)的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就是在同宋明理学的唯心主义先验论斗争中产生、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孔子的认识论问题,素来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说是唯心的先验论,因孔子曾鼓吹过“生而知之”和“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一说是建立在自发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认识论,因孔子曾倡导过“学而知之”和“学而不厌”。双方各执一端。列宁说过,判断一个哲学家,“应当根据他们实际上怎样解决基本的理论问题、他们同什么人携手并进、他们过去和现在用什么教导自己的学生和追随者。”(《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全集》第14卷,第226—227页)这就是说,评价一个哲学家,要从总体上,  相似文献   

19.
认识论是西方哲学的重要部分,而中国哲学习惯性地将认识论问题融合于人生价值、天道命数以及人格修养中,体现出以功夫论取代认识论的特点。庄子的认识论在中国传统认识论历史上建树颇丰,影响甚巨,对庄子的研究或许可以开显出中国哲学特有的认识论特点。  相似文献   

20.
在近几年来的心理学研究中,出现了某些背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错误倾向,有的甚至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持某种否定态度.有鉴于此,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具体分析了意识、心理与客观实在的辩证关系,指出反映决定着人类心理内容的来源,心理与客观现实的相符与否最终要靠人的实践来判断,因此,实践基础上的反映是心理学认识论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