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奥罗宾多·高士是1893年从英国回国参加民族解放运动的。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正是以提拉克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力图把印度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改良运动转变为民族革命运动的时期。奥·高士很快就成了提拉克的左右手,成了全印小资产阶级民主派领导人之一。奥·高士七岁那年被父亲送到英国求学。父亲是个医生,原希望使儿子西方化,但后来由于对英国人残暴地欺压印度人感到不平,在给儿子的信中便越来越多地描绘英国人的暴行,  相似文献   

2.
甘地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杰出领袖,他领导印度国大党和广大群众,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赢得了印度独立,为民族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实现资产阶级民族革命,建立独立国家是印度资产阶级的要求。甘地的领导适应了这个要求,并确保了资产阶级在运动中的领导权。因此,说他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是资产阶级政治家,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仔细研究一下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史又会看到一种非常醒目的现象:甘地是国大党领袖,却中途退党,此后,作为国大党领导人,他自己并不是一个国大党员, 自从1920年他  相似文献   

3.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与亚洲许多国家不同,采取了一条以非暴力斗争形式为主的道路。正因为是以非暴力斗争形式为主,以往许多学者认为,印度民族运动只是一种“改良活动的累进”,没有质变,没有经过民族革命。认真考察一下印度民族运动的全过程就会看到,这种论断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事实上,印度民族运动如同其它国家的运动一样,也经历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最初是民族改良运动,后来发展为民族革命运动。这个转变发  相似文献   

4.
18、19世纪之交,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政治革命的影响下,德国领土上开始了一场资产阶级的社会变革。与英国和法国不同,在德国,从封建的社会基础向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的过渡不是社会进步阶级这支独一无二的革命力量进行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而是一个漫长的、复杂的、延续了80多年的历史过程的结果。德国资产阶级社会变革过程的复杂性显然对正在发展的资产阶级德国的意识形态发展的特点具有显著影响。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对普鲁士及其首都柏林的发展也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初印度思想家罗摩·莫罕·罗易所宣传的理性-神论和启蒙思想,标志着印度古典哲学的终结,近现代哲学的发端。印度近现代哲学实质上是印度资产阶级的哲学。从十九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中叶,印度经历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变革时代——由封建社会的瓦解到全面沦为殖民地,从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至民族的独立。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是这一伟大时代的主角。作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印度近现代哲学,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也逐步形成一个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体系。本文试对十九世纪初到1947年印度独立这一历史时期的印度资产阶级哲学作一粗浅的探索,力求从中寻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期对研究中国近代哲学思想和处于殖民地、半殖民地时代的东方哲学思想提供一些参考或借鉴。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初,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革命斗争风起云涌,不断高涨;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体系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这时,印度人民纷纷觉醒,掀起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风暴。在这場革命风暴中,南印度出现了一位用诗歌作武器、为民族解放和祖国独立而奋斗的战士,他就是著名的泰米尔族爱国诗人苏比拉玛尼亚·巴拉蒂。巴拉蒂(1882—1921)出生于印度泰米尔纳杜邦提鲁纳尔维利县的一个婆罗门家庭,原名苏比拉玛尼亚,七岁能賦诗,十一岁即被誉为知识之神——巴拉蒂。青年时代的巴拉蒂深受英国积极浪漫主义诗人雪莱、拜伦和美国进步诗人惠特曼等人的影响,思想激进,向往自由民主。1904年,巴拉蒂担任《祖国之友》报编辑。由于受到提拉克和西丹巴拉姆·比莱等人的影响,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1907年创办《印度》报,经常发表诗文抨击时政,谴责英国殖民  相似文献   

7.
试论近代小说的兴盛和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在近代头六十年表现得异常保守的小说界,终于在庚子事变到辛亥革命期间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大变化,即资产阶级小说(包括资产阶级改良小说和革命小说)对封建小说进行了一次大扫荡。其势之迅猛,规模之宏大,既为我国小说史上所罕见,也与近代诗文的缓慢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现有的材料来看,这场变化大约开始于1902年到1903年之间。仅在这两年之内,便出现了一大批资产阶级的重要作品,如资产阶级的改良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活地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邻女语》、《负曝闲谈》和资产阶级的革  相似文献   

8.
19世纪后半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是印度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的时期,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兴起的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印度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在政治上逐渐成长,由地区性活动发展到建立全国性组织,由要求参政权发展到提出民族独立目标,奠定了民族运动后来走向胜利的基础。这一段斗争历程虽不及后一段坎坷,但也绝非平坦。正是斗争的艰难使民族主义者中的有识之士,在19世纪下半期就开始产生了亚洲团结共同反对欧洲列强侵略压迫的思想萌芽。例如,著名的梵社运动活动家凯沙布·钱德拉·森在七、八十年代就提出,印度是亚洲的一部分,其命运与亚洲的命运紧密相连。他并且说自己“是亚洲的儿子,愿与亚洲同欢乐共患难。”他主张亚洲人团结,强调亚洲的前途取决于他们能否相互关  相似文献   

9.
现代印度伦理学是在20世纪上半叶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进入20世纪,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主义者和依附于殖民者的封建保守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英斗争和社会改革运动。为了适应民族解放斗争和社会改革运动的需要,印度先进的思想家和民族运动的领袖们在继承印度古代伦理观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提出了种种新的伦理学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学说有:提拉克的“为世界服务”说,甘地的“非暴力”学说,泰戈尔的“普遍之爱”的人道主义,奥罗宾多的“神圣人生”论,拉达克里希南的“精神宗教”说等等。这些学说虽然都披着宗教的外衣,承袭古代宗教伦理学说的一些基本观念,但是实质上它们反对神学蒙昧主义和  相似文献   

10.
甘地一生为争取印度独立多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后一次是准备开展著名的“退出印度”运动。要求英国立即退出印度,这是他在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印度面临紧急关头时提出来的。他宣布如果英国拒绝接受,将领导开展一场非暴力运动来实现这个目标。甘地的想法得到国大党工作委员会和全印委员会的赞同,形成为著名的“八·八决议”。虽然,由于英国当局的大逮捕,剥夺了他实施自己计划的可能性,但这场运动还是以变化了的形式,如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关于女性社会地位的理论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渝霞 《社会》2003,(12):40-43
西方女权主义关于女性社会地位的理论概述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次女权运动是在18世纪末期,首先在法国爆发,然后从法国扩展到英国和美国。这一时期各国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也从一个侧面促使女性争取权利运动的发生;工业革命的进行为女性走出家门创造了物质条件;资产阶级思想和启蒙学说,如:天赋人权论、“自  相似文献   

12.
尼赫鲁(1889—1964)是印度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与圣雄甘地被公认为印度现代史上两大最杰出的人物。作为印度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尼赫鲁参加领导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独立后又长期执政。在漫长的斗争岁月中,尼赫鲁积累了丰富的民族主义思想。本文试图就尼赫鲁民族主义思想为基本内容和历史作用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3.
论清教运动的政治化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英国转型期社会剧烈的阶级冲突的影响,作为纯宗教运动的清教运动自17世纪初起开始了政治化演变,渐渐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宪政运动合流。国会成为运动中心、资产阶级成为运动支柱以及政治要求成为运动的重要内容是清教运动政治化的三大具体显示。清教运动的政治化虽然表现为清教运动与资产阶级政治斗争的结合,但清教却并非为一种属于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4.
拿破仑与欧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拿破仑是国内外史学界最感兴趣和议论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百余年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拿破仑与欧洲什么关系?如何评价?本文拟作如下探讨。一 拿破仑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骄子。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新时代,人类从此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18世纪后期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欧洲大陆上一个人口最多的大国,其胜利标志着欧洲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马克思在论述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时指出:这两次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  相似文献   

15.
一、印度近代伊斯兰教改革运动兴起的社会历史背景印度在沦为殖民地以前的最后一个王朝——莫卧儿王朝是由伊斯兰教徒统治的。他们在覆灭过程中对外国殖民主义者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因此,在英国开始建立统治的时期,一直执行着反穆斯林的政策,特别是在1857年印度民族起义前后,这种政策表现得更为明显,伊斯兰教徒在接受西方教育、充当官僚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和从事商业活动等方面都受到了歧视和排挤。为此,印度穆斯林的上层对殖民当局抱着既敌视而又绝望的态度。在1858年印度全部沦为英国殖民地以后,穆斯林的政治势力遭到了彻底的毁灭,穆斯林不再成为他们主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一戊戌维新运动,作为一场呼吁救亡图存、变法维新的政治运动一直为人们所铭记。然而它又是一场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向传统挑战的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进行文化批判和文化重建是这场文化运动的重要任务。而就文化的批判与重建来说,最显实效的则是维新派发动的文化革命。所谓文化“革命”,实际是一场旨在使中国文化近代化的文化革新、重建运动。自西学东渐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中国产生资本主义、诞生资产阶级之后,一些先进分子就萌生了文化革新的意愿,但文化革命的全面展开还是从戊戌时期开始。维新派的理想是在中国进行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7.
印度国大党是个什么性质的党?从它成立到现在的漫长历程中其性质有什么变化?本文试图从国大党发展的历史、它所推行的路线和政策,以及它同帝国主义和社会各阶级的关系等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一国大党成立于一八八五年。当时的印度还处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资本主义在殖民经济结构内正缓慢地发展起来。在资本主义兴起的基础上,开始形成一些地方性的资产阶级民族  相似文献   

18.
发展问题研究是以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因此也时常被称作发展中国家研究或第三世界研究。这一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欧发达国家最早进行的殖民地研究。从战后到六、七十年代,随着旧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一大批殖民地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并且逐步联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对国际经济、政治有着重大影响力的第  相似文献   

19.
一、战略和措施印度独立以后,经济上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为此,从1947年至1951年开展了“粮食增产运动”和“统一增产计划”。从1951年4月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开始了有计划地发展农业的时期,其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增加农业生产,实现粮食自给,满足工业和出口的需要;二是加强和巩固资产阶级在农村的阵地,发展农业资本主义。印度政府为了实现这两个目标,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政策和措施,通称印度农业的发展战略。由于印度历届政府在如何实现这两个目标上有不同的指导思想,因此提出的政策措施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大的方面大致可以60年代中期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从1947年  相似文献   

20.
印度独立以来的政治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7年8月15日,印度和巴基斯坦作为英国的两个自治领在印巴分治的大动乱中宣告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在人民的欢呼声中光荣诞生。这是印度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它标志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终结,预示着印度各族人民从此走上自由独立之路。印度独立后,摆在印度政府和人民面前的两大任务是:维护和巩固政治独立;恢复和发展民族经济。四十年来,印度政府动员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克服了难以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