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改革开放前30年,老工业基地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改革开放40年来,有一些老工业基地较好地完成了转型升级或者正处于这个过程中;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对市场变化难以快速适应,路径依赖惯性明显,缺乏应有的活力与竞争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至今依然处于转型之中。美欧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老工业基地城市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但近年来很多这一类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与产业创新,经济社会发展也逐步成功转型。对这些经验教训进行分析与借鉴,有助于实现党的十九大所强调的"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早日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应用2011—2019年中国126个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的市级层面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发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政策能够提升所在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量和质,但降低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经过共同趋势检验、倾向得分匹配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等稳健性分析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成长型、成熟型资源型城市,和东部、东北、中部地区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效应更大,衰退型、再生型资源型城市和西部地区城市相对较小。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政府创新支持和环境规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但产业融合集聚的助推能力尚未形成。研究结论表明,只有充分完善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目标相一致的作用机制才会使政策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3.
老工业基地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老工业基地是我国计划经济的产物,曾经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老工业基地表现出一系列不适应:所有制结构固化,产业结构老化,对市场信号反映迟钝。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地位,导致老工业基地的经济下滑,位次后移,风光不再以及大批工人下岗、生活水平下降。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寄希望于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实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从而带动产业升级优化和老工业基地的再次复兴。  相似文献   

4.
在产业集群升级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多数产业集群尚处于发展中前期,发展水平不高,集群效应不明显;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虽然起到了一些促进作用,但对产业集群升级的管理创新意识有待提高;对产业集群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与投入不足、对产业集群政策的协调性不强和促进产业集群升级政策的操作性有待加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级政府,应借鉴产业集群发达地区的政府经验,提高政府的管理创新意识;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完善产业集群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公共产品投入,改善公共服务环境;支持行业协会等相关服务机构发展,不断完善行业标准和法规;注重结合地方特色,加大对特色产业集群升级的维护;发挥政府在区域协作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产业集群跨域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现代生产服务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扩大就业、加速新型化工业进程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现代生产服务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提出构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代生产性服务链,加快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统筹规划、组织创新的设想。并提出以信息化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化、构建有利于二、三产业融合的机制和环境、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积极引导外资和民间资金向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转移等发展现代生产服务业的对策建议,从而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振兴老工业基地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安排,将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应当看到,由于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有浓重的计划安排色彩,所以,振兴之策带有形成新的产业断层的隐忧:政策扶持资金的计划投入,极易形成新一轮的产业投入断层;以产业升级为主要内容的老工业基地改造初衷,极易固化二元经济结构;计划配置资源极易产生对市场机制的排斥,形成资源配置机制断层。要避免出现新的产业断层,必须依靠市场机制聚集资金;加快发展民营中小企业;注重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小城镇,形成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7.
新产业体系的演进成为推进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产业体系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周期存在明显的对应性,产业体系的发展导致了中心城市经济地位的变迁,进而带动了世界城市体系的变化。基于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新产业体系,从分工格局、层级结构以及演进模式三个层面促进了世界城市体系的重构,也正在对中国城市的经济转型与功能升级产生系统的驱动作用。当前的中国城市转型,必须规避短期的政绩和利益驱动,要通过制度性的创新,形成对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的创新资源的集聚效应,构建具备多元的富有竞争优势的新产业体系,以保障转型的方向不变、转型动力可持续,探索出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从"被动追随"到"主动引领"的城市转型新路径、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新时代,体育旅游产业呈现出创新性、动态性和群体性等发展特征,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和促进经济内循环的有效着力点。在"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处于快速发展起步阶段的体育旅游面临产业转型升级乏力、动能转换不畅、支撑能力欠缺、创新动力不足、发展驱动力不够等诸多现实困境。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体育旅游产业亟须强化产业融合、提升供给效率、强化创新智力支撑、增强政策供给有效性、加强风险防范,以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的量增质升,加速我国体育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9.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了特有的“东北现象”,其实质主要是第二产业结构与素质不优。经验证明,老工业基地第二产业结构与素质的优化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辽宁中部城市群是辽宁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区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从产业的结构特征和素质特征两个角度探视辽宁中部城市群的第二产业,改善其结构和素质的对策是: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外向型产业;实行产业集群化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正确选择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区域产业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发展中的生态产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 ,是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其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它将成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保证辽宁生态产业适应市场的需求 ,逐步走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应当着重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发展生态产业 ,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态产业 ,在加强国际和国内的合作中依靠技术开发和搞好资金融通发展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11.
产业竞争力新趋势:产业集群决定产业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资本转移的发展 ,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该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程度。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产业集群决定产业竞争力 ,因此 ,产业竞争决定的机制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2.
产业融合与产业组织结构优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产业融合的本质是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对传统产业组织形态的突破和创新,是产业组织结构变迁的一种动态过程。产业融合通过推动市场结构演进和改变企业市场行为,促进产业组织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并产生新型产业组织形态,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同时,产业融合能够带来更好的产业绩效和巨大的增长效应,给消费者带来多样化的消费选择,从而增进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3.
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产业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与"产业分类"是产业经济学的研究焦点和基础之一。在对产业概念进行梳理与辨析的基础上,对传统产业分类理论进行检视与评价,探析产业融合背景下传统产业分类面临的困境及其新探索,将会为新的产业经济理论框架的建构提供逻辑基点,同时也将为解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产业经济发展的最新实践提供有力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4.
张春梅 《阴山学刊》2006,19(4):43-48
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由于集群内产业结构趋同,企业关联效应弱,区内支持性产业发展不健全,具有地方特色的集群文化建设滞后,创新能力不强,西部工业在全国处于弱势竞争地位。确立地方产业集群增长战略,通过政府的引导促使当地关联企业走向产业集群的路径对提升西部工业竞争,加快推进其工业化进程是一项既现实又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产业融合就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在技术融合的基础上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塑造了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实现了产业价值链的融合,促进了市场结构的合理性,并引发了一次新的企业购并浪潮。产业竞争力是产业内在竞争力与外在竞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联系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的纽带。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动态一致性,已成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国际产业转移与江苏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产业转移,直接影响着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和变化,影响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本文力求揭示出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比较优势的动态规律,并立足于江苏这一区域,从而探讨如何提升江苏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论世界产业布局的新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产业布局中传统区位因素的重要性降低,技术创新环境、现代基础设施、行政管理绩效、自然生态环境、人才供给状况、地方文化氛围等因素的作用性增强。世界产业布局的范围扩大,区位选择的自由度提高,布局的指向性弱化,形式灵活,产业布局从以集聚为主导逐步向以扩散为主导转化,但是基于信息和知识经济的新一轮集聚依然存在,世界产业的转移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具备区域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集群成为国际产业投资和布局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前,工业危机已经来临.为了更好地应对工业危机,必须深入认识和把握工业文明的本质.工业文明的本质在其物质生产方式上,而工业化的物质生产方式的本质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一、工业化是大规模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的生产方式;二、工业化是大规模拓展人类生存范围的生产方式;三、工业化是大规模市场化的生产方式;四、工业化是大规模资本化的生产方式;五、工业化也是大规模国际化的生产方式.工业危机的来临只是工业文明的衰落,并不意味着人类文明的衰落,一场新产业革命--新工业革命也正在全球兴起.  相似文献   

19.
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正在困扰着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不当的产业行为和个人活动。这种不当的产业行为必须改变,变成与环保和人类的福利在长期内实现兼容,达到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新产业空间的出现及其特质或许是实现产业可持续性转变的一个潜在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产业分工与专业化不断深化。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分工、专业化有助于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目前,产业集群已成为与市场、企业共存的第三种生产组织方式,而其形成与发展往往以分工与专业化为基础。由此可见,产业集群优势的获得与产业分工及网络化产业协作等是密切相关的,即产业集群崛起的根本动力是基于产业分工与网络化协作的集群经济优势。在分工、专业化的推动下,产业集群进行了持续的发展、演化,以有效适应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中一些适应性差的产业集群将遭到淘汰。在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中,分工、专业化与模块化发挥着一脉相承的重要作用。其中,在产业分工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的模块化生产方式,既突破了传统产业链的组合方式、传统企业的生产方式,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产业集群演化的规则与路径。模块化对全球产业集群演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提升规模经济效应、提高集群内企业的专业化协作效率、激发创新活力、推动行业标准化等,同时也会给产业集群带来风险的集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