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动儿童家庭在城市面临各种困境,如何更好地协助其城市社会融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家庭抗逆力理论由于主张关注困境家庭的优势,实现了实践范式从问题取向到优势取向的转型。家庭抗逆力视角下的流动儿童家庭社会工作服务模式,能够有效突破当前问题化、个体化和静态化的服务困境。这一模式通过调整评估方向,肯定和发掘流动儿童家庭及其系统的优势和潜能;采取家庭群体决策制定方法,建立以流动儿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取向;制定灵活的、全方位的流动儿童家庭抗逆力提升服务项目;提供补缺和预防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增强系统间的协同和合作,搭建社区为本的多系统服务框架,最终实现流动儿童家庭抗逆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儿童和媒介接触频率在不断提高,儿童与成人一样享有正当使用媒体的权益。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所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必须由完善的保护政策来进行规避。美国的传媒政策中,保护儿童免受媒体负面内容侵害的政策是较为完善的。本文试图对美国媒体监管中的儿童保护政策进行梳理并分析其对我国儿童媒体保护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福利政策和福利服务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通过对大庆市流动儿童福利服务现状的认识,并在分析影响大庆市流动儿童福利服务水平提高的诸多因素基础上,从满足流动儿童发展性福利服务需求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构建以居住证统筹流动儿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顶层设计;构建流动儿童微观社会支持和社会保护服务体系;以职业化、可持续性为目标,构建非户籍流动儿童福利服务实施体系;确定按服务对象为核心分配资源,构建非户籍流动儿童福利资源的分配体系等完善大庆市流动儿童福利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东岳论丛》2016,(2):97-102
近年来颁布施行的有关儿童权益保护的系列政策在保护留守儿童权益、促进留守儿童成长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有关儿童权利保护政策的价值、执行力、专业性、针对性、评估等方面都需要强化。针对相应问题,建议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政策的走向要着重关注:留守儿童保护过程中的权利取向、家庭为本的留守儿童权利保护模式的政策建构、留守儿童保护的政策过程机制的落实、留守儿童保护的专业化社会工作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5.
刘继同 《人文杂志》2012,(5):145-154
2010年既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又是中国儿童福利元年与家庭福利元年,标志中国儿童福利运动,尤其是儿童世纪和儿童福利时代的来临,儿童福利概念成为核心概念。儿童福利概念内涵外延、界定取向、社会理解与社会建构成前提性基础理论与重大政策议题。本文首次概括中国儿童福利概念界定个体化、专业学科、模仿西方、职能部门化和行政管理化五种传统取向,率先提出学术理论研究、纵横交织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建构界定等方法,构建了儿童福利概念框架。儿童福利概念框架决定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以现代性儿童福利概念框架为基础,笔者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与服务体系,强调国家儿童福利责任主体与责任范围内容。最后,笔者简要讨论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对世界和平发展、中国全球战略、国家形象建构、国家最高利益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多重长远和战略意义,强调国家是儿童福利制度框架建设的责任主体,指出儿童福利是社会福利制度最基础与最核心的部分,儿童福利制度建设是国家最大和最优先的政治问题,当务之急是形成"社会福利共识"。  相似文献   

6.
以"赋权"为视角,把20世纪以来国际儿童权利保护法律和政策发展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一)儿童是救济的对象阶段(20世纪初—1949)。这一阶段,"儿童权利"开始进入国际视野,儿童的生存权和受保护权受到特别关注,呈现出补救型儿童权利模式的特征;(二)儿童是权利的主体阶段(1950—1989)。人权运动的发展使儿童权利立法进入新的阶段,儿童权利的范围不断扩大,儿童权利保护的国际法体系基本形成;(三)儿童是明日世界的公民阶段(1990至今)。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儿童的个人参与和发展对塑造未来世界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市场机制发育和社会保护建设,在转型国家中至关重要。社会救助,由于其目标定位依据选择性原则,其功能在于拾遗补缺,其后果常造成羞辱效应和社会排斥,长期以来在社会保护体系中边缘化。在全球性福利国家转型的浪潮中,社会保护的取向发生了深刻转变,形成了积极社会政策的框架,强调必须超越收入保障,转变为积极的能力建设。随着整个社会保护体系向积极干预主义的转型,社会救助有了新的定位,从仅具有保护性的社会安全网转变为社会风险管理的利器。社会救助项目,无论其目标定位人群是长期失业者、抚养儿童的家庭、弱势人群还是老年人,都纳入了能力建设的积极内容,以帮助受益者摆脱福利依赖,跳出福利陷阱,参与劳动市场,融入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对儿童、童年、儿童权利以及儿童、家庭和国家关系认识的改变,西方国家儿童福利理念和政策经历了巨大变化。从英国1601年颁布《伊利莎白济贫法》至今400多年里,西方儿童福利的发展可分为"失依儿童救济时期"、"儿童福利与儿童保护时期"和"儿童保护与家庭支持融合时期"。研究分析这三个阶段理念的演变及对政策的影响,将给日益受到关注的中国儿童福利和儿童保护制度建设与体系完善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规模的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寻求工作机会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和流动儿童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至今,对低收入家庭留守儿童问题缺乏深入反思,也没有建立起来完整的社会政策体系,反映出长期以来对农村贫困留守儿童权利的被忽略状态。从农村贫困留守儿童遇险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他们实际上被多方忽略,可以用整体性忽略概念来概括这一现象。今后应该通过发展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态系统,从而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我国流浪儿童现状的考察,认为流浪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弱势群体,这一群体虽然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但生存权、发展权和教育权等基本权益却并未得到制度保障;正因缺乏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条件,这一群体极易成为潜在的犯罪后备军,对社会治安构成威胁.因此,国家应当建立有效的流浪儿童救助机制,维护流浪儿童的各项权益,同时实现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目标.文章主张整合国家、政府、社会及家庭等的力量,形成一套以生活临时救助机制、预防流浪机制与回归社会机制的"三位一体"流浪儿童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1.
当社会问题成为政府议题之后,对能否形成具体政策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相关组织体系的组织化程度.美国非政府组织在政府政策出台之前积极展开儿童保护实践,为政策的具体化提供了基础,最终推动了国家政策出台.中国干预儿童虐待政策的形成主要依赖政府的规划和推动,政府主办的儿童服务机构是儿童保护服务的主体,但这些机构没有与儿童虐待问题很好地对接,同时非政府组织也缺乏服务经验和基础.中国儿童虐待干预政策相关组织的低组织化程度延缓和阻碍了政策的出台和执行.解决这一困境的重点是对与儿童虐待问题相关的组织间关系进行调整、培育和增强服务型组织的功能,优化组织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儿童社会学从社会的角度探讨和研究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对儿童产生的生理、心理影响,主张对儿童施以良好的教育,从而促使儿童健康地成长。在本期专题中,我们侧重于儿童福利与儿童保护方面的研究。朱季康与孔祥德(Hsiang Kung)对民国时期学者之于欧美及日本等国儿童保育理念的引介情况进行了研究,涉及幼儿基本养护、幼儿身体素质分析、幼儿生长阶段及生理心理反应、幼儿与周围环境关系及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等方面。我们认为,这些引介内容至今仍有一定参考价值。范逢春则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切入留守儿童这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伴生社会问题,从留守儿童整体性治理的目标出发,重申国家与政府的责任,经由责任分层、主体整合、制度化和操作化的路径,构建留守儿童问题的整体性治理框架,为治理的主导者提供系统有效的对策建议。行红芳认为,调整现行的儿童福利政策与服务,实现福利供给与需要的平衡是一种必然趋势。从社会福利政策的角度对儿童福利政策及服务进行探讨与分析,对于完善我国现有的儿童福利制度,预防"脆弱儿童"事件的再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救助安置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河南模式",通过开展社会救助、社会服务和实施就业及家庭政策,初步解决了他们的生活、教育、医疗和发展问题,但是在实施中还存在一些困境和不足。基于社会保护理论的视角,有效解决"河南模式"困境与不足的路径是实现从一元到多元、从个人到社区、从生存到发展、从需要满足到权利本位的转向,重构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社会保护取向的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体系。  相似文献   

14.
黄冠  乔东平 《河北学刊》2023,(2):172-179
当前,中国儿童福利和儿童保护的话语体系存在刘继同、尚晓援、彭华民三位不同类型的知识生产中心,其话语特点总体上形成了历史分析、政策分析、理论建构、制度建构、国际经验借鉴、社会工作干预研究等六种范式。从政策话语体系来看,主要是以民政部和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为中心,多元主体的不同表达形式开始交融吸收,其“适度普惠”的理念显示出从关注孤儿到关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变化,且在儿童保护的政策话语上有所突破。其学术与政策两个话语体系内部和彼此之间,在权力关系下积极进行知识生产,产生了一些“实用主义”和“隐性家庭主义”的取向。是故,推进中国儿童福利和儿童保护话语体系的构建,仍需继续发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从治理逻辑的角度对我国文化政策发展与转型的运动轨迹进行理论化阐释,并进一步探讨它的发展趋势。"党的革命理念"、"国家文化领导权"、"市场经济理性",和"公民权益理性",这四种主要的治理逻辑构成了建国以来中国文化政策的场域。在这一框架下,我国文化政策经历了从党的革命理念与国家文化领导权相结合的主导逻辑向国家文化领导权与市场经济理性相混合的逻辑渐进式转型。国家文化领导权的内涵从阶级政治的斗争哲学转向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性。尽管这一转型尚未彻底完成,伴随着国家发展的需要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目标的确立,一种新理念--公民权益理性,正在兴起并开始影响中国文化政策的发展。这意味着中国正迎来文化政策的第二次深刻转型,将向着与公民权益理性相融合的文化治理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6.
熊跃根 《江海学刊》2014,(3):96-103
儿童的福祉与社会保护是社会福利领域的一个核心主题。在欧洲发达国家,自20世纪中期以来,针对未成年人的福利津贴项目、社会服务和社会政策是政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由于有关儿童保护的价值观、伦理及实践方面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加上文化与社会观念的差异,欧洲各国针对儿童保护的政策与社会服务在理念、模式与实践方法上不尽相同。比较分析不同福利体制类型下的儿童保护制度与社会政策,将为我国在社会加速转型与家庭变迁背景下,发展与实施社会儿童保护制度与政策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困境儿童受到侵害所引发的各类恶性事件越来越多,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完善现有的困境儿童福利体系,促进困境儿童的发展和社会融入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由于困境儿童各个亚群体存在内部差异性,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是困境儿童福利体系建构的重要内容。目前,困境儿童的概念及其分类保障的政策和实务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仍存在着内涵和外延不统一、责任划分不统一、保障内容有待完善等缺陷。这需要从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原则和实现方式着手,对困境儿童保障主体的责任划分、保障对象的类别、保障内容的类别和层次划分进行探讨,从而促进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留守儿童问题的建构与研究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留守儿童的研究视角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有乡村教育志视角、社会化视角、社会政策视角、社会支持视角等.本文反思了当今的留守儿童何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以及既往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指出,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是经过系列的社会建构和学术建构活动才得以"被发现"和形塑的.留守儿童问题之凸显,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借助国家政策、大众传媒、学术研究、社会舆论等活动形式而得以表现出来的.当前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在研究对象的界定、操作化路径和分析思路的选取、研究过程中的价值取向等方面,仍然存在若干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对此提出了质疑与讨论,并展望了今后研究的进路.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流浪儿童福利政策的绩效:基于流浪儿童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对流浪儿童实施"保护性"的救助政策.流浪儿童救助政策的目标是要在临时救助流浪儿童的基础上,强制性地将他们护送回家.对流浪儿童的民族志调查发现,在没有致力于解决流浪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的情况下,这种"保护性"救助政策未能切实满足流浪儿童的需要,不能有效救助流浪儿童.流浪儿童福利政策的革新,需要特别考虑流浪儿童自己的生存实际与主观选择.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优势视角理论进行简要阐述,并运用其核心观点构建流浪儿童救助服务实践的分析框架、介入模式和发展路径,深入分析问题取向与优势取向的两种流浪儿童救助服务模式的不同,探讨在中国福利制度转型中流浪儿童救助服务的创新与转型的路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