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提高"三无人员"的生活质量,让他们"老有所养、居有其屋、乐有其所、病有所医",单纯依靠现行的供养方式是不够的。在此主要针对农村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制度的必要性、农村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关于完善农村三无人员集中供养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徽州社会科学》2009,(2):I0004-I0004,F0003
屯溪区五保户集中供养标准达到4000元/年/人,分散供养标准达到2600元/年/人。全区已审批纳入发放范围的“五保户”有50人,其中集中供养人数21人,集中供养率达42%,解决了五保老人的后顾之忧。老人们居住的宿舍里有彩电、衣柜、卫生室,大大方便了老人的生活。住在敬老院的老人们开心的说:“这里吃得好,住得开心!”  相似文献   

3.
家庭养老依然是现阶段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主要养老方式,并且问题的关键也依旧是如何实现作为农村家庭养老的核心和基础的经济供养。大量资料表明,作为供养者的子女具备基本的经济供养实力,但这只是子女提供经济供养的可能性,影响子女供养由可能性转为现实性的主要因素除了作为被供养的父母的自身经济实力和需求愿望外,子女的支持愿望是决定性的因素。我国农村家庭养老在面临着迁移、子女数减少等客观支持资源不足的同时,更深层的原因是社会、家庭结构及文化的改变所导致的子女支持愿望不足,使得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着客观"照料资源不足"和主观支持愿望不足的双重问题。  相似文献   

4.
五保供养是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救助政策,2006年国务院新的五保供养条例颁布标志着五保供养由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向公共财政支付的重要转变.但是这一新的政策范式转变带来的挑战却很严峻,一些农村出现五保供养标准下降的现象.本文以广东某地级市的五保政策执行为分析对象,从财政转移的角度来看,因为支出责任上移,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导致了责任下降,因此不能简单地指责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公正性不足.地方公共服务的提供还需要有一个多级政府的合理责任分配,上级政府的配套政策还需要进一步落实.文章通过对比多个地区的五保供养政策说明,政策执行效果与地方财政实力和省级转移力度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农村五保供养的体制性问题和对策--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山东省基层的调查发现,五保供养法规不落实问题远比各级民政部门估计的要严重,特别是已保对象只占全体应保对象的40%左右。我们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有关责任主体、保障内容和标准以及供养形式的规定先天不足和后天环境的不利变化。基于这一判断,我们认为要适应新形势,就应按照积极的福利政策的思路,尽早修改现行的五保供养法规。为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源自于1956年出台的法规性文件《1956-1967年全年农村发展纲要》和《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是一种集体保障重要形式。在2006年国务院通过《农村五保工作供养条例》后,它正式被纳入国家财政的保障范围。本文主要选取2006-2013年农村五保供养的数据来分析"十一五"以来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现状,以期促进我国的农村五保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立有效的"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评估体系,是关系到"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绩效跟踪以"国培计划"项目所要达成的绩效标准为跟踪出发点和依据,探寻在整个培训项目设计、实施、反馈过程中的培训系统运作质量和学员发展水平。本研究探讨了在"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中实施绩效跟踪的意义、阶段和策略,旨在提升"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化的框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全面推开以来,五保供养制度由集体福利转为国家福利。这一转变克服了过去五保供养完全依赖村和乡镇经济的不确定或不稳定性,使五保供养的经费在制度上得到了更大的保障。尤其是《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颁发,更使这一制度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然而,在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有利形势下,很多地区出现了“应保未保”和供养标准降低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五保供养的性质发生变化以后,其本身的制度化建设滞后,以及缺乏一个相应的对制度的运行进行有效监控和评估体系所致。为此,本文将对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化的建设提出一个理论和操作框架。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五保救助制度的特征——兼论国家与社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五保供养制度带有国家化社区救助特征,这种特征反映了中国农村地区"政社合一"或"政社不分"的制度环境。在农业集体经济结构瓦解条件下,新的五保供养制度正转向国家化公共救助,体现出国家与社区关系中的某种"内卷化分离"。现代社会的发展将导致公共救助与社区救助的合理分化,以及公共救助的社区化,促成国家与社区的平等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养老内容包括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方面,其中精神慰藉是渗透于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之中而得以体现的。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及老年人的"自养",使得我国至少从理论上说还能够应对老龄化对经济供养的挑战。随着老龄化的加剧,高龄与失能老人的增加、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社会化养老设施及社会化养老服务现状的不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已成为养老内容的重心。应大力倡导积极老龄化理念、适时调整人口生育政策、尽快建立护理保险制度、继续推动和完善居家养老政策等,以应对老龄化特别是老年人生活照料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