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省民勤县人口空间分析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1年民勤县分乡人口统计资料和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人口密度、人口自相关等分析方法,对民勤县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探讨和论证,并对民勤县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民勤县99.7%的人口分布在民勤县不足20%的绿洲区内,区内人口密度达到全县平均人口密度的6.7倍;发现民勤县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很大程度上受到自然因素的限制,并为民勤县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人口分布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2008-2017年珠江—西江经济带包括广东及广西共11市的人口分布时空演化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珠江—西江经济带人口密度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且地区差异显著;低、中、高值地区人口密度的年均增长量上升,人口分布地区差异扩大;人口分布具有不断集中的趋势,且不均衡状态加剧;Moran’s I值不断增大,珠江—西江经济带地区人口密度不断集聚,分布的空间相关性也不断强化。在分析影响因素时,引入空间计量模型,经判别检验后,确立SLM为最优模型,SLM的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人均GDP、职工平均工资、产业结构、公共服务水平都对经济带人口分布产生正向影响。因此,要想促进珠江—西江经济带人口合理分布,可以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经济带内一体化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甘肃省各县区为研究对象,选取1990年、2000年、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分别计算各县区老年人口比重和老年人口密度。首先应用Arc GIS软件分析老龄化人口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重心计算均衡点;其次应用Geo Da软件对老年人口分布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最后,从人口、经济、社会角度探索性地分析导致空间分布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老龄化现象呈现由东南向西北推进的扇形模式,老年人口密度呈现以兰州市及周边地区为圆心的同心圆扩展模式,老龄化重心位置逐渐向兰州市靠近;老龄化空间分布具有较显著的自相关性;老龄化空间分布差异与人口、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长江流域城市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选取长江流域104个城市人口样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口分布的结构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以及借用GIS技术来研究长江流域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动态特征和城市人口之间的功能联系。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城市人口空间结构呈均衡发展态势;人口密度分布呈现趋同趋势;城市人口与邻近城市人口之间的空间正相关要多于空间负相关;长江流域城市人口之间的空间关联性被分为八种类型。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北京市、天津市及河北省各区县的人口总量和GDP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计算出京津冀地区各年份的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对比分析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迁移规律。并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及经济分布的空间集聚现象,揭示京津冀地区在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京津冀地区的人口重心、经济重心都在向东北方向移动;京津冀地区人口空间集聚呈现高-高、高-低、低-高三种特征,经济空间集聚呈现高-高特征。  相似文献   

6.
京津冀地区人口经济状况评价及空间分布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2000年、2005年和2010年北京市、天津市及河北省各区县的人口总量和GDP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分别计算出京津冀地区各年份的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对比分析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迁移规律。并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京津冀地区人口分布及经济分布的空间集聚现象,揭示京津冀地区在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上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0年间,京津冀地区的人口重心、经济重心都在向东北方向移动;京津冀地区人口空间集聚呈现高-高、高-低、低-高三种特征,经济空间集聚呈现高-高特征。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都市区人口集疏过程及其空间格局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4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人口密度等人口分布研究指标,分析了长三角都市区人口分布态势和地域格局;利用人口增减变化和人口商度等指标探讨了近30年来长三角都市区的人口增减变化和空间集疏情况。研究表明:(1)长三角都市区在保持较为均衡的人口分布态势下人口总量继续增加。上海市及主要大城市核心主导作用日益突出;(2)人口显著增加地区日益增多,人口减少地区逐步减少;(3)以人口强流入为主的人口空间集聚过程日趋激烈;(4)区域发展梯度和经济发展差异已成为人口空间集疏变化的主要诱因和拉力.城市化则是人口流动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人口大流动、大融居时代背景下,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不断深化,为促进各民族交融互嵌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也给全面深化认识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变迁规律提出了新要求。基于1953年以来历次人口普查汇总数据,通过计算群内接触指数、人口区位熵、人口再分布指数等指标,从人口空间分布的集散程度、地区偏好、动态变化三个维度,全面分析我国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变迁及模式。研究发现:我国各民族人口群内接触指数呈下降态势,族际接触互嵌程度强化、分散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各民族人口空间扩散地区偏好存在明显差异,地区偏好具有距离邻近与经济吸引的双重效应特征;各民族人口再分布仍然保持活跃,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仍处重要调整期。基于此,文章认为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的再构为当前民族交融互嵌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但是已有研究仍然忽视了我国人口空间分布的族际差异性,忽略了各民族人口空间分布变迁的渐进性和长期性,对非传统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关注明显不够。未来应从动态差异视角出发全面认识我国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从民族互嵌高度出发重新审视我国民族人口空间分布变迁,从民族工作需求出发从容应对我国民族人口格局变迁与...  相似文献   

9.
《人口学刊》2018,(6):62-74
本文利用民国北京人口统计档案资料对民国北京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做出动态分析。民国北京人口空间分布的最大特点是分布不均衡、密度大及人口性别比高。北京内外城人口数量与人口密度远大于四郊,各区人口密度相差悬殊,北京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与人口密度增长呈现明显的圈层式特点及差异性变化。北京内城外围各区人口密度及其增长均大于中心区域;外城内侧区域人口密度大于边缘区域,但内侧区域人口密度增长却慢于边缘区域;东郊区、南郊区的人口密度及其增长大于西郊区及北郊区。总体上北京各区人口密度增长表现为内城快于外城,外城快于四郊。北京城郊区人口分布格局并非静止不变,内城人口密度呈现出由低于到最终高于外城的变动,外城人口数量也呈现出由少于到最终多于四郊的变动。民国北京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北京城市居住格局的改变、公共机构的建立、城市商业消费中心的北移及外来人口的聚集等。民国北京男性人口一直多于女性人口,因此人口性别比一直较高。北京男女人口城郊区分布不平衡,外城人口性别比最高,内城次之,四郊最低。民国北京人口性别比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外来人口以未婚男性青壮年居多,大量过剩未婚男性人口成为婚姻市场中的被挤压对象,也是社会不安定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县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西北人口》2014,(3):33-36,42
人口空间分布是人类活动在地球表层空间上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人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受自然及人文两方面的影响,胡焕庸线成为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差异的基线。本文以2010年中国县级行政区人口数据为基础,应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定量分析2010年中国人口空间分布格局。通过分析各级人12密度空间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剖面图可以发现,2010年中国县级行政区人口密度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态势,人口密集区用接近2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接近80%的人口;东南-西北两部分人口比重为93.77:6.23,胡焕庸线仍然是2010年中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  相似文献   

11.
ArcGIS地统计分析在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06年甘肃省各县级行政单元人口及面积数据,通过GIS技术提取县级行政中心的几何中心,通过地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甘肃省县级行政单元人口密度表面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相关与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2006年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极度不均衡,为高狭峰分布;在东西方向上,自东向西人口密度增加,在南北方向上,拟合曲线呈倒U型,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南北低,中部高;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具有圈层结构,在人口高密度区域外测,人口密度由高到低可以分成6个圈层,每一个圈层大致沿北西一南东方向延伸。  相似文献   

12.
人口地理研究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ArcGIS为工具,以第五次人口普查分县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了中国2000年之人口分布,并在GIS支持下,直观显示了中国2000年人口密度图.研究表明,中国2000年人口分布仍保持东密西疏,东南部人口密中有疏,西北部人口疏中有密的空间格局;人口密度在100人/km2以上的地区占全国人口的91.19%,占国土面积的32.24%;人口密度在100人/km2以下的地区人口比重只有8.81%,面积占67.76%;在GIS工具帮助下,清楚界定了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浙闽沿海地区等若干人口密度超过500人/km2的人口密集地区.研究认为,1960年来中国人口分布的地理格局并未发生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字化西汉地图的基础上,结合西汉人口数据,运用GIS软件完成西汉时期人口密度分布和分级图。得出西汉时期我国人口分布空间格局是人口多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南方人口较稀少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探讨,西汉时期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是在自然因素、政治因素和历史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了2000—2010年10年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的变化.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较之1990—2000年有大幅度下降,但不同民族间差异明显,由此导致各民族人口规模变化较大,与2000年比较,人口在1000万以上规模的少数民族由2个增加到4个,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由20个下降为19个;人口增长率不仅在民族间差异大,而且不同性别间、不同年龄间和不同地区间都有显著差异,特别是各民族的老年人口增长率都很高.虽然少数民族人口在省级行政区间的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但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23.36%提高到2010年的32.84%,但目前少数民族人口城镇化总体水平还很低,且各民族、各地区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城市群中小尺度资源环境研究领域对空间型人口分布数据的需求,以DMSP/OLS夜间灯光卫星数据为依据,借助土地利用/覆盖矢量数据集提取居住用地信息,采用GIS与SPSS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夜间灯光像元DN值与人口统计数据的相关性,构建天山北坡城市群2002和2012年份人口分布的空间化模型,并制作1km格网尺度的人口密度专题图.采用重心模型和偏移-分享模型识别人口分布的时空变化格局及内部差异.结果表明:1.基于DMSP/OLS最佳阈值分割法提取的居住区用地,与同期NLCD数据匹配精度达93.94%、94.90%,匹配度较高;2.灯光像元DN值与人口数量存在明显的线性回归关系,根据该模型得到的人口空间化数据,经校验能较贴合反映实际分布情况;3.2002~2012年,天山北坡城市群人口分布重心呈向乌鲁木齐市靠近的变动态势,迁移直线距离约8.15km,乌鲁木齐人口增长相对快速、呈集聚趋势,其他9市/县人口增长缓慢、呈扩散趋势.分析认为,空间化模拟的人口密度能够较为贴切地反映天山北坡城市群人口分布现状,可为今后区域人地关系研究和社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提出并评述了关于人口分布传统研究的三个衍生问题:空间尺度不同可能产生"人口分布悖论"现象、空间相互独立的假设不尽合理、特定空间区域人口分布的复杂性。以此为切入点,通过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中国川西高原高山区人口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全局Moran's I值为0.7404,指示川西复杂地形区人口分布有十分显著的集群特征。以川西48个县域单元为对象,建立人口密度与相关影响因子的OLS估计、SLM估计和SEM估计,经空间依赖性检验,发现空间计量回归模型明显优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表明考虑了空间依赖性的估计方法能更好的刻画人口空间分布特征;经相关判别检验,确立SLM为最优模型,其纠正了OLS模型总体上高估自然环境因子而低估经济社会因子对人口密度影响的缺陷。并以SLM估计结果为基础分析了川西人口分布特征,特别解析了川西"人口分布悖论"的事实和原因。  相似文献   

17.
人口流动的一个典型化事实是绝大多数微观个体向特定地区流动导致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即发生人口集聚现象,同时这些特定地区的经济集聚特征明显,人口集聚和经济集聚形成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本文以2000年至2015年我国省级常住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数据为样本,根据空间四分位图和莫兰指数识别我国人口和经济分布的空间特征,分析人口和经济集聚地区的同一性情况;利用不均衡指数测算我国人口和经济分布的协调性。研究发现我国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一直呈集聚状态,经济指标的莫兰指数数值更大,经济集聚的程度要高于人口集聚,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19个省份的空间相依类型相同,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省份相互临近,各省份人口和经济比重的匹配度非常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匹配度在持续地优化提升,人口集聚与经济集聚具有显著的空间一致性。应通过弱化户籍制度、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重视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强公共服务均等化来促进人口和经济集聚,提高人口经济集聚协调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广东省1990、2000、2005、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和GDP数据为主要指标,通过运用GeoDA软件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块,分析各县(市区)人口、经济集聚特征及两者空间上的协调关系及差异。结果表明:(1)广东省各县(市区)的人口和GDP空间分布表现出显著的高值和低值集聚特征,人口和经济空间集聚格局变化平稳但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扩大;(2)广东省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均形成珠三角高高集聚和粤北山区低低集聚的基本格局;(3)广东省各县(市区)人口与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不均衡性,协调发展类型可划分为高水平协调型、低水平协调型、滞后型和超前型四类。分析指出广东人口与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自然条件、历史发展基础、区位条件、区域政策和区域空间效应等,并提出增强珠三角辐射带动能力和发展粤东西北经济增长极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不仅是吸纳人口的主要地区,也是支撑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本文采用描述统计、空间基尼系数、规模-位序法则等方法对我国19个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分布格局进行分析。从19个城市群人口的总体分布格局及动态变化来看,我国不同城市群人口规模差异显著,空间分布很不均衡。大多数城市群人口规模持续增长,个别城市群人口呈减少趋势。从人口分布特征来看,城市群内部的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差异较大,大多数城市群呈现人口向规模位序靠前的大城市集中分布的格局。近10年以来我国城市群人口规模位序分布集中化趋势出现多极化发展,但以持续集中化分布为主。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启示:针对城市群人口规模和分布的整体差异特点,要有重点地对中西部城市群进行政策倾斜和支持,避免一刀切;在国家层面上要采取分类、分区和分级管理与建设,针对各城市群的特点和发展阶段进行分类施策;针对城市群人口发展阶段和国家城市群建设要求,要注意防范个别城市群人口的减少和萎缩;对于大多数城市群内部人口分布过于集聚的状况,要注重加强城市之间的人口有序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用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等方法探讨了1990—2010年云南省25个边境县(市)人口的时序变化、空间分布变化以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从1990年到2010年的20年间,云南省25个边境县(市)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城镇人口比重直线上升,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率略低于汉族人口增长率。在空间分布上,人口分布不均,差异明显;城乡人口高度集中:民族分布形态单一。云南边境沿线的人口格局总体上反映了边境县(市)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城经济发展、区住条件等空间差异的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