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梦树开花了     
<正>当梦树这个词来到我心里,曾跟她联系在一起的那些事物便一起回来了。带着雾气的清晨的阳光,春天的一两声鸟鸣,母亲出早工回来的身影,祖母在灶屋刷锅的声音,爱惹是非的大公鸡咕咕叫着,昂首阔步,母鸡们一溜儿跟在他身后,向风声飒飒的竹林走去。回忆需要开启的钥匙,对我来说这钥匙无处不在,熟悉的声音、气息、味道、光影、有时是一个捉摸不定的场景,一个梦,或者一朵花一棵草,一个像梦树这样的词汇。梦树不是树,她矮小,且长着柔韧无比的枝杆,她也不像花,毛绒绒的花球球垂挂在光秃秃的枝头,一点儿  相似文献   

2.
驼铃的诱惑     
正一多少年来,我一直在做一个梦,梦见自己被一串"叮咚"的悦耳声音牵引,于是,在多少个梦里与它纠缠。一天,在丝绸之路的一个小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沿的村庄里,我与这个声音不期而遇,一声叮咚,声声清脆,如清风拂过我的面庞,如清爽的雨滴洗过我干枯的灵魂,如母亲的呼唤轻轻击打着我的耳膜……瞬间,我的眼中不知何时挤满了咸湿的泪水,滴在那赤无雨滴、一点就着的沙粒上,滑过心尖上的磐石,落在圈圈纹路的湖水中,荡漾起一片莫名的清愁。这难道是我梦中的声音,由远而近,是那样清晰,清脆如管弦琴、如葫芦丝、如羌笛,是佛音、是天籁,是我听过最原始、最朴素的清音,如耳边那温柔的叮咛,是一种离别思念的情愫。  相似文献   

3.
许鑫 《中国民族》2008,(12):10-19
踏上广西这方神奇的土地,耳边掠过的是刘三姐动听的歌声。踏歌而行,欣赏着青山绿水间的美丽风光,沐浴着海滨城市的金色辉煌,眼前簇拥着繁花一般的少数民族姑娘。广西,怎能不让你沉醉? 如果你认为广西的美仅在于此,那么当你行走在这方水土之间时,便会错过太多的东西。这南部边陲,始皇的马蹄踏过,史禄的灵渠安在,苏东坡歌赋犹存,柳宗元墨迹未干,袁崇焕生于斯,徐霞客游于此,太平天国风卷云涌,桂系军阀硝烟弥漫,百色的号角吹响,左右江的故事流传…… 当历史的硝烟弥散开来,一轮新日翘首东方。广西,满载着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的厚重遗产,开始了它的新生。从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至今,整整半个世纪,广西的变化是令人瞩目的。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加快建立,北部湾经济区的风生水起,广西正从我国的西南边陲走向对外开放前沿。八桂大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世人瞩目。 恰逢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10月28日,本刊记者随中宣部带领的中央33家媒体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等9家地方知名媒体记者一起,从首府南宁出发由东向西环绕一周,足迹遍及自治区的14个地市,进行为期24天的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4.
正如果能撇尽乡愁不管,我不得不说,正如沅陵这怡人的山山水水一样,挂职的日子既是安静的,也是实在的。学校有熙攘的人群,更有朗朗读书声。而挂职的日子里,更多的是安静,有辗转难眠的安静,有走在乡村山路上的安静,也有自己独自思考的安静。就是在这种安静之中,我得以驻足欣赏沅陵的大美山水和绚丽人文,领略了"酉山遥入望,苍色自千  相似文献   

5.
阿燕 《中国民族》2012,(8):32-33
当舞剧《草原记忆》的大幕拉开,当遥远的马头琴低婉地弹奏,童年的口琴幽幽地吹起,一种爱与被爱的两条情感丝带温柔地相互萦绕抚慰时,我忽然想:如果此刻妈妈在身边,和我共同欣赏这个舞剧,该是多少美好的事儿。从渐渐长大到成熟,我开始越来越深地依恋妈妈,无论走到哪儿,看到美的风景,精彩的节目,有趣的活动,甚至于好吃的东西,我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妈妈。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 生活工作在雪域高原的人们,虽然可以乘飞机﹑坐火车出行,但选择一条条翻山越岭的公路乘坐汽车,仍然是他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汽车要出行,必须有公路.根据受援地西藏山南的请求,受湖北省委﹑省政府委派,2015年初,新一轮湖北交通援藏专业技术人才工作队带着对藏族同胞的深情厚谊,从荆楚大地来到雪域雅砻,他们用激情书写辉煌,用深情丈量高原,用行动演绎传奇.  相似文献   

7.
张璇 《中国民族》2013,(7):46-47
每周五晚,中央民族大学校园里的"锅庄派对"引爆了各族同胞欢聚欢歌的激情时刻,点亮了灰蒙蒙的夜空。"锅庄大圆圈"如麦浪滚滚般聚合分离、变化起伏,大家齐声欢唱,谈天说地,自在起舞。身着本民族特色服饰的姑娘、小伙格外引人注目,大方地拉手,笑脸红扑扑的:"我们都爱跳锅庄,我们的家乡也有辽阔的草原,我们的家乡也有巍峨的大山,我们的家乡也有碧绿的湖水,我们的家乡也有白花花的牛羊,我们  相似文献   

8.
湘西凤凰美丽而迷人的腊尔山台地,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这里风景秀丽,民风纯朴,虽然现代文明的印痕随处可见,但独特的民俗风情却令中外游客留恋忘返。生活在台地上的苗族人民,不仅勤劳朴实,热情好客,豪爽大方,而且普遍长寿!最令人羡慕的是这里目前还生活着当今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对年逾百岁的最长寿的美满夫妻。  今年阳春三月,沐浴着明媚的春光,我从县城驱车赶往腊尔山,专门拜访了这对已身跨三个世纪的百岁老人。  中国最长寿的夫妻  这对百岁夫妻结婚后,一直居住在腊尔山镇所得村,丈夫吴玉堂生于1896年10月25日,今…  相似文献   

9.
年五一,我邀了几个朋友去西藏,原计划借此读点西藏的书籍,拍点西藏的照片,写点西藏的文章,希望能在向“文化人”转化的路上有所收获。想不到一踏上西藏的土地就被镇住了:首先是来自高原缺氧反应,虽不至于翻肠倒肚、撕心裂肺,但也绝对不轻松。白天头昏目眩,思维呆滞,双手捧着书一个字也看不下去;晚上则整夜整夜地做着挖洞掘金的梦,洞越挖越深,深不可测,无穷无尽,最后是浑身关节的疼痛和透彻脊髓的恐惧。其次是所到之处都是那三步一跪、五步一叩、旁若无人、一心向佛的虔诚信徒。啊!这就是西藏,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西藏!事后,我反复揣摸着,这种…  相似文献   

10.
巍巍武陵山,悠悠猛洞水,养育了一个勤劳勇敢、纯朴善良的土家族儿子,他的名字叫尹文贵。自参加工作以来,尹文贵29年如一日,赤胆忠心讲党性,呕心沥血为人民,似一头“不用扬鞭自奋蹄”的“春牛”,默默耕耘,拓荒不止,忠实地实践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先后30多次受到省、州、县的表彰。尹文贵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铸造了一座不平凡的“亲民、爱民、富良”的丰碑。(一) 1952年,尹文贵出生在永顺县咱河村,该村共有16个生产队,1106人,土地面积13000亩,平均海拔800多米,是全县有名的岩溶干旱区。…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来自意大利的甜点提拉米苏像一股风暴,席卷了整个城市,连城市的空气里都充满了浓浓的馥郁的甜香。据朋友说,提拉米苏入口的感觉,有点像爱情的滋味,甚至比爱情的滋味更让人沉醉和心动。她说的时候,一脸的向往和回味,诱惑得我神往不已,想入非非——还没有吃到口,就心甘情愿做了提拉米苏的俘虏。等我千辛万苦找到一家正宗的意大利餐厅,品尝了这种美食后,从此就死心塌地爱上了。的确很好吃,绵软润滑的奶香,咖啡的醇浓微苦,朱古利的芬芳,白兰地朗姆酒的醇美,就像许多种生活的滋味重叠在一起,所有的感官与味觉在提拉米苏入口的那一瞬间同时…  相似文献   

12.
李学竹 《中国藏学》2008,24(1):185-189
在西藏现有梵文贝叶经写本中,保存有大量因明学方面的珍贵资料,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全,既有早期因明的经典原著,也有为数众多的中后期各种重要注疏,内容涵盖了因明学方方面面的各个领域。这些珍贵的因明资料有一部分流传到海外,极大地丰富了国际因明学研究的内容,为因明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现在国内还保留着大量的重要因明写本,我国因明学界应该充分利用我们丰富的文献资料优势,加强对因明梵文写本的整理研究,为因明学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公元2004年中国农历春节,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喜气洋洋地披挂上了“中国红”。这是铁塔自公元1889年始建以来,第一次破天荒地为大洋彼岸东方国家的庆典而作出的重大改变。入夜时分,塞纳河畔高悬起万盏红灯,汇成红色瀑布倾泻而下,与河水流波转韵的倒影交相辉映。一时间,红色的浪漫注满了巴黎夜空。而此时,中国的承德避暑山庄正静卧于皑皑白雪覆盖着的崇山峻岭之间,高悬着大红宫灯,敞开它朱红色的大门,迎接着金发碧眼的远方客人。经典的红色,穿越欧亚大陆的重重山岭,在那特殊时刻遥相呼应,溯着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你会看到埃菲尔铁塔与避暑山…  相似文献   

14.
“为民书记”郑培民,曾担任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从富饶发达的湘潭市平调到全省最为偏僻贫瘠的自治州,他没讲半点价钱,只说“来湘西,三生有幸”。在湘西工作的岁月里,在当地干部群众的眼中,他是领导,更是兄长,是朋友。在那片险峻贫瘠的土地上,他无数次来到“毕兹卡”的火塘边、苗家的吊脚楼里,体察民情、嘘寒问暖;他跋险涉危,为土家苗寨找寻脱贫之路、致富良方。郑培民,留给湘西人民的是无尽的思念,这是一个永远活在湘西百姓心头的名字。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我对于回教学校的课程,常有一种浅见。我觉得,把教义课目孤立在各种普通课目之外,总不是一件事。第一,教义的范围包含得很广,一切宇宙的人生的大理论,及立身处世的方法,以及可以启发宗教情绪,阐扬宗教精神的学识,全都可以包括在内。但学校的教义课目,因为授课时间的限制,不能不把它的内容偏重于五功方面。这样,原来是希望用以阐扬教义的课目,事实上反而把教义的内容弄得窄狭了。第二,施教的最好的办法,不是提耳面命,而是潜移默化。教义讲五功,差不多都是  相似文献   

16.
歌者刘赛     
<正>采访刘赛的那天,是2月21日,长沙天气很好,春光甚是明媚。这也是她生日的第三天。她告诉我,今年是她本命年,24岁,花一样的年龄。眼前的这个女孩,留着清汤挂面般的齐整直发,简单而大方。也许她不是绝对的惊艳,但十分耐看。看的时间越长,会越喜欢她。  相似文献   

17.
记得儿时,曾在乡村老屋听祖父讲过这样的故事:汉朝时候,汉天子派了一位将军带兵攻打夜郎,夜郎王召集村村寨寨的年轻汉子起来抵抗,他们经常把汉兵引到沟深谷窄、路途险恶的地方,使汉兵迷失方向,找不,到出路一天,夜郎又施旧计把汉兵引到了夜郎谷,汉兵不知是计,跟着夜郎的人马朝着深谷冲下去,由于不熟地形,汉兵就像石头一样纷纷顺着陡峭的土坡往谷里滚。结果,仗没打成,汉兵人马却死伤无数。而夜郎王却带着看轻汉子顺着夜郎谷从下游出谷,金蝉脱壳,班师回营,汉天子从此红了眼,不断地增兵攻打夜郎,夜郎王带领人马拼死抵抗,结…  相似文献   

18.
土家耍火龙     
龙是中国的吉祥象征之物,全国各地都有舞龙的民俗,但耍火龙,却是建始特有的民俗文化。春节期间,除过小年、过赶年、出天行、抢银水外,最重要的节庆活动就是从正月初九开始到十五结束的耍火龙了。耍火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百多年以前,据说它源于一次扫除瘟疫的活动。传说在三百多年前,花坪这个地方发生了一场瘟疫,  相似文献   

19.
<正>传说,在古印度,有一个极为专横的国王。有一天,国王忽然想要新造一个皇宫。工匠的头目禀告国王说,若要把宫殿修建得坚实而华丽,必须选用一棵千年老树做材料。于是,国王传令下去,无论如何,也要寻得这样一棵老树。在茂密的原始森林,国王的使臣果然找到了  相似文献   

20.
多年前,在研究元咸阳王赛典赤时,曾顺便浏览了明黔宁王沐英及其家族平滇、镇滇、治滇的有关史志,不料当时便被其吸引并主观地认为,因为沐氏家族与明王朝相始终,一部明代云南边疆的历史,原来也就是一部沐氏家族的历史,今后,要研究明代云南,只要从纵横两方面深入涉及沐氏家族的历史就行了。后来,有鉴于国内一直没有关于沐氏家族中最优秀的成员即入滇始祖沐英个人的学术性传记问世,在相关的研究文章或著述中,史志或民间向来存在的有关沐英诸多方面的分歧,如其家世中的姓氏、族属,一些战役如白石江大战中重要地名的正、误,平定云南时是否因“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