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民族》2008,(11):83-92
1月26日,被迫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活动的云南傣族的“赞哈协会”、白族的“大本曲协会”等传统活动恢复。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2008,(4):34-34
1978年1月13日,中共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县委举办第一批落实政策学习班。主要学习党中央和云南省委文件;揭批“四人帮”的“左”倾错误思潮,辨别路线是非,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落实党的各项政策。  相似文献   

3.
江凌  李辉 《中国民族》2013,(3):46-47
“接龙”是苗族传统民俗活动之一,目前在湖南等地的苗族群众中仍有遗存。传统的“接龙”活动,是把“龙”接到村寨和家里,保佑四季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表面上看,“接龙”是一种带有浓厚民间宗教色彩的祭祀活动,但从其具体的祭祀礼仪来看,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易学哲理,反映了中国古代“天人同易”、“神道设教”的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4.
龙文玉,1939年12月10日出生在湘黔边境一户苗族书香世家,祖父曾在清代取得过科举功名。龙文玉从小受到苗族传统文化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熏陶,表现出了异常聪慧的天资。196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学院中文系,毕业后从事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工作,其后历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校长、州教育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主任、党委副书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副州长。龙文玉一生酷爱民族文化,在他长期从事民族教育研究的实践中,曾提出“要念好民族教育‘经’,必须争做民族文化‘通’”的口号。为此,他终其一生不懈地致力于广泛搜集、翻译、整…  相似文献   

5.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八一电影制片厂等学术与电影制作机构合作拍摄的16部纪录片的统称。这些纪录片是中国第一批人类学民族志电影,如今已成为了解多个少数民族传统社会生活与文化遗产的宝贵资料。"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采用了复原重建式的拍摄方法,通过扮演、摆拍等方式,再现业已消失的民族政治、经济、宗教活动和生产、生活场景。本文对于这种影像创作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加以探讨,并通过与当代人类学者拍摄的作品的比较研究,总结出"复原重建"方法的得失所在。  相似文献   

6.
“莫老师就是我们的好妈妈!”听到孩子们如此形容她,莫露香心里香香甜甜的。莫露香是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码市镇刘家村三小的一名不平凡的女教师。说她不平凡,是因为她1980年从师范毕业后就回到本村任教,不离不弃;说她不平凡,是因为她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她成了这些孩子们的贴心“妈妈”。刘家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人口不多,经济落后,但山清水秀,在外人看来,是个世外桃源般的好地方。奠露香32年如一日扎根这里,并不是眷恋这“世外桃源”,而是为了这瑶山深处孩子们的教育前途。  相似文献   

7.
江凌 《中国民族》2013,(1):59-60
“易学视野下的呈现——少数民族文化的另类解读”,是本刊2013年特别推出的一个系列专题,旨在通过对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现象的易学解读,揭示少数民族文化与易文化传统之间的密切关联,从而在文化层面上进一步佐证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各民族“多元一体”的论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同时,在学术层面,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民族素质对民族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角度,从传统社会的滞后、城乡"断裂"的二元结构和语言文化传播途径双重阻碍等3个方面,分析了制约蒙古族聚居民族素质提升的原因,以便于找到提升民族素质的正确路径。  相似文献   

9.
赵菁  许媛萍 《民族学刊》2022,13(3):101-111, 149
以“共同意识”作为切入点,采用较为深度的泛文本语境方法,对“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作品进行叙事层面的剖析,尝试对其间的话语策略进行归纳,并着重探讨其如何通过影像化、故事化叙述共同历史、共同故事,诠释民族关系和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探讨影像与时代话语间的互动关系,分析个体身份与中华民族认同的建构路径。这一时期有着独特的叙事话语方式,总是倾向于以国家话语统合族群、家庭观念,以家国情感取代个体情感,以阶级认同重构他者阵营、以阶级矛盾替代故事冲突从而实现国家意识形态融入民族题材的书写;其间旖旎多姿的少数民族地域风光再现、与汉杂糅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再造、敢于斗争的少数民族女性形象塑造,又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民族话语对国家话语兼容之下的“黄金年代”,并成为时代符号而深深嵌入一代观众的集体记忆当中;还多采用黑暗与光明的象征、身体与疾病的隐喻、身份与认同的建构等方式进行共同文化的叙事。经由国家话语的规训、民族话语的兼容以及“国族、家国同构”的话语体系,如何建构关于新中国的文化想象与共同体想象,塑造出一个通过异域空间、民族风情、人物形象等景观展示出来的“共和国”,将各民族同胞通过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凝聚在一起,通过“讲述过去”“讲述当下”,进而“塑造未来”,从而印证“意识形态工具是‘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话语本质”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0.
江永:努力实现女书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湖南省江永县位于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地处岭南瑶族文化旅游"金三角"。全县总面积1572平方公里,总人口24万人,其中有瑶、苗等少数民族17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  相似文献   

11.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是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规划提出要继续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投入、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这方面的工作国家一直很重视,但第一次以少数民族事业规划的内容确定下来,相信会有一个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典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很大,是比较珍贵的精神财富之一,也是精神宝库,需要我们现代人挖掘和利用,更属于一大教育资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今在高校当中衍生出来的一些教育活动也是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和延续[1]。如今,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融进我们生活和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必须抓住。“四史”(第一是党史,第二是新中国史,第三是改革开放史,第四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也是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思想资源,我们实现其和思政教育以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结合,可以更快地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桃花源”因陶渊明的作品《桃花源记》而名满天下,千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追寻与考证从来不曾停止过:“桃花源”到底在哪里,它究竟是一个虚构的艺术世界,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如果真的曾经存在过,那么,它又在哪里呢,它所展示的到底是怎样一种文化环境?民族学家彭伊立、覃武陵在其父彭泊先生(我国50年代对土家族进行民族认定的先驱之一)民族思想的影响和启示下,对桃花源与武陵蛮的渊源进行深入研究,以失落了2000多年的巴文化为契机,运用民族学的新理论以及考古界、地质地理界和现代科技最新成果,对“桃花源”这一千古悬谜做出了大胆、独特而合理的推测与解释。本刊曾在2004年第5期刊发过两人撰写的《〈桃花源记〉并非虚构》一文,阐述了“东晋末年我国武陵山区腹地‘武陵蛮’的生活现实是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写作原型”这一观点。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在“争鸣”栏目对彭伊立、覃武陵两位先生近期撰写的该专题系列文章予以连续刊载,希望能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15.
在德国的外来移民中,土耳其人(包括土耳其族和库尔德族)占绝大多数,近三百万。但长期以来,土耳其人与德国社会的关系并不是十分融洽,相互之间的交往比较薄弱;土耳其人大分散、小聚居,在语言、宗教、文化上与主流社会断然有别,成为特殊的文化孤岛。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政界、学界、  相似文献   

16.
民族工作是党的重要工作,在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中始终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始终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审时度势、求真务实,对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