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教育,应当把培养人的“生命意识”列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即要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用泰戈尔的话说,教育的目的应当向人传递生命信息.生物学科对培养人的“生命意识”具有独特的优势.位子课程改革前沿的生物学科在新的时代更加负载教育学生认识生命,了解生命意义,引导学生懂得欣赏生命,珍惜生命的任务.本文沿“敬畏生命”、“欣赏生命”、“热爱生命”三个梯度阐述了生物教学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原点是生命,教育的目标是"以人为本"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长期忽视个体生命"个我化"的内在要求,这对医学生的自我生命探索以及未来职业使命的担当产生极大阻碍。应当在医学生中大力开展生命教育,让教育回归生命原点,使医学生充分意识到生命的可贵性,懂得尊重自我和他人的生命、敬畏生命、努力实现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3.
据有关资料,中国有残疾人5.1千万,居世界第一位。如何帮助残疾人克服成才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做生活的强者,这是当前人才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最近笔者围绕这个问题,采取“交谈、开座谈会、问卷笔谈”等形式,对八百名残疾人进行调查。情况表明:大多数残疾人对于做生活强者,态度积极,认识正确;但也有相当部分残疾人信心不足,畏缩不前,在成才问题上存在以下多种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4.
孙炯 《成才与就业》2013,(15):100-101
最近一些“三校生”来访者告诉我,他们感觉现在中专和职技校学历的人找工作很难。这话引起了我的兴趣,接受中等技术教育的学生在社会上真的没“出路”吗?怎样才能让自己的处境越来越好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来看看。  相似文献   

5.
高兴宇 《社区》2003,(18):60-60
篮坛巨星乔丹是强者,强者自有强者的性格。他曾这样向人表白心迹:“如果有人取笑我,或者怀疑我……那将成为我超水平发挥的动力。”许多人,尽管躯体具有超凡的承受力,但终其一生,却无缘跻身于强者之列。究其原因,是他们缺乏乔丹这种把世俗压力变为前进动力的气度与勇气。他们在嫉妒与讥笑面前无所适从,像霜打的地瓜秧一样,再也没有生还的希望,徒留下了许多让人惋惜的遗憾。  相似文献   

6.
郝明娟 《新天地》2011,(9):84-84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一个成功的英语学习者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人格完美的人。法国的哲学家伏尔泰说:“一个人每天做的最勇敢的决定是下决心拥有一个好心情:”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不喜欢整天都沉浸在恶劣情绪中的老师。所以,我们应该用尊重和理解学生,合理调节他们的心理活动,减少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让课堂发挥出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就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教育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不懂得关注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的教育绝不会是人民满意的教育。随着"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我们认识到,生命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维度,是让学校文化富有生命力的引擎,也是抚慰学生心灵的无形"手"。因此,生命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8.
高校开展生命价值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漠视生命、责任意识淡化、信念缺失等不良现象将直接影响其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应从教育本质出发,在尊重人的价值、尊严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大学德育,探索大学生生命价值教育的理念与方法,教会学生懂得珍爱生命,掌握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9.
他们曾是普通人,但当他们与"癌"链接时,人生从此跌宕起伏;当他们的生命再次与"快乐"链接时,他们的人生却看似传奇.他们能勇敢地说出"我要活下去"的心声,那股生命的气息让枯树也吐出新绿,他们笑对病魔m这份勇气源自对生命的珍爱,对人生的肯定.  相似文献   

10.
《可乐》2006,(3)
问1、年轻时我有段时间性伙伴比较多,因此,一直有艾滋病恐惧症。虽然心存疑虑,也没有勇气面对检查。听说艾滋病的潜伏期是7-10年呢!好怕,我该怎么办?去检查吧!与其提心吊胆过生活,不如勇敢去面对,这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况且性命更重要啊。即使检查出被感染,学会面对死亡也会让你更懂得如何珍惜生命!  相似文献   

11.
刘惠琴 《社区》2013,(28):42-42
我自从2003年4月到山丹街社区工作后,一直做着一些微小的事情,在大家看来都觉得不值一提,但我觉得通过做这些事,让我懂得怎样与人相处,怎样珍惜生活。  相似文献   

12.
闫莉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1):150-152,72
“知”性教育与“智”性教育在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工业社会“工具理性”和“科技理性”思维的影响,在教学上采取“知”性教育,使教育失去了育人的本真意义。教育是一种为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所具有的这种本质属性及现实对于人的发展的需要为“智”性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和必然的条件。因此,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要彻底实现观念的转变,不仅要让学生“拥有知识”,更要让他们“懂得知识”,把塑造健全的主体作为教学的使命,使教育真正实现对生活的回归、对人的回归。  相似文献   

13.
承受     
承受是生命的一种需要和方式。承受是一种能体现质重感的虚怀若谷的胸襟;是一种生命理念始终清醒的坦然接纳;是为实现自我的一种收敛;是为寻求进发所做的一种自我积蓄。人活着就会有责任、期盼和压力,因此人类本质上就会有一种负载感、沉重感。所以作为人必须学会承受、有所承受。学会承受意味着学会生活,有所承受才意味着懂得生活。  相似文献   

14.
唐鸿冰 《新天地》2011,(12):422-42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为此,通过何种途径开展农村的品德与社会课,便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营造开放、活跃、自由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学会勇敢面对各种问题和困扰,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使他们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5.
感恩图书     
张德民 《社区》2013,(29):57-57
人是懂得感恩的动物,对父母要感恩,因为他们给了你生命,且养育了你;对师长要感恩,因为老师用做人的道理和世间的知识教育了你;对祖国要感恩,因为祖国哺育了你;对大自然要感恩,它给了你生存的条件;同样对充实了自己头脑的图书,也要感恩。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学生自杀现象的解读,提出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的对策主要是培养他们积极正确的生死观和时代观,注重利益教育和伦理教育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鼓励大学生追求生命的永恒意义。  相似文献   

17.
颜之推 《社区》2013,(26):14-14
人之所以要读书求学,本来是为了开发心智,提高认识能力,以利于自己的行动。对那些不懂得奉养父母的人,我想让他们看看古人体察父母心意,按父母的意愿办事;轻言细语、和颜悦色地与父母谈话;怎样不怕劳苦,为父母弄到香甜软嫩的食品;使他们看了之后感到畏惧惭愧,起而效法古人。  相似文献   

18.
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困境,是我们在教给青少年学生以知识能力与素质发展的同时,并没有敞开个体人生内在的价值目标,由此而寄予他们以相应的价值感与意义感,或者说没有带出个体完整成人。这意味着我们将不得不回到赫尔巴特,重申教学之教育性问题,即教育目标与过程、方法的统一问题,确切地说,是教育的目标、过程、方法统一朝向教育的中心,也即个体成人。我们提出一种生命论的教学哲学,并非作为教师的教学指南,而是要唤起我们面对活泼学生生命的爱与真诚,激活热爱教育的心灵。  相似文献   

19.
在宋代咏花词中,花开时的艳丽与花落时的残败所流露出的忧乐人生观,一方面使词人领悟到如花生命的短暂,懂得要享受现世生活;另一方面使他们忧惧如花生命的凋零,懂得在伤春悲秋、伤逝之际要珍惜生命。这种善于从忧乐人生中去享受生活和珍惜生命的意识,带给现代生活极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教育必须矫正漠视生命的异化现象,回归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发挥化育生命的育人功能。教育要实现化育生命的价值和育人功能,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生命意识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生命的体验,是教师对教育事实的反映,是教师对生命的意向性活动,是教师对教育与生命关系的感知与体悟。增强生命意识有助于教师成长为具有自主性和较高生命境界的卓越教师,有助于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觉知生命、关怀生命、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教师生命意识的研究不仅在理论上拓宽了对教师及其教育实践的认识,同时也确立了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实践起点。教师的生命意识结构包括“教师自我”“我思”和“我思对象”。教育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活动,教师是专门从事教育的人员。克服教育的异化,回归教育原点,需要唤醒教师的生命意识。教育叙事是融入教师自身体验而唤醒生命意识的一种方法。教师的反思性写作是增强教师生命意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生存方式。教师的角色并不仅仅是传播知识的理性人,每一位教师都是活生生的人,在生活世界中会与他者打交道,其生命活动就是实施教育的过程,其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于促进学生绽放生命的光彩以及寻找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