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翁化蜀是蜀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对巴蜀乃至全国吏治、文教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翁化蜀的结晶集中体现在文翁石室上.经东汉高联修复学堂及兴建周公礼殿、西晋张收增益圣贤图像、后蜀毋昭裔刊刻蜀石经,到两宋时,石室讲学盛况空前.经元代的中衰,明代的战乱,石室终毁于张献忠之乱.经清初的复建,石室延续其教化功能于后世.文翁化蜀的盛举实际上是通过引进中原文化、继承弘扬巴蜀传统文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太湖地区群山上的石室土墩,近年来引起了考古界和史学界的普遍关注,成为研究吴越文化中热烈争论的一个中心论题。所谓土墩石室,是指遍布于太湖地区群山之上人工构筑的一种土石建筑。这种墩常常构建在山颠或山脊的分水线上。外观似一馒首状长圆形的土墩。墩内均有结构大体相似的石室。石室都以大小不等的自然石块砌成,形似一窄弄,窄弄的底面作长方形,断面作梯形,顶部以大石块复盖,石室外再复以土石。这种墩大的占地千余平方米,小的占地数十平方米。发掘时,墩内常留有西周晚期至夏秋时代的陶器和原始瓷器。以往,这类墩多被称作:“烽燧墩”、“藏军洞”、“望越墩”、“演武墩”等等。七十年代以来,考古界有部分同志提出了这些土墩石室“是一种墓葬”的看法,打破了过去认为这些墩是“古代军事设  相似文献   

3.
石碉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籍中关于石室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山海经》所载西王母居住的石室及《世本》所载的“夏鲧作城郭”;而考察嘉戎民族的起源,确也可上溯到夏系。但是,现存石室、碉楼却集中在岷山及其西、南。所以,可以先从有关这一带的史料作一些考辨。 《蜀都赋》章樵注引《蜀王本纪》:“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  相似文献   

4.
清末在敦煌石室发现的变文,是唐五代间的民间文学作品,它的作者或传抄者,大多是处于社会低层的“下里巴人”;它的语言,也大抵是当时的口语,其中俗字、别字、俗语词之多,保存口语材料之丰富,实为它书所未有.它对于推究古今语音演变之轨迹,考索宋元白话之沿溯,都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而且变文湮埋一千多年,未经后代校刻窜乱,保存了  相似文献   

5.
周维强 《社区》2014,(35):29-29
五峰书院藏于永康方岩寿山五峰固厚峰下的石室内。四围环绕着“五峰”。我说“藏”,因为这个书院的建筑原本就是借了寿山石室“因势利导”而成的。它始建于明朝中叶。书院西侧还有“学易斋”和纪念陈亮、朱熹、吕东莱的“丽泽祠”(俗称“三贤堂”),都是明代所建。  相似文献   

6.
《社区》2012,(5):54-56
“可将印社交给共产党” 与“汉三老碑”的遭遇类似.西泠印社也历经磨难。1928年。宋美龄在杭州巡游至孤山时。向地方政府提议把孤山改为中山公同。听到这个消息,丁仁给远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马衡写信,商量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江湖夜雨 《社区》2013,(23):10-11
百多年前,茫茫沙漠旁的莫高窟内,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石室,里面珍藏着数以万计的经卷、手稿、文书、织绣。这些珍宝震撼了整个世界,从此世界上多了一门学问——“敦煌学”。二十年前,法门寺地宫的白玉石板被揭开,一大批大唐年间封存的稀世珍宝重现于世间,这些“穷天上之庄严,极人间之焕丽”的珍贵文物,让人们目瞪口呆,心驰神迷……  相似文献   

8.
蜀郡守文翁于西汉景帝时在成都立官学、建学宫,开启了地方政府兴办学校的先河。文翁学宫的建筑在东汉两百年间经焚毁、兴建、修葺、增扩,变化颇大。现将其演变情况试论于后。 至东汉前期,文翁学宫建筑可考者,有文学精舍、石室讲堂和文翁祠堂。《华阳国志》:“始文翁立文学精舍,讲堂作石室。”《汉书·文翁传》:“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然而,班固于汉章帝前后所盲之文翁祠堂此后不见记述,代之而来的却是“周公礼殿”。祀主更替,疑与东汉火延学宫有关。  相似文献   

9.
《坛经》中“三无”思想被认为是六祖慧能思想之概括,“以无念为宗”尤重,慧能在《坛经》中多次阐述这一思想的内涵.慧能这一“以无念为宗”的思想,有其承前之思想渊源,既有般若空,又具佛性有,是般若中道之继承;又有与同时代教内之呼应,作为“最上乘”的基本特征,而超越作为“大乘”的教内,同时两者又有内在的一致性;也具有对后世禅宗理论之宗旨性意义,后来的大禅师虽以“无为宗旨”等不同表达方式表达禅宗的宗旨,但都只是与“无念”名异而已.  相似文献   

10.
试析汉画中的《雷神出行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雷神出行图》在汉代画像石的主要分布地山东、南阳及徐州等都曾发现过。本文试就此类画像作一粗浅的分析。 山东武氏祠汉画像石,后石室第三石第二层画像的内容是:画左部有一车,以云气为车轮,车上前后各树一鼓,舆中乘一人,右手持槌作击鼓状,车前有五人用两根绳子牵引车子前进。车后有一人张口吹气。画右部有一双首龙拱成的“龙门”。龙门之下有一人举锤持凿,双脚踏在下面跪伏于地的人背上,似欲凿击跪伏之人。龙门正上  相似文献   

11.
析木城石棚     
海城县析木城公社所在地,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城镇,古代文化遗存很丰富.在这个公社所属的姑嫂石大队的南山上,有一个屹立数千年硕大壮观的石棚.何谓石棚?据说是因为用大石板支盖酷似小屋而得名.金代王寂《鸭江行部志》曾记载在今复县一带有“石室”,“土人谓之石棚”.有的地区发现的石棚,很象帝王的冠冕,所以我国古代又有称之为“冠石”的. 辽南地区发现的石棚,往往成双存在,两处相去不远.析木城的石棚就是这样,山上和山麓的石棚相距约350米.对这两座石棚的由来,当地至今还留传着许多优美的民间故事.在很久以前,这个地方有一户人家,姑嫂在一起生活.小姑经常打骂虐待其  相似文献   

12.
唐时佛教寺院由帝王离宫别馆废立而成者,于秦中故地非仅见,玉华寺即其一。玉华寺者,本唐太宗之玉华宫,高宗时废而为寺。明李贤《大明一统志》卷三十六云:“在宜君县西四十里,即唐玉华宫也。其地本县人秦小龙宅,唐太宗因避暑至此,日:‘小龙出,大龙入’,遂建宫。高宗时废为寺。其西有驻銮崖,东有石室,外有水散漫流下,日‘水帘’。寺内有肃成殿,唐玄奘法师于此谭经。”考《大明一统志》记载之来源,当本于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关内道三·宜君县”下“玉华宫”条之所载。云:“玉华宫,在县北四里,贞观二十年奉敕营造…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大学向达教授于三月廿四日在我校历史系作了题为“敦煌学六十年”的报告。报告分为五个部分。一、敦煌的历史与地理。二、敦煌石室藏书及其他遺存的发現。三、石室藏书及其他遺存有助于中古历史的研究。四、  相似文献   

14.
1.藏传佛教在本质上是唯心主义的,但往往却含有一定的辩证法思想。“缘起自性空”是佛教教义的“心要”,所谓“缘起”即“待缘而起”,也就是说一切自然的、社会的事物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性空并不是说没有,而是说一切法都没有自性,假如说有一种法是不待缘而生,那它就是有自性了。缘起自性空在最后的和绝对的意义上说,一切实物都没有实体可言,没有自性可言,所以是空的;而在相对的意义上说,一切事物又都是因为缘起的关系而存在着。所以一切事物都是空的,缘起之有和性空之空,二者非但不矛盾,反而是相辅相成的。这种承认事物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无疑是合理的辩证的。  相似文献   

15.
形近通假论     
<正>通假,古往今来都认为是一种同音替代的现象.清王引之说:“盖无本字而后假借他字,此谓造作文字之始,至于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往往本字见存,而古本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经义述闻·通说下·经文假借》)清人吴承志云:“假借之例,以音为主,有以音近而省其文者,有以音近而  相似文献   

16.
《慵石室诗钞》系潮州现代诗词名家石维岩诗词作品集。饶宗颐系石铭吾后辈,1994,饶宗颐教授特为《慵石室诗钞》作序。他的序文,以文言为之,字凝句炼,感情深厚,见解精湛,人伦情怀与诗学思想交相辉映,不仅在饶宗颐的序跋中据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且还是一篇重要的诗学文献,极具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王船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最杰出的爱国者。本文试图对王船山爱国主义思想的内容和特点,作一些探索。1 王船山的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首先集中表现在当国家、民族危机的关键时刻,他毅然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置于阶级利益之上。一切都要服从国家、民族利益之需要。他说:“有一人之正义,有一时之大义,有古今之通义。轻重之衡,公私之辨,三者不可不察。以一人之义视一时之大义,则一人之义私矣;以一时之义视古今之通义,而一时之义私矣。公者重,私者轻矣,权衡之自定也”。他认为“夷夏之防”“天下之大防”中首要之防,是“万世守之而不可易”的“古今之通义”。而“君臣之义”是“一时之义”,  相似文献   

18.
主语谓语之间有一个“之”字,是古汉语中一种常见现象,用例甚多,且出于不同之句型。自马建忠以来近一个世纪,学者们都相继论述过。《马氏文通》卷七“介字(之字之用)”曰: 凡读于起词坐动之间,间以“之”字,一若缓其辞气者然。又凡读为起词,为止词,皆可间以“之”字。读无起词而欲间以“之”字者,必有字以先其坐动,所以为“之”字可间之地也。读有“所”字先乎坐动者,如间“之”字,则不先坐动而先“所”  相似文献   

19.
杂文散论     
1. 释“杂”杂而不纯谓之“杂”.班固《汉书·艺文志》有云:“杂之义广,无所不包.”至于杂文之“杂”,至少包含以下三层意思:第一,取材广泛.杂文家王春元同志说:“杂,是就取材和内容而说的.花花世界,人事纷纷,兼收并蓄,无所不包.”老作家林语堂说:“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因为其取材至为广泛,“无所不包”,当然就成了“杂”.第二,形式多样.随笔、小品、序跋、日记、对话、书信、寓言、杂感等等,都可以是杂文(当然不一定都是杂文),真是杂七杂八,应有尽有,光怪陆离,杂然并陈.第三,从内容上说,它一般不是系统地论述某一个问题,而是片断的感想或偶然的一得,散玉碎珠,七零八落,谓之“杂感”.  相似文献   

20.
《召南.采蘋》之“有齐季女”,历来说诗者都将其中的“季女”解为“少女”或是将“季女”解为“淑女”这一类的美称。而利用近出简帛则可以判断,“女”是“如”的假借字,“季女”即“悸如”,正以状主祭者内心敬畏之情状,与“有齐”义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