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袁忠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从建筑与其他艺术的异同、建筑美的类别、建筑“丑”等方面入手,提出建筑在艺术范畴中的特殊规定性,建筑审美含有形式、造型、性格、象征四个层面,它既具有类别意义,亦具有层级意义,而建筑“丑”也自有其存在价值,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刘永涛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72-76
地标性建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名片”,深刻影响和塑造着一座城市的美学生态。近年来,在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中,一些设计前卫、造型奇特、吸引眼球的所谓“丑陋建筑”,往往因其创新性设计、国际化招标以及巨大的工程预算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其中一些地标性“丑陋建筑”在经历了巨大争议和美学激辩后被改造或拆除,有的则成为重要的文化景观。这些“丑陋建筑”不同的命运走向,折射出其背后复杂的环境审美认同机理和自愈机制。 相似文献
3.
唐孝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41-44
建筑审美活动是自由、自主、能动的情感价值活动。情感选择、情感加工、情感建构是审美主体展开建筑审美活动并获得具体的个性化审美对象的三个主要阶段,反映了情感在建筑审美活动中的重大作用,体现了建筑审美活动的历时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艺术的共通性是艺术审美的基本规律。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具有广泛的审美共通性。在建筑审美活动中,正确认识和自觉运用艺术审美共通性规律有助于建筑审美想象的展开和建筑审美体验的深化。本文试从客体审美属性、主体审美愉悦及审美心理过程三个方面探究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之间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5.
6.
纵观楼阁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一种独立的建筑类型,楼阁以高峻宏敞为其最重要的审美观念。但与此同时,中国古人对隆楼杰阁的追求存在着“欲与南山齐”和“高处不胜寒”的两种倾向。楼阁审美发展变化体现在四个方面:强调“大壮适形”的“中和之美”;单体尺度受“风水形式说”控制;尺度上,宗教建筑和世俗建筑因审美情趣的需要而相互转换;既是景观又可观景。 相似文献
7.
传统聚落建筑的审美文化特征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岸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3):27-30
建筑是文化的现象,也是文化的载体。传统聚落建筑作为人居的物质实体,它以服务于人的生命存在和精神自由为宗旨,同时深受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的影响,表现出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的美学特征。对传统聚落建筑的审美反思,有利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建筑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推动我国现代生态聚落的建设和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论艺术与审美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存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
长期以来,艺术与美学合流,把艺术的本质看作美的,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审美文化研究的兴起,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契机。艺术是文化的核心,也是审美的核心。本文从艺术出发,论述了艺术与审美文化的关系。人是一种艺术的动物,艺术是人创造本性的表现,艺术的审美特征是时间中的存在性决定的,艺术本质上是生命中的幻想性表现。 相似文献
9.
徐清泉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是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审美精神也正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天人合一原初意识、儒、道、释及堪舆的天人合一思想对其施加了巨大的理性统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洋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2)
在泉州这样一个多种宗教相并存的城市,回族祠堂建筑有其特殊的审美文化特性。回族祠堂建筑是泉州传统血缘、宗教、地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化的传承性要求我们在展望泉州回族祠堂建筑保护的同时,也应该对祠堂建筑的当今价值进行探讨。现以侨乡泉州的回族祠堂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从历史考证的角度对泉州回族祠堂建筑的典型——丁氏回族祠堂——的审美文化进行美学特征探讨,并对其当代意义和保护与开发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1.
论审美的发生--兼答李志宏先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易中天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38-43
任何一个体系严密的美学理论都必须解释审美的发生,而任何一个体系严密的审美发生学都必须能够回答三个问题:审美的发生为什么可能、为什么必然和它怎样发生。正是劳动,使人有了意识,有了情感,有了超越性,从而使审美有了可能;正是劳动中产生的确证感,以及通过确证感实现的人的确证,使审美成为必然;正是确证感向同情感和形式感的发展以及劳动的异化,使审美完成了从非审美和前审美到纯粹审美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邹志红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81-83
美育是一种借助审美实践活动培养人的审美理想和能力的基础教育。美育对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艺术修养,完善人格塑造都有十分独特的作用。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来建构人的审美能力,不失为一条美化精神世界和亮化心灵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冯念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2):126-128
徽派居民建筑作为徽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观的载体,以其特殊的建筑样式反映了徽州地区独特的文化背景,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元素。文章从实用、造型、环境、风格等角度对徽派建筑进行了深入剖析,以了解建筑这种图像符号所透露出的固有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是有价值的 ,对精神文明价值的衡量 ,主要是对精神生产的成果即精神产品的价值衡量 ,因为精神文明是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成果 ,并最终是通过精神产品来体现的。精神产品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各种理论学说、思想道德规范、价值理想目标以及它们的物化形态等等 ,它们都是精神生产和人们的精神交往的成果 ,凝结为文明形态即为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5.
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和现代文化的不断发展,对人们的审美观产生了深刻影响。多元文化设计艺术思想的引入,对我国构建具有高艺术价值人文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环境艺术设计在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中不仅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还体现出了丰富多彩的设计理念。人们审美经验和审美愉悦是艺术活动的本质特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该要注重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相似文献
16.
韩江卫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6,46(4):152-156
审美启蒙理论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负有时代特点的新话题。作为现代审美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等理论,为审美启蒙理论提供了其哲学基础,美学基础及方法论。 相似文献
17.
向云驹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76-80
美学问题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出发点和核心价值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美学立场同样来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理念。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美学范畴、形态和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是一种人类学诗学、是一种活形象美学,是一种感性美学,是一种身体美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是经由美学人类学抵达人类学美学的美学,它的美学境界就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相似文献
18.
樊德三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4,24(2):125-127
审美素养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 ,属于文化范畴 ,是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因此 ,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 ,为建设先进文化和“三个文明” ,提高审美素养是现代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任务 ,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培养审美能力、增强立美意识、发展形象思维。 相似文献
19.
论客家聚居建筑的美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孝祥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42-45
从独具一格的建筑造型、礼乐相济的文化精神、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等三个方面就客家聚居建筑的审美价值和美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