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哈耶克"自发秩序观"的知识渊源可追溯到曼德维尔、休谟和弗格森等苏格兰道德哲学家,以及斯密、门格尔等人的经济思想.哈耶克通过对"建构论理性主义"的批判与对"进化论理性主义"的继承和发扬,确立了"自发秩序"的立论基础有限理性与"无知"的知识观;自由、一般规则和竞争,作为"自发秩序"维持的基本条件;在"自发秩序"中,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限制,并通过形成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第三领域"来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与公共物品的垄断.  相似文献   

2.
在认识论上,哈耶克受到马赫和康德的影响,尤其是康德的先验主义认识论对哈耶克认识论思想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种康德主义倾向的认识论,是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基础,并由此引出其有限理性论和自发秩序论。  相似文献   

3.
如何理解国家建构和社会进化的逻辑关系,是一个关系国家推动社会建设之路径选择的重要问题。以哈耶克为代表的进化理性观及其“自发秩序论”“建构原罪论”,不能解释中国政府主导社会建设、推动社会进化的经验事实。作为一项国家建构行动,地方政府培育社会组织的行动逻辑及其效果充分说明:国家建构是政治吸纳以及嵌入、生产社会的理性行动过程,国家建构社会的组织框架、权力链条和行动方式均建立在理性基础之上;国家建构是社会实现有序演进的行动机制,国家建构了社会进化的基本秩序,为社会进化输送了养料,提升了社会进化的速度;国家建构更好地助推社会进化,实现了二者的有机衔接,实现了国家建构的行动理性与社会演进的主体诉求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产生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政府干预传统的法律原则和产权制度,使之失去应有的协调功能。经济复苏不仅要求政府停止对市场的干预,更要纠正被政府扭曲的制度,使制度回归到自发演进的路径上去。经济危机的出现证明自发演进的制度具有超出我们理解能力的重大经济意义,经济危机也是哈耶克自发秩序论正确性的有力证明。文章探讨作为一种自发演进制度的前提条件,并指出制度失灵现象不局限于金融领域。  相似文献   

5.
在哈耶克的自由主义理论体系中,自发秩序理论居于核心地位.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继承了由孟德维尔始创并进一步由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思想家斯密、休谟、弗格森等人发展的思想,并在批判继承中达到了新的高度.本文对这一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渊源和思想理论前提进行了发掘,并详尽介绍了哈耶克自发秩序的理论内容,同时以马克思的视阈对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和市场经济进行了批判,从辩证的角度对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作一评析.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与哈耶克的自由观在关于人类理性、自由秩序、自由基础以及经济与政治观点等方面都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哈耶克强调有限理性,导出自生自发秩序,进而将自由界定为法治基础之上的自发性自由;马克思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充分肯定人的主观的能动性,站在自觉自由的高度,实现了自由的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使自由获得了完整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制度演化是制度生成的重要方式.梳理当代西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关于制度演化理论的研究成果,同时借鉴经济学与社会学在制度研究方面的重要理论资源,可以发现制度生成的演化观基于演进理性、有限知识和自发秩序的逻辑前提,并以演化博弈和社会演进作为发生方式.  相似文献   

8.
秩序有利于人类自由本性的实现,是人全面发展的保障.本文以哈耶克法治理论为视角来分析自发秩序的本质及其与建构秩序的关系:由法治来限制建构秩序的作用范围以防止有意识地利用政府权力假借正义之名侵犯社会公正与自由,但自发秩序的抽象普遍性特性和外部性的存在要求建构秩序发挥辅助作用,二者互不可缺;两种秩序的融合以情境为联结点,判断建构的新的规范或制度是否能融入现行自发秩序的标准是一种情境主义标准.  相似文献   

9.
陈文军 《齐鲁学刊》2007,(4):136-138
哈耶克所提出的"自发秩序"概念包含两个基点:一是社会秩序的自发性,二是个体的自由性。哈耶克认为社会历史是"自发秩序"的演进,也许和资本主义历史实际不相符合,但"自发秩序"作为一种对社会历史的解释,不在于揭示历史文本的本来面目,而在于解释的现实意义,即个人自由向社会秩序的转化不能遵循少数精英的理性,采取强制变迁,而是通过自由平等对话、解释、博弈、实践,获得个体认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自生自发的秩序”是哈耶克自由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其知识论基础是理性不及的知识观,其基本特性有:首先,“自生自发的秩序”的基础是参与者个人相互之间的行动与预期的一致性;其次,“自生自发的秩序”是社会主体行动的结果,而不是设计的结果;再次,“自生自发的秩序”为多元社会主体达致其各自特别的目的创造了有益的条件.“自生自发的秩序”对自由的依存、对私有制的倚重,因市场体制的运行而内蕴着不平等.哈耶克的这一理论对于理解中国的不平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要求我们要注意一定限度内的不平等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对哈耶克的“理性有限”观和“自发秩序”观的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性有限”观和“自发秩序”观是哈耶克自由主义最为重要的核心观念,本文在深入解读这两个观念及其实质的基础上,探讨了经过话语转换后,该种观点对当代中国可能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哈耶克分配正义思想的历史面向与理论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首先 《北方论丛》2015,(3):135-138
分配的正义性在哈耶克的自发秩序理论中被质疑, 分配的 "拟人化" 色彩所塑造的权威主体必然造成权力的强制性, 这种强制性不可避免地会对正义造成伤害, 为了清理权力强制性的存在, 哈耶克建构了一个面向未来的理想的议会模式. 尽管哈耶克对分配正义的理论关切存在理想色彩, 但对于反思我们当今面临的各种分配问题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制度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探讨制度变迁的理论更是纷繁复杂.纵观整个理论发展过程,我们发现合理定位制序分析中的理性问题,是正确处理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理性建构制序和自发演进制序关系的前提.本文在综合比较凡勃伦-康芒斯-诺斯建构理性观和斯密-门格尔-哈耶克演进理性观两条传统分析理路的基础上,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理性观定位制序分析中的理性问题,整合两种社会制序,并推测人类有限理性的"有选择建构"模式可能是制序变迁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4.
廖和平 《兰州学刊》2006,50(2):126-130,108
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是指在人类社会中个人由于自爱的动力而进行的实现个人价值的行为及其在与他人的冲突中通过个人之间的自我调适而形成的以个人为核心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自愿性的协调的社会秩序。它的理论源于从古罗马的西塞罗到近现代的曼德维尔、休谟、斯密、弗格森、门格尔等思想家的思想。它的认识论前提是承认人的无知和人的理性是有限度的。其对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理论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哈耶克的社会自发进化论就是力图向人们证明,人类社会秩序的扩展是一个自发的进化过程,如果人们不想失去自己的文明基础和文明的成果,就不要试图凭借自己的理性去人为地设计和建构社会秩序。这种自发进化论是以贬低人类理性能力为前提的,因而这一理论尽管不乏有价值的见解,但其论证又包含着不少难以自圆其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王秋梅  高文武 《学术界》2007,50(5):91-95
哈耶克将个人分散的知识论运用到人类经济活动的领域,认为自发市场秩序得以发生的前提是分散的个人知识观.于是,他反对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而赞同市场经济.但是哈耶克的自由市场秩序能否自生并顺利存续下去是值得怀疑的.他的自发市场秩序的最大缺陷就是偏重形式的自由和平等,无法实现真正的自由和平等.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超越哈耶克的自发市场秩序.  相似文献   

17.
吴瑞财 《兰州学刊》2004,(5):49-51,23
哈耶克宪政思想是其整个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宪政思想深深地植根于其明确的知识论立场之上 ,尤其是直接缘出于其对规则与秩序的阐发之上。在对规则与秩序的探讨过程中 ,他得以明确界分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以及自生自发秩序与组织秩序的不同。然而 ,现代社会却有逐步以外部规则取代内部规则、以组织秩序统合自生自发秩序的趋势。而建立在这一谬误基础之上的现代代议民主制的权力分立机制根本不能对权力施加真正的限制 ,从而也不能为宪政的施行提供真正的基础。为此 ,哈耶克认为有必要重新创制一种能够真正体现和维护宪政精神的制度框架。  相似文献   

18.
哈耶克从以扩展秩序为内容的逻辑演进方法论出发,提出了演进理性的哲学思想和知与无知的认识论,并由此评析生物进化论、社会生物学进化论等建构进化论,进而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演进文化论.辩证继承是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复兴过程中的主要思维方式,而哈耶克的演进文化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思维向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转向有着方法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自发秩序理论是哈耶克政治哲学的核心.这一理论存在着三方面的内在矛盾:1.自发与自由之间的可能冲突;2.进化理性主义与不可知论之间的紧张;3.自由主义立场的坚定性与经验主义方法的相对性之间的矛盾.由于这些矛盾,使得这一理论在实践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哈耶克自发秩序理论的直接后果就是在社会建设方案上的渐进主义、保守主义以及自由放任主义.  相似文献   

20.
李胜渝 《理论界》2008,(7):210-211
哈耶克认为只有人之有意识的行为才能被称为正义或不正义,正义是人们对法律规定的普遍行为规则的遵守。以市场为特征的自生自发社会秩序之后果不能被称为正义或不正义,因为没有人有意为之。哈耶克批判“社会正义”论,其论辩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