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中国的22年历史中,“训政”时期延续了20年之久,抗战前的国民政府训政是奠基和初期实施阶段。由于国民党内部不同派别之间的相互牵制,训政的纲领以及训政体制的形成,有一个曲折演变的过程。为了维护和加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抗战前的国民政府把“安内攘外”确定为具有全局性的战略国策,这一战略国策使国民党政府在军事、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不断增强“党治”色彩,走向专制独裁。然而历史事实表明,从总体上说,这一时期国民党的训政体制还没有从整体上完全形成个人专制独裁。政权由初建到相对巩固,在有些方面还有进步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近日阅读了几种《中国革命史》教科书,发现对南京国民政府的结束未作正确记载。南京国民政府的结束如同它的出现一样,是中国政治、经济诸种因素下的产物,无论对于中华民国史或中国革命史都是重要事件。但有的书籍将1949年4月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解放,当作国民政府结束的日子,有的则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了国民政府的覆灭。这些记载都是不正确的。更多的《中国革命史》则不告诉读者国民政府结束于何时。其实,国民政府并非由我们加以“覆灭”,而是国民党根据自身的需要,由它自己宣布结束的。这里必须区别两个不同的概念:“国民政府”与“国民党政府”。“国民党政  相似文献   

3.
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体制中,国民党具有核心作用,其自身状况对这一体制的运转有着根本影响。1927年以后,国民党党员构成与组织形态的变化,表明国民党的性质已发生了蜕变,它不再是改组时基础广泛、组织严密、追求进步的革命政党,成为基础狭隘、组织松散、失去革命精神的保守政党,以党治国的主体前后发生了根本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国民党的统治能力急剧衰退,无法充分发挥其执政功能,阻碍了现代国家的成长,最终导致国民党政权的溃败。  相似文献   

4.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继续实行全国统一的强制 性电影检查制度,其内容、体制和操作方式与战前基本相同,但也有若干变化。在战后一度 出现的政治缓和空气下,国民党对于电影检查的坚持仍不稍或减,可见国民党政权对电影这 样一种有着广泛影响力的大众艺术形式之特别关注与对待。战后国民党政府电影检查当局, 加强了对现实题材电影的检查,表现出对电影反映社会生活真实面的压制,这或为国民党政 权面对其统治危机时的本能反应。由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终结,作为国民党统治制度 一个组成部分的电影检查制度亦随之而告消亡。  相似文献   

5.
国民党中央政府作为全国的统治中心,在全民性的抗日战争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抗战期间,为适应战时需要,其组织机构曾几番更迭,屡加变化。对此,史学界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仅就战时国民党中央政府的职权与功能作一初步探讨。 一、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8月13日,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11月初上海沦陷,12月中旬南京陷落。战事的发展对国民政府越来越不利。于是,中国国民党及时召开了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此次会议的目的如蒋介石在开幕词中所  相似文献   

6.
张鸣 《社区》2011,(29):8-8
报纸开天窗。在现在的媒体人眼里,应该是国民党统治时期才有的事。至少新闻史的书上是这样写的:国民党统治时期,报纸要通过国民党政府的新闻检查,通不过的新闻和文章就得拿下。报纸在被抽掉新闻或者文章之后,编辑不加填补,故意留出空白,以示抗议.  相似文献   

7.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标志着国民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其身份、角色发生变化,政纲政策随之改弦易张,党民关系亦由动员体制变为控制体制。国民党政府以社团管制为工具,以刚性和柔性两种手段实施国家对社会的广泛渗透及对民众运动的强力控制。受自身原因及其消极的控制方式等深层次因素影响,国民党通过社团对民众运动的控制最终以"民心流失"和"民众疏离"为结果而告失败。  相似文献   

8.
经盛鸿 《金陵瞭望》2005,(14):53-53
在日伪统治下的南京,重庆国民政府的情报特务机关——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它没有在南京建立地方国民党组织,而是注重实施暗杀、策反与军事情报活动。其中重要的事件有如下几项。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为了编纂《创造社资料汇编》(“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丛书”之一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编),在广泛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当年国民党政府对进步文学社团横加迫害的一批反动文件,其中关于查封创造社的就有一九二九年一月十六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致国民政府文官处函》、一九二九年一月二十九日《国民党江苏省政府文官处公函》和一九二九年二月十六日《国民党南京市市长呈文》等。这些反动文件,语无伦次,颠倒黑自,堪称捕风捉影、凭空捏造的杰作。《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秘书处致国民政府文官处函》便是一例:  相似文献   

10.
论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腐败与垮台●尹业香陈彰栋南京国民党政权从1927年到1949年在大陆统治22年,最后退出大陆而垮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腐败无疑是导致它覆没的主要原因。本文就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1以四大家族为统治核心的南京国民党政权,是一种官商不分...  相似文献   

11.
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被消灭,国民党的作战部队只剩下一百多万人,分布在新疆到台湾的广大地区内和漫长的战线上。为了获得喘息时间,国民党在承认中共八个和平条件为谈判基础后,于一九四九年四月一日派以张治中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到达北京,和中国共产党代表团进行谈判。经过  相似文献   

12.
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币制改革与通货恶性膨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民党统治时期对货币制度进行了两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由银两、银元并用制改为单一银元制;第二次由银元制改为法币制。法币改革是国民党政府实行的一个重要的货币金融政策,也是国民党政府放弃银本位制所建立的外汇本位制度,显示了其殖民地性质。国民党政府为了掠夺财富和发动反共反人民的战争,经常采用滥发纸币的手段来弥补财政赤字,从而造成通货恶性膨胀,物价飞涨,加速了法币制度崩溃。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和“八一三”事变后,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投入了全面的抗日战争。可是,身为国民党副总裁、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参政会议长的汪精卫却在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叛逃投敌,并于一九四〇年三月三十日,在沦陷区南京建立汉奸卖国政权——伪南京“国民政府”。这在国民党的历史上是一件极大的丑闻,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是一次空前的叛国卖国事件。  相似文献   

14.
一九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柏林成立了三国军事同盟,加紧推行其侵略政策。在我们国内,日本帝国主义在军事进攻的同时,也向国民党政府展开“和平”攻势,日蒋汪暗中勾结,活动频繁。一九四一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之后,国民党反动政权为了强化法西斯统治,变本加厉地迫害进步作家。为了保存力量,在周恩来同志的  相似文献   

15.
李宗 《金陵瞭望》2009,(10):37-37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南京,除国民党官方大报《中央日报》、《和平日报》外,在读者中颇有影响的“民间报”是《新民报》、《大刚报》、《南京晚报》,而更多的是有国民党政客和“特殊人物”作后台的大、小报和通讯社,名目极为繁多。  相似文献   

16.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国民党身份、角色发生变化,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其政纲政策随之改弦易张,党民关系亦由动员体制转为控制体制。国民党政府以社团整理与管理为突破口和工具,以"软、硬"两种手段实施国家对社会的强力渗透及对民众的广泛监督与控制。从大历史的角度来解读这一过程,它既是中国政治由传统到现代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特殊图景,亦为国民党执政初期"党国体制"下政权建设的重要一环。受客观环境、自身原因及历史传统等深层次因素制约,国民党通过社团对民众的控制最终以"民心流失"和"民众疏离"为结果而告失败。  相似文献   

17.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被迫召开旧政协,中国显露和平建国的希望。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体,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形成。共产党在民主党派的拥护下,用人民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召开了人民政协,成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  相似文献   

18.
抗战爆发后,中国出现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两个战场,即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的敌后战场。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是主要战场。“从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芦沟桥事变到一九三八年十月武汉失守这一个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的中央部门及所属的地方政府诸多部门,为推动发展合作社经济,针对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相继颁布一系列法令章程,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合作法规体系.相关合作法规的制定与实施,保证了国民党政府发展合作社经济各项政策的实施,规范并推动了合作社的发展,以此支持了抗战并促进了乡村社会经济变迁,同时也为台湾时期国民党的合作社立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国民政府和在不同阶段颁布的合作社法规有互相抵触之处,其内容的规定既存有背离合作社原则的方面,也在强调完备的同时伴有繁琐的状况发生,由此导致其诸多法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难以彻底实行.  相似文献   

20.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仅用5个多月时间就占领了东北3省,紧接着又发动“一·二八”事变,威胁远东金融中心上海和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国民政府乃至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危机.随着日本侵略的加深,四分五裂的国民党内各派系开始重新聚合,无所作为的国民政府逐步对日采取积极的内政外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