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2003~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政府投入比例现状分析,将此五年间的政府投入比例与非政府投入比例、政府投入占GDP百分比、政府投入在各地区的差异、政府投入与外国的差异作了充分比较,分析了影响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政府投入的因素,提出了加强政府对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财政责任,统一教育经费的统计口径,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政府投入标准,借鉴国际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多年来财政教育资金投入水平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等阶段,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而产生了种种矛盾和问题。教育要优先发展,必须从教育投资立法、投资机制改革等方面保证教育经费的充分投入。  相似文献   

3.
建立适应公共财政体制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旭东 《东岳论丛》2003,24(4):38-4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方面公共财政必须逐步从竞争性经济领域退出 ,加大对教育等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客观上要求教育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建立起充满生机、富有效率的教育组织形式。更为重要的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财政对教育投入的结构和方式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与变革  相似文献   

4.
教育投入鸿沟系数是教育投入最高的10省市人均教育投入与教育投入最低的10省市人均教育投入之比.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2年期间,我国教育投入的地区差距基本处于稳定状态,但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在缓慢拉大.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存在着较高的相关度,经济欠发达地区GDP对教育投入的弹性系数较大,总体上超过了经济发达地区.从各省市经济发展差距轻微拉大的趋势看,中西部地区正在采取措施,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努力缩小地区教育投入差距.  相似文献   

5.
中国公共教育经费投入与支出的现实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最新的统计数据,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中国公共教育费用的投入规模和支出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判断:第一,中国政府的教育投入尽管近年来呈上升趋势,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然较低,甚至没有达到中国政府自己设立的最低要求;第二,中国在高等教育的公共支出比重一度较高,近年来有所下降,但使用效率不高,而用于教育行政机构和事业单位的支出份额偏高;第三,公共教育经费在基础教育上的支出份额一直偏低,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这项研究的政策义涵有三:其一,中国政府应大幅度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以尽快达到自己设立的目标;其二,中国政府应优化公共教育资金的配置,在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公共投入比重亟待提高;其三,保证公共资金的合理使用,防止义务教育经费的挪用、高等教育经费的浪费和教育行政费用的扩张。  相似文献   

6.
财政性科技投入及其管理的原则和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建立科学的财政性科技投入模式,必须明确树立“政府引导型”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新方略。财政性科技投入及其管理应该在符合WTO国际惯例要求的同时。把科技投入资助方式的选择和中止机制的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推动我国科技投入方式尽快从“政府投入推动”向“政府机制引导”转变。为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下新型多层次的科技投入机制的积极作用。本文建议,对财政性科技投入的资金进行相对集中管理,并就完善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制,逐步推进科技投入经费运行的中介化,调整财政支持范围,合理确定财政性科技投入“进入”和“退出”的领域方向等,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思路与构想,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湖南省政府加大了对普通高中的教育经费投入,湖南省普通高中教育经费实现了较快的增长.但是无论是相对于其他级次教育来看,还是相对于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目标与要求来看,湖南省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在机制、规模与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可持续均衡发展.湖南省普及普通高中教育目标的实现,应以强化政府投入责任为宗旨,围绕保障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以及促进普通高中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以科学制定与落实普通高中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为突破口,采取一系列措施完善多渠道的普通高中教育经费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前教育区域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教育供给方面的差异,教育供给不足,导致教育需求的畸形发展或发挥不出资源应有的效能,教育产出不高,而教育供给不足的关键就是教育经费短缺。我国地方普通高校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生均教育经费存在区域差异性,部分高校之间经费分配不均衡状况明显,反映各地方普通高校教育发展水平层次上有差异,且经费分配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必须通过发展地方经济、完善中央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开拓筹资渠道,建立多元投资主体格局,从总量上缩小地方普通高校教育经费的差距,同时各高校要避免因财务制度上的缺陷而造成经费的浪费和流失。  相似文献   

9.
刘平  李伟 《天府新论》2004,(Z1):79-80
当前,我国银行保理业务发展滞后.从分析我国银行保理业务需求与供给的特点入手,探讨制约我国保理业务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孙宝权 《兰州学刊》2006,(3):206-208
甘肃省是我国的一个贫困省份,地处西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属于经济落后地区。常年以来,由于地理条件和人文条件的限制,该省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有限,在义务教育经费投资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以致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和普及。本文就甘肃省义务教育投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些改善现状和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性需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概述 以房地产为载体的居住服务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对任何一个国家或经济体而言,房地产都是关系到经济平稳和社会安定的重要行业.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逐渐由以计划经济为主要手段进行物资调配转变为依靠市场经济体系进行资源配置.在这一改革大潮中,房地产业的市场化改革起步相对较晚.  相似文献   

12.
13.
教育的投入 ,无论从国家 (社会)的投入 ,还是受教育者的家庭投入的宗旨来看 ,都是为了提高人的素质 ,而人的素质又主要表现为生产劳动能力的状况。因此 ,教育的投入基本上是生产性的投入。如果把接受教育服务作为一种消费 ,那么 ,从社会再生产的角度审视 ,也是一种生产性消费。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送子女读书 ,扩大家庭对教育投资的必要性。国家宏观调控也企图通过教育需求的拉动扩大内需。也只有以有效的教育投入为基础才能实现知识创新和人才开发 ,才能积累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决胜力量———“人力资本”。然而 ,教育需求拉动却碰到了三…  相似文献   

14.
投资和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两个轮子。扩大投资需求的关键在于引导民间投资的发展,增加消费的关键在于提高城乡居民的购买力水平。扩大内需,必须把扩大投资需求与增加消费需求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是衡量政府投入整个教育事业基础领域资金多少的主要指标,科学合理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对一个地区的社会、政治及经济稳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历年教育财政统计指标中所显示数据的辨析,运用时间序列研究方法,分析新疆义务教育投入比例现状,得出了新疆义务教育投入比例总体增长趋势科学合理,但增长比例小且稳定性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物流的供求关系是决定现代农业商品化、市场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首要因素。文章深入分析了农业物流市场供给与需求现状及现代农业物流供需失衡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农业物流市场供需失衡矛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成就巨大,但仍然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其中以农村教育尤为薄弱和艰难。要改变农村教育薄弱的状况,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动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主要措施为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应全部或主要由中央财政拨付;优化教育经费的结构,确定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优先的顺序;提高义务教育的指标,延伸农村义务教育的领域;改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低下的状况,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相似文献   

18.
当前,地方普通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体,但各地地方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性投资差异明显。生均经费是衡量教育投入增长的重要指标,通过对省际间地方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分地区地方院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水平和各省区财政支持度三个方面进行比较,能够对各地区高等教育生均经费不均衡的现状及成因有更科学、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住房体制改革过程中,在市场化过度,住房保障滞后,收入分配差距加大及流动性过剩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住房市场有效居住需求不足与投资需求过度并存的"二元结构"现象。住房"二元结构"造成对有效需求的挤出和投资需求的强化,使住房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住房市场长期高位运行加大了运行风险。本文针对住房"二元结构"的影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洁 《兰州学刊》2005,(6):338-339
经济体制改革带动教育投资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集中表现在由政府单一投资体制转变为多元化投资体制的形成上,本文在分析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背景及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其中所存在的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