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苏联《远东问题》杂志1987年第5期报道,蒙古乌兰巴托国家出版局于1985年推出C·鲁布桑巴登、策德布等人合编的《蒙古现代文学史(1921—1940年)》第一卷,参加该书编审的有蒙古科学院院士·达木丁苏伦,副博士·桑丕勒敦德布和·阿里亚苏荣,该书用蒙文出版,共447页。 相似文献
2.
何益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牧羊哀话》是郭沫若所发表的为数不多的小说中的“短篇处女作”,写于1919年2—3月间,同年11月发表于北京刊行的《新中国》杂志第一卷第七期。从发表的时间看,它是我国现代文学最早的白话小说之一;从题材上看,它开创了新小说写异域生活的先河;从主题上看,它首先揭起了鲜明的反帝旗帜;在风格上,它是新文学创作中抒情小说的滥觞之作。应该说,这篇小说是可以毫不逊色地摆在以鲁迅的《狂人日记》为代表的、显示了文学革命实绩的作品之列。倘若从中国现代文学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这两大根本任务而论,如果说《狂人日记》是新文学反对封建主义的第一声呐喊,那么也可以说《牧羊哀话》是新文学反 相似文献
3.
韦坡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4)
案头上摆放着的这部装帧颇为考究的《外国文学史话》,是我校中文系外国文学教研室诸位老师通力合作编写,而由我省未来出版社于1989年6月出版的。这部五十多万字的浩大著作,是由163则相对独立的史话组成的。每则史话都很完整,可以独立成篇;但这一篇篇史话组合起来,我们又可以看出其中清晰的系统和严密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蒙古萨满教》一书是蒙古国著名历史学家 ,萨满教研究专家傲·普日布多年来专项研究的丰硕成果。萨满教的研究同蒙古学诸多领域的研究 ,比如哲学、文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方面研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撇开萨满教的研究 ,其它领域的研究则会有所缺憾。多年来 ,在蒙古学研究领域里 ,对萨满教的研究还一直停留在零散研究和仅在一些专著中提到的水平。除策·达赖在 195 9年写过一部关于萨满教的著作 ,即《蒙古萨满教简史》 ,后来在蒙古基本上没有出现过一部全面、系统的研究萨满教的著述。 80年代以后 ,在内蒙古出版了贺·宝音巴图的《蒙古… 相似文献
5.
王继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86,(4)
札记三章,均为董理《续资治通鉴》成书问题时的零篇,删削编次,目为《〈续鉴〉三札》.钱大昕元史考订的新例证钱大昕在清代学术史上,可算是开了蒙元史研究先河的学者。然而,后世论及钱氏的元史研究成就,一向只限于他的《补元史氏旗表》、《补元史艺文志》的补阙,或者《元诗记 相似文献
6.
7.
高建青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7(6):89-92,144
胡适的半部《白话文学史》在学术史上的价值并不突出,作为白话文运动的总结性成果,其对传统文学秩序的彻底反叛及其所采取的二元对立的叙事方式,与其说是一个文学史的“解构-重构”过程,不如把它看成是对五四那场思想文化运动的寓言化表述。 相似文献
8.
胡伟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113-118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在每卷后均附有《文学史年表》,以时间为线索,为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等系年,对于使用者大有裨益。但是《文学史年表》中也存在一些疏漏之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加以辨别。 相似文献
9.
10.
11.
《诗·邶风·静女》是一首脍炙人口、千古争唱的优美情诗。诗虽三章、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先说第一章,“静女其姝”句,便诸说有异。“静”应是“竫”的假意。但《说文》又云:“静,采也。从青争声。”段注引《考工记》云:“言画绘之事”;“分布五色,疏密有章,则虽绚烂之极而无淟涊不鲜,是曰静。”又《说文》云:青,东方色也。”所以“静“在此专指姑娘的容色,而非指气度。至于“姝”,《说文》云:“姝, 相似文献
12.
袁宾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
修订本《辞源》出版之后,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已经成为古典文史工作者可以信赖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书。笔者在使用《辞源》的过程中,深感该书编辑体列谨严,编写作风踏实,内容丰富实用,文字简明精当,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但同时也注意到该书在诠释词语和列举书证等方面,尚有一些可以商榷、补充的地方,个别文字的讹误也有待订正。谨从平时的笔记中选择若干条写 相似文献
13.
杨合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张昭不得为吴相张昭在孙吴建国的道路上披荆斩棘,立下了汗马之劳,但后来却和孙权矛盾重重,难解难分,以至被逐出了最高权力中心。《吴志·张昭传》载,“初,权当置丞相,众议归昭。权曰:‘方今多事,职统者责重,非所以优之也。’后孙邵卒,百案复举昭,权回:‘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顾雍。”孙权此类说法显然是有意回避问题的关键。又孙权尝对张昭“案刀而怒日:‘吴国土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意为张昭威高… 相似文献
14.
查庆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老子>是道家的重要著作,作为先秦道家哲学的重要著作,虽然它探讨本体论及体用关系等,其理性主义的思辨色彩较同期其他著作浓厚,但这部以理性主义为主的著作仍留存原始思维的痕迹.后世法家和兵家等之所以受<老子>的影响,当与<老子>在清虚无为的内圣之学以外,还保存或吸收了黄帝、太公等古道家的外圣之学很有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张世俊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1998,(4)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是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的词句。作者借诗人曹子建、谢灵运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士,赞美洪都、临川才子的文采。历史的发展也确实如此。自从“文章之美,江左莫逮”的南朝诗人谢灵运任临川内史后,临川文学才算真正诞生。谢灵运的《华子冈麻源第三谷》,可以说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描写临川山水风光的诗篇。临川宝应寺的翻经台、灵谷峰、灵运何等古迹,都流传着这位大诗人在临川!任内史时的美好传说。中原的先进文化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临川本土文化结合,培植了临川这块沃土,孕育出“二晏”父子、曾… 相似文献
17.
何李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34-137
早在19世纪末,西方学者便开始了对中国文学史的书写。20世纪初,林传甲和黄人分别编写《中国文学史》,拉开了中国学者撰写本国文学史的序幕。迄今为止,学界已有数百本中国文学史著述问世。中国学者所著文学史,在文学理念、编写模式和文体分类等方面一直深受西方汉学界的影响,但随着近年来研究思路的改变和学术水平的提升,已经呈现出由整体“趋同”向“趋异”转变的走势。《中国文学史新著》与《剑桥中国文学史》这两部文学史著作,便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文学史的书写在中西方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延边大学年轻学者卢星华用朝文编写的近320万言的《世界文学史》(共5卷,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年12月出版)问世了,这是中国外国文学界上的一件幸事。应该说,如此全面、广泛而系统的大型外国文学著作,在国内外也是不多见的。这本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从古代到现当代上下数千年的世界文学发展过程;同时,排除“欧洲中心主义”学术思想,站在人类总体文学的高度,把国别文学、洲别文学放在它们所处的文化体系中加以考察,肯定其特征与意义。在此基础上,再把国别文学、洲别文学统一在世界文学的总体框架内,经过相互比照,总结出基本… 相似文献
19.
刘燕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4,(1):185-188
《新西兰文学史》(〈A Survey of New Zealand Literature〉)是我国第一部介绍新西兰文学发展历史的著作,从横向和纵向对其进行分析,可略知新西兰文学的发展历程。横向以"时间"为特征,新西兰文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发现与殖民间的200年(1642年-1840年);第二阶段是殖民后期;第三阶段是民族文学兴起与发展时期;第四阶段是当代文学时期。纵向以"多"为特征,第一多即"多元"文化的融合,第二则是涉及面"广",新西兰文学史上有影响的文学家基本都有所介绍,第三是注释详尽、附录全面。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