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稻城亚丁"安管"是一种独特的娱乐歌谣,它用当地土语演唱,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还非常盛行,迄今未被学界关注。本文以民族诗学、民族语言学和民族民间文学等视角对本人当年调查、收集的"安管"歌谣进行分析,探讨其演唱内涵及语体色彩、语音结构和语法结构等语言形式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铜鼓文化是壮族人民主要的传统文化形态.铜鼓文化在新时代的复兴是壮族人民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精神风貌的映射,是民族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面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举措,但由于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阔,需要保护的项目太多,各级政府每年拿出的资金有限,致使不少项目在短时间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本文认为,可以把旅游开发与保护工程结合起来,这样不仅有利于投资者,也有利于旅游的开发和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重庆在这方面已经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相似文献   

4.
5.
当前,民族民间文化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成为从学界到官方和民众所广泛关注的“热点”。应该说,民族民间文化当前所受到的“礼遇”,当是现代化语境下的必然结果。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和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在此语境下,民族传统文化遭受到了严重的生态挑战与生存危机,因此,只有遵循民族民间文化的生态性逻辑,保护才不至于事倍功半或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6.
以安徽省庐江县白湖镇金湾村为个案,探讨了农村中“孝”文化危机:长幼地位颠倒,子辈“剥削”长辈,养儿不防老,等等。分析了“孝”文化危机的社会和文化根源,指出了“孝”文化合理内核在当代的价值,并且提出了建构新型“孝”文化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谈全球化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股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当今世界,无论是多偏僻的地方,都无可避免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渗透、交流、冲击。地球在快速运输以及信息高速网络的包裹中变成村落。面对汹涌澎湃的政治多极化、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为主题的全球化过程,如何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的文化,并使得各民族文化共生共荣,相互促进发展,使我们这个世界在经济高速发展中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在创新中创造出更加优秀灿烂的人类文明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8.
“苏、辛”并称,除文学史上的意义外,还应从文化史角度加以理解。在民族矛盾十分激烈的宋代,苏、辛二人都有着“严华、夷之辨”的文化意识。如果说苏轼在宋、辽关系的态度上,以对高丽的文化方针为中介,担任的是“民族文化卫士”的角色;那么辛弃疾在宋、金斗争中,力图担负起抗金、恢复大任,就具有了“民族文化斗士”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和"文化,是在中国古代变化不已的特定时空中,在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元素相综合的多元土壤中生成、发展的产物,还与起于夏、商成于西周的"天、王、民"学说有紧密联系。同时,中国古代"和"文化,立足于"天"与"人"及其关系,从对"天"的不同认识的角度分别设定了它的终极理想。  相似文献   

10.
自然科学及其产生的现代技术对于世界的影响日益增大,有人以为科技是当代世界的绝对主宰,继而哲学尤其是哲学中的“形而上学”遂被视为过时或甚至根本无意义,致使转型期的国人失去了人之为人的“形而上学”之根。事实上,“形而上学”在文化重建中的意义,不仅表现为它能够填补传统文化形上关怀缺失的真空进而为文化重建奠基,而且能够弥补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的缺陷,孕育现代、科学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广告文化的研究现状入手 ,对广告文化研究的表层化现象及理论的贫弱进行了归纳、分析与思辨 ,在对部分著述进行评述的基础上 ,论述了广告文化研究过程中概念界定及本体论研究的重要性 ,指出了目前广告文化学学科建构应持的研究角度与理论重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大致可以由三个价值谱系构成:庙堂文化、士大夫文化、民间文化。经晚清洋务运动的器物革命、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的政治革命、五四运动的思想革命,使以个体感性生命为价值本位的商业经济的社会模式,终于开始取代了以群体伦理为价值本位的农耕经济的社会模式。以个体感性生命为价值本位的民间价值谱系,最终则在五四时代,与从英美而来的以个体感性生命为价值本位的商业文明,做到了无缝对接。国势的强盛,呼唤着中华民族以新的文化姿态面对世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时代之声应运而生。但如何使古代的传统中国的价值资源,成为现代中国的价值性构成,"新国学"的提出,可谓是适逢其时。  相似文献   

13.
文化再生产就是以文化为生产资料来生产文化,这已成为当今民间文化发展的常见方式。新密市“中国羲皇文化之乡”称号的获得,正是学者、民众、政府三者共同进行伏羲文化再生产的结果。民众利用民间的伏羲文化资源,以伏羲庙宇为中心,围绕伏羲信仰,生产出学者进行伏羲文化再生产所需的原料;学者通过对伏羲文化的传承者、承载物的调查研究,结合自身学识和话语优势,在民众的基础上,对伏羲文化开展进一步的再生产;政府通过对伏羲文化的认可、宣传,促进了伏羲文化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14.
日本法人类学及民族法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一百年来日本法人类学以及民族法学的发展过程及研究水平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指出,战后受德奥学术传统影响,形成了民族法学的使用习惯,受美国学术思想的渗透,形成法人类学的术语,与民族法学并用,各有所重。文章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学者有关中国民族法制建设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指出日本对中国民族法的调查研究成果南方多于北方。  相似文献   

15.
略谈民族舞蹈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舞蹈是我国众多民族文化中的一束奇葩。它是各族人民劳动与生活的缩影,是各民族社会历史文化的积淀。经过人们千百年来的生活体验和不断完善,民族舞蹈的可塑性、可创性及直观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真实地反映了各民族特有的生活内涵。它以特有的肢体动作及丰富的舞蹈语汇向世人展示每个民族的特点,叙说着每个民族千百年来的沧桑,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鱼丽>篇中可以看到巴楚音乐的元素,<鱼丽>、<南有嘉鱼>正是以巴楚音乐的特色,在四夷间奏中独树一帜而得以流传.当今湖北巴东、长阳的山歌、民歌都活跃在生产劳动或祭祀文化、节日庆典之中,成为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日的三峡民歌与古代的<鱼丽>、<南有嘉鱼>有一种割不断的渊源联系.  相似文献   

17.
藏族民间故事中的民俗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藏族民间故事分为书面记录的故事和口头流传的故事两种。书面记录的故事主要源于《尸语故事》 ,它自印度传入藏区以后 ,大部分故事已被藏族化、本土化 ,散发着浓郁的藏区文化气息。口头流传的故事有原始观念的古老和社会现象的记实。故事中的灵魂寄附观念、一妻多夫制、丧葬习俗等 ,蕴涵着丰富的藏族民间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8.
美国人类学家詹姆斯.沃森(James L.Watson)在上世纪80年代基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妈祖信仰的研究,曾经提出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概念——神的标准化。在中国最北海疆的妈祖信仰调查中,证实该地近代历史上曾出现过同样的"神的标准化"过程。且在当代史中,由于被不断赋予新的时代意涵,妈祖信仰在沉寂数十年后,仍然继续"标准化"着当地的信仰空间。在当代中国方兴未艾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着"民间文化的标准化和再标准化"的现象。为应对"民间文化标准化"带来的"双刃剑"效应,必须不断探索民间文化的整体性保护之路。  相似文献   

19.
基诺族是我国目前最晚确认的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基诺族乡.基诺族形成了包括民族语言、民族服饰、民俗习惯、手工技艺、民族文学与艺术、民族宗教、民族体育、民族医药等在内的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成为了基诺族民族特性的象征.但是,基诺族在跨越式的高速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我们的调查分析希望能为相关部门就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问题进行决策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