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在"文革"中,红卫兵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也是一个迷失了理性的群体。他们"造反有理"行为的背后,有他们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上的心理素质。本文仅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西方俄底浦斯情结两个维度来分析红卫兵的造反行为。  相似文献   

2.
在埃及的尼萝河畔矗立着一座巨大的人首狮身像——斯芬克斯,它的头高高昂起,仰视天空,跃跃欲飞,它的沉重躯体紧附土地,使它永远不能飞起:神的智慧,神的狂想,神的追求,兽的肢爪,兽的躯体,兽的心。希腊神话记录了它的著名谜语:“什么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俄底浦斯猜中了谜底:人。这半人半兽的怪物恰好是人的象征。但精神分析学派却虚构了另一个谜语:“谁爱上了他不许爱的人?”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底浦斯王》提供了谜底:俄底浦斯爱上了他不许爱的母亲。在大干世界中,一切生灵——爬虫水蛭、飞禽走兽——都可以与任何异性交媾,包括它们的母亲。斯芬克斯则站耷野蛮与文明的临界点,用谜语向人类宣告了一条禁忌:不许与母亲交欢!俄底浦斯无意地破坏这条禁  相似文献   

3.
《俄底浦斯王》是古希腊悲剧的经典之作 ,被认为是西方悲剧的原型 ,对其如何进行阐释 ,理论界一直莫衷一是 ,整体看来大都没有从文本本身出发 ,因此尽管都有启发 ,却又不同程度的失之偏颇。本文试图用结构主义叙事学的方法 ,结合主题学的理论 ,对其阐释作一尝试  相似文献   

4.
阐释多样性的本文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这就是任何伟大的作品在其被阅读的过程中,总有着纷繁多样的理解,丰富多彩的阐释。从遥远的古希腊始,一部悲剧《俄底浦斯王》随着世事流传,江山代变,总是你有你的诠释,我有我的感受,直到现代,弗洛伊德有心理学角度的阐释,伏尔泰有理性角度的析读。更不用说举世名著莎士比亚的《哈  相似文献   

5.
俄狄甫斯情结与古典精神分析诸理论关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狄甫斯情结是弗洛伊德理论中最能彰显其古典精神分析气质的概念,在《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首次提出了儿童的恋母情结,并以古希腊神话人物的命运为暗喻冠以俄狄甫斯情结之名。俄狄甫斯情结与古典精神分析领域的核心理论——性欲论、本能论、人格论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儿童心理性欲发展必然性的产物,它的顺利解决将影响个体的性别认同及其对未来性对象的选择,因而对于个体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现代中国人的梦的精神分析 ,表明中国人的无意识结构无法用佛洛伊德的俄底蒲斯情结来很好地解释 ,而应用代情结的概念则能对这一无意识结构给予很合理、很恰当的解释。通过分析中国人的母亲与儿子的梦 ,它包括 :母亲的双重愿望 ;孩子对于女人的意义 ;母亲梦中的儿子 ;儿子梦中的母亲等内容 ,即通过对代情结形成的双方 (母方与子方 )的梦的分别分析 ,揭示了各自的无意识愿望 ,从而证明双方之间的代关系是主要的、第一位的 ,其因性别差异而有的关系是次要的、第二位的。  相似文献   

7.
论瞿秋白的俄苏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时代家庭的不幸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深深埋入了瞿秋白的潜意识中,并逐渐形成了解不开、了不断、割不舍的俄苏情结。如果说,瞿秋白对苏联当时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曾有过某种疑惑与感伤的话,那么,在文学上的恋俄恋苏情结却是从无松懈、至死不渝的。  相似文献   

8.
"绣鞋风波"是<金瓶梅>中的精彩篇章,它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增强艺术感染力具有重要作用."绣鞋风波"中的鞋描写呈现出丰富的象征心理学意义,具有鲜明的比兴象征功能."绣鞋风波"故事情节反映了弗洛伊德子恋母理论,是中国化的俄底普斯情结.  相似文献   

9.
《儿子与情人》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它记述了劳伦斯早年的生活经历。在这本书里,男主人公保罗精神上与感情上的分裂倾向,完全符合弗洛伊德心理学中“俄荻蒲斯情结”的症状,因而许多评论家与心理学家认为,这本小说为“俄荻蒲斯情结”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病例。但是,这本小说不仅仅是一个精神分析小说,它同时向人们展示了男主人公保罗的生活模式由于屈从于他人,(尤其是他的母亲,葛楚)甚至屈从于英国资本主义社会,受到阻碍。正如劳伦斯所说:“这是英国成千上万的年轻人的悲剧。”保罗的悲剧有他的历史原因,那就是“俄荻蒲斯情结”。弗洛伊德是第一位…  相似文献   

10.
邓添天 《理论界》2007,(4):195-196
通过寻求优越的心态和俄狄普斯情结看待《欲望号街车》中斯蒂拉种种表现,分析她看似平和的性情之下隐藏的那颗复杂的心。  相似文献   

11.
俄苏社会具有的深厚的宗教土壤 ,使俄苏作家在思维方式上 ,在对冲突、矛盾的强调以及对精神力量的偏重等方面都受到潜移默化的传承和诱导 ,因此俄苏文学中蕴含着浓郁的宗教情结。以普希金为代表的“旅人”,像宗教使徒般地踏寻 ,他们以描绘、揭示灵魂的轨迹和秘密为己任 ;充满忧患意识的现代启示文学一如宗教启示录 :发现罪恶 ,救赎灵魂 ,重返家园。这些都饱含着作家描述世界的哲理思考 ,内容具有显见的预言性、教谕性 ,尤其是与危机时代的契合性。  相似文献   

12.
18 97年 ,弗洛伊德提出了所谓的“恋母情结”。他认为 ,俄底蒲斯“杀父娶母”悲剧的导演者是“性”。婴儿时代 ,俄底蒲斯潜意识中对母亲的性依恋和对父亲的性仇视是导致其成年后杀父娶母的原因。如果说“杀父娶母”悲剧的根源在于命运的捉弄、非能力性的“不辨血亲” ,而原始的“杀父娶母”的悲剧根源则在于人们还没有建立起血亲观念 ,能力性的不辨血亲。在“不辨血亲”的情况下 ,俄底蒲斯的“杀父”与“娶母”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两个孤立性的行为 ,它集中体现了原始人所普遍存在的同性倾压与异性冲突。乱伦禁忌以及一切性文明也取决于一个共同的基础———为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功利  相似文献   

13.
《奥狄浦斯王》和“褒姒亡国”的故事在中国与古希腊各自的文化背景中都有深远影响。后世文学史家、批评家分别对它们进行过多次的批评与阐释,但少有人从比较的角度对两个故事进行研究。客观地说,两篇故事就其叙事方法和潜含的无意识心理等方面有较强的可比性。通过探究《奥狄浦斯王》和“褒姒亡国”的叙事模式、人物设置和矛盾冲突等方面,发现两个故事具备极为近似的逻辑结构和表达形式。并基于此,探讨出东西方民族对命运及其反抗的共同心理态度和其他相通的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14.
以《古利斯坦条约》为代表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列强在伊朗争夺的结果,是伊朗半殖民化的开端;列强看中的是伊朗据有的重要战略位置和丰富资源;19世纪初争夺伊朗的主要是英法俄三国,它们在伊朗有各自的目的与意图;英法长期争夺导致了难解的世仇情结;伊朗的生存受到沙俄的严重威胁;种种因素决定了伊朗外交意图最终落空。  相似文献   

15.
以《古利斯坦条约》为代表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列强在伊朗争夺的结果,是伊朗半殖民化的开端;列强看中的是伊朗据有的重要战略位置和丰富资源;19世纪初争夺伊朗的主要是英法俄三国,它们在伊朗有各自的目的与意图;英法长期争夺导致了难解的世仇情结;伊朗的生存受到沙俄的严重威胁;种种因素决定了伊萌外交意爵最终落空.  相似文献   

16.
"恋母情结"与哈姆雷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恋母情结"(又称"俄狄普斯情结")是精神分析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对20世纪的艺术理论、艺术创作产生了广泛影响.佛氏著名弟子欧·琼斯运用"恋母情结"理论对哈姆雷特形象给予解释.本文对佛氏"恋母情结"理论作了阐述,介绍了琼斯的主要观点,并对"恋母情结"理论和琼斯的观点进行了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17.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于1949年创刊。其后3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托,于1983年年底试刊之后,从1984年起正式出版中文版,与英、法、西、俄、阿拉伯等语言的版本一起,合为《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的六种不同语言版本。  相似文献   

18.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于1949年创刊。其后3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托,于1983年年底试刊之后,从1984年起正式出版中文版,与英、法、西、俄、阿拉伯等语言的版本一起,合为《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的六种不同语言版本。  相似文献   

19.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于1949年创刊。其后3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托,于1983年年底试刊之后,从1984年起正式出版中文版,与英、法、西、俄、阿拉伯等语言的版本一起,合为《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的六种不同语言版本。  相似文献   

20.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于1949年创刊。其后3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托,于1983年年底试刊之后,从1984年起正式出版中文版,与英、法、西、俄、阿拉伯等语言的版本一起,合为《国际社会科学杂志》的六种不同语言版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