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地名与环境的辨证关系原理分析了科尔沁蒙古语地名与科尔沁的生态环境关系,从而使科尔沁生态环境的原貌得以复原。通过这种手段,为恢复建设和保护科尔沁的生态环境找到根据。另外还以“水”和“植被”的蒙古语地名为根据,就如何建设科尔沁的生态环境提出了具体的懈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现今却面临着诸多困境,草原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现代化冲击科尔沁传统文化、部分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保护文化生态环境是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基础。建立科尔沁文化生态保护区,确立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普及机制,将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形化,科学利用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完善立法,旨在保护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论科尔沁文化及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尔沁地区的独特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孕育了别具风格的科尔沁文化。科尔沁文化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草原文化的重要区系之一。尤其在科尔沁文化中蕴含的珍爱自然、崇尚英雄、自由乐观、开放包容、重义守信、求真务实的价值理念,为科尔沁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续发展壮大科尔沁文化,为科尔沁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繁荣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科尔沁民歌与科尔沁博神歌的互动形态有:直移型互动,演变型互动。科尔沁民歌人物中有科尔沁博、幻顿、渥都干。科尔沁博文化的观念意识,在科尔沁民歌中亦有体现。科尔沁民歌与科尔沁博神歌,同是草原母亲用乳汁养育的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5.
科尔沁蒙古是东部漠南蒙古的一支,因其驻牧地与满清发源地最为邻近,故最先确立了对满清的臣属关系,并始终保持着与满清皇室的相互联姻。由于这种特殊关系和自身强大的实力,科尔沁蒙古在清初作为满清军事力量的组成部分,参与了几乎所有的重大军事活动,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建立了显赫的功勋。考察当时五个具有关键性意义的重大战事,阐述科尔沁蒙古在军事方面的突出贡献,借此强调科尔沁蒙古在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萨满教是蒙古人信仰的古老宗教,神歌是科尔沁蒙古族萨满音乐当中的一种重要形式。萨满神歌并不是在民间自然生成的,它的形成与蒙古族民间歌曲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阐明两者之间的亲缘关系,本文将萨满神歌与科尔沁民歌从音乐基本形态方面进行了比较论证。  相似文献   

7.
科尔沁文化与科尔沁作家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尔沁作家群在当代崛起,有赖于科尔沁丰厚的文化遗存.悠久的历史文化,灿烂的民族文化,丰富的地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复活"起来,使之具有新的生态、新的市场、新的空间,催生了科尔沁文学,推出了科尔沁作家群.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尔沁文化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及成就。内蒙古民族大学图书馆科尔沁文献信息资源平台的建立,能够为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提供信息资源服务,整理和收集科尔沁文化数据资源,展示科尔沁文化研究成果,加强了图书馆特色馆藏数据的建设,更加有效地体现了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服务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科尔沁萨满教造型艺术服务于科尔沁萨满教,它是以物质文化为载体而上升到精神文化领域的艺术形式,具有深刻的文化含义。本文从科尔沁萨满教的历史背景入手,重点分析了科尔沁萨满教造型艺术及其主要类型,进而探讨了科尔沁萨满教造型艺术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图书馆在传承文明、发展文化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特色馆藏在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核心。科尔沁蒙古族在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科尔沁蒙古人,在用双手创造了独特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科尔沁文化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尔沁文化文献是科尔沁地区图书馆的特色馆藏资源。  相似文献   

11.
据我们的观察,科尔沁土语词汇里保留了许多<蒙古秘史>中的词汇,而这些古词语便成了科尔沁土语里颇具特色的方言词.从科尔沁土语词汇与<蒙古秘史>的比较中不难看出,科尔沁土语在词汇方面,和中世纪蒙古语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  相似文献   

12.
“风水宝地出英雄”,这是科尔沁地名传说的主要母题之一。这一母题是蒙古族故乡崇拜与英雄崇拜相结合的产物。它源于蒙古人“地母”信仰,是蒙古英雄史诗“英雄神奇诞生”母题的传承,他受到了汉、藏文化的滋润,并在近代以来科尔沁地区特殊的历史文化背影以及社会环境中发生和日臻成熟起来的。  相似文献   

13.
文中归纳分析有关科尔沁民俗的历史文献、调查报告书、学术论文及著作,依据其写作年代、研究方法及成果内容,将科尔沁民俗研究划分为近代科尔沁民俗的记述和当代科尔沁民俗研究两大阶段,再对其进行分类研究,评述研究内容和方法,探讨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明朝末年,以努尔哈赤为代表的满族,与蒙古族科尔沁部结盟、联姻等方式确立关系,将其先化敌为友,利用他们建立清政权。但满清政权建立后,清太祖皇太极采取赐名封爵、盟旗制等政策化友为臣,充分利用科尔沁蒙古族这股比较强大的势力,平"三藩",平息吴三桂和葛尔丹的反叛。努尔哈赤开创和皇太极发展的对蒙古族科尔沁部的民族政策,在满族建立满清政府并对全国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见,明朝末年到大清建立后这段时期,满族与蒙古科尔沁部的民族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在不停地调整中;正是这种民族政策的调整,助满族成为全国的统治民族,从一个地方政权的统治者变成了全国的统治者。  相似文献   

15.
《科尔沁春秋·严冬》(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是我区蒙古族作家苏尔塔拉图的又一部杰作。这部书对故乡土地发出了深沉的回顾和由衷的歌唱,为内蒙古当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科尔沁春秋》共有四部,它要从科尔沁遥远的过去,追溯到她的此时与未来。《严冬》是它的第一部,它叙说的是科尔沁冬天般寒冷的过去。每个在科尔沁政治严冬生活过的殉难者,都有一部冰一般的历史。而整个科尔沁民族的命运,就是它完整的冬天的帐目。作家就从这里开始了它动人的歌唱。  相似文献   

16.
科尔沁文化是蒙古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尔沁文献资源记载着丰富的科尔沁历史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中的重要文献资源。因此,加强保护与传承科尔沁文献资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通过阐述科尔沁草原的辉煌历史、介绍科尔沁文献资源研究和保护现状,来分析科尔沁文献资源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并提出加强保护与传承科尔沁文献资源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婚俗是科尔沁蒙古族人生活礼仪中最活跃、最特色的礼仪,它不仅是科尔沁蒙古族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涵盖了科尔沁蒙古族的饮食、服饰、居住、歌舞、祭祀、宗教、礼仪及民族价值观等。经过适当的开发可转化为颇具吸引力且品位极高的旅游产品,不仅有助于科尔沁地区的旅游发展,也有助于这项古老习俗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8.
科尔沁文学,从其口头文学的盛行到作家文学的创作和发展历程,都汲取了草原文化丰富的养分。科尔沁文学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民族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扬。丰富的草原文化造就了科尔沁文学,而科尔沁文学则拓展了草原文化。在丰富的草原非物质文化滋养下,科尔沁作家文学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乡土风格的蒙古族文学流派,成为蒙古族文学中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9.
多元文化在不同历史和文化语境中形成科尔沁小说多元开放的话语体系。话语是特定历史阶段产生的与社会实践关系密切的陈述,在科尔沁小说中既有国家话语的询唤,又有个人话语对国家话语的延伸思考,再到个人话语的自觉以及全球化语境中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对话,呈现出本土文学经验与全球化多元文化语境的碰撞、结合。  相似文献   

20.
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草原文明瑰宝中的奇葩和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但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科尔沁地区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冲击,许多民俗文化资源在流失,大批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由于传承人的逝去而濒于消亡。在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文化大区的时代背号下,通过法律对科尔沁非物质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研究进行切实保护,以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尤显必要及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