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郑杭生教授自20世纪80年代始即以理论自觉意识确定了以“社会运行”为主导观念的社会学定义,并衍生出“社会转型论”等四论;更形成以“社会运行”主导观念为导向的有自己话语体系的学术群体.社会运行论社会学在当代中国社会学的发展中占据了学术高地,有了学术制高点,是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创新.社会运行论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和学术创新正表现为从强势的西方社会学理论中解放出来,为自己正确定位,加强自主性,形成社会运行学派.  相似文献   

2.
腐败如长在社会主义肌体上的一块恶性肿瘤,时刻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为此,党中央把反腐败当作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提出“在党内决不允许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的目标。要从根本上遏制腐败,要从产生腐败的根源上着手进行治理,铲除产生腐败的条件和土壤。一、腐败的中心是权力腐败近年来,腐败已经侵蚀着社会各个领域。从前段反腐斗争的成果来看,腐败行为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试论观照腐败的视角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观照腐败的视角是制定治理腐败方略的前提与基础。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对“腐败”的定义进行归纳与分析,探讨腐败滋生的原因,从而科学地理解与把握道德论、现代化论、权力关系论、社会文化论、体制.制度论、政治经济学等各种观照腐败的不同视角,并对这些观照视角进行类型化的分析,可以探究出腐败的本质属性及其滋生蔓延的规律,为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腐败方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权力腐败的特征及制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权力腐败的四个特征及产生权力腐败的三个原因 ,并从三个方面分析遏制权力腐败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5.
论遏制腐败的法制功能李建明腐败现象令人担忧和痛恨,反腐败斗争令人关注。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任务,没有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是不可能奏效的。但是,法制手段在反腐败斗争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用法制手段遏制腐败现象,是许多国家的成...  相似文献   

6.
在以往的反对特权腐败过程中,由于没有科学厘定制度与规则的区别,往往侧重于规则反腐。由于规则的易变性和规则制定往往成为特权者的专利,致使不与制度结合的规则不仅没能成为反腐的利器,反而成为滋生特权腐败的渊薮。因此,必须在科学厘定规则与制度的基础上,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全面深化宏观制度改革,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而在权力来源上遏制住特权腐败的高发和多发势头,从根本上有效遏制特权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7.
在以往的反对特权腐败过程中,由于没有科学厘定制度与规则的区别,往往侧重于规则反腐。由于规则的易变性和规则制定往往成为特权者的专利,致使不与制度结合的规则不仅没能成为反腐的利器,反而成为滋生特权腐败的渊薮。因此,必须在科学厘定规则与制度的基础上,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全面深化宏观制度改革,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从而在权力来源上遏制住特权腐败的高发和多发势头,从根本上有效遏制特权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8.
《理论界》2010,(7)
<正>腐败的滋生是一个综合性社会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以至各个社会层面。对防止和遏制权力腐败,应当从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研究分析。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问题研究中已经开始突  相似文献   

9.
论腐败     
论腐败百花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腐败不可与非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腐败同日而语,但既为腐败则必有其共性。本文试图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宗旨,就部分相关方面作出理论的说明。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教正。-、腐败是绝对权力的本质特征说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不一定对,如权力是可逆的互相制...  相似文献   

10.
《淮南子》深受《管子》四篇哲学思想的影响:在宇宙论上,继承和发展了《管子》的精气说;在心气论上,继承了《管子》的"以心受道"理论;在政治论上,继承了《管子》的心体君位说;在修养论上,继承了《管子》的心形双修理论。《管子》四篇理论是典型的齐文化思想,《淮南子》之所以受到齐文化影响,一是与汉初齐文化的盛行有关;二是与《淮南子》的部分作者来自齐地有关;三是齐、楚文化风格有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5,(5):19-25
刑事法治打击腐败需要刑法与刑诉法的双重运用,而刑法中犯罪论体系与刑诉法中证据体系又都各自有其局限,使得打击腐败的刑事法治理论在实践中难免产生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多元化犯罪论理论与一元化司法实践之冲突;传统犯罪构成主观的思辨导致被告人"口供"证据的强势运用;传统的犯罪构成不利于对案件事实及其证据类型进行合理区分;"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与证明标准的主客观层面不协调。为解决上述难题,坚持犯罪论体系与证据体系结构层次和逻辑推理的一致性,才可能实现刑法与刑诉法协调交互的一体化机制。  相似文献   

12.
尽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多次反腐败专项整治,然而腐败的势头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从已经查处的腐败类案件来看,呈现出以下特点:1、腐败形势日趋严峻,表现为涉案金额大、领导干部犯罪率上升、前“腐”后继现象、“窝案”、“串案”多;2、腐败的主体多样,有单位腐败、集体腐败、个人腐败;3、腐败的方式花样翻新,从传统的“财物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词学批评史上,"本色"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词学命题。因此,本色论丰富多彩,"本色"的内涵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唐宋词学批评中的本色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一是晚唐五代到北宋前期的理论构建与巩固时期;二是北宋中后期本色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时期;三是南宋前期对传统本色理论的反动时期;四是南宋后期本色理论的深化时期。唐宋时期的本色论有力地推进了词学的发展,并为张炎本色论的形成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腐败的经济学分析——理论、方法与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浩坤  文彬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8(4):142-146
国内外从经济学视野出发研究腐败的文献众多,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经济学家研究了腐败问题这一特殊而又普遍的社会现象.按照经济学家们分析腐败所依据的经济学理论,将腐败的经济学分析的理论、方法与观点做一述评.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分析认为,腐败的产生与现行社会的市场机制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反腐败目标不应是幻想如何彻底消除腐败, 而应定为如何最大范围和最为有效地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15.
以亚太38个国家或地区为考察对象,选取2007-2011年度世界银行发布的腐败治理指数和人均购买力平价数据为工具变量指标,对腐败治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国家或地区腐败治理程度也较高。其政策含义是:遏制腐败必须改变政治体制中的权力格局和等级制度,经济的开放和自由必须建立在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应在公民群体中积极传播廉洁文化,廉洁教育应作为一种长期的战略加以坚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世界民族研究学会最近确定,将于学会成立十周年(1989)的时候召开第四届世界民族研究学术讨论会。这届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国外后进民族的现代化与发展问题。围绕这个中心的四个研究专题是:1、在民族的现代化与发展问题上外国政府的政策、理论和实行结果;2、外国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上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3、外国少数民族的教育与双语制问题;4、现代化过程中的民族传统文化问题。 该学会确定的方针是,研究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大关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使世界民族研究同我国当前的建设实  相似文献   

17.
<诗式>的结构可从文本形式与内容两方面来梳理,重点在理论内容及体系的梳理与构建.其理论思想可以"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为纲要,统辖了四个大的内容:以"诗有四深"为纲领的作诗之法,以"诗有五格"为纲领的评诗之法,以"辨体有一十九字"为纲领的风格论,以"复古通变"为中心的诗史观.这样就构成了<诗式>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公务员薪酬、腐败与经济增长三者关系进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薪养廉”在我国并不成立,公务员薪酬的提升不但不能遏制腐败,反而会使腐败更为严重;腐败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且这种影响在短期内更为严重;虽然公务员薪酬通过腐败作为中介变量会对经济增长形成抑制,但从净效应看我国公务员薪酬提升却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本文的结论为我国反腐败工作提供了经济层面的依据。腐败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反腐败不能夸大公务员薪酬的作用,而应形成制度反腐、法律反腐和组织反腐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9.
秦治国  武合新 《阴山学刊》2007,21(3):122-124
小学教育专业是为国家培养小学教育工作者的一门新兴专业,为了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研究型、学者型的小学教师,需要安排好这一专业的学科教学论课程。课程设置可以分为语文类、数学类、科学类、艺术类"四大块",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是: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实践机会,强化必修课程,增加选修内容。为此提出了学科教学论课程改革的几个策略: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升教学理念;编制学科教学论教材;注意"四大块"的有机融合;设置实验班,根据实验结果调整课程结构等。  相似文献   

20.
从近几年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农村腐败呈现出一些新态势:腐败案件占比提高,涉案金额攀升;村"两委"一把手腐败占比提高,腐败主体泛化多元;扶贫、惠农、征地拆迁等成为新的腐败多发、易发重点领域;腐败形式趋于多样化;腐败手段更加隐性变异。农村腐败的生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村干部各项待遇偏低,心理失衡;监管乏力,权力寻租空间大;村民自治权运行不畅,民主管理水平低;惩治力度不够,腐败风险小;廉政教育存在短板,思想防线垮塌。治理农村腐败的对策主要包括:强化利益导向,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消除权力寻租空间;加强民主管理,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加大查处力度,形成全面遏制腐败的高压态势;加强廉政教育,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