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定西地区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在中华古代的文明史上留下了灿烂的篇章。近百年以来,定西逐渐衰落。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大量内涵丰富、风格多样的文物遗迹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使定西的文物资源在全省名列前茅。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为定西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需要大家深思,本文拟就定西的汉墓资源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2015年11月海昏侯墓发掘以后,新闻媒体和网络连番报道,轰动海内外.这一考古大发现引起了学术界对墓主主人及相关史料的重视.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报道,讨论和分析海昏侯的身份及其学术价值等.海昏侯墓出土的大量文献资料在不断考证求实的基础上,弥补了传世文献的不足,并对其具有较强的勘正作用;海昏侯墓的发掘带来的不仅有宝贵的历史研究材料,也有诞生文学新生命的素材以及推动媒介繁荣的信息源,彰显了其独特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大学活动的学术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术价值与学术自由有着密切的联系。追求学术的价值 ,大学需要学术自由。给予学术自由 ,是为了让大学实现学术的社会价值。学术价值与学术社会价值虽然有区别 ,但本质上是相互融通的。学术自由的限度 ,主要体现在对学术的主观价值偏差的约束上。同样 ,学术的社会价值也具有主观性。社会、大学都应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大学只有实现学术的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学术价值与学术社会价值的统一 ,才能拥有充分的学术自由权  相似文献   

4.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颇具哲学家气质的重要人物。学术界对其变法思想和《仁学》一书的研究已达较高程度,但对其哲学的学术渊源和学术价值则研究不够。本文剖析了谭嗣同哲学的学术渊源,肯定了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即:谭嗣同哲学接续了中国传统哲学,同时又使传统哲学走完其最后行程,告以终结。在学术思维方式上,他抛弃了经注主义,采用近代自然科学原理和方法论证哲学问题。他是中国近代较早接受自然科学洗礼的思想家。  相似文献   

5.
梁宗岱的诗学理论主要体现在《诗与真》《诗与真二集》中。它从法国象征主义及德国歌德古典浪漫主义汲取诗学元素及精神气脉,追求“诗与真”,主张“纯诗”,醉心于“象征的灵境”。其诗论既有对同代诗论的超越,也为后来的现代诗学提供前瞻的视界。梁宗岱诗论是继近代学者王国维推崇的诗学本体价值之后的自觉承传者。他将中西诗学概念置于同一平台,试图建立一种跨文化的本体诗学范畴,有开阔的视野与襟怀,在中国现代比较诗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一个值得今天学界重视的中国现代早期诗学家。  相似文献   

6.
简述我国官修本草的特点及学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官修本草具有专家提议、政府批准、参编人员众多、编纂条件较好、收集资料广泛、记载药物众多、内容具有权威性等特点,基本上能反映历代中药的发展水平,是研究传统中药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7.
以淮河为中轴的区域作为我国南北文化融合的交叉地带,是中原文化向东、向南扩散、演进中明显存在的一条过渡文化带,因而在此区域广泛流传的大禹神话也在中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体现出独特的过渡性和地方性特征,走出了自己独特的流变轨迹。对淮河流域大禹神话进行研究将有助于了解中国上古历史,有助于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流变并探索神话研究的新方法、新思路,也有助于深化淮河文化的地域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8.
学术性:高校学术评价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学术性的社会组织,追求真理、创新知识、服务社会是高校学术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高校学术评价应定位于学术性,以提高学术质量、促进学术发展为根本价值导向。但由于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利益驱动以及行政权力介入学术评价过程,使高校学术评价陷入了功利性价值导向的误区。当务之急是树立学术评价的学术性理念,并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高校学术评价的客观、公正与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9.
高校是学术性的社会组织,追求真理、创新知识、服务社会是高校学术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高校学术评价应定位于学术性,以提高学术质量、促进学术发展为根本价值导向.但由于高校发展过程中利益驱动以及行政权力介入学术评价过程,使高校学术评价陷入了功利性价值导向的误区.当务之急是树立学术评价的学术性理念,并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高校学术评价的客观、公正与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0.
《鬼谷子》谋略思想及学术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鬼谷子》是先秦时期很有特色的一部学术著作。由于秦汉以降,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属于非主流文化,因而使其学术价值湮没不彰。文章从《鬼谷子》谋略思维的根据、原则和方式,谋略主体的素质和修养,论证了其学术价值,同时指出了其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打虎亭汉墓墓主人张伯雅夫妇说与史籍资料、地理方位、形制规模相悖,应予以否定。民间打虎亭汉墓为“常十冢”的传说,既吻合东汉帝后墓葬形制,又有嘉庆17年残碑等旁证资料,其真实性应予重视。1960年墓道中出土的残片文物为1753年官伐墓时的弃物或伐后50余年间的抛填物。  相似文献   

12.
学界一般认为,马王堆汉墓是一个受黄老思想及楚文化共同影响的汉代墓葬。实际上,道家阴阳学说与神仙思想对于汉初的葬仪葬制影响也很大。在道家的宇宙生成逻辑中,气聚成精,继生万物。生人若要干预墓主死后命运,力所能及的便是设法聚合死者的精气,故而T形帛画中描绘了大量阴阳合气的场景,旨在期冀墓主由此能“出死入生”。同时,该帛画上的璧、龙组合促成了死者从肉体存在到永恒灵魂、由此世到彼世的转化。流行于战国末期至汉初的神仙思想认为,人类在神的指引下修炼成仙,可和神一样超脱时空约束,但又不像神那样完全与尘世俗乐隔绝。从神仙思想出发可以清晰地看到帛画除却“铭旌”与“魂幡”的第三种用途:把灵魂从地府召回之后,正面朝下平铺在内棺盖上的帛画与内棺、轪侯夫人尸体在第三重棺内部会产生某种互动,它指引逝者的灵魂循着灵璧的孔进入神仙世界,而不是引导灵魂上天或入地。  相似文献   

13.
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汉墓木牍文字的现有释读存在误释和应释而未释现象,如"(木合)"释作"洽""治","出"释作"土"等。  相似文献   

14.
石盘汉墓彩绘画像石的发现,改变了晋陕两地画像石艺术形式的传统观念,再次拓展了对中国汉代画像石艺术全貌的认识。对该墓葬较为确切的纪年判断,关系到对该地区画像石风格特征、演变规律的研究,也关系到汉代彩绘画像石在中国古代美术发展过程中的位置等问题的研究。石盘墓的断代,其发掘报告中说得较为宽泛,"约在东汉桓帝、灵帝之间"。运用图像语言比较的方式进行分析,该墓画像石的图像结构与造型特征,均与桓帝和平元年画像石相去甚远,而与灵帝建宁四年、熹平四年时相近。因此,石盘墓的完成年代应该就在175年前后的数年之间。  相似文献   

15.
《尔雅》汉魏古注有犍为文学、刘歆、樊光、李巡、孙炎五家。《尔雅》汉魏古注无论从《尔雅》版本、古词古义保存、词义辨析、释义方法等方面来看,还是从语词角度考察古代文化内涵、探讨语源来看,或者从探求反切形成的历史过程来看,均具有不可忽视的学术价值。因此,汉注的筚路蓝缕之功,是郭注得以集大成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现代学术研究的视野入手,对文学史上蔡邕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发现历代对蔡邕的评价有两个突出的对立面,或极尽褒赞,或大力贬斥;分析这一严重对立现象产生的原因,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文史研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大量札记式的评论由于缺乏细致的文本阅读及史料分析而存在着轻下断言的问题,以所谓的人品、道德决定学术成就的庸俗史观,对名家的过分迷信、崇拜导致的以讹传讹等等。从这些问题出发,提出在新的学术视野下重新进行蔡邕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香料与香具探析汉代用香习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东杰  李芽 《南都学坛》2009,29(1):6-12
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植物性香料十余种,分别为花椒、佩兰、茅香、辛夷、杜衡、藁本、桂、高良姜、姜等;香具四种,分别为香奁、香枕、香囊、熏炉(配有竹熏罩)。它们基本代表了西汉初期贵族熏香习俗的物质概貌。汉代人对香料的使用,既有着美味饮食、宗教祭祀、香身、保健、防腐等实际用途,更有着对香料所蕴含的精神气象的迷恋,反映了当时的用香习俗。  相似文献   

18.
东王公、西王母在西汉以后,由于其所属神性的人为发展和扩大,而得到了上层社会的重视,被列入当时的重要神祗。结合这种现象,对连云港地区相关墓葬及遗迹中的东王公、西王母形象逐一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松柏西汉墓簿籍牍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荆州松柏西汉墓48号木牍"二年西乡户口簿"中的大男、大女,指15岁以上包括免老和罢癃的成年男女。53号木牍性质应为"南郡事复口算簿",簿中的小男、小女指7岁至14岁需交纳口钱的使男、使女。47号木牍为"南郡卒更簿",簿中数字经计算大体吻合。三种簿书均存在大男与大女比、小男与小女比、使大男与大女比、使男与使女比、卒与使大男比严重失衡,而男女人口总数比例大致平衡的情况。这应是为了逃避赋役人为造假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