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苔丝的反抗意识入手,分析男权思想影响下哈代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2.
哈代的小说十分关注和审视女性的命运。在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等小说中,虽然哈代有着浓重的宿命论思想,但在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强烈的依附心理和无廉则的顺从是造成女性悲剧命运的主观原因,而社会意识形态中的“男权”意识则是女性悲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剖析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所反映的男性文化心态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范畴.文章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鲜明的、自相矛盾的双重个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哈代既有传统的男性思维,又有鲜明的女权主义意识.而这既是作家本人精神冲突的表现,更是19世纪以来英国和整个西方社会人们精神与思想上所经历的种种动荡与危机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4.
重庆抗战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抗战小说中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无论是知识女性、还是底层女性,都成为作家笔下的重要角色。抗战使女性走上了历史舞台,进一步推动了女性的解放,扩展了女性的生命活动空间。然而,另一方面传统的性别分工、封建意识和现代意识也矛盾地存在于她们的身上,在抗战的特殊语境下,女性走上社会的道路是艰辛而曲折的,女性解放也是不彻底的。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小说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其女性形象丰富多彩,独具品质,呈现出群体自主意识觉醒的特点。女性的个性解放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从当时的政治背景、社会经济、社会风尚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自古至今,女性一直以男性的审美标准来塑造自己,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一些有代表性的化妆品广告的分析指出,千姿百态的广告女性背后是男性看不见的目光在进行评判,广告引导女性为男性而美,将女性的身体肢解,使她们成为不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7.
杨新刚 《东岳论丛》2011,32(6):101-107
池莉是当代著名的都市小说作家,在她的笔下塑造一系列的新都市女性形象,概而言之有六个主要类型:清醒的理性主义者、葆有传统美德而走向觉悟的女性、痛失既有优越地位和既得利益而倍感失落的女性、情色奔放的时尚女孩、进城寻找美丽新生活的乡村女性和作为男性导师的女性。池莉所塑造的新都市女性形象具备鲜活的时代性、鲜明的世俗性和温情的人文性等三个特征。  相似文献   

8.
林白笔下知识女性的人生轨迹大多可以概括为"找工作、找男人—失业、离婚"这种模式的循环,而且二者纠结重叠在一起,这也是她们人生的主旋律、主战场。从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角观察这些女性形象可以发现,她们处在文化弱势与性别弱势的双重弱势中。而只有打破"中心—边缘"、"男性—女性"这种强弱分明的二元结构,才能实现女性主体性的文化自觉与性别自觉。  相似文献   

9.
在19世纪英国作家哈代的小说中,作者根据自己对女性的认识而塑造了理想型、轻浮型、放荡型三类不同的女性形象.理想型女性不仅温柔善良,而且具有忍耐、克制甚至牺牲精神;轻浮型女性虚荣任性、行为乖僻,在生活中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放荡型女性耽于肉欲、寻求感官刺激,在伤害他人的同时也毀灭了自己.这些女性群像,体现了哈代在特定的语境中对女性道德伦理的评判.  相似文献   

10.
雷鸣  李丽 《学术探索》2012,(7):117-119
在市场主导的商业社会中,媒体塑造的女性形象尤其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反映了社会对女性价值的判断和取舍。然而,不同的文化、伦理观所引发的争议和冲突恰巧证明了女性解放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并未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意识。本文在肯定女性主体意识的进步意义前提下,透过广告中女性形象的伦理解读,进一步探寻现代女性的人性价值、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哈代在小说中运用与自然平视的观察视角,通过塑造叛逆女性形象、勾勒威塞克斯沧桑变化、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田园意境,表达了解构传统二元论、批判欲望动力论、追求人类诗意栖居的生态哲思.这些前瞻性思想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女性"一词的产生,代表着对女性独立和男女平等的追求.文学中的女性是时代的缩影,体现着时代特征,备受研究者的关注.女性角色的文学价值是无可取代的,本文从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发展历程、当代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特征、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演变和主体性建构、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四个角度对英美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发展与女性意识的体现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3.
张昊 《社会科学论坛》2011,(10):247-256
古华的《芙蓉镇》在反思"文革"的众多文学文本当中,堪称是最为深刻和真实的一个。正如著名评论家雷达在《一卷当代农村的社会风俗画》中所指出的那样:"《芙蓉镇》写得真,写得美,写得奇。"[1]文本没有简单地将左倾错误的危害完全指向"四人帮"及其帮凶身上,在结尾的时候给以传统的"大团圆"式的结局,  相似文献   

14.
女性形象是进入艾丽丝·门罗小说世界的最佳途径。门罗笔下的女性形象系列经历了从男权社会中女性生活空间和女性话语权的缺失,到女性从精神和肉体两个方面来找寻和建构自我身份,再到解构父权中心,重建女性家园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门罗以女性特有的关照方式和性别敏感切入到女性生活的内部,展示出女性个体对寻求人格建立的完整过程,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朱贝特 《理论界》2012,(6):111-112
李碧华是当代香港的一位优秀女作家,她小说的风格独特、曲折、诡秘、夸张且引人入胜,作品曾多次被搬上大屏幕,广为海内外人士所喜爱。她作为香港本土的女作家,凭借其独特的生活与文化背景,以及女性本位的自觉性,使其作品具有不同的女性视角,而书中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也兼具反抗性和新世纪女性自主独立的特质。本文试图从女性作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方面浅谈李碧华作品中的女性视角,并以《青蛇》《霸王别姬》等作品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杨科 《学术界》2005,(1):238-241
美狄亚人物原型源于古希腊神话 ,是欧里庇得斯在著名悲剧《美狄亚》中塑造的一个典型的女性形象 ,以她来关照当今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我们可以看到女性地位的不平等 ,价值的失落和角色的物化  相似文献   

17.
徐美洁 《兰州学刊》2011,(4):97-100
晚明被誉为思想史上的解放时期,众多的戏曲传奇作品,以表现女性挣脱束缚,追求幸福的爱情婚姻生活为主题。痴情而又勇敢,是该时期女性形象的主流,而屠隆作为同时代的著名曲家,其曲作《昙花记》中的女性形象却与主流创作大相径庭,她们主动放弃世俗社会中家庭、婚姻的幸福,追求宗教修持上的功德圆满。这缘于屠隆对女性真实境遇的冷静观察:自由与幸福并未为当时的女性敞开大门。于是,宗教的修持是他为女性设想的一个乌托邦避世之所,借由剧中人物予以表达。  相似文献   

18.
丁玲是随着她成功地塑造了莎菲的形象而一鸣惊人、蜚声文坛的.莎菲是丁玲早期创作主调的集中形象体现者.其他形象无不是这一主调的变奏,她们与莎菲一起构成了丁玲早期创作的主旋律,致使"追求一幻灭一再追求一直至最后幻灭"的主题得以反复和深化,表现出作者所具有的现实主义的深度.追求与幻灭的主题,病态与变态的人物性格,都决定了丁玲早期作品必然重细腻的心理剖析和自我意识的发掘,这就形成了作者早期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的女性写作抛弃了传统文化和道德的叙事视角,从人性和人的价值高度把一度为传统文化所遗弃和否定的女性/母亲形象推出历史地表。在池莉等人笔下,女性/母亲们为了母爱而在传统的重压与生活的苦难中挣扎,她们的形象不再是完美的,甚或是粗俗和丑陋的。女性写作就是为了叙述或呈现形成粗俗而丑陋的女性/母亲形象的历史和文化成因,以及被种种历史和文化所遮蔽或无视的女性为生存而挣扎的历史,并由此而呈现出女性/母亲形象的现实担当及其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20.
武光  李晓丹 《兰州学刊》2009,(7):165-167
《在路上》中的女性形象一直是颇受争议的,作者凯鲁亚克对于她们的刻画也远远不如小说中的男性形象那样丰满和深入。如果细细品读,我们便会发现,在这部小说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女性形象——母性/天使形象和荡妇形象。由于《在路上》中与萨尔和迪安交往的女性总是不断地以轻浮、反叛、堕落的形象出现,人们便一概对其进行道德谴责,因此也造成了一定的误读。笔者认为,只有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才能更深刻地解读她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