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主要城市人口疾病死亡模式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疾病死亡模式及其变化,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卫生状况的改善和人群健康素质的提高。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十分重视人口死亡及其原因的登记和死亡模式的分析研究。在当今世界中,许多国家已经经历了由生物性传染性疾病到慢性非生物性疾病死亡模式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对城市人口的年龄构成进行研究,并预测今后一段时期(如1985年至2000年)的年龄构成,目的是为拟定人口发展规模和规划定额提供合理的依据。劳动年龄组(女17—55岁,男17—60岁)的比重大小同人口规模直接有关。17岁以下的未成年年龄组的比重大小,影响托幼机构和中小学的规划定额。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上升,则相应地要  相似文献   

3.
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人口状况各有特点,与此相应,各国人口问题的性质和解决方法也有所不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和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这一矛盾的产生有其历史原因,特别是长期殖民统治遗留下来的经济和文化落后,当然也有现实原因。今夭,发展中国家都在根据各自的国情制定发展战略和人口政策,以解决各自的人口问题。不仅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问题,发达国家也存在有待解决的诸如失业、贫困等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流动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本世纪中叶以前,人们普遍认为:在人口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流动的模式是:农村→小城镇→中等城市→大城市,并且这种模式至今仍为世界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然而,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率先步入人口城市化的若干发达国家其人口流动模式发生了令人瞩目的转变:特大或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镇→农村,城市人口规模构成也发生相应变动。不少发达国家是经历了大城市“膨胀病”的阵痛,为其消极的社会经济后果付出巨大代价后才转入这一模式的。值得研究的是,这一转变是否标志着人口城市化进入了新阶段?其动因是什么?本文略述浅见。  相似文献   

5.
本文使用国际上较为成熟的测量方法,系统地计算了60年来中国总人口惯性、城乡人口惯性和分年龄人口惯性的变化和趋势。得出重要结论:第一,中国人口正增长的人口惯性作用正在逐渐消失;第二,中国城镇处于人口正负惯性的转折点,而中国人口的惯性增长完全来自农村;第三,中国人口惯性增长将突出表现为老年组人口规模大幅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人口死亡率变化对平均期望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均期望寿命由于其概念明确、不受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影响、宜于对比,常被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疾病死亡模式和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但是,平均期望寿命的变化不仅受到人口总死亡率以及各年龄别死亡率的影响,而且还受死亡原因及其构成变化的影响。自5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地区由于传染性、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率迅速下降和老年人的慢性疾病死亡率的增加,人口死亡年龄和主要死亡原因模式已经  相似文献   

7.
人口死亡一直是人们研究人口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人口死亡的统计与分析对于促进人口、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对于制订社会保障政策和卫生工作规划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大意义。因此,本文就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00%的死亡资料,参考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死亡资料,对我国人口死亡年龄分布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口的死亡水平如何?第三次人口普查第一次公布了分年龄死亡人口的详细资料,使我们有可能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就是利用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死亡资料,对中国近代的死亡水平(确切地说为1981年的死亡水平)进行分析。模式生命表是研究死亡问题的重要工具。较为准确地搞清中国人口死亡属于何种模式生命表,就易于将中国的死亡水平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相对比了。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9.
旧中国,村镇人口的流动大部分属于破产农民流入外乡或城市,只有少数官宦商人盘居城市,大部分农民祖祖辈辈生息在农村。建国初至70年代,除在大跃进时期及以后兴修水利、交通设施建设等暂时引起大量农村劳力离开故土进入城市、工矿等建设地区外,农村人口基本上也是长期作息在农村,生活在自然经济状态的环境中,城市和农村人口的发展基本属封闭式自然增长。80  相似文献   

10.
从“五普”数据看吉林省人口死亡水平和死亡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 2 0 0 0年人口普查有关吉林省人口死亡状况的数据计算得到的用于衡量人口死亡水平的几个指标显示 ,吉林省总人口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自建国以来持续降低 ,预期寿命不断增长 ,居民健康水平呈良性发展。但是 ,总人口死亡水平持续降低的同时 ,死亡模式还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差异 ,吉林省农村地区的妇幼保健水平以及养老保障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甘肃省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运用相关人口预测软件,对甘肃省到本世纪中叶止的人口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对甘肃省人口总量及年龄构成等方面的变动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敏  陈锐  李宁秀 《西北人口》2009,30(3):88-91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2000年和2005年不同社会经济状况的地区间老龄人口死亡的公平性,并对其可能的社会决定因素进行讨论。方法:应用标准化集中曲线和集中指数对中国老龄人口在地区水平的死亡不平等进行测量。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结果:2000年和2005年。中国老龄人口总的死亡集中指数分别为-0.028和-0.022。按性别计算的老龄人口死亡集中指数2000年为-0.032(女性)和-0.020(男性),2005年为-0.022(女性)和-0.020(男性)。结论:在中国,尽管老龄人口死亡略微向低社会经济状况的地区集中,但其集中程度并不强。提示中国老龄人口死亡在地区水平上具有较好的公平性。而且,老龄人口死亡微弱的集中有消弱的趋势.这主要归功于老龄女性死亡不平等的减少。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口变化略表年代人口总数(万人)1751年(清乾隆16年)18181公元前2205年(夏禹时期)约13551762年(清乾隆27年)20047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帝26年)约20001709年(清乾隆55年)30148公元2年(西汉平帝2年)5...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乡人口自杀死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卫生部门的统计资料及有关调查,比较全面地分析论述了中国城乡人口自杀死亡专率的变动、趋势及自杀死亡规律和特征,从人口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自杀死亡的原因和减少或避免自杀死亡事件发生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模型生命表为基础,对最近3次人口普查得到的各省份人口死亡数据进行修正,并利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技术,对修正后的人口死亡水平(用出生时预期寿命表示)的时空变异进行研究,以辨明中国人口死亡水平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1~2000年中国各省份的死亡水平存在正向的空间自相关现象,但自相关程度随时间变动有所降低;死亡水平较高或较低省份与其周围同样较高或较低省份,在空间上更多地趋于集聚而非随机分布.研究结果为引导有限的社会卫生资源流向最需要的人群和地区可以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 继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后,国家统计局又组织了1987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称小普查)。两次调查的问卷上,都列入了有关死亡人口的项目。1982年人口普查资料公布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信息处理室计算了全国及各省1981年生命表,发表在《人口研究》1987年1—4期。198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987年1%抽样调查结果,包括了1987年年中分年龄人口数和1987年上半年分年龄死亡人口数。根据这些资料,我们可以估计出1987年全国生命表。然后,将1981年和1987年生命表加以对比,分析出我国自1981年至1987年间人口死亡水平从死亡模式的发展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口就业预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利用人口预测模型和劳动力需求经济增长弹性法,对中国2040年以前劳动力总供求变化趋势、在业人数变化趋势、劳动力城乡结构变动趋势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失业与隐形失业都将还有一个继续恶化的过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将需经历30年以上的漫长历程。因此,是否有利于就业和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应是制定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口转变及未来人口变动趋势推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只用了1/4个世纪就实现了生。育率由高向低的转变,计划生育政策构成了人口控制的主体,政府的生育政策和执行手段始终是左右人口走势的根本因素。本文在回顾50年来人口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根据未来生育政策可能的调整方式,设计了三种生育率变动方案,推演各自的人口学后果。  相似文献   

19.
从现在起到2010年的15年,将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战略设想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我国人口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人口趋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顺利实现这些战略设想和制订正确的人口政策都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中长期的角度讨论了人口总量增长的态势、年龄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就业等宏观经济景气变量以及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主要结论有:这一时期趋缓但持续的人口增长对维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是有利的,但由于资源约束的加剧,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会逐渐加大,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构成威胁。人口的继续增长也对就业问题的解决产生不利的影响。对初始改革有利的若干人口因素的正面作用已经逐渐丧失,而一些不利因素开始发挥作用。综合地看,促进人口早日实现静止应是主要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观察粗死亡率和期望寿命余年,从总体上分析了中国不同职业人口的死亡水平特征,如城乡特征、性别特征和年龄特征等,并进一步分析了全国6大区不同职业人口的死亡水平特征。结果表明,脑力劳动者的死亡水平明显低于体力劳动者的死亡水平。文章认为,不同职业人口的死亡水平的差异除职业因素外,还受到教育程度以及城乡、性别和地区差异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