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象学技术哲学应当坚持现象学的基本原则——朝向实事本身,但"技术实事"并不能简单地被当做具体的"技术物品"来看待;"技术实事"之所以被当做"技术物品"看待,原因在于人们对于意向性的理解不同;对意向性的不同理解则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混淆了存在论和存在者两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西方现象学最核心的观念之一是“意向“。用现象学来分析意识,要将意识客体是否为真的判断搁置不论,转而重视主体的意向性活动。将此运用于文学批评,提出了“填空“、“对话“、“召唤“诸学说。在中国,早就有关于“味“的学说,从陆机将“味“引入文论,到刘勰的“余味“、钟嵘的“滋味“、司空图的“韵味“,甚至后来的意境理论,都与现代现象学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两种理论均看到了想象的作用,以及文本“隐“的效果。但仔细比较研究,亦有不同。  相似文献   

3.
华严佛学是长安思想文化的宝库,其辩证思维和佛学解释学对后期的"关学"乃至整个宋明理学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华严佛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法藏在《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中对《华严经》的解释方法和华严哲学作了提要式的概括,其中的"文义分齐"部分对"十玄门"和华严宗的缘起根据做了非常细致的分析,突出显示了华严哲学的解释学特征,对其中的华严佛学语言观、一多关系、体用关系、圆融特征等做了极具特色的解释。由此可以挖掘华严佛学和宋明理学的内在联系,并有可能架起一座东西方哲学对话的桥梁,是中国佛学仍需深入挖掘的宝藏。  相似文献   

4.
5.
在现象学视阈下,人—技术—世界呈现具身关系、解释关系、它异关系、背景关系、赛博关系、合成关系和替代关系等多重关系。多重关系中的人、技术和世界是相互关联着的三个要素,任何一种单因素决定论都会打破人—技术—世界关系的结构平衡,并导致人与技术的双重异化。在多重关系中的技术的意向性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进入世界的指向性。现象学回到事物本身的主旨就是要求从人与技术关系回到人与世界关系,其进路是通过调适技术的意向性来重建生态、友好和可持续的人与世界关系。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存在问题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其思想的开端处,亦即他的早期弗莱堡讲课中。通过对世界观哲学和科学哲学的双重批判,海德格尔提出了从"理论之物"回归"前理论之物"的哲学道路。然而,前理论之物究竟意指"实际生活"还是"存在意义"却并不明朗。通过解构和形式显示方法,海德格尔将二者统一于"先行把握",这就是早期海德格尔"实际性存在论"这一哲学规划的主要特征。同时,这也导致了早期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转向"。然而,与其说"存在论转向"是海德格尔对实际生活与存在意义的两难处境的最终解决,不如说,它恰恰彰显了这一两难处境,而生活与存在这两条内在线索之间的矛盾也构成了海德格尔哲学思考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胡塞尔、哈贝马斯、德雷福斯三位哲学家观点具有相通性,他们的共同方向是以公共性理论为切入点,来批判现代科学以实证科学为主导的机械性:胡塞尔从现象本身,来介入"主观体验"的认知科学,哈贝马斯让认知科学与实证科学构成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共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德雷福斯最终完成以自然化现象学的视角来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发挥现象学理论的优势,最终让现象学这一哲学理论介入认知科学的发展,令认知科学与实证科学构成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先秦诸子之前的诗与"生活世界"处于一种契合状态,从某种角度来看,诗是"生活化"的诗,生活是"诗化"的生活,世界也是"诗化的世界"。这种现象,既可以说是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景观,更可以说是华夏民族高尚的精神品位的突出显现。诗,参与了符合理想化生活样式要求的礼乐式生活的建构,在那时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发挥着后人难以想象的作用;渗透于人们的"一般日常生活"世界,甚至在构筑民族这一所谓"想象共同体"中都表现出应有的价值。这充分显现出诗在先秦诸子之前的"生活世界"中的意义,同时也呈现出那时诗的"生活世界"的图景。  相似文献   

9.
经验-先验论和审美历史主义是贯穿美学史的两种方法,前者导向还原论和本质主义与个体经验的统一,后者导向历史主义多元论,最终导致审美中的历史主义与反历史主义的统一。对“审美”的研究,需要在经验-先验论和审美历史主义之间进行综合。审美研究通过经验-先验论的方法来面对新经验,反思出新经验中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通过审美历史主义,审美研究尊重历史传统,并且充分利用历史所提供的多种审美模式,对当下正在发生着的新的审美经验做出阐释,选择性地推动新经验的发展。对“审美”的研究中,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把对普遍性的提炼与对新经验的吸纳结合起来,从而让人类的审美愉悦成为由历史的长河汇聚成的海洋,成为由每一个个体的独特体验所凝聚成的交响乐,这种汇聚与凝结,才是美学史研究和审美理论研究的使命。  相似文献   

10.
王志清 《南都学坛》2007,27(1):73-77
“闲”是王维诗意存在的外在形式,更是他人性深处的精神表征,是其身心一无挂碍的绝对自由的表征。王维往往以全身远祸的机智,以摆脱物累心役的超然,积极顺乎自然而寻求当下精神自由的享受,以自由生命之“轻”来拗救严峻功业之“重”,把庄子的美学境界变成具有更广泛实践意义的人生行为。这种以庄、禅为心灵本体的生命精神,这种以“闲”的方式享受当下的愉悦闲心,一旦遭遇山水外物时,其观照中之山水则常常被其闲适的心灵之光所烛亮,是物皆著“闲”色,皆作“闲”态,皆具“闲”情,表现出“闲”之享受所赋予的福祉的超逸。  相似文献   

11.
审美教育:一个关系到未来人类素质和生存质量的重大课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面向新的世纪,人类应该审美的生存,我们应该将我们的后代培养成审美的生存的一代新人。因而,美育成为世界各国文化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而美育的发展有赖于进一步认识其极端重要性、进行国际的交流对话、解决审美教育实践中的紧迫问题,加强科研以及从审美文化的层面拓展美育的内涵等。  相似文献   

12.
诗歌中的“意义”呈现出人“诗意的存在”,是诗歌的灵魂,也是诗歌翻译的核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通过移情、想象、联想等方式领略原诗的审美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原诗的意义通过意象和语言进行审美再现。从唐诗翻泽的不同版本中可以看出,其翻译策略或接近原诗的语言和意象,或对原诗进行本土化的改造,或发挥译者自身创造力的重写。无论如何,诗歌翻译都是译者对原诗进行审美重建的创造。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艺术意境界说中,“哲理意蕴”说以“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界说意境的内涵,立足民族的传统美学精神对意境的哲学层面进行阐释,是意境内涵系统中最具形而上意味的界说.“哲理意蕴”说提出的根据是多方面的,主要从主体审美心理结构中整合超越的审美知觉、感物即兴的审美能力以及民族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三方面,粗略地考察意境“哲理意蕴”的审美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道家哲学“体道”的思想方法奠定了我国古代审美鉴赏“妙悟”说的哲学基础。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我国古典艺术贵“虚”重“无”,因而在鉴赏中重视直觉领悟。这种倾向发端于晋宋之际,而严羽为其集大成者。严羽对“妙悟”鉴赏说的贡献,是他首次系统地从我国古典诗歌艺术特点角度阐明了“妙悟”鉴赏的合理性,并揭示了“妙悟”鉴赏的前提与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的困境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发展矛盾等方面,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审美生存是现代化困境的拯救之维,审美的本质、功能和社会作用是克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发展矛盾、实现人与世界和谐的有效途径.现代化和审美生存统一的共产主义理想仍然是人类的最高信仰.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管理是管理的新阶段、高境界,并将成为21世纪企业管理的主流趋势.综观中外企业发展历史,长寿企业无不是以其独特的管理文化做支撑.我国虽然拥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但真正研究企业管理文化的时间还很短,从理论到实践都还很不成熟.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客观地分析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企业管理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以真通达意义”是戴维森意义理论的思想主线。约定-T和彻底的解释是其形式袁征模式和经验解释模式,绝对的真理论是其可靠的理论基础,它们分别表明了“以真通达意义”这条研究道路的必要性、有效性和理论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儒、道、禅均认为“心”是审美的基本器官,体现出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立特性。而在心本体、心功能的认识上三家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表现出三家哲学美学思想的差异。同时,历史地看,三家的审美感知论又有着内在的精神上的一致性,存在着交汇融合的可能,这正是中国古典美学精神得以确立并发扬光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夏夫兹博里最早从主体自身出发提出审美不涉及利害的思想,他在上帝退场和理性自律兴起后将情感当作了道德的根据,将这种情感称为“道德感”,是通过内在感官以直觉的方式获得的,并将审美看作是通过“内感觉”实现的直觉快感。在摆脱了形而上的束缚后,从主体出发的无利害的审美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20.
虚实相映、虚实相生是<红楼梦>与<百年孤独>两部小说共同的审美特质.本文运用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重点比较两部作品叙事虚实相映的特质,比较两部作品在叙事角度、叙事时空、叙事语言等层面的相似性,从而探讨人类审美活动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